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古诗词教学中的契合点
2014-03-12袁银峰
袁银峰
袁银峰,教师,现居江苏如东。
一份试卷上有过这样一条古诗赏析题:
清明夜
唐 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
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歌,
遥听弦管暗看花。
注释:①碧砌,碧玉做成的栏杆。②红轩,红色的砖砌成的墙。
这一首诗是否同样抒发了“欲断魂”的悲痛之情?
“碧砌”、“红轩”的注释,有助于学生从色彩的角度感受节日的气氛。红绿这两种暧色调,渲染的不就是喜庆的气氛吗?“好风”一词此“好”与“好雨知时节”的彼“好”,岂非同义?
……诗人独自步行在回旋的走廊中唱歌,远远地听到弦声,默默地欣赏花。——这是何等愉悦、尽兴?
学生能够体味诗人之感的不超过20%,绝大多数的想当然,把杜牧提炼的经典情感张冠李戴。原因有二。一是杜诗中经典的“雨”声蒙蔽了学生的视听,使他们看不到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二是十四五岁的学生,对古诗歌的欣赏存在着程度不一的隔膜。不谈人生阅历,白诗中的场景,学生们何曾身临其境?相比之下,杜诗更容易让他们进入情景。
古诗词中这种声韵、节奏、格律等语言之外的隔膜,成因在于一个“境”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南朝·梁·钟嵘《诗品·古诗》)作为高度凝练的艺术,古诗词对社会生活和人生遭遇的反映和表现,形成蕴含神韵的意境,似乎就造成淅沥的“雨”声,让学生听不到欢笑。
隔膜的消除,去雅还俗是一个庶几可行的契合点:拿他们熟知的场景类比,将他们的经验植入诗意,用生动幽默的语言,适时恰当地补充和点化。
雅,古诗词意境之高雅;俗,学生的现实生活之世俗。
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质”需求的不断提升,对学生体育学科教学的内容有了进一步丰富和优化的需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学校在开展体育学科教学活动时必须摒弃传统的“照本宣科”或“操场放羊”。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体育学科教学发展的方向主要表现为:学校必须重新审视在小学体育学科教学发展上的态度,在教师层面主要表现为创新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平衡性、将育体与育心进行结合,培养学生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与行为技能。为此,在实践上需要从强化体育学科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强化体育学科教学的课内外结合力度、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等方面进行创新推动。
去雅还俗之处,一在于对诗词中古文化知识的解读。
例一:李白《静夜思》。关于诗中的“床”,诸多考证,有一条易于领学生走入“静夜”,体会李白之思:《静夜思》中的“床”应为井栏。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
在深深的庭院,飘零异乡的游子,徘徊之余仄身井栏,被皎洁的月光从思虑中惊醒;更深,露重,夜凉……这样的场景,学生们无不可演绎一番。
然而有多少学生知道这样一张床?可能不少学生从未真正读懂这一首相当口语的绝句,误认为场景是在卧室,因为将唐代的床当作今天的床。这样一个教师的疏忽或错误,难免影响到有效解决学生学诗畏难的问题。
去雅还俗之处,二在于将古诗词和学生的成长体验联系。
例二:孟浩然《春晓》。诗人通过春天早晨一觉醒来后瞬间的所闻所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意境优美。
《春晓》之春,当解读成青春时,可否藉此绝句奉劝进入叛逆期的少男和少女:不要沉浸在春天的美梦中(异想天开)而不可自拔,虽然鸟语花香(无忧无虑)可是风雨未止(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醒来时已经凋落太多——耽搁或错失太多?
这种“奉劝”庶几可行。经典的作品均堪受不同时代的不同读者的解读或误读,甚至歪曲和恶搞——“举头望明月,我是郭德纲”,篡改的“笑”果不错。由《春晓》之雅,联系到思想品德课和班会课的教学内容,联系到家长的叮嘱和纠结,这大概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生活的诗歌意境吧。
在博大精深的古诗词中,有多少张床、有多少朵花搁在深闺待人识?尽管它们未必需要逐一指给学生们看,然而教师提供的越多,他们获得的乐趣和收获越多。
去雅还俗之处,三在于为学生多方位介绍诗人的抒情形象。
例三:《独坐敬亭山》。独坐敬亭山,相看两不厌。此二句历来被作为谈论空灵的典范,这确实让学生难以深入体味。然而告知他们一个隐情,师生或许会付之一笑:李白不仅仅因为风景怡人而物我两忘,对他有知遇之恩的玉真公主出家仙逝,葬在敬亭山。“看”中有思念,有神交。
这样再去体会怀才不遇的诗人,生命历程中的旷世孤独时,将意外地发现洒脱不羁、高歌祖国山河的浪漫主义诗人,却原来免不了儿女之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