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异质性、人口迁移壁垒与地区收入差距研究
2014-03-20赵连阁钟搏王学渊
赵连阁 钟搏 王学渊
摘要:劳动力因技能水平不同而存在异质性,异质性劳动力的迁移与集聚会能够对地区收入差距产生重要影响。基于NEG模型,本文采用我国2002至2011年统计数据,实证检验了异质性劳动力集聚、人口迁移壁垒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各省市的高技能劳动力资源分布严重失衡,高技能劳动力与普通劳动力之比上升能显著提高地区人均收入水平,普通劳动力面临的迁移壁垒是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劳动力异质性;人口迁移;收入差距;迁移壁垒
中图分类号:F0615;F1299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劳动力资源作为经济活动的一种基本要素,其区位分布对地区生产规模、层级和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地区收入水平的高低有着密切联系。通过考察劳动力地区间配置来分析地区收入差距问题,是一条自然而然的研究路径。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资本不断向东部地区集聚,我国中西部地区富余劳动力向东部地区迁移的趋势也日益强化,使得劳动力资源的区位分布发生了巨大改变,生产和消费不断向东部地区集中,地区间发展速度、发展质量高度失衡。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大地区间的收入差距持续在高位运行,从人均GDP来看,2011年中西部省市人均GDP加权平均值仅相当于东部的548%,这不仅意味着不同地区劳动者在收入水平、就业机会上的不公平,而且劳动力大规模迁移也造成了经济效率的损失。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劳动力因技能水平不同而存在异质性,能够在东部发达地区定居的外来就业人员往往是技能水平较高的劳动者,普通劳动力迁移却要面临诸多限制,因而造成了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相对流失,进而可能导致我国地区收入差距问题的恶化。那么,高技能劳动力与普通劳动力区位分布对我国地区收入有怎样的影响?抑制普通劳动力人口迁移的壁垒是否为扩大地区收入差距的因素之一?蔡昉等(2001)认为劳动力市场扭曲影响资源要素的有效配置,由此导致的效率差异是我国地区收入差距难以缩小的深层次原因。从人口与资本的流动性角度出发,范红忠、李国平(2003)探讨了人口流动成本等多种因素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人口流动成本是影响地区收入差距的关键因素,假设长期以来中国不存在人口流动的障碍,那么与现实情况相比,地区差距会相对降低。
还有一些研究考虑了劳动力的异质性,与本文的视角有相似之处,认为人力资本(即高技能劳动力)的就业选择会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例如Miyagiwa(1991)指出人力资本积累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高技能劳动力迁出造成了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失,降低了这些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速度。Bhagwati、Hamada(1974)的研究,表明高技能劳动力通常是富有的纳税人,他们迁移会使得迁出地失去重要的税源,这是对迁出地收入的短期负面效应。段平忠(2007)利用1985-1990年的统计数据研究了我国分地区流动人口素质状况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表明流动人口中的智力资本极大地促进了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
上述研究成果主要是基于新古典增长理论,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我国劳动力迁移与地区收入差距的内在关系,但却忽略了劳动力空间集聚的规模经济效应以及前后关联效应。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以下简称“NEG理论”)能较好地弥补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不足之处,有助于更清晰地认识我国的地区收入差距问题,本文主要基于NEG理论对我国异质性劳动力迁移、集中与地区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二、理论框架及文献回顾
作为垄断竞争和收益递增的第四次革命(梁琦,2005),NEG理论为人们研究现实经济的区位差异现象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借鉴其理论的基本思想,能够描述劳动力迁移、集中与地区收入差距形成的一般过程。假设经济体中有两个地区(1和2),两个生产部门(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传统部门规模报酬不变,生产同质化的产品(如农产品),现代部门的生产具有规模经济效应,且其产品是差异化的(如工业品、服务等),企业拥有垄断势力。初始期两地区的资本和劳动力禀赋完全一样,产业结构也完全相同。现假设出于偶然的原因(如中央政府的政策扶持),地区1的现代部门企业数量增加。从生产的环节看,企业数量增加意味着地区内的生产链更为完善,企业耗费在中间投入品上的贸易成本下降,在产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企业的盈利能力增强,这会吸引更多的企业设立,从而进一步降低中间品的成本耗费,这个正向的反馈过程就是NEG理论的后向关联效应(Ottaviano, 2001;Forslid,1999)。从消费的环节看,由于企业生产差异化的产品,企业数量增加意味着市场上有种类更多的消费品,在消费者名义收入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可消费的商品种类增加意味着消费价格指数下降(Krugman,1991),劳动力的实际工资水平提高,从而吸引地区2的劳动力不断迁入,这就是NEG理论的前向关联效应(Ottaviano, 2001;Forslid,1999)。
与资本要素不同的是,劳动作为可流动的生产要素不能脱离要素所有者本身而单独流动,劳动力的迁移将引起消费支出的转移,从而促使地区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劳动力迁入产生的“池效应”能降低企业用工的搜寻和培训成本(蔡翼飞、张车伟,2012),这又会吸引企业不断进入地区1。因此,劳动力迁移是联系前后向关联效应的纽带,使得NEG理论的因果循环累积机制能在经济内生力量作用下自我维持下去,地区1与地区2之间的收入差距将逐渐扩大,地区1会逐渐发展成核心区,而地区2则将沦为边缘区。以上就是NEG理论解释地区收入差距形成的基本逻辑思路。反观中国经济发展,则表现为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因区位优势、政策倾斜,以及空间经济循环累积效应等原因而出现的收入水平远高于中西部地区的现象。在该进程中,中西部地区丰富劳动力资源的跨地区迁移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上述NEG理论的传统范式从生产要素空间流动与集聚的视角解释了经济体内部的地区收入差距现象,弥补了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不足,但只考虑了劳动力迁移的“规模效应”。
此外,劳动力迁移还会通过“质量效应”影响地区间要素收益率的高低。Ottaviano(2001)和Forslid(1999)在NEG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自由企业家模型(FE Model),考虑了劳动力技能水平的差异,将劳动力的异质性纳入了NEG理论。FE Model假设空间流动要素为高技能劳动力拥有的人力资本,高技能劳动力的名义工资可变,普通劳动力的名义工资不可变,在人力资本存量较高的地区,多样化的商品为人们消费提供了更多选择,因而相对生活成本指数较低,对高技能劳动力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同样,在前后向关联的循环累积作用下,地区1高技能劳动力的实际工资水平将高于地区2,高技能劳动力将迁入地区1,地区1的劳动生产效率相对提高,两地区的收入差距将逐渐扩大。基于FE Model可以推导出两个结论:(1)在短期,两地区的生产份额的大小取决于高技能劳动力比重,高技能劳动力占比越大,地区的市场规模越大。(2)在长期,高技能劳动力迁入将引起地区支出份额和生产份额的增加,在集聚经济的条件下将引起市场规模更大比例的增加(张文武、梁琦,2011)。
FE Model指出劳动力存在技能水平上的差异,相对于普通劳动力,高技能劳动力的迁移性更强,这种假设符合劳动力迁移的一般规律。但联系中国经济现实,从普通劳动力迁移的过程来看,普通劳动力除了因自身条件限制影响迁移之外,还面临着诸多制度性和非制度性的迁移壁垒。一方面,普通劳动力(如农村外来务工人员)在迁入地受到歧视性的工资待遇,家庭成员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需求得不到保障,隐性提高了外来务工普通劳动力的生存成本,最终制约了普通劳动力的迁移规模;另一方面,人口迁移壁垒提高了劳动力的筛选标准,只有受教育程度更高、技能水平更高的劳动力才有可能迁出。所以,东部地区在某种程度上不单没有充分吸纳中西部地区富余的普通劳动力,还挖走了中西部地区生产效率最高的知识型、技能型人才,造成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劳动生产率的损失。
近年来,国内的一些学者也结合FE Model研究了异质性劳动力流动、人口迁移壁垒与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关系。例如赵伟、李芬(2007)通过引入高技能劳动力集聚产生的知识溢出效应对NEG经典模型进行了扩展,认为由于存在知识溢出的外部效应,高技能劳动力迁移所产生的集聚效应远大于普通劳动力,会导致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而普通劳动力迁移则有利于延缓这种趋势。因此,进一步降低劳动力迁移的障碍是十分必要的。蔡翼飞、张车伟(2012)借鉴NEG理论中的集聚思想,从人口与产业区位分布的匹配性角度探讨了地区收入差距,认为人口迁移壁垒对地区差距扩大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降低迁移壁垒、促进人口流动,才能实现有效缩小地区差距的目的。张文武(2012)将地区间多样化的贸易成本引入NEG模型,分析表明降低普通劳动力在地区间流动的成本有利于形成分散均衡的空间经济格局。综观以上文献,虽然深入探讨了异质性劳动力集聚与地区收入差距的关系,但主要基于的是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或直接用经验数据进行验证,因此有待于实证研究的补充。本文的贡献主要在于以NEG理论为基础,运用中国2002至2011年统计数据实证研究了异质性劳动力、人口迁移壁垒与地区收入差距的关系,作为一种经验研究,可以为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外来务工人员保障机制等热点问题提供来自NEG视角的政策参考。
三、实证模型、数据和研究假设
(一) 实证模型的构建
根据NEG模型的基本理论框架和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将探讨劳动力异质性、人口迁移壁垒与地区收入差距因果关系的实证模型设定为如下函数形式:
(二)变量与数据说明
本文采用2002年至2011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其优点是既可以反映各地区经济活动的差异,又有足够的期数来观测近年来我国各地区收入水平的变化情况。被解释变量地区收入水平y,取各省市历年人均实际GDP表示,以元为单位,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3-2012),并按2002年的消费者价格指数进行了调整。
劳动力的异质性用地区高技能劳动力与普通劳动力的比例hl来刻画,其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3-2012)中的“分地区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统计表”。本文将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劳动者视作高技能劳动力,高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劳动者视作普通劳动力。考虑到不同受教育层次劳动者的受教育年限不同,文本在计算高技能劳动力与普通劳动力比例时按劳动者的受教育年限进行了加权。
中国的人口迁移壁垒mc是一个综合、复杂的概念,从人口迁移壁垒的构成来看,既包括户籍制度及依附在其上的社会保障,也包括歧视性工资、弹性用工模式、住房价格上涨、子女教育问题等非制度性壁垒。为了量化人口迁移壁垒mc,我们需要寻找代理变量。中国的城镇化建设是国家消除“二元结构社会”的制度创新实践,是国家着眼于中国经济社会持久健康发展而实施的利益再平衡工程,也是实现中国资源空间价值和劳动者个人价值的国家工程。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必须通过大规模的社会制度创新来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均衡发展,要对低收入群体的居住、就业、教育、医疗卫生、养老进行补贴和追加投入。因此,今天的城镇化是为了偿还对外来务工人员过去的欠账。本文以城镇化率来衡量人口迁移壁垒的高低,城镇化率越高的地区说明公共服务越完善,人口迁移壁垒越低;城镇化率越低的地区则说明人口迁移壁垒越高。考虑到劳动力迁移的难易程度还与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关,第三产业比重较高的地区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相对较强,而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城市,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相对较弱,在使用地区城镇化率作为人口迁移壁垒的代理变量时,我们用二、三产业产值之比乘以城镇化率来剔除城市特征不同而带来的影响。
此外,为了控制地区发展条件的差别,我们还加入了以下几个控制变量:(1)劳均资本存量k,以元为单位。前面的理论框架中提到过资本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资本的集聚也是影响地区收入水平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单豪杰(2008)及其后期更新数据,并对资本存量数据进行了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变换,将其换算成以2002年为基期的数据。(2)市场规模mark,以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示,单位为亿元,数据来源于《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和《中国统计年鉴》(2010-2012),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将其换算成以2002年为基期的数据。(3)外商直接投资fdi,以千万元人民币为单位,相关数据来源于《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和《中国贸易外经济统计年鉴》(2010-2012)和部分省市的统计年鉴,反映了地区经济的对外开放水平,利用历年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进行折算后,再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变换为以2002年为基期的数据。(4)财政收支比重fre,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经济的扶持力度,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3-2012)。当fre>1时,说明中央政府补贴了地方政府,反之则相反。
(三)描述性统计与研究假设
表1列出了2002年和2011年各省市自治区相关变量的数值描述统计。根据数据的显示,我国各地区收入水平y的差距非常大,2011年收入最高地区(北京市)是收入最低地区(贵州省)的545倍左右,虽然从相对值来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有所收敛,但是收入水平的绝对差距却越来越大了。各地区异质性劳动力资源禀赋也存在着很大差别,高技能劳动力与普通劳动力加权比hl的平均值在2011年仅为3338%,说明我国现阶段还是相对缺乏高技能劳动力的,但该指标的最大值却高达159336%,表明中国人力资本分布很不均匀,高技能劳动力在少数地区是高度聚集的。以城镇化率作为代理变量的人口迁移壁垒mc的地区差异性也非常鲜明,尽管从总体上看,2011年城镇化率较2002年已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地区之间的城镇化水平还是十分悬殊,经产业结构调整后的城镇化率指标最高的地区(天津市)达9520%,而最低的西藏自治区只有1028%。其余的控制变量数据在地区之间也存在着巨大差异。
图1更直观地反映了我国各省市自治区高技能劳动力的占比情况。以2011年为例,高技能劳动力占比排在前三位的地区是东部地区的三大直辖市,说明东部大都市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机会对技能型人才是很有吸引力的,东部地区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也促进了人力资本的形成,此外东部各大直辖市近年来还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吸纳外来人才的政策,如居民证、住房补贴等等,这都是促进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人才集聚的重要原因。广大西部省区的高技能劳动力占比排名紧随东部直辖市之后,这可能是得益于西部大开发战略。排在后几位的省市多属于我国中部和西南地区,这些地区由于与东部发达省份及西部后发省份地理的接近关系,反而造成了更大程度的高技能劳动力外迁。根据NEG理论分析和描述性数据的直观推断,我们可以提出异质性劳动力集聚与地区收入水平关系的假设:
假设1:高技能劳动力与普通劳动力之比上升能显著提高地区人均收入水平,地区间高技能劳动力禀赋差异是地区收入差距产生和扩大的重要原因。
图2显示了2011年我国各地人口迁移壁垒的排名情况,在本文中,我们以产业结构调整后的城镇化率作为人口迁移壁垒的代理指标。从图中可以看出,东部地区调整后的城镇化率排名靠前,对应的人口迁移壁垒较低,西部、东北的部分地区该指标的排名靠后,说明这些地区的人口迁移壁垒较高,或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根据之前的理论分析和图2的数据说明,我们提出实证研究要证明的第二个假设:
假设2:普通劳动力面临的迁移壁垒是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
四、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一) 计量策略
在数据整理和计算统计的基础上,我们利用Stata 110软件对异质性劳动力集聚、人口迁移壁垒与地区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回归(1)给出的是随机效应模型估计结果,回归(2)-(5)列出的是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回归(2)与(3)的差别是,在(3)中加入了控制变量市场规模mark和fdi。回归(3)与(4)的差别是,在回归(4)中考虑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fre,以考查财政补贴是否能缓解地区收入差距。由于东部三大直辖市与其他地区相比在经济区位、产业基础、政策给予等方面优势明显,出现异常数据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我们利用回归(5)对剔除了直辖市的数据进行回归,考察其与回归(4)的结果是否有显著差别,作为实证分析的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见表2所示。
(二) 回归结果讨论
表2列出了实证方案的全部计量结果,所有回归模型的可决系数R2均达到了08以上,说明模型整体表现出较好的显著性。对回归(1)和回归(2)进行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的豪斯曼检验表明固定效应模型要优于随机效应模型,我们在对估计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时主要依据的是回归(2)-(5)的固定效应模型。通过以上估计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重要的基本判断:
由回归(2)-(4)可以看出,hl的回归系数均超过200,在不考虑除k之外的其他控制变量时,hl的回归系数高达29048,说明高技能劳动力与普通劳动力加权之比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将至少带来地区人均收入平均200元的上升。即使在剔除了三大直辖市的情况下,hl的回归系数也达到16778元,且各回归系数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现出相当好的稳健性。本文提出的假设1得以验证,即地区间高技能劳动力禀赋差异是地区收入差距产生和扩大的重要原因,提高欠发达地区高技能劳动力占比能缓解我国的地区收入差距问题。另外,hl回归系数为正值也说明,提高东部发达地区普通劳动力占比将有利于降低东部地区收入水平增长的势头。这是因为在弹性就业的模式下,外来普通劳动力集中只能在迁入地获得短期性的劳务报酬,并不能充分享受发达地区的各种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普通劳动力迁移的数量调节作用在我国没有充分体现,只有在普通劳动力实现了永久性的迁移,并且获得了与发达地区居民同等待遇的情况下才能有效缩小地区收入差距。
回归(2)中人口迁移壁垒mc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在回归(3)-(5)中,尽管加入了控制变量,mc的系数值和显著性有所下降,但是依然通过了统计检验,系数符号也与理论预期相符。本文提出的假设2成立,即普通劳动力面临的迁移壁垒是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由于本文选择了经产业结构调整后的城镇化率作为人口迁移壁垒的代理变量,可以认为提高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将有助于促进普通劳动力的迁移与集聚,从而缓解地区间的收入差距问题。
在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方面,除财政收支比fre之外,各控制变量的回归系数符号和显著性均与理论预期相符,说明在NEG理论中循环累积效应的作用下,资本集聚水平高、市场份额大的地区人均收入水平较高。此外,提高地区对外开放度,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能有效降低多样化的贸易成本,提高地区收入水平。财政收支比fre的回归系数与理论预期不符、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也说明了单纯地依靠中央政府通过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来消除地区收入差距效果并不明显,地区收入差距更多地表现为发展基础的公平性问题,而不是资金问题。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以NEG理论模型为基本框架,从异质性劳动力集聚与人口迁移壁垒的角度,分析了地区收入差距形成的经济机理。通过对我国2002-2011年度省级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可以发现高技能劳动力集聚水平在省市间表现出很大的差距,少数东部发达地区的高技能劳动力占比很高,吸纳了欠发达地区本已十分稀缺的人力资本,这是造成地区间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普通劳动力向东部地区迁移和集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地区收入差距的缩小,但该效应却受到其所面临的制度性与经济性迁移壁垒的抑制。
在控制了影响经济发展水平一些变量后,实证研究表明人口迁移壁垒对地区差距扩大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从人口迁移壁垒的构成来看,城镇化率和地区产业结构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效应正日益凸显。因此,一方面,在制度设计和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层面,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保障外来普通劳动者享有与当地居民同等的权益、加强针对外来务工者的公共产品供给是降低普通劳动者的迁移成本和生活成本从而缩小地区差距的有效措施;另一方面,从我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角度看,单纯依靠中央政府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无法有效缓解地区收入差距,更重要的举措是要加快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促进产业转移和升级,在中西部形成更多的产业集聚中心和研发中心,发挥对高技能劳动力有效吸纳和积累效应,促进欠发达地区人口素质提高,从而带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从国家层面上看,新的增长极和城市群的出现,将在更大范围内促进异质性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 蔡昉, 王德文, 都阳.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区域差距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 2001(2).
[2] 蔡翼飞,张车伟.地区差距的新视角: 人口与产业分布不匹配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12(5): 31-43.
[3] 段平忠.人力资本流动对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4): 87-91.
[4] 范红忠,李国平.资本与人口流动及其外部性与地区经济差异[J].世界经济, 2003(10).
[5] 梁琦.空间经济学:过去、现在与未来[J].经济学(季刊), 2005(4): 1067-1086.
[6] 张文武, 梁琦.劳动地理集中、产业空间与地区收入差距[J].经济学(季刊), 2011(1): 691-708.
[7] 赵伟, 李芬. 异质性劳动力流动与区域收入差距: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扩展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 2007(1):27-35.
[8] Bhagwati J N, Hamada K. The Brain Drain,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of Markets for Professionals and Unemployment[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74(1):19-42.
[9] Forslid, R.. Agglomeration with Human and Physical Capital: An Analytically solvable Case[J].CEPR Discussion Paper, 1999(2012).
[10]Krugman P.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3): 483-499.
[11]Miyagiwa K. Scale economics in education and the Brain Drain Problem[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1991(32).
[12]Ottaviano, G.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Trade and Endogenous Spatial Fluctuations[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2001,31(1):51-77.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以NEG理论模型为基本框架,从异质性劳动力集聚与人口迁移壁垒的角度,分析了地区收入差距形成的经济机理。通过对我国2002-2011年度省级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可以发现高技能劳动力集聚水平在省市间表现出很大的差距,少数东部发达地区的高技能劳动力占比很高,吸纳了欠发达地区本已十分稀缺的人力资本,这是造成地区间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普通劳动力向东部地区迁移和集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地区收入差距的缩小,但该效应却受到其所面临的制度性与经济性迁移壁垒的抑制。
在控制了影响经济发展水平一些变量后,实证研究表明人口迁移壁垒对地区差距扩大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从人口迁移壁垒的构成来看,城镇化率和地区产业结构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效应正日益凸显。因此,一方面,在制度设计和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层面,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保障外来普通劳动者享有与当地居民同等的权益、加强针对外来务工者的公共产品供给是降低普通劳动者的迁移成本和生活成本从而缩小地区差距的有效措施;另一方面,从我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角度看,单纯依靠中央政府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无法有效缓解地区收入差距,更重要的举措是要加快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促进产业转移和升级,在中西部形成更多的产业集聚中心和研发中心,发挥对高技能劳动力有效吸纳和积累效应,促进欠发达地区人口素质提高,从而带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从国家层面上看,新的增长极和城市群的出现,将在更大范围内促进异质性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 蔡昉, 王德文, 都阳.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区域差距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 2001(2).
[2] 蔡翼飞,张车伟.地区差距的新视角: 人口与产业分布不匹配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12(5): 31-43.
[3] 段平忠.人力资本流动对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4): 87-91.
[4] 范红忠,李国平.资本与人口流动及其外部性与地区经济差异[J].世界经济, 2003(10).
[5] 梁琦.空间经济学:过去、现在与未来[J].经济学(季刊), 2005(4): 1067-1086.
[6] 张文武, 梁琦.劳动地理集中、产业空间与地区收入差距[J].经济学(季刊), 2011(1): 691-708.
[7] 赵伟, 李芬. 异质性劳动力流动与区域收入差距: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扩展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 2007(1):27-35.
[8] Bhagwati J N, Hamada K. The Brain Drain,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of Markets for Professionals and Unemployment[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74(1):19-42.
[9] Forslid, R.. Agglomeration with Human and Physical Capital: An Analytically solvable Case[J].CEPR Discussion Paper, 1999(2012).
[10]Krugman P.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3): 483-499.
[11]Miyagiwa K. Scale economics in education and the Brain Drain Problem[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1991(32).
[12]Ottaviano, G.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Trade and Endogenous Spatial Fluctuations[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2001,31(1):51-77.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以NEG理论模型为基本框架,从异质性劳动力集聚与人口迁移壁垒的角度,分析了地区收入差距形成的经济机理。通过对我国2002-2011年度省级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可以发现高技能劳动力集聚水平在省市间表现出很大的差距,少数东部发达地区的高技能劳动力占比很高,吸纳了欠发达地区本已十分稀缺的人力资本,这是造成地区间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普通劳动力向东部地区迁移和集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地区收入差距的缩小,但该效应却受到其所面临的制度性与经济性迁移壁垒的抑制。
在控制了影响经济发展水平一些变量后,实证研究表明人口迁移壁垒对地区差距扩大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从人口迁移壁垒的构成来看,城镇化率和地区产业结构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效应正日益凸显。因此,一方面,在制度设计和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层面,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保障外来普通劳动者享有与当地居民同等的权益、加强针对外来务工者的公共产品供给是降低普通劳动者的迁移成本和生活成本从而缩小地区差距的有效措施;另一方面,从我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角度看,单纯依靠中央政府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无法有效缓解地区收入差距,更重要的举措是要加快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促进产业转移和升级,在中西部形成更多的产业集聚中心和研发中心,发挥对高技能劳动力有效吸纳和积累效应,促进欠发达地区人口素质提高,从而带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从国家层面上看,新的增长极和城市群的出现,将在更大范围内促进异质性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 蔡昉, 王德文, 都阳.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区域差距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 2001(2).
[2] 蔡翼飞,张车伟.地区差距的新视角: 人口与产业分布不匹配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12(5): 31-43.
[3] 段平忠.人力资本流动对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4): 87-91.
[4] 范红忠,李国平.资本与人口流动及其外部性与地区经济差异[J].世界经济, 2003(10).
[5] 梁琦.空间经济学:过去、现在与未来[J].经济学(季刊), 2005(4): 1067-1086.
[6] 张文武, 梁琦.劳动地理集中、产业空间与地区收入差距[J].经济学(季刊), 2011(1): 691-708.
[7] 赵伟, 李芬. 异质性劳动力流动与区域收入差距: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扩展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 2007(1):27-35.
[8] Bhagwati J N, Hamada K. The Brain Drain,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of Markets for Professionals and Unemployment[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74(1):19-42.
[9] Forslid, R.. Agglomeration with Human and Physical Capital: An Analytically solvable Case[J].CEPR Discussion Paper, 1999(2012).
[10]Krugman P.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3): 483-499.
[11]Miyagiwa K. Scale economics in education and the Brain Drain Problem[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1991(32).
[12]Ottaviano, G.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Trade and Endogenous Spatial Fluctuations[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2001,31(1):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