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镜门”事件及其对我国政治安全的影响和启示
2014-03-12陈印昌朱新光
陈印昌 朱新光
2013年6月,美国中情局前雇员斯诺登辞职后公开揭秘美国正在开展的代号为“棱镜”的秘密监听项目,世界舆论顿时哗然。事件一方面披露出美国等国长期实施的对国内外目标的监听和信息侵犯;另一方面引发了相关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同时引发如何保护网络安全的大讨论。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和核心,一般认为是指主权国家在政治上不存在危险或不存在对政治的威胁,即有效防范来自外部的政治干预、压力和颠覆以及内部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1]。网络安全是政治安全的重要支撑,中国作为受网络攻击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也是“棱镜”项目的主要监听对象。“棱镜门”事件危害了我国的网络安全,潜在地影响到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甚至损害了我国国际形象。我们要重视事件带来的冲击,坚持以综合安全观指导维护国家政治安全。
一、“棱镜门”事件回顾
2013年6月,美国中央情报局原雇员斯诺登辞职,随后向媒体披露了美国大规模监听项目——“棱镜”计划。据其披露,美国对超过包括38个国家、国际组织、国际政要、跨国公司乃至普通民众实施监听。事件一出立刻在全世界引起强烈反响。越来越多的秘密计划被曝光,越来越多的国家、国际组织、政治家被卷入其中,并且监听程度之深令人咋舌,甚至“可以监控某个目标网民的几乎所有互联网活动”[2]。国际社会对信息安全、霸权主义等的关注持续上升,成为2013年度最受关注的国际事件之一。
1.“棱镜门”事件及美国监听计划的特点
首先是监听范围广泛。美国不仅监听所谓的“假想敌”国家,还对如联合国、欧盟等国际组织进行监听,就连盟友国家也难以幸免。斯诺登在披露中也承认“棱镜门”计划主要针对的是如俄罗斯、中国、南美等“假想敌”国家。此外美国以38个驻美使馆和外交办事处为目标,包括欧盟机构以及法国、意大利、希腊等欧洲国家,以及日本、韩国、土耳其、墨西哥等其他地区盟友。美国还将主要政要、知名公司乃至普通民众也都纳入监听范围。其次是监听计划的参与面广泛。除了职能部门如中情局、国安局外,有多达上千家科技、金融和制造业公司正与美国国家安全部门紧密合作,向其提供敏感信息,同时获得机密情报。其中不乏知名的微软、雅虎、谷歌、Facebook、Skype、YouTube、苹果等。同时,美国还广泛发动“盟国”参与监听活动。如英国电信集团、沃达丰等多家电信公司与英国情报部门秘密合作,为其提供用户的个人信息[3]。不仅如此,英国在中东的秘密网络监控基地也被公之于众,通过该基地可对中东地区的电子邮件、电话及网络活动实施监控,并将监控结果与美国共享[4]。
“棱镜门”被披露后在全世界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对美国的外交影响则更为严重。一方面因斯诺登的去向问题引发了美国同多国的外交争端,另一方面引发美国盟友的不满。一些欧洲议会议员警告,如果美方用这些秘密项目监视欧盟成员国公民,将重新审查欧美之间关于数据共享的协议。欧盟委员会分管司法的副主席维维亚娜·雷丁要求美方承诺尊重欧盟成员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保护他们的个人信息。德国内政部长指出德方将要求美国政府澄清一系列疑问,包括监视活动的范围、动机,随后“可能”会公之于众。法国外长称这种窃听“完全不能被接受”,法国总统要求美国“立即停止”针对法国的秘密监视活动[5]。南美洲国家对于美国涉嫌监控南美地区和世界感到愤怒。9月6日巴西总统甚至取消访美。
2.对中国的监听
近年来美国视中国为主要的竞争对手,加上日益加深的复合相互依赖关系,美国将中国视为主要监听对象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是对华监听的时间跨度大。事实上,根据斯诺登的披露早在2007年美国就将中国、日本和韩国列为“重点监听国家”。美国国安局从2009年开始入侵中国内地和香港的电脑和网络系统,数百个目标受到监视。在香港的目标中,多数是大学、政府官员、商人和学生[6]。此外美国情报部门2O11年实施231次网络攻击,其中近75%针对中国、俄罗斯等国家。而在过去15年时间里,一个名为“定制入口组织”(TAO)秘密机构已渗透进入中国计算机及电信系统,获得了有关中国所发生的“最好的、最可靠的情报”[7]。
其次是对华监听的方式多样。美国利用其强大的信息技术和庞大网络优势多形式监听中国。斯诺登曾对香港媒体透露,美国国安局曾入侵中国电讯公司以获取手机短信信息,并持续攻击清华大学的主干网络以及拥有区内最庞大的海底光纤电缆网络的电讯公司Pacnet香港总部。斯诺登称美国国安局通过思科路由器监控中国网络和电脑,作为美国政府和军方的主要通信设备和网络技术设备供应商的思科公司几乎参与了中国所有大型网络项目的建设。安全专家担心一旦战争爆发,美国政府极有可能利用思科在全球部署的产品,发动网络战,对敌国实施致命打击[8]。此外美国还联合发动“盟国”参与对华监听。如据日本媒体报道,美国曾在2011年要求日本政府提供合作,对于通过光缆通讯的电话和个人邮件等个人信息实施监控。因中国连接亚太地区的国际光缆大多通过日本,因此美国国安局要求日本提供合作,显然是针对中国收集情报。只不过这一要求因遭到日本的婉拒而流产。
第三是对华监听的程度较深。美国对华监听可以说是涉及到众多领域,除了公务信息之外,商业信息、个人信息也都在此之列。如前所述,美国入侵中国内地和香港的电脑和网络系统,中国内地和香港已有数百个目标受到监视。德国《明镜》周刊6月28日在其网站上曝光了一份美国2010年的“监听世界”的地图,这份地图包含了世界90个大小国家和地区的监控点,而中国作为东亚的首要监听对象,香港、北京、上海、成都、台北等城市榜上有名[9]。
二、“棱镜门”事件的实质
“棱镜门”事件使美国对别国的网络监视与攻击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对斯诺登及其披露信息的处理也使其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
1.凸显了美国双重政治标准和虚伪的“普世价值”
“棱镜门”事件是美国长期奉行双重人权标准的必然产物。资本主义开启的世界历史一直是意识形态较量的历史,人权在今天更是逐渐变成了愚民统治的意识形态话语工具[10]。“棱镜门”事件的爆发一下就把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打下道德高地,使其灰头灰脸[11]。
首先是美国所谓“网络信息自由流动”的双重标准。美国一直以“民主自由人权”自居,“棱镜门”事件使人们意识到,所谓的自由民主人权只不过是部分美国人的特权罢了。他们一方面伪善地“努力维护”本国民众的民主和自由,另一方面道貌岸然地指责别国不讲民主和自由。正如这一事件所揭示的,常指责他人为网络黑客的美国,其自身才是全球最大的黑客。这充分显露了美国政府的虚伪、霸道、自私,无怪乎会引起全世界的反感和谴责。
其次是美国陷入所谓“普世价值”的悖论怪圈。马克思恩格斯曾深刻揭露,资产阶级赋予自己的价值观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12](P552)。美国政府把“自由、民主、人权”作为普世价值大肆推销,用美国价值观来改造世界,向其他国家输出所谓的民主和自由,企图建立一个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秩序[13]。斯诺登的“背叛”本身已经是一种体制内的否定,而美国当局对斯诺登的穷追猛打更是令人难以置信。
2.暴露出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
“棱镜门”事件暴露出了美国霸权主义的同时,也深刻体现出其对资本主义没落的担忧和固有的冷战思维。
“棱镜门”事件反映出,美国倡导的网络自由主义,实质是透过推动“互联网自由”来实现美国对互联网的主导,维护及扩展美国国家利益。事实上,近年来美国也确实在不断增强其网络作战能力。早在2002年,美国就组建了“网络作战联合职能司令部”。2013年,司令部扩编到近5000人,年度预算达34亿美元。据国外军事专家评估,目前美国的“网军”已超过10万人。美国一名情报官员曾表示,美国就网络自由和安全问题对中国等国家的抱怨是虚伪的,因为美国天天都在进行网络攻击,像黑客一样侵入国外的电脑系统获取信息。美国强调互联网安全,倡导“互联网自由”的核心在于扩张美国主权的应用范围,拓展美国国家利益,是一种网络信息空间的“圈地运动”[14]。
在监听丑闻中,美国对于欧洲盟国的监控也是其影响力减弱的生动体现。现实中,美国在诸多国际事务中咄咄逼人,影响甚至刻意制约欧洲国家的发展。同时,随着欧盟国家实力发展,也对美国霸权产生了威胁和挑战,这才是美国加强对欧盟监听监视的真正原因。
对中国的长期监听更是其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的生动体现。美国对中国等国家的快速发展心有忌惮,再加上其固有的意识形态敌意,冷战思维时有作祟,为了摆脱霸权地位不断衰落的事实,必然进行挣扎。近些年来,美国在不遗余力地维护自身战略利益和霸权地位。如果说过去“美金+美军”是其横行霸道的战略资本,那么现在互联网无疑也被纳入其中。尤其是面对当前美元疲软、美军无力的现实,谋取在网络上的优势愈显迫切。
3.凸显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网络安全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信息安全保护和免受侵害,更将深刻影响网络时代的国家安全治理和网络空间的国际规则。第一,美国网络霸权的强势表现迫使各国更加重视自主维护信息安全,各国纷纷加大投入实现技术的自主;第二,各国在维护国家安全、反恐与维护公民隐私权、人身自由之间均不同程度地面临两难,都在摸索兼顾平衡之道。新兴国家尤其面临外防霸权渗透颠覆、内防信息泛滥失控的网络社会的双重挑战,压力重重;第三,大国网络空间博弈日趋紧张,网络全球治理竞争加剧。美国网络“一超”独霸与“多强”反霸矛盾深刻,彼此网络攻防更趋频繁,制定网络空间规则更显紧迫,各方势必激烈讨价还价。
三、“棱镜门”事件对我国政治安全的影响
国家政治安全是指国家主权、领土、政权、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免受各种侵袭、干扰、威胁和危害的状态[15](P109)。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和根本保证。因为所有的安全问题都是政治问题。只有政治是安全的,才能有效地谋求和维护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生态等其他领域的安全。“棱镜门”事件带给我国的冲击是长远而深刻的,也对我国政治安全产生了影响。
1.“棱镜门”事件影响到我国网络安全
当前网络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网络空间的重要性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美、英、法、德、俄等大国纷纷制定国家网络安全战略,争取和维护在网络空间中的优势地位,维护自身网络权益[16]。
斯诺登揭秘前,美国不断指责所谓的中国黑客攻击,在2013年5月习奥庄园会谈中,还专门谈及网络安全问题。针对美国对华无端指责,习近平主席因此强调说,美国的报道给人感觉这些问题源自中国,但中国也是网络安全受害国,也希望积极解决这一问题[17]。习奥话音刚落,斯诺登就披露美国攻击中国网络的文件,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美国掩耳盗铃的伎俩。
众所周知,美国一直谋求掌控全球网络空间发展治理和安全规则机制的主导权。到目前为止,全球大部分互联网资源和关键基础设施都由美国掌控,全球13台根服务器,有10台在美国,美国还拥有包括IP地址分配等诸多源头服务的控制权,任何国家和地区的互联网支干线的通信,都必须经过美国的互联网高速公路的主干线等等[18]。因此,美国要入侵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网络,易如反掌,事实也证明如此。
信息网络对传统的中美关系是一个新的冲击,中美在网络空间的博弈也会继续进行,“棱镜门”事件或许影响中美网络空间博弈的进程。但以发展的眼光看,中美两国在网络空间不仅仅只有冲突,还应该有合作的关系,就像传统中美关系那样,由于缺乏战略互信,冲突难以避免,竞争也很正常,但如不合作,于两国各自国家利益并无好处,只有合作,中美双方才有可能最终走出网络安全困境。
2.危害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意识形态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国家来说,意识形态关系到国家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和发展道路,关系到国家能否长治久安。
网络信息传播所具有的高效性、广泛性、强渗透性等特点导致国家对文化的控制力减弱,网络逐渐成为西方敌对势力侵害的重要渠道。由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很早就意识到网络自身具有的优势,并且有意利用信息优势发挥其意识形态、文化和经济模式及政治制度等“软实力”的吸引力,侵害别国的意识形态安全,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现行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难度加大,从而使我国意识形态防御能力面临巨大的挑战。美国对他国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干预,也随着网线的延伸愈发普遍和变本加厉。“阿拉伯之春”、“茉莉花革命”等事件的背后,都能发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网络渗透的身影。这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截至2013年底,中国网民已超过6亿,其中,手机网民达5亿。网络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互联网发端于美国,自一开始就成为西方攻击和分化“异国”的工具,我国更是最主要的目标之一。互联网信息的80%是美国提供的,90%以上使用的是英语,占据着网络话语权。他们还极力培育中国国内所谓的“公知”、“意见领袖”等,插手甚至炮制舆情。不仅诋毁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形象,更有甚者直接煽动对立甚至暴力。因此必须从国家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主导权的高度考量网络意识形态的重要性。
3.损坏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影响中国软实力
随着“棱镜门”事件的不断发展,美国政要的言论也不断出现在媒体上,对斯诺登与中国情报机构合作有了猜测及怀疑。美国前副总统切尼、美众院情报委员会主席罗杰斯等都心怀叵测地猜测斯诺登可能是中国间谍。这些言论把媒体对“棱镜门”事件本身的关注,往中国扮演了什么角色的方向引,影响到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印象,有损我国的国际形象。
四、积极应对“棱镜门”事件对我国政治安全的影响
1.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治理能力建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大依法管理网络的力度,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19]首先要坚持依法治网,完善立法。加快制定和完善网络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势在必行,立法应以网络数据安全、信息内容监管以及特殊保护措施等为重点,并增强立法的前瞻性,积极应对网络技术发展新趋势。同时要有效整合现行法律法规,避免出现管理混乱等问题。
第二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整治活动,集中处理网络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注重人的因素,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强的网络执法队伍,对网络犯罪予以惩处。
第三要加快网络安全技术研究开发。网络安全问题是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也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撑。对于当前网络中普遍存在的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问题,如非法使用计算机资源窃取商业机密、侵犯公民隐私等,可以通过加快开发研究防病毒技术、防攻击入侵检测技术、加密与认证技术等进行防范。
第四要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互联网具有超越国界的国际化特征,大量的互联网安全问题需要各个国家之间的通力合作与紧密配合才能得到有效解决。当前,一些发达国家在互联网安全监管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做法。我国需加强国际合作,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中国面临着网络攻击的严重威胁,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黑客攻击受害国之一。网络安全是个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应本着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原则,进行建设性的对话和合作[20]。”
2.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
网络作为意识形态的主战场要求我们必须根据新形势,按照利用、发展、依法管理的总方针探索网络意识形态的有效治理方式[21]。
一要提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性。要认真研判网络意识形态发展规律和特点,重点理解把握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理论、全球发展态势、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现状,建设的动力与条件,影响尤其是危害因素,维护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举措与保障等。应尽快制定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或指导意见,提高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二要牢牢把握主动权领导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首要的是要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和整合各种社会思潮,扩大社会认同的包容度和共融性,进而在包容中形成思想共识。
三要发挥宣传教育功能,实现效果最大化。要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凝聚社会共识;要加强对社会思潮关注和引导,汲取精华、倡导包容;要创新宣传方式,增强阵地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实效。注重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尤其是青少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3.在发展中提高政治安全治理能力
第一要不断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政治安全始终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和根本保证。综合国力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改革开放,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途径。当前主要是深化改革,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其次要塑造良好国际形象,提高国家软实力。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同化性”的力量。在全球复合相互依赖程度逐渐加深的今天,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影响国家国际地位的重要力量。而中国在经过三十余年改革开放发展后,与国际社会的融合度也越来越高,国家形象、国际责任等问题愈加重要,要求我们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塑造良好国际形象,主动融入国际社会,不断把握机遇提高在国际社会和国际体系中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