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年级聋生语文学习问题的个案研究

2014-03-17曾宪芝

科教导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个案研究问题探究语文学习

曾宪芝

摘 要 实施素质教育是现今学校教育的重点,在整个的教育阶段,对于聋生语言能力训练的一个有利阵营就是语文课堂,重视语文课堂的授课效能,探究对于聋生传授语文知识中存在的问题并得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在特教的基础教育阶段显得至关重要。而对于聋生而言,其听觉上存在着障碍,需要语文教师在讲授语文知识的时候,能够多一些细致入微的观察,及时发现问题,通过对聋生的人文关怀以呵护其身心健康成长。文章以三年级聋生作为本次个案研究的对象,将从语文授课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浅谈几点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三年级聋生 语文学习 问题探究 个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G762.2 文献标识码:A

Case Study of Third Grade Deaf Students'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Problems

ZENG Xianzhi

(College of Education, Suihua University, Suihua, Heilongjiang 152061)

Abstract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is the focus of today's school education throughout the education stage, language training for deaf camp is a favorable language classroom, emphasi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language teaching classroom, teach deaf students to explore the knowledge of the problems of language and may an effective response measures in special education in basic education is crucial. For the deaf, the hearing on the existence of obstacles, language teachers need to teach the language of knowledge, when able to observe some more nuanced and timely detection of problems, through the deaf humane care to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care growth. Taking third grade deaf object as this case study, start from language teaching aspects of the problems, talking about several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Key words third grade deaf students; Chinese learning; problem inquiry; case analysis; solutions

我國教育水平的提升不仅仅体现在对于身体或者智力因素健全的学生的教育上,亦应当体现在对于特殊学生成员实施教育后所收获的成效水平上。基于这点考虑,将教育的视角关注到对于聋生的语文教育,提升特殊群体对于祖国文字的热爱,并最终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是很重要的。

1 个案研究具体情况

作为特殊教育对象的三年级聋生,其心理认知能力相对于身体因素健全的同龄孩子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特教语文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必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此,本研究主要通过系统性的调研以了解三年级聋生在接受语文教师授课存在的阻力,达到提高特教语文授课实效性的目的。

1.1 选取三年级聋生作为研究切入口

过了三年的在特殊教育学校的生活,大部分的聋生具备了感悟语言文字的一些技巧,这也为进一步实施聋生语文教育奠定了基础。但是,在国内外的相关的资料之中,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正常孩子的语言感悟能力通过听觉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初见雏形,但是聋生由于其失去了捕获声音的最佳媒介,其建构语言表达能力或者心理理解能力的时间都晚于普通学生。

三年级的聋生,正处于语言知识结构构建的重要时期,重视其语文知识传达的成效性尤为重要。本次个案研究所选取的某特教学校参加个案研究10名三年级聋生,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普遍并不是很强,语文教师在教授文字知识的时候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提升聋生的语言表达水平是教师的授课着眼点所在。

1.2 采用的主要的研究方式

搜集学生资料。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笔者通过深入聋生中间,了解到这10名特殊的孩子中,很多孩子性格较为内向,他们的年龄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其语言表达水平以及心理承受能力也是参差不齐的。在这10名聋生之中,父母为听力正常的学生,其语言表达能力要高于父母听力存在问题的学生。6名女生中性格较为活泼的聋生,其利用语言传达自我思想的欲望要高于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

整理特教语文教师教学经验。通过与特教语文教师建立沟通机制,以及在参与听课之后,笔者发现,聋生由于听力上存在的阻碍,其在接收语言符号的时候并不是很顺畅,有时候在教授同一个词语或者字音的时候,就需要语文教师重复很多遍。在教师批改的聋生的作业本中,学生的错题点比较多,语文教师需要付出比普通教师更多的精力去认真批改。聋生也需要语文教师创设更多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情境,这样才能够引起聋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构建与家长沟通机制。家庭环境也是聋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聋生更需要来自家庭与学校环境的人文关怀。本次个案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以及与家长交谈的方式,系统掌握了聋生在家长身边所接受的语言表达熏陶,为在学校进一步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提供了参考依据。

2 对三年级聋生实施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因循传统,脱离生活

特殊教育学校语文课中,教师在进行语文知识教授的时候往往采用的是传统的授课模式,将语文读本作为主要的参考依据。聋生们由于听觉受损,不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住一些字、词的发音规律,他们所依托的往往是视觉、触觉的感知,但是,语文教师单纯地依托于教材,不利于调动聋生们学习文字的积极性。三年级大约要学习七八百的汉字,对于听力有障碍的学生而言已经有相当大的难度,脱离了生活场景的单纯传授更不利于聋生智力的开发。

2.2 教具陈旧,不利授课

特殊教育学校本身就是一所实施特殊教育的教育机构,它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资金、人力等方面的援助。但是,目前很多聋校的教具却很陈旧,往往还是依托于挂图,录音机等基础的教学用具。比如三年级语文教师在讲解文章《庄稼的好朋友》的时候,任然停留在单纯的挂图展示以及教师亲手在黑板上绘制图画的方式,这样就不利于打造灵动的語文授课氛围,不利于调动聋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2.3 照本宣科,忽略朗读

聋生虽然说听力受到了损害,但是其却仍然具备放声诵读的内在因素。三年级的聋生对外界充满了好奇,没有声音的世界更是其探求的空间。但是,聋校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授课的时候,却往往将视角放在了对于个别字、词的识记上,而忽略了对于聋生的诵读训练。在语文教师讲解《到海边去》的时候,这10名聋生都充满了对于诵读的表现欲望,渴望将自己的诵读展示给其他的同学,但是教师却将课堂之中大部分的授课时间耗在了本课时的讲授汉字方面,最终聋生中只能沉浸在一种失落的氛围中。

2.4 沟通较少,课堂呆板

对三年级的聋生传授语文知识的时候,很多教师往往单纯将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作为教学目标,但是却忽略了这个阶段的聋生在情感上所渴望的是来自外界的温暖。很多聋生的父母由于工作而将孩子交给了上一代人看管,长辈们给予孩子的爱往往夹杂着一种隔代人的溺爱成分,所以很多孩子在学校之中更需要教师给予的爱的熏陶。

3 提升聋生语文水平的策略

3.1 融生活情景,创新聋生语文

聋生由于其感官当中的听觉器官存在着接收声音的障碍,在接收语文知识的时候就主要借助眼睛以及观察能力来补助教师传达的文字知识。因此,最大限度地激发聋生自主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三年级特教语文中是非常重要的。

三年级的聋生他们接触不到有声的世界,传授课本中的抽象文字知识就需要语文教师研究聋生心理,将贴近其身边的生活场景活化到课堂授课之中。比如在讲授文章《观赏冰雕》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教具为学生们展现来源于生活的画面,让孩子们用眼睛捕捉到银装素裹的雪的世界,观赏艺术家为人们呈现的海豚、远帆等冰雕作品。这样既让学生领会了本课时的授课内容,又会成为激发这些特殊学生对美好未来向往的助推器。

3.2 引进先进教具,活化语文课堂

语文中所蕴含的文字的无穷魅力是需要教师借助相关的教学用具形象化地传达给受教主体。对于三年级聋生而言,传统的教学用具反复地应用于一些篇章之中,自然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使得课堂的氛围也会变得过于枯燥。

如,特教教师在讲授一些文字,比如“鸡”、“牛”,“笑”、“哭”等字的时候,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依托教师伴随着手势语的反复的诵读,让学生感觉教师口型,或者通过几张简单的“卡片”,让聋生感觉这些生字的发音规律。但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语文特教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画面直观,灵活多变的特点,通过制作flash动画或者制作幻灯片的形式,来把握住三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边观看动画或者图片的同时,直观地观察到闪烁于屏幕当中的文字,进而活化这个特殊的教学空间。

3.3 强化诵读教学,提升聋生口语水平

在调查研究的这些聋生中,很多学生都感觉在语文课堂上自己读书的时间并不多,他们更渴望获得自我阅读的空间。作为特殊教育的施教者,语文教师也感觉由于聋生的接受语言文字的能力普遍偏弱,短短的40分钟要让这些特殊学生掌握授课内容,课时压力较大,因此也就压缩了对于学生的诵读训练的时间。但是,诵读对于提升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聋生自信心却是相当重要的。例如,教师在讲授《帮助李奶奶大扫除》的时候,可以分成三课时,通过扫清个别生字的障碍,以及学生理解文段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应当应到学生反复诵读文章,感悟发音技巧。同时,可以以此课为契机,让学生走上讲台,用语言表达自己曾经做过的“助人为乐”的事情,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提升了聋生的情感水平。

3.4 实施爱的教育,打造和谐授课氛围

聋生是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从心理学角度考虑,十来岁的聋生,他们的理解能力要低于同龄的正常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所接触到的外界的事物不断增多,这些孩子逐渐意识到自身听力的缺陷,如果不能给予多一点的关爱,这些特殊的孩子很容易就会产生一种自闭心理,自然也不利于语文教学的实施。因此,教师除了进行日常的授课之外,还应当走近学生,通过游戏或者交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爱的温暖。

通过这次对于三年级聋生的个案研究,笔者深深感触到了“教无定法”的内涵。对于这些特殊的教育群体,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授课的环节中,自然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众多的授课难点,这就需要特教语文教师积极研究适合实际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落实语文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 于江霞.用爱心撑起一片蓝天[J],教书育人,2010(16).

[2] 陈友庆,郭本禹.聋儿的心理理论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心理科学进展,2006.

[3] 郝坚,苏彦婕.听力正常家庭和聋人家庭中聋童心理理论发展.中国特殊教育,2006.

[4] 李一员,吴睿明,胡兴旺等.聋童执行功能发展:聋童与普通儿童的比较.心理学报,2006.

猜你喜欢

个案研究问题探究语文学习
小学课程整合模式的个案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
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
激发小学生语文学科学习激情的新途径探析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当前影响中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及建议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ICF-CY在学前融合教育中的应用探索——个案研究
孤独症倾向儿童强化和示范作用的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