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语用学研究——《语用学学刊》“后殖民语用学”专刊评介

2014-03-20陈新仁叶佳敏

外国语文 2014年5期
关键词:后殖民殖民主义殖民地

陈新仁 叶佳敏

(1.南京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2.西北民族大学 外国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1.引言

2011年5月,《语用学学刊》(Journal of Pragmatics)第43卷刊登了一期专刊,目的在于为读者介绍一个长期以来以来被忽视的语用学中的研究领域:后殖民时期的语用问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处于殖民统治下的人口大约占世界总人口的30%,这些殖民的地区和城邦今天分布在非洲、东南亚、南亚、加勒比海等地区。这些被殖民过的地区遂形成了独特而复杂的社会语言环境,这与现有语用学理论所依据而建立起来的一般环境大相径庭。

20世纪中叶,许多东方殖民地国家获得了独立,本该放弃殖民统治期间使用的西方殖民语言,取而代之以本民族的语言,但实际情况却是,这些独立后的东方国家仍然使用西方殖民语言。后殖民时期中某些语言团体甚至因为社会、经济和政治上的不平等以及紧张冲突,外加被殖民的历史而趋于恶化。在殖民期间,由于宗主国语言教育、大众传播媒介等的影响,西方语言和交流方式被引入到这些多语言、多民族的后殖民团体,再与其本土的语言以不同方式进行混合,混合后的语言随着时间发生不断演变。与此同时,来自不同语言和民族群体的语用行为也在潜移默化地相结合。正如欧洲的语言在殖民地要变化以适应当地的语言环境,文化和当地的语用行为也在不断地适应本土环境和相应发生变化。因此,用传统而单一的西方语言和文化框架,是很难解释这些混合语言团体的语用行为的,须与各个殖民地的实际情况结合才可。

到底何谓后殖民主义?在《后殖民主义:历史与可能》(康孝云,2011)一文中,康孝云辩证地分析了后殖民主义这一看似深奥难解的概念:作为一个概念放入一定的参照系,后殖民主义通常与其它一系列概念进行参照而存在,比如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民族主义、女权主义等等。因而,与其说它单一不变,还不如说它是处于流动变幻中,并与其它相关概念发生互动。我们可以从两个视角来审视后殖民主义。可以说20世纪殖民地体系土崩瓦解之时也就是历史上后殖民主义的起点,在此过程中殖民地国家争取独立以及独立后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因此,后殖民主义中的“后”并不意味着殖民地与先前宗主国和殖民历史的完全断裂,如若以辩证的角度看待,它既指向过去的殖民历史经验,也注意强调殖民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语言对现实的影响。无论如何,后殖民主义扎根于殖民主义并受其持续性影响,殖民主义的遗留问题乃后殖民主义研究的中心议题,这是不容质疑的,这也是后殖民主义的第一层视角。后殖民主义的第二层视角则应指向系谱性的分析,后殖民一词最早出现于1959年,当时的书写形式是 Post-colonialism,1989年《牛津字典》对其解释为“殖民主义之后”。20世纪90年代,欧洲政治风云带来的是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的不平等,所谓“国”弱言轻,第三世界的声音总是受到遏制,殖民者仍然在发挥统治作用,去殖民化(decolonization)后的世界依旧是不平等和不公正的。

本专刊特约编辑Anchimbe和Janny(2011)将后殖民主义语用学定义为主要探究和解释在殖民地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本国语言与宗主国的语言相混合后的语用特点。后殖民主义语用学的研究目的不求比较也非对比,而是在于试图透过殖民地语言语用特点与其宗主国语言语用特点的差异后,找到其内在的一致语用规则,并试图通过关注这些相异性来解释殖民地社会文化给语用方式带来的重要影响。

近年来,从政治、经济和文化角度对后殖民主义开展的研究层出不穷,尤以文学批评角度为甚,而把后殖民与语用学结合在一起所作的研究在国际范围内屈指可数。由于其学术视角独特,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开始给予更多的关注,从语用学视角来看待后殖民主义无疑会成为一片开放和活跃的沃土。

2.专刊介绍

专刊共包括七篇文章。Anchimbe和 Janny(2011)在“导言”文章中首先对后殖民语用学进行概念上的界定,指出在后殖民主义语用学研究的后殖民主义语境(包括日常口头语、印刷制品、网络等)下,我们可以从宏大的语用学理论框架出发开展研究,例如,说话者的交际行为可以参照一些语用假设、语用期待或各个殖民地的民族、文化和语言框架的语用策略得到解释。这些研究可以涉及的领域包括:殖民地本土的语用行为对欧洲语言使用的影响,不同语言的选择所具有的语用功能,语码转换与语码混合,社会角色和身份的建构,民族协同,社群认同,等等。

Anchimbe和Janny(2011)认为,后殖民主义语用学是走近和了解后殖民主义社会团体的重要方式,从该视角可以解读一些非洲后殖民主义语用现象,这也是本专刊的两条主线。在他们看来,用传统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无法充分解释非洲的后殖民团体中的一些语用现象,譬如在尼日利亚的伊博族(Igbo)地区,人们重视平等主义,因而其对社会团体利益的考虑要远大过原子个人主义,所以Brown和Levinson的消极面子理论和避免强加的需要在该地区就不适用了。此外,诸如“sorry”的话语标记语在这些后殖民主义社会团体中的使用和在英美社会中的“(I am)Sorry”也不完全一样。前者更多的表示说话者对听话者的悲伤或困境有同理心,而后者则通常表示说话者对听话者的困境负有部分责任而表示歉意。传统语用学言语行为理论中的言外行为在后殖民主义地区也有着不同的含义。以“许诺”(promising)为例:有时许诺会发生在听话人和说话人双方都明白该许诺无法兑现的情况下,因此,这时的允诺只不过是作为社会交往的粘合剂,避免因拒绝其请求而使听话者沮丧。作者提到了一些非洲后殖民地区语用现象,尤其是集体面子理论。Spencer-Oatey和 Kotthoff(2009:2)解释说,人们认为自己归属于不同的社会团体,在跨文化环境中通过互相接触和社会化的过程,无论是行为、信仰还是价值观,他们都逐渐培养起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s)。当然,这里的“家族”小到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大到族群间成员,甚至一个国家间的公民。

Anchimbe和Janny(2011)还提到了后殖民主义地区宗主国语言的介入对人们社会身份地位的影响。文中举了一个电台节目的节选。节目的形式是主持人(一位50多岁的母亲)每周六与分娩后不久休产假的母亲还有她的丈夫聊天,之后让他们通过电波把祝福送给心爱的人们。在这个过程中,主持人依据谈话者的语言能力使用三种语言:英语、洋泾浜英语和法语,视情况而定转换语言,比如从英语到洋泾浜英语。在节目采访中,主持人采访了一个22岁的单身母亲,谈话一开始主持人使用英语,这时她与女孩的关系显得正式而有距离感,但当转而使用洋泾浜英语时,她立即从一个记者身份变身为一个妈妈的角色,让女孩觉得亲切,因而可以言无不尽。我们可以理解语言的转换是一种扮演某种社会角色的需要而这个角色却是英语无法满足的情况下激发使用的。这也是后殖民主义地区语言多样性派生的原因之一。由此作者进一步讲到了后殖民主义地区不同语言的正式程度。例如,在上述的电台节目中,法语最为正式,因为主持人本身讲英语,而节目制作于巴门达(Bamenda)(一个说英语的城市)。当她跨过职业的身份而进入到妈妈的角色时,她需要使用洋泾浜英语来完成这个社会角色的转换。因此,这里英语相较于洋泾浜英语显得正式,而法语最为正式并投射最大的距离感。最后,作者讲到了称谓语和姓名的避讳,在这一辑中也专门有文章研究。“aunty”、“uncle”以及其它的一些称谓语代替了直呼其名,这是遵循其社会团体的礼貌原则,而这些词有时不包括,有时超越英语中它们本身的含义。例如,在喀麦隆语中,为了缩小说话双方之间的社会距离,人们会使用“aunt”、“uncle”等称谓达到目的,而避免直呼其名在这些地区被视为对社会规约的遵守,因为对年长者直呼其名是不尊敬不礼貌的表现。

接下来的六篇文章从后殖民主义社会团体的两大视角出发开展研究,一个是较为微观的层面,如言语活动(辱骂,称谓),还有更宽泛的宏观层面,如语言和社会身份的建构过程、社会和语言的身份协商、古今汉语礼貌语的差别以及作为社会仪式的问候语。这些文章中涉及到的后殖民语言团体横跨了三个大陆:非洲(喀麦隆)、亚洲(中国)以及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海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法属圭亚那)。下面,我们逐一加以介绍。

在《加勒比海地区英语词汇的克莱奥语的称谓形式及其模糊性:后殖民语言情境下的策略性互动》一文中,Susanne Mühleisen(2011)指出,加勒比海地区的称谓形式属于其复杂的礼貌用语体系的一部分,是种植园制度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演变的结果。称谓的形式不仅反映社会团体中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而且也通常在消除潜在的矛盾中使用。作者接着讨论了“allyuh”作为第二人称复数在交流过程和社会身份建构所起的作用。“allyuh”可用作复数称谓,可以制造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距离感。除此之外,“allyuh”也可在特定情境中被用作礼貌策略,例如用“allyuh”表达委婉和模棱两可来避免可能出现威胁说话人和听话人面子的情况。最后,作者指出,间接和委婉是加勒比海地区关键的礼貌策略,在称呼方面甚至到达了避免直接称呼某人姓名的程度,这也就引出了一个问题:若一地避免直呼其名,在一些敌对的情况下,这种策略本身就成为了侵略性的符号。这种用语方面的双重性使得说话者能够使用突显他/她讲克莱奥语身份而不是英语的身份的话语。

Eric A.Anchimbe(2011)在《论不直呼其名:后殖民地社会文化关系的语用含义》中,从同样的称谓视角出发,探讨了喀麦隆语中对称谓的避讳,主要涉及喀麦隆语“manyi”(双胞胎的母亲)、“tanyi”(双胞胎的父亲)、“moyo”(亲家)、“mbanya”(一夫多妻制中的妻子)以及“mbombo”(同名)在什么样的场景中使用,以及使用其目的何在。接着,作者对英语国家中的称谓方法与后殖民国家(如喀麦隆)进行了对比,指出西方社会直呼人名是一种积极的礼貌策略而非不敬,但是在喀麦隆直呼人名却被视作不礼貌。再者,因为出于其他社会和语用的策略需要,前面提到的这五个喀麦隆词语并不仅仅用于与其身份相匹配的人身上,而是仅仅用来称呼一个陌生人或点头之交的人。在作者看来,不同文化赋予称谓语形式不同程度的重要性,这些形式从使用人名到使用称谓代替真实姓名,真正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称谓所扮演的语用角色:(不)礼貌、亲密、(不)尊重、(不)遵从,社会团体等等。这些角色依赖于名称类型的零使用即避免直呼姓名。非洲文化对名字赋予了许多重要性,他们并不随意取名,因为他们相信特定的名字会左右持名者的命运,吸引和避免恶魔附身。有些名字通常只是被部分使用,这是因为存在一些社会文化的禁忌,最常见的就是长者不被全名称呼,不然会被视作粗鲁和不敬。

在《喀麦隆地区通过族群相异性与他人保持距离的语言形式》一文中,B.Mulo Farenkia(2011)发现喀麦隆地区各族群间的语言交流有时是通过对其它种族的贬损实现的。这些语言主要以侮辱、玩笑、戏谑等形式交织在叙事、歌谣、小说和有线电视节目里,并在族群内代代相传。这篇文章描述了一些喀麦隆地区人们贬低其它族群时使用的策略,其中收集的数据主要通过在雅温得和喀麦隆其他一些地区做的调查问卷以及观察和访谈获得的,这些数据揭示了喀麦隆人如何使用词语借用、合成词、隐喻、语义转换、提喻等诋毁、妖魔化某些族群的成员,或是质疑和鄙视其他人以及他们所属的族群。

在《东圭亚那电台节目社会身份的协商》一文中,Bettina Migge(2011)讨论了近些年仍在使用洋泾浜语和克里奥尔语的国家,这两种语言已然成功地进入公共领域,大众媒体和广播电台是它们崭露头角的领域。洋泾浜语和克里奥尔语的广泛使用也带来了当地语言的变化。这篇文章以电台节目Lowman Pansu(在法属圭亚那地区播出)为参考,研究该节目是否秉承以欧洲语言播报的现有节目的范式,还是基于当地语言并有所创新。研究分析显示,该节目的内在构成以及广播语言的使用开辟了具有鲜明当地特点而又融合都市特色的具有选择范围的小社会空间,对超越传统的民族国界从而构建当地人的城市身份具有重大意义。

在“关于海地礼貌用语和交流中其用法”的文章中,Alex-Louise Tessonneau(2011)指出,法国中世纪遗留下来的礼貌系统和古老的法国式礼仪在现今的海地人的问候语、语言行为和礼貌价值观中都留下了印迹。作者基于从人种志研究中收集的数据,发现了欧洲和非洲对话时的礼貌策略具有差异:欧洲说话者择词谨慎(即注重话语的结构和身势语),而非洲说话者则关注话语交互的长度。另外,海地的礼貌规约涉及精神上的权威或领袖,海地人讲话时非常讲究对大自然的敬畏。以采树叶制药茶为例,如果是在傍晚18点以后进行,采叶之人必须为惊动树叶而向它道歉,并向它解释采摘它这一不礼貌行为的原因,由此可见海地语中处处渗透和体现着其对宗教神灵的敬仰以及其象征意义的崇敬。

Yuling Pan和 Dániel Z.Kádár(2011)在《历史上和现代汉语中的礼貌原则》”一文中,对汉语在不同历史阶段使用礼貌语的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19世纪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西方帝国主义利用强权对中国社会语言范式施加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作者从语用学角度出发,认为鸦片战争前和后汉语中礼貌语的使用差别迥异,而这应归因于殖民主义的影响。文章解释了古代汉语礼貌用语的理论来源、范式和实践,并指出古代汉语礼貌用语具有的特征使其在面临巨大的社会历史变迁时较易崩溃瓦解,从而催生了现代汉语礼貌语。此外,作者在回顾现代礼貌语的范式和理论支撑后,对古代和现代汉语的礼貌语的交流做了相似和相异的比较分析。

3.简评

专刊中的这七篇文章围绕着后殖民主义语用学这个主题,主要从两个大的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挖掘:一方面,结合后殖民主义地区一些不寻常的语用现象,如对传统语用理论(礼貌原则、面子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等)做出新的阐释;另一方面,探讨了这些语用现象对后殖民主义社会团体的社会身份建构以及社会关系的影响和作用。两方面的研究对于开展相关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

不过,由于后殖民主义民族和国家在世界版图上几乎横跨各个大洲、大洋(亚非拉,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分布可谓密集也可谓分散,获取第一手语言资料实属不易,因此,作者们虽然从多方面进行考察和探索已经使得后殖民主义语用学的研究迈出了稳健的一步,但在理论上尚未建立起一个后殖民主义语用学的框架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专刊中提到的非洲后殖民地称谓语避讳的现象对中国读者来说并不陌生,即对年长者避免直呼其名表示尊敬,或用一个亲属间的称谓如“大妈”、“大叔”、“兄弟”这样或多或少带有亲属血缘关系的词称呼陌生人以缩短社会距离达到交际目的。自1840至1949的百余年间,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但中国既不像印度那样被完全殖民,也不像日本那样从未被殖民,而是介于两者之间,是一个半殖民地国家。“西方殖民者通过军事侵略和政治统治而将西方的高势语言带到了了东方殖民地,与当地的低势语言发生了近距离或零距离的接触或冲突,释放出强大的能量,作用于东方低势语言,从而实现了对东方国家的语言殖民”(罗世平,2011)。因此,专刊中 Yuling 和 Kádár(2011)将中国的语用实践纳入后殖民主义语用学的范畴下加以研究值得商榷。同时,不可否认的是,香港在1840年被清政府租借给英国又于1997年回归祖国怀抱,确实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各个方面,带有浓厚的后殖民主义色彩。在长达150多年的殖民历史中,香港受到英国非常大的影响,香港人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英语的痕迹,粤语中掺杂了许多英语词汇。不仅是语言,香港地区人民的文化和价值观也深深地受到了英国的影响。研究其语用特点(如礼貌观与礼貌实践)与大陆的语用特点之异同也许是未来值得开展的工作。此外,开展半殖民时期中国社会的语用特点与当代中国社会的语用特点对比分析也将会有重要学术价值。

后殖民主义语用学研究意义重大,可以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如下事实:即使在殖民主义远去的当下,帝国主义依然能够通过在殖民历史期给殖民地人民心中打下的认知与心理基础来从文化和语言方面对殖民地施加重要影响,而这些语言反过来又对殖民地人民的活动和行为产生了制约作用。后殖民主义的意义并不仅限于对殖民历史进行回顾和总结,更为重要的是把它看作是一种动态的社会历史文化变迁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讲,后殖民主义也为多元文化性敞开大门,从而为少数和边缘群体赢得一个更为公平公正的生存环境,为创造一个更加宽容和平等的世界提供可能。语用学关注特定语境下的话语意义,而后殖民地国家正是这样一个特定语境下的社会团体,从语用学角度挖掘他们的言语行为意义、礼貌原则、面子理论等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可以说,后殖民主义为语用学提供了一个新鲜而独特的视角,反过来,语用学也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后殖民主义进行全新的诠释。

[1]Anchimbe,E.A.On not Calling People by Their Names:Pragmatic Undertones of Sociocultural Relationships in a Postcolony[J].Journal of Pragmatics,2011,43(5):1472-1483.

[2]Anchimbe,E.A.& R.W.Janny.Postcolonial Pragmatics:An Introduction [J].Journal of Pragmatics,2011,43(5):1451-1459.

[3] Farenkia.M.B.Formes de《mise à distance》de l’altérité ethnique au Cameroun [J].Journal of Pragmatics,2011,43(5):1484-1497.

[4]Migge.B.Negotiating Social Identities on an Eastern Maroon Radio Show [J].Journal of Pragmatics,2011,43(5):1498-1511.

[5]Mühleisen.S.Forms of Address and Ambiguity in Caribbean English-lexicon Creoles:Strategic Interactions in a Postcolonial Language Setting[J].Journal of Pragmatics,2011,43(5):1460-1471.

[6]Pan,Yuling & D.Z.Kádár.2011.Historical vs.contemporary Chinese linguistic politenes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11,43(5):1525-1539.

[7]Spencer-Oatey,H.& P.Franklin.Intercultural Interaction:A MultidisciplinaryApproachto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M].Basingstoke,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m,2009.

[8]Tessonneau.A.L.De la Politesse et des Usages dans les Interactions en Haiti[J].Journal of Pragmatics,2011,43(5):1512-1524.

[9]康孝云.后殖民主义:历史与可能[J].云南社会科学,201(1):37-41.

猜你喜欢

后殖民殖民主义殖民地
再解复数的“后殖民理论”*
新加坡殖民地自由港政策的形成(1819—1867)
英属北美殖民地共同文化的形成
狗邪韩国是倭人之地——兼论任那非日本殖民地
全球化之下的少数族群——霍米·巴巴后殖民理论浅探
后殖民解读与性别研究的有机结合
——评《后殖民女性主义视阈中的马琳·诺比斯·菲利普诗歌研究》
后殖民主义视域下的《鲁滨逊漂流记》解读
北美独立战争爆发原因初探
民族主义、现代性、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
——晚近西方学术语境中的韩朝历史编纂学
史蒂文森小说《金银岛》的后殖民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