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分期辨证佐治不稳定性骨盆骨折78例

2014-03-20张瑞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18期
关键词: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张瑞麟

(江西省景德镇中医院骨科,景德镇 333000)

骨盆骨折是常见的外伤,多采用保守治疗,效果较差。尤其是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传统治疗的疗效不佳,预后较差,大大降低了患者术后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1]。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9月期间,对78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采用临床手术与中医分期辨证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2月至2012年9月我院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78例,男46例,女32例,年龄17~66岁。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观察组40例,二组患者其他情况无统计学差异 (P>0.05)。将78例骨盆骨折按Tile骨盆骨折分型,其中对照组中B型26例 (其中B1型15例,B2型6例,B3型5例),C型12例(其中C1型4例,C2型4例,C3型4例);观察组中B型28例 (其中B1型16例,B2型8例,B3型4例),C型12例 (其中C1型5例,C2型4例,C3型3例)。

1.2 治疗方法

1.2 .1 对照组 采用手术治疗,包括骨盆重建、钢板内固定术等。首先处理内脏、头颅等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损伤,稳定后进行骨盆手术。

1.2 .2 观察组 采用手术治疗结合中医分期辨证治疗。病情稳定后,按术后早、中、晚三期配合中医用药。早期用桃核承气汤,中期用续骨活血汤,后期用养筋健骨汤,并在术口愈合后给予局部外敷跌打药膏。

1.3 确定观察指标 依据文献[2]进行Majeed功能评分,术后6个月疗效评价标准。优:行走无障碍,无痛,无跛行,可以从事正常活动;术后骨盆正位片测量,耻骨联合≤2.5厘米或骶髂关节移位≤1厘米。良:行走基本无痛,具备基本活动能力,耻骨联合≤2.5厘米或骶髂关节移位≤1厘米;中:行走存在一定障碍,有轻微疼痛,恢复一定行动能力但仍不能从事正常劳做耻骨联合>2.5厘米或骶髂关节移位>1厘米。差:行走疼痛,有跛行,不能完全恢复原工作。术后骨盆正位片测量,耻骨联合>2.5厘米或骶髂关节移位>1厘米。不良反应主要为一过性皮肤瘙痒和轻微的胃肠部不适。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统计,组间结果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Majeed功能评分比较 如表1所示,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Majeed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前两组患者Majeed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Majeed功能评分均较手术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 1。

表 1 术前与术后6个月两组Majeed功能评分比较 (n,

表 1 术前与术后6个月两组Majeed功能评分比较 (n,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n 40 38术前 术后6个月 t值 P值54.5±6.7 90.5±3.7 9.32 P<0.05 55.3±5.9 84.5±4.2 8.95 P<0.05 0.88 4.12>0.05 P>0.05

2.3 两组术后6个月疗效评价比较 如表2所示,将优与良计入优良率,可见观察组与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90.00%、60.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2。

表2 术后6个月两组疗效评价对比 [n(%)]

3 讨论

车祸、坠落、撞击等高能量损伤常常导致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发生。研究表明,骨盆骨折早期手术内固定,输血量可减少27.2%,并且可以很好的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改善预后。近年来,临床实行手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收到了良好效果。我院对78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采用临床手术与中医分期辨证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中医分期辨证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实用性。观察组在对照组临床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分期辨证治疗[3],病情稳定后,按术后早、中、晚三期配合中医用药:骨折早期 (1~2周):活血袪瘀、通腑排便,服用桃核承气汤;骨折中期:活血生新、接骨续筋,服用续骨活血汤;骨折后期:补益肝肾、温经通络,服用养筋健骨汤。观察组40例患者在手术伤口愈合后给予局部外敷药膏,将中医整体治疗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以获得更加良好的临床效果[4]。

从表1可以看出:对照组术前术后Majeed功能评分分别为54.5±6.7、90.5±3.7;观察组术前术后Majeed功能评分分别为55.3±5.9、84.5±4.2,术前两组患者Majeed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者Majeed功能评分均较手术前显著提高;且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Majeed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从表2结果中可以看出:对照组六个月后疗效评价优、良、中、差分别为12、11、14、1例,优良率60.52%;观察组六个月后疗效评价优、良、中、差分别为25、11、4、0例,优良率90.00%。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切开复位、骨盆重建、钢板内固定术等手术治疗结合中医分期辨证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术后疗效较好,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少,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和很高的实用性。

[1]闵敏,陈家鸣.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骨2345盆环骨折38例的疗效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0,27(6):651-652.

[2]Majeed SA.Grading the outcome of pelvic fractures[I].JBone Joint Surg[Br],1989,71-B:304-306.

[3]赵巍.曹扬.锁定钢板固定旋转不稳定10型骨盆骨折中骶骨骨折的疗效评价[J].浙江创伤外科杂志,2013,18(2):192-193.

[4]刘光耀.重建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技术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研究[D].延边大学,2012:26-28.

猜你喜欢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你的翘臀!可能是假的
痛经,当心是骨盆歪
6岁儿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
The Impact of RMB Revaluation on China’s Foreign Trade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中医辩证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