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训看大学精神的传承
2014-03-20朱祥海
朱 祥 海
(石家庄学院 政法学院,石家庄 050035)
一、校训与大学精神
校训是大学精神的真实写照,表达着现代大学至上的价值追求和存在意义。自现代大学制度建立以来,每所大学都以校训的形式表达其独具特色的理念和独一无二的功能,与希腊的学园和中国古代的书院不同,现代大学是更为组织化、专业化和常规化的“知识生产场所”。学园和书院制度无论在学术体制、知识分化、学制和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都明显逊于现代大学制度。自西方首创现代大学以来,大学就被赋予了重要的功能,是常规化培育各类专门人才、传播思想和系统化知识以及为社会服务的教育机关。
教育是对人之为人的本性与心灵品性的塑造过程,其首要目的是“把人培育成为人,而不是某种人”[1]10。培育受教育者的生活美德与伦理品格、健全的人文情感与公共精神。“教育的目的不是具体任务或技术方面的训练,而是唤醒对人类生活的可能前景的认识,引发或者说培养人们的人性意识。”[2]234大学教育是理论化、系统化地思考社会、理解生活世界的问题。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以强盛中华民族,是近代以来知识分子共同追求的民族理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以跻身世界文化强国、培育优秀人才以推进社会和谐发展,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时代担当。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除了民族自觉、文化信心和经济发展以外,至为重要的是理念先进、制度完备的现代大学制度,并且秉持大学的精神理想并一以贯之。大学精神最凝练地表达在校训中,它最清晰地凸显着大学的价值理念和终极追求,承载着所有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并在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代代相传。通过特定的教育,培育受教育者理解人自身的特质,以及对人作为类存在的关怀与热爱。教育既要传授特定的知识与技能,又要解释社会的本真以及对生活价值与意义的深刻理解。遍览国内外的大学校训,都有着别具一格的价值理想和精神意蕴。其类型大致有复古式、现代式、哲学化和通俗易解的。它们或源于古典作品、名人话语,或来自宗教训诫和现代科学理性。比如,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语出《周易》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尊崇和弘扬。北大的校训“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立基于宏大的时代背景,弘扬现代大学的精神之本真,肩负着建立现代民族国家首先必须建立现代大学的使命。中国人民大学的校训“实事求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则为理念,凸显朴实的校风和学风。复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语出《论语》这部伟大的文化经典,意在保持和弘扬传统的文化理想)等等。又比如,耶鲁校训“真理和光明”,剑桥的“这里是启蒙之所,智识之源”(受启蒙运动精神的召唤,突出了大学是知识创造的基地);哈佛校训较多,择其一“(读书)无法避免的痛苦,去享受吧”(以反衬的表达手法,表达了读书是一种值得追求的精神幸福);普林斯顿校训“为国家服务,为所有国家服务”。从上述例子中可知,国内外这些校训阐扬的大学精神,清晰地反映了创建时期的时代理想。比如,清华和北大作为中国现代大学的最早代表,承载着民族独立、救亡图存和建设新国家的重任,校训鲜明地表达了那一代知识分子肩负的强国梦想。中国人民大学的校训反映出用新思想去求新知、开创新风尚。耶鲁校训源于圣经训诫,背后是西方社会宗教和科学的千年纠葛,最终的共识是二者从不同的方面传递着“光明和真理”,都是促使文明进步的力量。剑桥校训体现了现代大学的功能即思想启蒙、知识教育和能力训练。普林斯顿大学的校训站在整个人类文明的立场上,倡导一种普遍主义的对人类的热爱与尊崇。
或是弘扬科学理性、或是彰显人文精神、或是出于人类之爱以及尊崇知识创造与教育事业的高贵,这是古往今来一切教育的本质追求,更是现代大学的至上理想。犹如《大学》高屋建瓴的箴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从校训表达出来的大学精神,往往能够通过多样的形式走出校园之外,引领一个社会时代精神的发展方向,并逐步成为较为稳固的文化精神和公共精神。但是,作为社会有机体的构成部分,大学也必然会受到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和发展,或明或暗都会在大学之内有所表达。社会风尚的变迁、习俗的演进以及公共话语(现实的或网络的),或促进或改变大学的精神状况。过度世俗化的功利主义,终将导致大学精神的萎缩。因此,既要发挥大学的功能,致力于培育优秀人才知识创造、服务社会,又要时刻保持大学本身的精神理想,在精神幸福与世俗功利、学术创造的神圣与低水准的重复、甘于寂寞与名利诱惑的多重内在紧张中,如何选择?向何处去?就自然而然成为了大学精神能否传承下去的试金石。我们必须首先承认,中国现代的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在各个知识领域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都作出了许多重大的贡献,推进了教育普及化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飞跃式进步。并且,随着我国法治国家的建设,大学教育也逐步法治化和规范化。然而,也应当对大学的现实状况有清醒的认知,在世俗功利主义和物欲主义洪流的影响下,在浮躁的时代喧嚣里,大学里也充斥着些许焦躁、骄虚和浮夸的气息。我们不得不反思和审视:大学的精神如何传承?校训依然铭刻于校园之中,大学精神是否被遗忘了、被放逐为了彼岸的理想?
二、大学精神的传承
教育的目的是培育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高贵思想。诚如帕斯卡尔所言:“思想——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因此,思想由于它本身的本性,就是一种可惊叹的、无与伦比的东西。”[3]89其中,科学理性精神与人文价值理想的培育和涵养,又必然构成知识技能与技艺训练的思想前提和终极性指向。不论现实生活如何变化,大学的精神和理想必须始终铭刻于所有知识人的心灵深处,成为整个社会的精神标尺,并在塑造新人的过程中代代传扬。
如何弘扬和传承大学精神?需要一以贯之地秉持:高贵、距离、批判、担当。一是高贵。 在大学校训里,都以极为庄重的形式表达了一种高贵精神。如果没有独立的精神追求和独立人格,就会成为现实利益的辩护者和夺取者,最终丧失批判本能和坚持真理的精神。知识人的独立精神与高贵人格,源自对严肃生活的敬畏和坚守伦理美德的虔信。如若把世俗利益和现实利害奉为至上,丧失了基于独立人格的清醒、冷静和理性,必然对世俗利益趋之若鹜、对权势奴颜婢膝。诚如康德所言,在权贵面前我的身体鞠躬,但我的精神并不鞠躬。尊崇高贵和拜服利益诱惑之间的张力,是验证知识人精神理想的标尺。知识人应通过知识创造和教书育人来传递人类文明价值,赞美并致力于追求生活中的高贵、光荣和梦想。对生活秉持一种超越性关怀,执著于对意义世界的永恒追求。缺少了高贵的理想追求,必然导致大学精神的枯萎与平庸化。二是“距离”。“距离”是一种反思性的审视和思考。大学精神不是深嵌在某种世俗物质利益中,而是一种保持了“距离”的现实关切。这并非追求一种美学意义,而是不要随波逐流,要保持知识分子特有的冷静与警醒;也非远离现实生活,而是保有理性思考和独立判断。远离各种利益诱惑,恪守知识人的本真,在这种“距离”中保持知识人的冷静,才会以理性的眼光和严肃的心态去审视现实问题。保持距离,才能坚守理想。过度地沉入于世俗的生活世界,往往会使自身的精神理想异化。对于知识分子而言,其存在意义与价值的获取,正如韩愈在《师说》里所指出的“传道、授业、解惑”,当然这是一个极有挑战和难度的人类事业。这就要求以教育为志业,时刻保持内心的清醒与警醒:安于书斋、潜心治学、弘扬正义、心系天下。这绝非知识者道德性的高调话语,而是教育事业的内在本质。在“距离”中保持理论和现实的互相观照,是大学能够推进文明进步和用知识创造美好未来的最佳途径。三是批判。没有批判就没有人类精神的进步和知识的增长。在大学精神光耀之下的知识人,应当是具有自觉的批判精神,包括对现实生活的假恶丑现象进行勇敢的揭露、拒斥和批判以及自我批判。在这种批判中努力弘扬正义和美德,创造知识与文明、守卫崇高价值和高贵理想,这是知识人的内在本性和社会职责。任何时代的教育事业,都时刻在考验着知识人的人生理想、智慧和激情,拷问着知识人的职业良知、人格与虔诚。“现代世界正在某些理性无法有效控制的力量的压力下发展。和这些力量相抗衡,眼下我们的能力还是显得微薄而不能奏效。然而,大学的存在,表明过去有一些或许多事情值得人类去抗争、坚持;表明我们自己可以做些事情——没有人知道多少事情——去塑造未来的文明。”[4]4如果背离了校训中的大学理想,远离了大学本应有的清纯与静雅,过多受制于物欲和功利的烦扰,又怎能传承大学精神、又怎能推进社会的文化发展和强国梦想呢?知识分子往往被誉为社会的良知,这需要一个前提,即敢于坚持真理、批判流俗和低俗、拒斥堕落与平庸。四是担当。不论是追求和谋求民族梦想、国家未来或者人类的希望,所有的校训都表征着大学的精神理想。知识人应当具有弘扬正义、追求卓越美德、自觉批判丑陋社会现象的担当精神。肩负着传承人类文明、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任,应坚守知识人的理想和兼济天下的人文情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5]92勇敢地秉承真理和道义精神,虔诚地执著于教书育人和知识创造。坚信知识能创造美好未来,是改变民族命运和实现国富民强的力量。对社会问题深切关注,具有忧患意识和勇于担当的风骨。这是大学精神的永恒追求,更是每个知识人的道义理想。回归到弘扬担当精神的正途,才能在培育具有智慧之知、道德之善和服务社会之精神的新人过程中,发挥大学的功能和实现自身存在的精神意义。
三、结语
大学校训中凝聚的精神理想,应当成为大学自身特质的象征,并在实现大学功能的过程中予以传承、坚守和兑现。任何高远、美丽的理想,都必然是由现实的人来弘扬和实践的,因此,作为承担造就优秀人才重任的知识人,应当在其具体的工作中始终尊奉至善追求。大学在社会的变化发展中,必须时刻坚持自身的教育精神和学术精神,教育者更应当在衣食无忧之后,虔信于“讲台即舞台”的人生价值观念,质朴、虔诚、认真对待教育事业,成为其所属社会的良知,并以此作为生命中的至上追求,使大学精神传至永恒。
[1]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 [英]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3] [法]帕斯卡尔.思想录[M].何兆武,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
[4] Abraham Flexner.Universities:American English German[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0.
[5] [春秋]孔子.论语·泰伯[M].陈晓芬,徐儒宗,译.北京:中华书局,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