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探讨

2014-03-11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法治校园法律

范 烨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并确立为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这对我国的法治进程产生了深远的现实意义。报告还同时指明了要增强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意义更加重大。高职院校承担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任,由于侧重于专业知识水平、专业技能的提升,对在校高职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挑战。

一、法治文化的涵义深远

法治文化是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因子,在人类历史进程中通过开拓、累积、继承而来,对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提供了参照准则、行事法则等。同时,也凝聚了社会成员对国家、社会的向心力。它由法治理念、法学理论、法律制度、法治机构等组合而成的文化体,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治国方针,以及约束民众行为规范的精神文化。

高职院校法治文化是法治文化在高职校园这一特定空间所表现出的形式,有自己的特殊内涵,高职院校校园法治文化隶属于校园文化,学校通过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法治教育、法治活动等项目的开展,对受到其影响的教职员工、广大学生在精神意识、行动准则、价值评价等方面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最能直接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及价值追求。

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劳动者的素质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决定着一个组织或企业的发展水平。劳动者素质高低决定了劳动的社会价值。高素质劳动者应该德才兼备,具备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等。

二、高职院校法治文化建设现状

现阶段我国在法律制度、法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富有成效,但还未达到一个高度法治国家的标准和要求,在高职院校这一领域中,问题也层出不穷,整体来说,我国的高职院校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水平不高,重视程度不够,沿用传统方法居多,创新动力不足,人民日报也曾刊文指出,近些年,我国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在增强,但对法治的信仰、理解并不尽如人意,法律工具主义盛行,拿来主义严重。这说明了,许多大学生对于表面的法律形式,较为关注,但内心的法律尊重,远远未达到令人欣慰的程度。也反映出高校校园法治文化的短板,教育形式化,活动流程化。具体到高职院校,大概有以下方面的不足:

(一)法治教育的非专业性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决定了其更注重应用性技能的培训,在专业技能技巧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但对于法治教育、法治精神的培养方面,其要求受教育者具有一定的法学理论知识,法律思维逻辑,法律推理的惯性。但这方面,高职院校受困于其师资等条件所限,开展的法治教育活动,普遍缺乏理论根基,难以激发受众者的共鸣。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普遍没有法律知识的坚实基础,在校期间又严格按专业方向来安排教学内容,因此,接触法律学习的机会偏少,这就造成了,学生们对法律的兴趣减弱,储备知识不足,无法与法治教育所需要的专业性相匹配。

(二)法治文化建设缺乏创新力

时代在发展,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开展的法治文化建设活动也应与时俱进。法治文化的建设主要应从理念、形式、内容、设施等方面系统推进,纵观高职院校在法治文化建设各方面的表现,可谓是差强人意,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在教育教学的理念非常之落后,还在沿用旧有的一套理论模式,以说教为主、辅以识记。在形式表现更为单一,讲座、板报、知识竞赛依然延续着早先的手段。在建设内容上的滞后最为明显,无法紧跟社会现实,对热点问题关注度较弱,降低了时效性。尤其是当今网络发达的背景下,校园的法治文化建设显得更为被动。网络已经让每个人都成为了信息的制造者、传播者和接受者,传统的育人观念和手段,已经落后于现今的发展,必须在法治文化建设过程中,推陈出新,不断创新发展,用灵活的方式,以学生的视角为出发点,捕捉他们的兴趣点,推进校园法治文化的建设。

(三)法治活动体验性较差

社会上,针对某一产品或服务进行评价时,比较流行使用“用户体验”,其实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也存在这一问题,如果我们把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的对象广大同学们,当作用户的话,他们也有“用户体验”一说,有调查显示,大部分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的主渠道是开设基本法律教育课程,如《法律基础》等,同时,对入学新生进行校规校纪的教育,在学期过程中,安排法治讲座等形式,这些教育活动的受众而较广,表面上看,影响颇大。但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些法治教育活动,学生们参与程度较低,都属于较为被动的说教布道式,没有学生主体的主动投入,活动效果差。

(四)法治文化建设体系不完整

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高职院校中,设立专业的法治部门,处理学院内外的法律事务的,几乎没有,如法治办、法律顾问等角色,很难出现在学校组织框架内。在财政方面,也没有明确的法治文化专项建设的预算,没有形成常规的法治文化建设活动。无法与学生日常活动相衔接。同时,学校多头管理,但却无法形成合力,各自为政。在单位的考核评比中,法治文化建设由于没有量化指标,导致各级单位和领导不够重视。

对于体系欠缺完整性,还有其表现为考评机制缺乏,几乎目前还没有学校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考评方案,法治文化建设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在考核成果方面,在形式与实效二者之间的平衡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也是目前现实工作中,各单位几乎都以活动评比作为考核其法治教育效果的主要手段。

三、高职院校校园法治文化建设途径

文化对人的全面影响是无孔不入,我们提倡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都是体现文化育人的理念,这是向人们的思想理念发挥正能量的潜移默化过程,校园的法治文化建设,对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一)开展全面的法治教育工作

教书育人是学校的使命,对于校园的法治文化建设来说,应该要统筹兼顾,首先应注重教师的因素,教师的法治素养直接影响到在校学生,其对法治的理解和坚持,对学生来说会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重视“第二课堂”,大学生的自由时间较之中学阶段非常丰裕,其接触的范围也变得日益广泛,人群越发复杂,也容易受到误导,学校应加强课外生活的引导,逐步建立有效的机制,应对这种状况;最后,扩大高职院校法治教育的受众面,我们不应把目光局限于校内,只开展对学生的法治宣传教育,还应该把学生身边的密切联系者也纳入教育的目标范畴,比如其亲朋好友等,这些人对其的影响是直接的、巨大的,全面的法治教育应将他们视为教育对象的自然延伸。

(二)大力宣扬法治理念

在普遍被接受的法治理念当中,耳熟能详的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法律为准绳,保障人权等内容已经深深的印在公众们的心中,但在具体到某一领域时,却悄然发生了变化。比如在高职院校教育中,实际上学校和社会及民众更加强调的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比如职业道德的教育时数远比法治教育的时数要多,我们希望通过道德说教,对学生产生影响,促使他们严格自律。所以,实践中,我们特别注重强调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以道德教育作为我们要求学生自律的主要手段。

其实,我们所提倡的法治文化建设,更应该明确的是,我们追求的是人人都应该拥有的权利意识,这种意识表现为不同的方面,但主要的内容必须包括有平等、自由、法治等内涵,只有在校的高职学生充分的理解并接受了权利观念,才能更好的、自学的维护社会的法治秩序。

同时,也应该在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时,杜绝法律的工具主义,不能为了法治而法治,把法律仅仅当作工具,需要的时候,摆到面前,过后完全抛之脑后。

(三)加强依法治校

我们一直强调,文化是一个氛围,学生们身临其境,学生在校期间,主要的外部环境还是校园,校园文化的影响是关键的,同时,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方法等,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感触,对他们的法治理念有直接的冲击。如果说把依法治校作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没有太多争议,高职院校应切实规范自己的管理和服务行为,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比如,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学校的规章制度非常完善,涉及范围也较广,基本能应付日常管理所需,但却忽视对学生合法权益的保障,部分规定甚至与上位阶规范相冲突,这就会在学生心目中造成负面的影响。因此,坚持依法治校,严格约束学校的管理权力,切实保障学生的合法权利,对校园法治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四)重视法治文化建设的创新

校园是教职工的校园,更是学生的乐园,他们正值青春年华,更乐意在此获得知识,分享收获,我们不仅在课堂上对他们进行法治的宣传和教育,也不仅仅在特殊日期或活动中专门开展相关活动,更可以深入利用学校的资源,把所有的元素都调动起来,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服务,比如,可以开展一系列的文化节、辩论赛、法律援助等以丰富的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法治兴趣。学校的管理工作,也可以积极吸纳学生的参与,让他们献计献策,民主法治的最好教育方式,恐怕非实践莫属,有了实践的体验,学生们才会有更强烈的感受。

同时,也可以把学生的日常管理权适当下放学生,学生自治是个较好的管理手段,也是绝佳的锻炼机会。学生在校期间,学校的后勤事务应更多的考虑法治的作用和影响,学生们身临其境,每天与后勤事务打着交道,高校不应以管理者的姿态高高在上,应考虑学生与后勤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更好的引入合同契约的理念,以及相关的行政管理权限等事项,把高职校园的法治文化建设得更积极更丰富。

[1]廖腾琼.法治文化入高职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2013(4):114-115.

[2]胡建华.论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11): 87-88.

[3]汪梅.浅议法治文化建设[J].学理论,2011(33): 40-41.

[4]李正关.推进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提升法制宣传教育实效[J].法制与经济,2010(07):119.

[5]吴艳.高校法治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探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05).

[6]刘小华.浅论高职院校法制文化建设[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

猜你喜欢

法治校园法律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让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让法律做主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