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2014-03-13汪涛徐灿

现代商贸工业 2014年3期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对策

汪涛+徐灿

作者简介:汪涛(1989-),男,安徽安庆人,安徽大学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审计理论与方法;徐灿(1986-),男,安徽安庆人,安徽大学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审计理论与方法。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小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部分中小企业缺乏内部控制制度、对内部控制认识片面等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帮助中小企业建立更加合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301350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的发展势头也越来越好,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具有行业分布十分广泛,企业的组织形式也很多样化,并且应变能力强的特点。但是,也不乏很多生命周期短、家族色彩浓烈的中小企业,这些都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带来了风险。究其原因,除了受政策环境、资金匮乏等客观因素外,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中小企业应加强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为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建立制度保障。

1 相关文献综述

1.1 国外文献

国外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的涵义、制度建立、有关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和引起的经济后果等方面的实证研究。1936年,美国颁布的《独立公共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首次对内部控制的涵义进行了界定,认为内部控制是指内部稽核与控制制度是为保证公司各种资产的安全,检查账簿记录的准确性而采取的各种方法。但是,美国COSO委员会界定的内部控制涵义运用范围最广泛,认为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即为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确保企业遵循现行的法律制度,而自行检查、调整和约束企业内部经营活动的自律过程。关于内部控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认为,审计委员会、公司规模、财务状况、管理层能力以及投资者保护等都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发挥产生重要影响。

1.2 国内文献

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内部控制的研究起步比较晚,1986年,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一次对内部控制作了明确规定。我国学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及其与审计、公司治理的关系。李凤鸣,韩晓梅(2001)认为要管理好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就成为必要条件。方红星(2002)探讨了内部控制与审计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了内部控制与审计之间的互动与耦合。林钟高等(2007)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上市公司企业价值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且,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入和证券市场的逐步规范,这种正向促进作用呈逐年强化的趋势。方红星(2011)认为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抑制公司会计选择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同时,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公司其盈余管理程度更低。

2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与问题

2.1 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文化素质较低、视野狭窄,经营管理企业时将目光主要集中在生产和销售部门,重视短期利益而缺乏长远眼光,导致他们对企业的内部控制重视程度不够。并且,多数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认为内部控制并不实用,无法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所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与否及其是否合理对企业来说并不是特别重要。因此,很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缺少关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缺失或很不完善。

2.2 职责不明确

中小企业由于生产经营规模相对较小、资本和技术实力薄弱、利润薄、员工少等众多客观因素,无法像大型企业那样建立独立的审计部门专职从事内部控制工作,监控企业的运行流程,发现其中的不合理之处,甚至有些中小企业经常会出现一人身兼数职的情况,使得员工没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内部控制工作中去,给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长远发展带来危害。而且,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很不完善,企业对岗位职责的界定模糊不清,因此,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员工之间相互推诿的情况,致使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无法有效执行。

2.3 内部控制不到位

企业通过实施不相容职务相分离、资产保护、内部稽核控制和授权等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而中小企业限于条件无法做到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的不断改进,使得企业部分内部控制环节不够完善,控制程序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予以纠正,会给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很大的风险,甚至造成重大损失,使中小企业提前终结寿命。

2.4 风险管理文化的缺失

风险评估是COSO内部控制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很多中小企业出于节省开支的角度考虑,对一些无法直接创造价值的部门缺乏认识,尽可能不设置此类部门。风险管理活动就属于无法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部门,因此,很多中小企业没有类似部门的设置,使得中小企业不能很好的提前预知风险的发生,甚至在风险发生后不能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抵御风险或减少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所以,缺失风险管理部门,是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的一个显著特征,会对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威胁。

3 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3.1 建立所有权与经营权相互制衡的机制

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使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彻底分离的措施,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水平。首先,赋予经营者足够的权限进行经营管理,同时,保证董事会对企业重大事务具有决策权。最后,设立监事会,防止董事会和经营者滥用职权,损害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对民营中小企业而言,引入职业经理人管理企业,就可以很好的解决部分民营企业家文化素质低、缺乏战略思维的局限。而且这些具有较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会比大多数民营企业家更加重视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从而为中小企业建立一个合理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endprint

3.2 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权责统一、职责明确的人事管理制度,避免员工间的互相推诿,造成企业的惩处机制形同虚设,无法落实,从而给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带来阻碍。在保证惩处机制能够正常运行的同时,中小企业还应当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能认真履行职责的优秀员工给予激励,促进员工间的良性竞争,使企业员工能够认真履行职责,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3.3 明确企业内部审计的定位

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可以帮助企业自我完善,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积极性、综合性和独立性的特点。因此,中小企业应准确定位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使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能够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监督企业的经营管理流程,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内部控制的缺陷,并对此向企业管理者提供改进措施和建设性的意见,帮助企业管理者改进生产流程,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3.4 建立中小企业风险预警机制

中小企业可以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通过对风险归类、应急处置和事后评价等方面做详细的规定,明确风险处理流程和相应的措施,最大限度得降低风险可能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从而保证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持续有序进行。企业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效力,而且能够很好的防范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避免因意外风险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从而为企业创造利润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当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发挥,除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外,还应借助外部审计监督主体的监督。随着我国外部审计制度的不断发展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日益规范,中小企业利用外部审计主体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监督已成为趋势。衷心的希望中小企业能够意识到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的重要性,并不断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使企业能够在目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李凤鸣,韩晓梅.内部控制理论的历史演进与未来展望[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1,(7):38.

[2]林钟高,郑军,王书珍.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研究——来自沪深两市A股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07,(4):132143.

[3]李明辉.论小企业内部控制:COSO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7):4046.

[4]李军训秦静李少莉基于战略目标导向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财会通讯,2010,(7):5961.

[5]方红星,金玉娜.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抑制盈余管理吗?——基于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经验研究[J].会计研究,2011,(8):5360.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