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史”趣“活”来

2014-03-12高晓东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年12期
关键词:文史课堂气氛语文课堂

高晓东

高晓东,教师,现居江苏滨海。

语文和历史同属于人文学科,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我们听得见几千年前陈胜在大泽乡发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振臂呐喊;感受得到项羽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四面楚歌时的无可奈何;看得到毛泽东“宜将剩勇追穷寇”,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霸气……在学科知识渗透中,文史之间的渗透和结合尤为突出。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历史知识,既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语文课堂的生动性、形象性,又有利于以史促文,促进学生情感、个性的健康发展。

一、语文教学中“史”趣“活”来的必然性

(一)从语文教材的编选情况来看,文史交融是不争的事实。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是课程改革的题中之义。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使得教材中涉及的其它学科知识较多,其中与历史的关系最密切。语文教材中包含大量的历史典故、历史人物传记、历史事件等史实。不少课文直接或间接地含有历史知识,中学语文的许多问题都可以从历史知识中得到解决,甚至有的课文如不借助历史知识的帮助,学生便无法弄得清楚。有的课文本身就是写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如《出师表》《曹刿论战》《陈涉世家》等;有的课文涉及到有关历史知识,如《为了忘却的纪念》《五人墓碑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等。作为“史”的内容,与“文”相结合,互相借鉴、互相对照。如无历史知识作为理解的钥匙,就无法与文本、作者展开深入的对话。

(二)从语文教学的操作层面来看,文史结合能够激活课堂。

当下为数不少的语文课堂沉闷、压抑。2014年4月江苏省首届苏派语文教学论坛上,一位特级教师直言:“在昨天黄厚江老师执教的《黔之驴》课堂上,终于听到了学生的笑声……在这之前我听了五十多节课,没有一次听到学生的笑声。”对一个个平实的知识点的教授,对课文内容的肢解,干瘪枯燥的教学语言,空洞抽象的思想教育,令学生索然寡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固然有多种方式、方法。文史结合,意趣盎然。将引人入胜的历史典故,历史人物的经历功绩,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恰当穿插,通过巧妙的设疑,精心的引导和精彩的讲述,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可收文史相长、活跃课堂之效。

(三)从语文和历史的渊源来看,文史本来就是一家。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文史同根同源,文中有史,史中有文。古今不少的文史大家几乎都有一个特点,即史学大家同时又是文学大家,史学名著同时也是文学名著。无论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还是陈寿的《三国志》、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乃至现代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范文澜的《中国历史简编》,都是叙事井井有条,文笔栩栩如生。文中叙史,史中显文,文史自然难分。更深层的关系,即文可为史添秀,史可为文之材。任何文学作品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同样,任何历史内容都是依靠文学形式记录下来的。因此,语文教学中的文史结合是由两者本身的固有关系决定的。

二、语文教学中“史”趣“活”来的可能性

(一)旁征博引历史资料,让语文课堂“活色生香”。

学习庄子《逍遥游》的时候,学生对于庄子的思想始终不能很好地把握。如何给学生一个清晰简捷而又比较准确的引导呢?一位老师采用了深入浅出的“讲故事”的方法:运用生活化的语言,创设生活场景,给学生讲了庄子“鼓盆而歌,送妻升遐”的故事。将庄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糅合到这个典故里,将庄子对生命和死亡的看法凝聚于为亡妻而歌的反常规的动作上。听过这个故事,学生对于庄子的部分思想有了较为感性的理解。这种处理教材的方法,肯定比单纯介绍“无为”、“齐生死”几个抽象名词的效果要好。

文言文、古诗词,每一课都涉及大量的历史知识,从先秦说到唐宋,从战国的策士说到南宋的爱国将领,从“文必秦汉”说到“诗必盛唐”,从“奸佞小人”说到“忠贞志士”……历史背景、历史典故等历史资料,对学生掌握文章的内容、主旨起不可替代的辅助作用。不了解汉代与匈奴的和亲政策,就无法深入学习翦伯赞的《内蒙访古》;不懂得新文化运动,就无从透彻理解鲁迅的《狂人日记》;不知道黑奴贸易和西方国家曾经的种族歧视政策,就难以领会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鸿门宴》《过秦论》《六国论》《谏太宗十思疏》《伶官传序》《五人墓碑记》等都需要丰富的中国古代史知识为依托才能深刻理解。古代诗歌教学更是讲究“知人论世”。鲁迅先生的文章最难理解,原因不只是文字的生涩。《祝福》《药》《阿Q正传》等无不需要辅以相关的历史知识才能较好地把握。《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物种起源〉导言》《辛德勒名单》等课文都需要丰富的世界史知识才能深刻理解。利用相关史料来启发学生,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主旨及人物个性、作者情感的把握理解,从而让语文课堂“活色生香”。

(二)穿插渗透历史知识,让课堂气氛“死”去“活”来。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指出:教师的趣教,学生的趣学,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上见得太少了,小学还好一点,从初中到高中,年级越高,笑声越少。找准语文教材与历史的结合点,历史本身具有的故事性、传奇性、趣味性(“史”趣)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语文课堂的生动性、形象性、亲和力、感染力(“活”来)。

在学习孟子的文章时,就很有必要介绍一下孟子的思想。而他的思想博大精深,学生很难接受。在课堂上,一位老师讲了《孟子》中的一个小故事。孟子听说一个人因固守“授受不亲”的礼教而见死不救时,扼腕大呼:“非人哉!非人哉!”教者用轻松调侃的语调讲述了这个亦谐亦庄的故事。沉闷的课堂气氛一下子被激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了解了孟子,领悟了他的思想。《过秦论》是一篇思想性知识性很强的文章,篇章段落又相对较长,如果整堂课都是“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地进行下去,学生难免犯困,效果不好。如能适时、适量地穿插“战国四君子”如孟尝君“鸡鸣狗盗”之类的小故事,就能调节课堂气氛。学生听故事时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笑过之后再“言归正传”,学生有兴致了,学习的效率也就提高了。在教学杜甫的《兵车行》时,穿插唐朝安史之乱后由于连年战争,青壮年男子大量死亡这一历史事实,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中“生女尤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反常生育观的感慨:如今是生男不如生女好,女孩子还能嫁给近邻,男孩子只能丧命沙场。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但是,在连年战争的残酷社会条件下,人们却一反常态,改变了这一社会心理。这个改变,反映出人们心灵上受到了多么严重的摧残。

(三)积累运用历史素材,为作文教学注入“源头活水”。

写作的关键是选材,五千年中华历史文化,浩如烟海的人类文明,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素材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数不少的学生在写作时常常苦于没有材料,殊不知历史课本中的许多人和事,就是一个丰富的素材源。纵观历年高考佳作,无不具有较为丰厚的历史底蕴。很多文章都在打历史的主意,沾历史的光。动辄春秋战国如何如何,要么古代近代怎样怎样,简直是俯拾即是,不一而足。

历史是生命的歌。关注生命,就要关注历史。作文教学中,可从历史的血库里提取生命的基因,思索生命的价值。历史由一串串生命构成,留在历史篇章中的生命,必定是生命的范本。在历史教学中,学生要接触不少的经典历史文化名人,生命最精彩的火花在他们身上绽放。历史人物对人生的选择,为后人提供了典雅的生命范本,他们举世公认的成就与品质,值得学生去关注、发掘、思考。对学生的作文而言,他们是多功能、全方位的写作材料。为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关注历史,为作文教学注入“源头活水”,以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来促进作文品位的提高。

三、语文教学中“史”趣“活”来的原则性

语文教学中穿插、渗透历史知识时,教者要在时间、分量上予以把握,做到史为文用。具体选哪些材料,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手段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万不可主次不分、喧宾夺主。具体来说,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宜少不宜多:太多可能分散教学精力和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要用在“刀刃”上,该用才用。

(二)宜短不宜长:篇幅太长可能造成本末倒置、适得其反,要力求短小精炼,微言要义,以小见大,以浅掘深。

(三)宜近不宜远:紧密联系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免造成离题万里、覆水难收的局面。

(四)宜浓不宜淡:过于平淡的故事好像“白开水”,但中学生更喜欢喝“果汁”和“可乐”,更喜欢“热点”、“焦点”、“趣点”。越是精彩有趣的,产生的作用和效果越好。综

猜你喜欢

文史课堂气氛语文课堂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浅谈课堂气氛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文史春秋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