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时代的道教信仰版图问题

2014-03-12

云南社会科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版图道教议题

王 进

“全球化”既给中国道教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对中国道教的存在和延续提出了巨大挑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全球化”向中国道教相当尖锐地提出了两个大问题。第一个大问题是:中国道教如何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同时“适应”世界范围内的“全球化”的大格局;第二个大问题是:中国道教如何借助世界性的“全球化”局势,积极走向世界,大力“走出去”,推动全球区域内的宗教对话、宗教和平与人类文明及进步事业,以实现中国道教对于国际义务和历史使命的切实担当。[1](P5)因此,道教的当务之急是重构信仰版图,也即建构和经营“全球道教信仰版图”*2013年3月20日,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做客社科院金融所论坛时曾说:“面对全球化的宗教图景,中国必须有文化战略方面的考量和深思。”卓新平作《全球化的宗教与中国文化战略》的演讲,将世界宗教文化分为七大宗教文化区域,并列举出了其所包含的宗教信仰或地区。在这里,卓新平提出了可与“信仰版图”一词相互参照的术语“宗教图景”和“宗教文化区域”;2014年1月8日,卓新平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的《宗教学研究助力中国文化战略实施》一文中再次提到了与全球信仰版图相关的术语“全球政治图景”,值得引起学界的重视。此外,法国学者高万桑(Vincent Goossaert)与香港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宗树人(David A. Palmer)合著《现代中国的宗教问题》(The Religious Question in Modern China)(芝加哥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文中也曾提到了中国宗教的现实图景与全球社会的宗教结构问题,同样也值得关注。需要指出,本文关于“信仰版图”的论述,主要参考和借鉴了马来西亚学者王琛发的观点,特此说明并表示感谢!。

一、何谓全球道教信仰版图

陈鼓应教授曾指出,庄子“以道观之”之说与当今“全球视野”概念相对应,这个观点得到了学界同仁的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但是,从本质上来说,“道”原本就没有任何界线,也不受任何束缚,即所谓大道无形。倘若“以道观之”,“道”就不再限于指庄子所说之“道”,而且也更不限于仅指中国之“道”了。世人若以“道”观人间风云变换,则是主动且更深刻地超越“全球”立场,这意味着对一切现状的超越和包容,也意味着对具体事实外延与内涵的重视和关切。倘若“以道观之”或“全球视野”原本就是中华传统道教信仰所具备的固有特征,那么,道教在全球化世界的“位置”必须重新定位。换句话说,道教既必须重视其信仰组织遍布在地图上的位置,也必须在意其必定拥有全球视野,还必须考虑其全球视野下的自我定位问题。唯有如此,道教在“全球化”的世界方能继续存在并发展弘扬下去。也就是说,面对人类文明、世界和平以及国际义务包括全球环保、慈善、公益等众多国际议题,无论是从道教的本质、进路来说,还是从其发展前景来看,道教均不能缺席,也不能“无为”。这既涉及到全球化社会中的道教如何实现自身的“全球化”问题[2](P252,254,258),也涉及到了全球信仰版图中道教应有的地位问题。

其一,全球道教信仰版图的特色背景。《道德经》形容所知的现实世界的方式是一再使用“天下”二字,其第二章载天下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3](P6),第六十七章对“三宝”的定义是“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3](P170)。所以,道教的视野其实早就是鸟瞰“天下”的视野,而老子的教导也从来不限于“中国”。[2](P253~254)其实,老子以“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为“三宝”,是为了倡导道教爱护生命、节约资源、平等谦让的精神。其中,“不敢为天下先”表明了一个基本立场,即道教早就以“天下”为立论出发点。《度人经》卷一说:“齐同慈爱,异骨成亲。国安民丰,欣乐太平。”[4](P2)追求太平、构建和谐是道教追求及向往的社会模式。道教的“齐同慈爱”思想,是道教济世利人的教义的集中体现。[5](P78~79)正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6](P1460)庄子主张,无论差异多么大的事物,都是可以“道通为一”的。正如庄子所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7](P141)遵循大道自然无为的法则,拥有齐同慈爱的胸襟,彼此互助互惠,“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8](P23),敬老怀幼、矜孤恤寡,自然社会和谐、纷争不起,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万民康乐、天下太平。[9](P54)

无疑,道教有着朴素的国际意识,有着相通于全球议题的理念,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全球社会所关注的人权、环保、扶贫、弱势群体等课题。倘若既要在道教内部彰显和维护教义的积极面,也想在世界范围内展示和传扬道教的贡献,那么,道教则需拥有各种组织或各类团体,而对国际上相关人类福祉的诸多议题不仅要进行讨论,也需为其出谋划策,甚至还需为此发动国际性的社会运动。[2](P256)事情诚如梁启超先生所言:“虽其所谓天下者非真天下,而其理想固以全世界为鹄也。”[10](P32)现如今,人类社会已发展到“化正”“真天下”的历史阶段,中国道教除了积极适应社会主义社会以实现自身延续发展,还应承担一项义不容辞的国际义务与历史责任:既要致力于世界各国宗教的共同事业,也要致力于世界各国宗教的平等对话与健康发展。[1](P6)

其二,全球道教信仰版图的概念意涵。时至今日,华人庙宇主办神像“巡境”或“绕境”的习俗流行于东南亚和港台地区。具体到庙宇来说,庙宇影响力所及地区即为“境”。此“境”内的庙中也常高挂着“合境平安”的横幅或匾牌,此“境”不一定拥有固定而明显的地理边界,但一般是信众较集中聚居的范围。在此已涉及到“信仰版图”,那么,何谓“信仰版图”呢?倘若能一一线标出世界地图上华人道教神明的庙宇,或许能发现其重叠在多国领土之上的总体“边界”,即可谓“信仰版图”。其实,道教徒早就有地方层次的信仰版图概念,“巡境”或“绕境”习俗可视作最真实的反映。若要发展与加强道教在全球化世界早已拥有的基础,重构信仰版图或许是一条路径。[2](P258~259)

基于全球视野的概念去思索道教参与国际议题的态势,信仰版图不是超越具体的地理边界去形成宗教社会服务以外的政治权势,而是建立在信仰的互相认同之上,以信徒在各区域共同实践教义、投入公共议题作为联系网络,限于国际议题范围之内,倾向于采用世界华人神庙的“合境平安”概念作为基础的区域,其更接近于《周礼·天官·内宰》中的初始概念。[2](P259)

《周礼·天官·司会》曰:“掌国之官府、郊野、县都之百物财用,凡在书契版图者之贰,以逆群吏之治,而听其会计。”[11](P164)《周礼·天官·内宰》则曰:“掌书版图之灋,以治王内之政令。”[11](P164)郑玄的注解是:“版谓宫中阍寺之属及其子弟录籍也。图,王及后、世子之宫中吏官府之形象也。”[11](P178)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卷十三则曰:“吏官府之形象,谓吏人所居之府寺,其方位界域,广狭远近,悉书其形象於图也。”[12](P314)基于《周礼·天官·内宰》内容,从本来意义来说,中华“版图”概念自然更着重在人事以及建设的所在、形式、归属或认同所至,而显然不限于从地理上先行界定的范围。[2](P259)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林舟就曾表示,道教已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落地生根,很多地方都有信奉道教、崇尚道教精神的人群。海外的道教信众主要集中在华人社区和群体内,华人众多的地区基本上都有信众,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美国和法国等地都有道教活动场所。[13]另据台湾龚群在《道教的国际发展》一文中介绍,至20世纪80年代,北美洲有道教的坛或道观54座,道士25000人;拉丁美洲有道教的坛或道观85座,道士27000人;欧洲有道教的坛或道观98座,道士29000人;非洲有道教的坛或道观54座,道士3400人;大洋洲有道教的坛或道观130座,道士9500人。[14](P27)

其三,全球道教信仰版图的教义指向。长期以来,道教一直都是动员信仰向善的力量,道教信仰版图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版图长期相互重叠。历史证明,无形地理边界的道教信仰版图与有形地理边界的“政治版图”之间不容易出现混淆、异化、互渗或交融的现象。时至今日,重新建构全球道教信仰版图可以考虑通过组织联系作为具体途径,坚持把促进道教徒对从国际到地方公共福利的关怀与付出作为努力方向,这样对道教信仰和信徒融入各地本土文化会更加有利。今天,若要受到其他宗教文化群体的信任与尊重,道教必须与其他人群共同努力,将关心人类共同的议题真正加以落实。[2](P259-260)

让宗教恢复与继承自身无形的文化遗产,让宗教在公共领域真正体现其公共价值,就是放心将社会服务、社会慈善的领域交给宗教,其实也就是由民间主动筹集支援和配合社会政策的各项资源。这样做对国家对人民都是有利的,可以减轻政府单独承担诸多社会事务的负担。弘扬道教济世利人、关爱社会的优良传统,就是要团结、教化、带领广大信众和道教徒关心社会的发展,支持国家建设;积极开展扶贫救灾、社会福利、希望工程、生态保护等公益活动;自觉遵规守法,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15](P54)

如果说,弘道的基点在于弘戒,只有使众多道徒严守戒律才能保持道教旺盛的生命力,那么,当代道教在今天全球化的境遇中,既要发扬道教戒律的优良传统,始终高扬“道”的超越精神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搞好自身的宫观建设和道风建设,才能在多元化宗教文化的对话、沟通和竞争中,发扬自身的民族特色;同时还要以博大灿烂而富有智慧的道教文化来积极回应当前人们所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物质崇拜、生态危机、人类中心主义等。[16](P27~28)显然,道教戒律能与当代人道主义与社会公义的全球论述互相呼应、互相参照。尤其在涉及全球议题方面,道教戒律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还顺应时代潮流。总之,为了更有诚意地服务于公众关心的共同议题,道教信徒包括个人或组织需要保证真正做到守节修性,切实从信仰出发参与国内外的相关活动。[2](P256)

二、为何重构全球道教信仰版图

道教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土壤,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但过去有种说法,叫“神仙有术、黄老不彰”,直到现在仍有人认为,道教无非就是打打卦算算命。要消除这种误解或者偏见,光靠写几篇文章进行辩解是办不到的,就是把大部头的道藏堆在那里也无济于事,道教界需要探寻道教与现代社会的结合点和生长点,用实际行动来证明道教的思想深度和文化魅力。[17](P8)从道教基本经典《道德经》及其他诸多经典来看,道教原本就应该是超越自身民族立场而以“天下”为己任的全球性宗教。可以说,正是由于“全球化”的到来,道教也需要实现自身的全球化,打造“全球化道教”与经营“道教化全球”,也即重构全球道教信仰版图。这是时代所趋,情势所迫,也是道教信众心之所向。

其一,重构全球道教信仰版图面临的严峻挑战。一方面,对于中国道教的未来发展来说,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由于中国道教具有比较严格的本土性质,所以,全球化自然会对中国道教提出挑战。无疑,“西化”色彩浓厚的全球化可能会伤害到一些穷国或不发达国家,这一现实问题在短期内的确难以改变。在这种严峻的局面下,尽管中国社会同西方社会日益趋同,距离不断缩小,但是,随着中国社会与国际社会的日新月异,中国道教不得不面临来自于国内国际两方面的适应问题和巨大压力。另一方面,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或西方宗教殖民政策的侵蚀,作为一个小宗教,作为一个弱势宗教团体,中国道教有可能成为全球化大格局下的牺牲品。此外需要指出,全球化过程中的所有宗教包括道教所面临的现代化道路都是相似的,所有宗教所依存的文化背景也都是相似的。假若世俗化是以全球化的方式展开,以科学的理性化和知识化为先导,以现代化的发展为前提,那么,世俗化将会给当代道教带来全面而深刻的影响。首先,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而全球化涉及的领域则远不限于经济贸易、科学技术、消费商品与电信传媒等,其对包括道教在内的各种文化传统中的民族性的削弱与消解是不言而喻的。其次,由于全球化的作用,传统道教不仅对现实人生的指导意义逐渐淡化,而且道教自身在社会生活中也逐渐走向边缘。最后,全球化过程中的多元化价值观念尤其明显地对道教戒律造成了巨大冲击,一些人在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影响下,表现出强烈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由此引发了信仰虚无、精神危机、价值混乱、道德衰败等,这些新的社会问题是在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据此可以认为,在全球化的境遇中,当代道教正面临着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严峻的挑战。[16](P26~27)

其二,重构全球道教信仰版图的坚实基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作为一种民族性宗教,道教的发展从来不是独立的也不是封闭的,而是与中国的文化进程和历史命运息息相关、密切相连的。值得注意的是,道教会随着国运昌盛而昌盛,也会随着国运衰弱而衰弱。道教是坚实丰富的载体,不仅蕴含着中国文化或中华文明的精髓,而且促进了中国的政治、历史、文化、科技、医学等方面的发展进步。遗憾的是,道教一再错过了成为世界性宗教的机遇,既有种种难以理清的历史原因,也有错失良好机遇的现实原因。进入近代以来,面对国力的日益衰微,面对普世性宗教与世俗文化的巨大挑战,道教的生存空间被大大地压缩了。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土生土长的传统道教才又获得了传承与发展的大好机遇。目前,尽管原有的基础薄弱,道教势弱的局面还难以得到改变,但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东方文明包括道教文化在内受到全世界的不断关注和愈发重视则是自然而然的趋势。[18](P65)

道教以老子《道德经》思想作为立教之基,汇集东方古老智慧之精华,道教主张道法自然,倡导天人合一,道教思想与当今世界文化潮流相契合,为世人所欣赏与推崇。[18](P65)国际《道德经》论坛和国际道教论坛的成功举办,即显示了道教强大的影响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其中,国际道教论坛以“尊道贵德、和谐共生”为主题,与会代表围绕道法自然与可持续发展、贵生乐生与幸福人生、齐同慈爱与合作共赢、抱朴守真与心灵环保等议题展开讨论,回应人类社会的重大关切,引起中外舆论的高度关注,说明古老的道教智慧对思考现代社会面临的危机和挑战仍然具有重要启迪作用。[17](P8)可以预期,道教正朝向世界宗教而积极努力,道教的国际化进程已经开启,中国道教正在以坚实的步伐走向世界,去重构属于自己的全球信仰版图。

其三,重构全球道教信仰版图的后发优势。中国道教的后发优势得益于全球化,中国道教的“跨越式”发展也得力于全球化。全球化为中国道教的后发优势和跨越式发展增添了助推力。“后发优势”与“趋同假说”是紧密相关的两个经济学概念,也是著名的索洛经济增长模式中的两个基本范畴。其意表明,在有相似经济参数的不同国家之间,落后国家或穷国的人均增长速度要更快于富国或发达国家,赶上或超过富裕发达国家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后发优势”与“趋同假说”虽是属于经济学范畴的两个概念,但是,这两个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适用于说明世界各国宗教的发展情况。以美国宗教为例,基督教与天主教拥有国内人数最多的信众,其信众人数在短期内几倍乃至几十倍增长显然是不可能的,然而,一些信众人数很少的宗教在近期内创造这样的奇迹则是很有可能的。在中国,由于缺乏严格的入教手续,具体有多少道教信众很难统计,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即使在中国,道教也算不上是一个大教,而从全球范围来看,就更不是一个大教了。于是,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国进一步走向世界,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的距离日趋缩小,那么,中国道教便有可能比其他较大宗教在世界范围内开辟更大的发展空间。此外,作为中国地地道道的本土宗教,在未来的全球宗教对话与宗教交往中,道教理应被刮目相看,受到特别重视而获得比其他宗教更多的发展机遇。[1](P5)据中国道教协会国际部负责人介绍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外对道教文化感兴趣的人日益增多。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西方出现了信奉道教的一代”[19](P35~36)。正如全国人大常务会原副会长许嘉璐所说:“现在,道教已经走出中华大地,正在朝着成为国际性宗教的未来稳步前进。”[20](P50)

三、如何重构全球道教信仰版图

面对国际上以至地方层次公共领域具有其他宗教背景的非政府组织积极活跃的场景,看到各种议题的讨论与解决都有其他人的积极参与,发现非政府组织主事人的思维受到其他宗教的影响与启发,此时,若要在全球化时代保持自身的存在与发展,与时俱进,道教就必须在参与国际公共议题方面不懈怠、不掉队,向其他做得好的宗教看齐跟进。简言之,全球信仰版图要有道教信仰版图,全球公益活动或公共议题应有道教界参与。

其一,道教须要彰显参与全球议题的积极态度。对于当前世界充满的复杂问题与多样需求,以提供公共服务为宗旨的各国政府不可能单独承担,而以营利为目标的商业市场也不可能全部解决。若存在一个不谋私利的关系网络,这种关系网络的不断扩大有助于人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进而去改善世界上的公共课题,那么,我们就应该尽力编织公益性质的关系网络。在现实中,宗教与人们的公共生活紧密相联,不可分割。宗教主动参与全球公共议题,而不是被动缺席,已是时势所趋、时代所需。伴随着中国的开放和全球化的快速步伐,中国的宗教团体逐渐与国际网络接轨,并开创了跨国的空间。[21](P402~403)面对此种情势,道教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道教需要担当怎样的任务,值得思考。也就是说,我们需首先考量的是道教的参与程度,而不是过于在意道教的社会影响。[2](P255)许嘉璐先生在国际道教论坛上提出:“道教道学既属于中国,又理应属于全人类……道教应该成为国际知名的宗教。”[20](P50~51)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上升,包括道教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是必然趋势,道教界在这方面责无旁贷。国际道教论坛举办期间,一些国家的道教组织负责人一致提出,希望中国道教界担当起更大责任,主动走出去,向世界推广和传播道教文化。[17](P9)

全球化时代的道教同样追求本真性,追求“道法自然”,理应参与全球公共议题。实际上,历史上道教帮助改善全球以至地方层次涉及公共福利的社会议题是对“天下”的抱负与责任,这从来不是教义传统之外的事。[2](P255~256)道教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历来有着慈爱和同、济世利人的优良传统。在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中,道教界要继承传统,总结经验,将道教宫观作为公益活动的平台,把目前临时性的、处于零散状态的公益慈善活动发展成为经常性的、有统筹安排的公益慈善事业,在赈灾济贫、捐资助学、保护生态、施医赠药等方面作出贡献,更好地服务信众,服务社会。[22](P7)可以预见,在未来世界各国宗教的发展中,中国道教若要成功扮演一个其他宗教难以替代的角色,就必须既要放眼世界,又要积极开掘、利用和弘扬其优秀遗产。[1](P6)

其二,道教须要展示解决全球议题的能力。当前,其他宗教已经积累了参与全球公共议题的许多经验或做法,鉴于此,道教需要做的就是继续努力向其他宗教学习,以便积极有效地介入全球议题领域。基督教在这方面就为道教树立了榜样。为了以社会实践形式表达其宗教情操的入世关怀,许多非政府或非营利组织主动参与探讨和影响解决全球社会的许多新兴公共议题,而这些非政府或非营利组织均得到了各宗教的大力支持。[2](P257)可见,宗教与社会建设一直都存在着深刻的关联。以慈善为例,慈善是许多宗教的教义要求,因此宗教具有在社会慈善事业上发挥作用的天然优势。2012年2月,国家宗教事务局等六部委联合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事业的意见》,从国家层面确认了宗教与慈善之间的传统联系。[23]这就为道教参与解决社会公共议题提供了制度保障。

面对世间各种大小复杂议题,道教与其他宗教会一道陪同全人类共同应对。道教的重心方向若是关怀人类,就应更关心如何走入公共领域,活出教义、贡献自己,而不可能通过评议各教教义优劣去争取更多的道教信众。当自身面向全球社会或世间大众时,当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需要全人类共同关心去解决的议题时,道教徒理所应当做的就是给世界上的公共议题提供更多方向的思考与提供更多人力物力的支援。[2](P257)

若要在全球化时代具有被他人欣赏的优势,道教首先是从组织到个人要身体力行活出教义,为了换回包括非信徒的信任和尊重而对各项人类共同关心的议题予以积极参与并作出贡献。尤其要注意的是,道教发展的主流不能是一味地扩大组织外人无从理解的经忏科仪,发展的重心也不在说教,否则,在全球化大潮中,道教将可能会成为被人遗忘的“另类”。[2](P257)那么,中国宗教该如何应对这一全球化下的宗教图景或曰信仰版图呢?卓新平建议,我国应当拥有一种文化战略方面的思考,可以将回归于自身的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战略,从传统文化当中汲取精神能量。中国宗教相比国外宗教具有鲜明的包容性——“和”,所以在这方面的回归具有很大的可能性,在与国外的文化竞争中也容易得到认同。对道教而言,更是要深挖“和”的精神资源。

其三,道教须要建立应对全球议题的组织框架。作为一条进路,道教积极参与全球议题的论述与实践,争取机会寻求全球性的发展。就公共议题的主旨而言,“自度度人”是追求个人长生或者得道成仙、不参与实质上改善大众生活,显然不属于公共领域的课题;作为广义上的以教导宗教理论为目的的非营利或非政府组织,宗教组织固然属于公共领域的课题,但另一方面,为了尽其“义务”,信徒或组织进入公共领域不是干涉与影响他人的信仰,而是去活出经典教导的社会理念。开展此类社会服务或社会运动的组织确切地说是宗教性质的组织,也就是具有宗教背景的组织。[2](P257)宗教性的非政府或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议题,不仅有利于丰富各种议题的思考与实践方式,而且拥有他们应受尊重的表态权力,显然,宗教思想原本就是导人向善的软实力。国家宗教事务局等六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指出,国家号召和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活动。宗教界可以依法设立公益慈善组织。[24](P30~33)真可谓正当其时,道教界完全可以筹建中华道教慈善基金会甚或国际道教慈善基金会等类似组织,以参与应对全球乃至地方社会的公共议题。

道教要让其结构保持对自己的群体与对一切弱势者都是平等有利,还要积极参与乃至有效解决全球公共议题,这当然会涉及跨国的组织行为或者跨国社会运动的发展,只有这样,道教才能寻求全球性的发展。令人鼓舞的是,国际道教论坛举办期间有一个共同的提议:中国是道教的发源地和道教传播的中心,希望中国能够成立一个国际性的道教联合机构,以推动各国道教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推动道教在世界范围的广泛传播。[25](P31)无疑,中国道教界对此应当仁不让。

结 语

现在,中国的宗教问题将展现在全球社会面前,中国正在扮演一个在全球事务中不断崛起的角色。由于它巨大的幅员和人口、发展中的经济影响以及正在不断加强的文化影响,中国将不可避免地在全球社会的宗教结构中发挥主要作用。尽管现在我们还仅能向世界确切展示它本身尚未解决的宗教问题。[21](P403~404)面对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与形势,面对全球化的信仰版图或宗教图景,中国在宗教信仰领域更加有所作为的关键,即在于正视一个逐渐浮现的、与“文化中国”和“中华经济圈”并存的“信仰中国”。它包含了三个紧密相连的“信仰板块”:中国大陆与港、澳、台;中国传统宗教信仰与各种东西方宗教的海外华人信众群体;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的外国信众群体。[26](P43~58)作为中国根柢的传统宗教,道教信众是“信仰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重构与经营全球道教信仰版图是对“信仰中国”的具体塑造与有效护持。毋庸置疑,全球道教信仰版图是海内外道教信众心中的一个梦。

猜你喜欢

版图道教议题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助“绿”中国版图
70年中国政治学议题变迁与转向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金旅“新”版图
西夏道教补议
中国园林中道教文化的应用与影响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视野与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