APP下载

评汉语词典“对等”的定义和误译“对等翻译”中的“对等”
——汉语“对等”即对等、与“完全对等”同义、非“大体对等”

2014-03-20李田心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6期
关键词:贵贱大词典词义

李田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广州510545)

一、汉语词典中“对等”一词的定义不一致

1.《现代汉语词典》(大字本)“对等”一词的定义是:“对等:(等级、地位等)相等;双方应派对等人员进行谈判。”“相等”一词的定义是:“相等:在数目、程度等方面彼此完全相同。”[1]344

2.《当代汉语通用词典》“对等”一词定义是:“对等:相等的;分不出差别的;对等机构。”“等”一词的定义是:“程度和数量上相同;相等/等于/大小不等。”“相等”的定义是:“(数量、分量、程度)彼此一样;例句:这两间房子的面积一样。”[2]

3.《新现代汉语词典》“对等”的定义是:“对等彼此的等级、地位相等。”“等”一字的定义是:“相同,一样;例句:相等/大小相等。”[3]

4.《新华字典》“等”字的定义是:“等:相同;一样。”“对等”的定义是:“双方级别、地位、条件等相等或相当,(例)对等原则。”[4]

5.《高级汉语大词典》“等”字的定义是:(1)同样,一样;(2)差不多就是,与……差别不大。

(1)等贵贱,均贫富(《续资治通鉴·卷一百七》);

(2)有法者而不用,与无法等(《淮南子·主术》)。[5]

将5部词典的定义归纳起来,前3部词典的定义一致,“对等”只有一个词义:“对等”即相等,即等(于)。后两部词典的定义一致,“对等”有两个词义:一是相等、等(于);二是差不多就是,与……差别不大,即相当。

二、“对等”一词引起翻译理论界长达数十年、至今依然在进行的激烈论争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翻译理论界开始引介西方翻译理论。equivalent/equivalence是2000多年来西方翻译理论研究中的核心,也是现当代翻译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根本问题。霍姆斯(Holmes)1988年说,“‘equivalence’和‘equivalent’是几乎所有现代理论著述中的中心术语。也大概成了广大译者苦心追求的目标。”[6]2

美国人、美国语言学会前会长、《圣经》翻译委员会负责人尤金·奈达的翻译理论盛行于西方翻译理论界,其理论的核心概念同样是equivalent/equivalence。奈达的主要翻译原理和翻译定义都包含着 equivalent/equivalence,如奈达的 dynamic equivalence、functional equivalence。[7]78

莫奈·贝克(Mona Baker)的《翻译研究百科全书》说,equivalence/equivalent的词义是“相当”、或“相似”“对当”“贴近”而非“对等”。[6]26

德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Snell-Hornby(斯纳尔—霍恩比)说奈达翻译理论中的equivalence/equivalent的含义是“相当”或“对当”“贴近”而非“对等”[8]。他说:“英语 equivalence/equivalent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词语。”“英语Equivalence/Equivalent有两个词义:一是对等,二是相当”[8]。

中国一些翻译理论家将equivalence/equivalent错误地翻译成“对等”,把dynamic equivalence翻译成“动态对等”,把functional equivalence错误地翻译成“功能对等”。西方翻译理论和奈达翻译理论因此被简称为“对等”翻译理论。

几十年中,被误读和误解因而被错误地翻译成“对等”的所谓“对等翻译”理论在中国被视为理论经典,被编入大专、本科和研究生的翻译教科书当作金科玉律。

“对等”翻译理论从它出现在中国的那一天开始,就引起了激烈的论争。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对等”一词上。有人认为,“对等翻译”理论指导下产生的译文的功能与原文的功能完全相等。[9]另一种意见则完全相反,认为“对等”翻译不可能实现。[10]

译论界有许许多多令人尊敬的学术精深的学者与该译论家一样,坚决反对所谓的“对等”翻译原则,其观点鲜明正确,论述深透。令人遗憾的是,他们批评奈达,把“对等”翻译当作奈达的翻译理论来反对。

也有译论家持同样的反对意见,认为:“对等翻译”或者“等值翻译”就是“完全对等翻译”“一丝不走”的翻译。这样的翻译是一个不可企及的理想。研究发现,争论集中在一个“等”字上。争论的一方说翻译不可能对等,另一方则说译文与原文在意义、风格、功效上都可以对等。

三、“‘对等’即大体对等”说

主张“对等翻译”的主流派翻译理论家受到批评以后,感到自己的“对等翻译”理论不能自圆其说,《中国翻译》编辑部转发给笔者的一位翻译理论家、匿名审稿人的意见写道:“‘对等’只是‘基本相同’,是一个相对概念,而非‘绝对等同’。明白了这一点,翻译理论家也就没有必要在‘对等’一词上大做文章了。”另一翻译理论家、匿名审稿人的意见写道:“在人文领域谈论‘对等’,往往并不能用精确的数学概念来衡量,可以说这是一个模糊概念。例如,所谓‘文本对等’‘功能对等’以及‘对等谈判’‘对等职位’等等,往往都只可能是某种程度、某个语境范围里的‘对等’或‘基本对等’。”

主流派翻译理论家[12]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他们引用《高级汉语大词典》对“等”字的解释:(1)同样,一样;(2)差不多就是,与……差别不大。

(1)等贵贱,均贫富(《续资治通鉴·卷一百七》);

(2)有法者而不用,与无法等(《淮南子·主术》)。

这些译论家引用《高级汉语大词典》的定义,将汉语“对等”一词的词义解释为“差不多就是,与……差别不大”。他们为自己的错误翻译(对等翻译)寻找理据,继续使“对等翻译“流行于中国翻译理论界。

四、《高级汉语大词典》和《新华词典》中的“对等”一词的词义值得商榷

《高级汉语大词典》和《新华词典》将“对等”一词的词义定义为两个:一是相等、等(于);二是差不多就是,与……差别不大,即相当。从举的例子看,两部词典跟翻译理论界的一些主流派翻译理论家对“对等”的解释相同,认为人文领域的“对等”是“大体对等”,人文领域的“对等”是一个模糊概念——不是相等。

《高级汉语大词典》和《新华词典》对“等”和“对等”的解释,与翻译理论界一些译论家一样,把语言词语的词义与词义所指的实际事物内容等同起来。他们认为在实际生活中,贵贱不可能平等,贫富不可能均等;贵贱只能大体平等,贫富只能大体均等。因此“等贵贱,均贫富”中的“等”是大体平等,因为“贵贱”不可能“完全相同”。然而,笔者认为,提出“等贵贱”口号的人的追求目标就是要达到“贵贱”完全相同,而不是大体相同。当然,在实际社会中,“贵贱”是无法完全相同的,可是完全相同是他们的目标和理想。他们的目标和理想不是“贵贱”大体相同。《高级汉语大词典》和《新华词典》以及翻译理论界的一些理论家认为“有法者而不用,与无法等”中的“等”是大体平等。笔者认为,恰恰相反,这里的“等”是“平等”“对等”和“完全相等”。我们可以把“有法者而不用,与无法等”改成“有法者而不用,与无法相等”和“有法者而不用,与无法完全相等”,改换后这三个句子都是同样的含义,由此证明,“等”与“相等”“完全相等”是同一个意义。如果我们把“有法者而不用,与无法等”改成“有法者而不用,与无法相当”和“有法者而不用,与无法大体相等”,改换后的这三个句子有两个意义了:“有法者而不用,与无法等”中的“等”是相等;“有法者而不用,与无法相当”和“有法者而不用,与无法大体相等”中的“相当”与“大体相等”同义,与“相等”不同义。

“等贵贱”可以换成“贵贱等”。“贵贱等”与“贵贱平等”“贵贱完全平等”是一个意义。人类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是消灭贵贱差别,人与人之间没有贵贱之分,达到“贵贱等”或“贵贱平等”“贵贱完全平等”。

《高级汉语大词典》对“等”字的解释是“差不多就是,与……差别不大”。例句(2)是“有法者而不用,与无法等”。

如果将例句(2)用于下面对话中,让我们看看“等”到底是“相等”,还是“差不多就是,与……差别不大”。

A:我认为,有法者而不用,与无法等。

B:我的意见与您不同,我认为,有法者而不用,与无法差别不大。

将上面A、B对话中A说的话中的“等”字换成“与……差别不大”,对话是:

A:我认为,有法者而不用,与无法差别不大。

B:我的意见与您不同,我认为,有法者而不用,与无法差别不大。

这样,A、B对话就显露出逻辑上的矛盾。

很显然,《高级汉语大词典》把“等”字的解释为“差不多就是,与……差别不大”是错误的。

人类社会最高理想的追求目标是“贵贱等”,即“贵贱平等”。“贵贱平等”就是没有贵贱差别,人与人之间没有贵贱之分。“没有”与“完全没有”同义,“完全没有”中“完全”只起加重语气的作用,没有改变“没有”的词义,例如,“他没有钱”与“他完全没有钱”是一个意义,“他完全没有钱”比“他没有钱”在语气上强而已。因此“‘贵贱平等’就是没有贵贱差别,人与人之间没有贵贱之分。”这与人之间完全没有贵贱之分。这两个句子是一个意义。因此完全没有贵贱差别的、人与人之间完全没有贵贱之分的平等,是“贵贱完全平等”。因此,“贵贱完全平等”就是“贵贱平等”。因此,“贵贱平等”就是“贵贱等”。

“相等”与“完全相等”“对等”与“完全对等”是一个意义,“完全”只起加强语气的作用。例如100对100是对等或相等,也是完全对等或相等。

人们只使用词语的意义,认为对等了就使用对等,然而实际情况是,不但人文领域的两个东西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对等,非人文领域的两个关系也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对等。例如,美元和人民币的价格无论怎么计算都不可能对等,只能大体对等。如果人们认为对等了,就说“1美元等于6.3元人民币”;如果认为是相当,就说“1美元相当于6.3元人民币”。

世界上万物的意义是人决定的,词的意义也不例外,离开了人,世界上所有万物都无意义。词语表达实际事物的意义,实际事物的意义由人决定。词语意义和实际事物的意义与人有关,与实际事物无关。实际事物也不能改变人对事物赋予的意义。

中国人说“她漂亮”,其中的“漂亮”一词的意义就是漂亮和美丽。可是实际上,世界上任何一个女子都不会完美无缺,都有瑕疵。“她漂亮”中的“漂亮”一词不能因世界上任何一个女子都不会完美无缺,都有瑕疵,而修改为“大体美丽”。

谈判与条约可以是大体对等,也可以对等。谈判者和条约签订者认为谈判或者条约“大体对等”决不能认为已经“对等”了而不去努力到达“对等”,只有认为达到“对等”了,才会签字盖章。读到条约的人感到条约对等了,就说条约是一个好条约,感到条约大体对等,就认为条约不是一个很好的条约。

“大体对等”就是“相当”。

汉语“对等”和“相当”是两个不同意义的词,不能混为一谈。英语equivalence/equivalent有两个词义,什么时候是对等,什么时候是相当,要根据语境决定。

五、结语

汉语“对等”一词,无论用于人文领域还是非人文领域,其词义只有一个,即相等或等(于);“完全对等”“绝对对等”中的“完全”加强了对等的语气,没有改变它的词义,其词义依然是对等。词典被人们认为是权威工具书,建议词典编辑部门统一思想,正确定义“对等”一词。西方翻译理论术语equivalence/equivalent的含义是“相当”“对当”而不是“对等”,作为翻译理论的经典术语的“对等翻译”是equivalence/equivalent的误译,建议将“对等翻译”改正为“对当翻译”或者“相当翻译”,以此不再误导莘莘学子。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第五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龚学胜.当代汉语通用词典[K].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9.

[3]倪文杰.现代汉语辞海[K].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4.

[4]新华大词典(大字本)[K].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王同亿.高级汉语大词典[K].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

[6]Eugene A.Nid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7]Mona Baker.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tion Press,2005.

[8]Mary Snell-Hornby.Translation Studies—An Integrated Approach[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tion Press,2001.

[9]耿龙明.翻译论丛[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10]刘宓庆.论翻译的技能意识[J].中国翻译,1987,(5):7-11.

[11]丁国旗,姜淑萱.也谈“对等”与“相当”[J].外语研究,2005,(6):68 -70.

猜你喜欢

贵贱大词典词义
趣味英语听力:Difference Between a Hurricane and a Typhoon
《汉语大词典》“籀”释义辨证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孟子的“贵贱”论
咏犬
《汉语大词典·火部》书证断句献疑
“物”与“贵贱”之间
——论庄子之“物无贵贱”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新论》词语释义:兼论《汉语大词典》之义项疏漏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