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战线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模式和路径选择
——以湖南为例
2014-03-11黄泽海
黄泽海
(怀化市社会主义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8)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新形势要求统战工作必须转变观念,创新模式,探索新路,突出 “统战经济”的战略举措,促进统一战线与区域经济的并举发展,不断谋划“统”字利“经济”,坚持“四维着力”的转变方式和“四个突出”的示范方式以及“四大创新”的工作模式,以“三量齐升”理论为思想武器,内生外联,实现二者的共生共赢。
加快推进统一战线服务区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不仅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客观需要和现实要求,也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的题中之义和具体体现。从湖南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统战经济工作的职能,抓抢湖南四大区域板块跻身国家发展战略的契机,深入挖掘统一战线全局服务湖南自身特色的理念、模式和路径,这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课题,更是一个事关全局的政治课题,关系到湖南科学发展、富民强省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和经济协调发展的长远之策,对于巩固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及实现“十二五”时期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发挥统一战线的生力军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统一战线服务建设“两型湖南、幸福家园”的基本理念
(一)同心品牌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这鲜明昭示了统一战线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赋予统一战线新的时代内涵和使命。统一战线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既不同于单纯的经济部门,也有别于其他的党务部门,其特点在于团结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践行“同心”理念,是引导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坚持共产党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灵魂工程”。要积极引导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始终与我们党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巩固“同心”理念,是增强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对党的凝聚力、感召力,引导统一战线成员深入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确认识世情、国情、省情、统情,自觉抵制各种噪音杂音的干扰影响,营造团结联合、同心奋进的良好氛围,引导统一战线成员把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与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投身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生动实践中去。动员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民族宗教界人士以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围绕科学发展、改善民生和服务社会,通过引智引资、扶贫开发、捐资助学、公益慈善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同心”实践活动,打造“同心”品牌。统一战线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活动坚持围绕“四大版块”(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湘南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和开展“四大主题”(“同心联企”、“同心融资”、“同心引智”、“同心成长”),践行“同心品牌”理念,巩固统一战线共同的思想基础,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目标,进而实现统一战线全体成员自身的价值和自身的发展,营造享誉全社会的铮铮有声的“同心品牌”,铸造凝心聚力的“同心思想”,把更多的参与人员、更广的工作内容、更明的任务目标、更大的作用发挥、更优的创造效果,以及更为广泛的包容性和鲜明的时代性纳入到统一战线中来,凝聚“同心”智力,注入“同心”活力,提升“同心”引力,增添“同心”助力,为全省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互动耦合
统一战线是服务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深化改革的“助推器”、社会安定的“稳压器”,能最大程度地将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因此,统一战线与生俱来就具有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天然优势。通过实施“同心工程”,激发经济发展活力;通过搭建“五大平台”,(统一战线成员献计湖南科学发展平台、统一战线人士投身湖南科学发展平台、港澳台海外人士参与湖南科学发展平台、党外知识分子助推湖南科学发展平台、民族宗教人士促进湖南科学发展平台)凝聚经济发展推力;通过协调“五大关系”(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安定经济发展环境,推动统一战线服务湖南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一种相互协调、互动耦合的关系。首先,统一战线推进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统一战线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是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一方面,统一战线不断渗透产业结构的投资日益增加;另一方面,统一战线旗帜下倡导的民营经济的增加值也日趋增长。以怀化为例,2012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573.3亿元,占GDP比重57.1%,实现对GDP的贡献率59.6%;完成税收总额67.67亿元,占全市全部税收的68%;非公有制经济吸纳二、三产业从业人员136.8万人,占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87%。因此可知,统一战线服务经济发展的综合要素生产率的高速增长及其对产出增长的高贡献度,使得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重要的推动作用,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其次,区域经济的发展为统一战线奠定了更为广泛的基础,促进了统一战线质与量的提升。区域经济发展不断地完善和成熟,为统一战线在全域湖南不断开展同心实践,进一步创新方法手段,妥善协调关系,广泛凝心聚力,为推进全省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的全面发展、服务助推“四化两型”建设作出更大的新贡献。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益于统一战线的发展和增强,二者之间在正反馈机制作用下相互影响而彼此协同发展,形成统一战线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耦合机制,通过系统内部参量(即各要素系统)之间的动态关联和良性互动,促使统一战线与区域经济发展走上良性互动耦合的发展之道。
(三)内生外联
统一战线始终以爱国主义为价值追求,这使其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社会整合力。首先是凝聚人心,现阶段的经济发展转型,建设“两型梦”、“崛起梦”、“小康梦”,不是靠个人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应该在目标的趋同上,利益的共识上需要全区域、全省上下同心协力,培育新力量,形成一个全社会参与、全方位覆盖、全过程联动的和谐局面,在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观基础上形成强大的人心凝聚力,并凭借其强大的凝聚功能,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经济体制改革和建设中,把自身的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融为一体,从而保障了经济的凝聚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在现实中,依托党外代表人士和海外高层次人才意见建议征求机制,利用各种平台,充分发挥社会各阶层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智库作用。其次是整合资源,优化环境。日益发达的现代科技为湖南的经济发展转型赋予了信息化、知识化和网络化的特色;此外,经济建设所需的技术、资金、人才等多种资源的聚集,这都为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整合功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统一战线能够结合国内外资源、省内外力量,既注重在国内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挖掘信息亮点,又重视跟踪港澳台海外知名企业和研发机构信息。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各种地方性海外联谊会、同学会等统战社团与海外联系广泛、资源信息丰富的优势,加强与海外华人华侨重要社团、部分国外专业性协会、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国外专家学者的联系,扩大各经济区块在海外的影响,争取海外经济实力较强的海外华人华侨,充分发挥他们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促使他们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彰显统一战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内生外联功能和理念。
(四)三量齐升
要率先实现中部崛起的湖南,在全域湖南发展中能善始善终将“四化两型”深入贯彻落实,那么统战经济就是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机不可失的历史责任感,上下一心、齐心协力,整合好、配置好、布局好人才、智力、技术、资本等各种要素资源,想之所能想,力所之能及,努力实现经济总量、运行质量和人均均量同步提升。“三量齐升”更加注重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环境保护、更加注重社会和谐,站在更高层次考量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旨在更为务实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厚度,上接天线,下通地气,切实可行地打造湖南经济发展的升级版。因此,“三量齐升”是“两型湖南、幸福家园”的综合体现,是解决湖南发展不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统一战线作为“三量齐升”的急先锋和生力军:一要提升经济总量推动全面小康。无论是追赶沿海发达地区,还是加快全面小康进程,都必须千方百计把经济搞上去,以发展的硬道理、大道理管住形形色色的软道理、小道理,尽快做大经济总量。统一战线要通过整合和调动统一战线各个方面的力量,共同致力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达到大团结、大联合、实现大发展的目的。二要提升发展质量支撑全面小康。通过组织引导统一战线人士、港澳台工商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对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建设,倡导低碳生活、绿色消费、“两型”发展;组织引导粤港澳台海外人士深入开展“海联三湘行”、“侨商侨智聚三湘”、“台商湖南行”等活动,对接湘南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组织引导统一战线人士、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民族宗教界人士,对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建设,帮助发展武陵山片区特色优势产业,开展公益慈善事业,加快脱贫致富;组织引导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统一战线人士、港澳台海外工商人士,对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有力地强化板块发展的内生动力,以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区域政策为杠杆,充分发挥四大板块的比较优势,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形成竞合发展格局,保持经济较快的发展速度和较高的发展质量,切实做到经济增长不带水分,坚决杜绝“带血”的GDP、“黑色”GDP;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科学、可持续、绿色、和谐的基础之上。三要提升人均均量保障全面小康。全面小康关键是人均均量的提升。湖南经济转型升级,强调也是一个“增”字。亦即要进一步突出人均均量,进一步发展社会民生,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以人均均量带动经济总量的扩大,使湖南经济转型升级具有更加深厚的人民基础。统一战线立足湖南实际,大力组织实施“同心·助力”、“同心·汇智”、“同心·聚才”、“同心·致和”、“同心·固本”的五大“同心工程”,服务和助推“三量齐升”,更好地推动湖南迈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水平。
二、统一战线服务建设“两型湖南、幸福家园” 的基本模式
思路决定出路,理念铺垫发展之式,经验总结实践之路。统一战线深谙湖南实际,内生地谱写服务三湘大地的统战模式。
(一)共生共赢模式
此模式是统一战线服务经济建设成功的保证。统战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党的形象,不仅在本地,还会在境外造成影响,为此,七千万三湘儿女力扛统战大旗,树立大统战观念,从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入手,形成全党抓统战工作,推动其巩固和发展。一是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按照中央的要求,把统战工作列入党委议事的重要日程,专题研究与解决本地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二是加强健全工作网络责任制,这是搞好统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制订考核办法和工作力度,加强工作领导小组,配备好统战干部,提高其政治地位,使统战工作形成一个上下联动的工作网络,营造一个和谐共生的原生态自然,通过契入进化论的机理,统一战线融入并生长其中,自然而然,形成了一个互惠互利、共进共赢的生态系统。
(二)合纵联横模式
此模式是统战工作服务经济建设的有效载体。建设“两型湖南、幸福家园”,涉及很多领域,容易出现问题,单独靠统一战线部门难以完成,需要各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因此,统一战线通过树立全局观念,秉持团结协作精神,增加凝聚力,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通过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助,形成有效统一机制;固化统战联席协调制度,有力促进招商引资、引智和扩大对外开放力度,呈现五湖四海皆兄弟,华夏儿女是一家,三湘大地齐携手,内外联合、上下齐动、经纬交织的网络体系。
(三)优势切入模式
此模式是统战资源服务经济建设的聚集平台。一是通过利用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平台,坚持参与政府主导的各类经济建设活动和促进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组织的经济建设活动相结合。二是通过利用好海外联谊会的平台,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三是通过利用好地方社团组织的平台,坚持引资与引智相结合。
(四)人本服务模式
此模式是统战力量服务经济建设的凝聚方式,最终实现统战经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归宿和终极目标。一是要努力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优秀统战人才展示、发现、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二是激励统战对象服务建设“两型湖南、幸福家园” 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把统一战线成员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服务建设“两型湖南、幸福家园”上来,牢固树立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防止游离于经济建设中心以外的错误倾向,防止混同于具体经济部门、片面追求经济指标的简单做法。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紧紧围绕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主旋律,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参与经济建设,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持,创造团结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统一战线服务建设“两型湖南、幸福家园” 的基本路径
着力于“两型梦”、“崛起梦”、“小康梦”的追逐,不仅是统一战线的中心工作,而且是统一战线助推湖南科学发展的政治任务。适逢其时的理念模式,树立统一战线服务全省经济发展强大的信心和动力;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迈上统一战线服务全省经济发展现实的康庄大道和幸福之路。
(一) 在服务形式上坚持“四维着力”的转变方式
一是由政治统战型向经济统战型转变。随着国家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格局已经形成。人民政协作为政治协商体制的重要力量,已经发挥出党与非党合作共事的作用。而统战部门的政治性除了民族宗教、党外干部和港澳台外,其主要力量集中到经济建设中心上来。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完成,县域经济实现民营化,原国有企业管理职能因改制成私营企业,逐步转嫁到统战部门,而承担起统一战线的管理重任。统战的政治性减弱,而经济性加强,由单纯的政治统战向复杂的经济统战过渡成为必然。二是由单干狭隘型向广泛联盟型转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原有统战工作对象逐步弱化甚至消失,随之产生的新的对象层出不穷,特别是象各类事务所、中介组织,务工带头人和返乡创业人员等新的阶层和新的经济领域,人员复杂众多,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仅靠统战部门的力量已无力承担,原有统战体制已经不适应新情况的需要,统一战线队伍不断壮大,已经由原有单一的政治统战发展到现在的政治统战、经济统战、人文统战、旅游统战、社会统战的大统战联盟,统战的广泛性不言而喻。三是由各自为阵型向联动耦合型转变。全省统一战线深入实施“同心工程”以来,改变了原来各级地方政府的统战部门单枪匹马的独干、蛮干、苦干的现状, 通过整合、配置、布局统一战线人才、技术、资本等各种资源,以有影响、见实效、能持久的活动载体为重要支撑,来促进湖南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呈现出引领四大板块联动耦合发展的新局面,展现了引导统一战线成员“同心共筑三湘梦”的和谐画面。四是由指导协调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统战部作为党委工作部门,原来只承担指导协调的政治职能,而如今还要承担管理、服务、稳定、发展、维权等多重职能,包括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在内,统战工作的任务更加复杂而繁重,且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有责而无权,有义务而无岗位,无形中也加重了统战部门工作的压力。情况发生了变化,管理模式和手段也必须相应调整。管理出效益,服务见成效。
(二)在社会效益上坚持“四个突出”的示范方式
统一战线要紧扣“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观念”,紧紧围绕“小康梦”、“两型梦”、“崛起梦”的建设,谋发展、保稳定、促和谐,为湖南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作出了新贡献。在社会效益上坚持“四个突出”(“突出民生、突出实效、突出共赢、突出特色”)的示范带动,开创统战工作的新局面。突出民生,示范带动;突出实效,有位有为;突出共赢,互利互惠;突出特色,梦圆成真。省委统战部根据湖南区域经济发展布局,集合统一战线要素资源分区域打造“同心”发展民生带动示范点。像在古丈县双溪乡梳头溪村,通过省委统战部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共同帮扶,捐赠扶贫款235万元,达成签约项目9个、意向投资3.5亿元,并推动6家民营企业联手成立湖南龙叶古丈毛尖茶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余元;在平江县,通过汇聚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先后实施项目27个,投入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紧紧围绕“察民情、解民忧、传民声、聚民心”的工作思路,把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作为“感恩行动”的红线贯穿始终;坚持“感恩行动”以制度界定、检查推动、考核促进确保活动见实功、出实绩,让感恩对象得实惠,获实利;在感恩帮扶方式上既注重“输血”又注重培育“造血”功能,在帮扶范围上既注重困难家庭又注重大型公益事业建设,在参与公益事业和基础建设中既注重感恩对象的生产效益,又注重平等互利、双向共赢。通过组织各种活动载体,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完善软件,规范档案,确保“感恩行动”作为湖南特色统战工作获得社会公认。五年多来,全省统一战线深入开展“万企联村、共同发展”活动,共有6400多家非公有制企业和一大批港澳台海内外工商界人士、2000多名统一战线代表人士、1000多名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参与,对接湖南9800多个行政村,实施项目6800多个,投入各类资金410亿元,覆盖全省1100多个乡镇、1300多万农业人口,“感恩行动、回馈社会”切实地突出主题,直面当前湖南最大的政治,就是加快发展。作为统战工作就是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第一要务,凝心聚力,调动统一战线各方力量搞建设,引领群众奔小康,共同推进湖南科学发展。
(三)在实践操作上坚持“四面融合”的带动方式
统一战线拥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统一战线要发挥朋友多、的联系广的优势,发展开放型经济,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牵线搭桥。统战系统联系着一批港澳台同鹏和海外侨胞,国内其他一些十分有实力的人士,如很多是工商业界、知识界,他们可为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引进海内外资金、人才、技术,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统一战线要积极开展对外联谊活动,发挥海、台、侨联与工商联的作用,加强外引内联的办法,为发展开放型经济作出最大化的努力。一是融合“三胞”及亲缘优势,加大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力度。通过“三胞”及亲缘向境外介绍湖南的经济发展情况,落实招商引资政策,推荐合作项目,联系合作伙伴,吸引他们一些人士到湖南考察,投资办企业,不断加快湖南的对外开放步伐。二是融合有关社团组织的优势,拓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渠道。我们要紧密联系海外的关系会员,与他们加强海内外的联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不断向内外充分展示湖南求新思考、开明开放、诚实守信、善谋实干的形象。三是融合有关部门办好现有的民营企业,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树样板。作为中部大省,湖南民营企业较多,经济比重大,统战部门要切实关心和扶持现有的民企,为他们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外商排忧解难,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吸引更多的投资商前来湖南创业。四是融合党委中心工作的需要,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厚度。紧密围绕党委政府经济建设的工作大局,积极探索搭建和深化统一战线服务湖南科学发展的“五大平台”,建立“党委出题、党派调研、政府采纳、部门落实”参政议政的工作模式,深入开展的“万企联村、共同发展”活动,全面开展同心实践,创新方法手段,妥善协调关系,广泛凝心聚力,为推进全省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服务助推“四化两型”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在体制机制上坚持“四大创新”的工作模式
为了充分保障统一战线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创新“四大工作机制”搭建起“资源共享、责任共担、机制共筑、活动共办、实事共做”的服务平台,取得了初步成效。瞄准当前湖南经济建设的现状,针对湖南经济发展中的差异化、同质化和非均衡化等问题,省委统战部因地制宜,积极整合统战部门的各种力量和资源,在全省范围内实行了“四大创新”的工作方式。一是以大联合大统战为主题,构建紧密结合型工作方式。大联合、大统战格局是当下区域经济发展的使然,树立大统战、大联合的工作方式,正确分析当前形势,明确自身肩负的使命,组织广大统战成员,正确理解统战的宗旨,切实履行统战职能,各级党委也应该重新审视统战工作,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在组织领导上加强力量,在实际工作上全力支持,在外部环境上营造氛围。组织引导,凝心聚力,大力践行“同心工程”,服务和助推“四化两型”建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二是以大协商大民主为重点,构建联席会议型工作模式。统一战线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大团结、大联合”主题,以“大协商、大民主”为立足点,构建多层次、广视域的联席会议平台,形成快速敏捷的统战工作协调机制,达到服务区域发展、服务民生的全部出发点。全省地市州建立和完善了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对台工作领导小组、智力支边领导小组、宗教工作协调小组和非公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建立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联席会议制度、每月一次部长会议和部务会议制度(含侨办)等,形成了党委领导的快速敏捷的核心协调机制。在快速协调处理统战工作的重大问题和难点问题上,发挥了彻底、有力的推动作用,许多存积多年久拖不决的问题,经领导小组成员会议集体研究、合力解决,便迎刃而解。建立和完善了有效的统战工作协商机制,形成了《民主协商会、情况通报会、专题座谈会会议制度》、《政府职能部门与民主党派对口联系度》、《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外出考察调研工作制度》、《聘请特约人员制度》、《联谊交友制度》等制度,推动了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凸现了多党合优势,发展发协商民主政治,呈现了繁荣发展的盛世。三是以小社区大服务为切口,构建兼容依托型工作模式。社区无小事。统一战线立足于社区服务是做实整个区域发展的核心切入点。统一战线要充分发挥渠道通畅、包容多样、触角深入的平台优势,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有效畅通群众利益表达渠道。统在协调机制方面,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负责、各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大统战”工作机制,深入社区,了解各领域的利益需求,协调不同的利益关系,促进统一战线各方面团结和谐,形成合力。在调研机制方面,完善“党委出题、党派调研、政府决策、部门落实”的调研机制,围绕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热点和民生关切的问题深入调研、参政议政,多种形式反映民生诉求,共同营造“四化两型、幸福湖南”的生动局面。在联系机制方面,坚持“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的方针,以社区工作为依托,以统战活动为抓手,把各类统战人士更广泛地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引导他们深入社区、融入社区、乐于社区和享于社区之中,以实际行动实现“两型梦、崛起梦、小康梦”。四是以大促进大发展为目标,构建实践创新型工作模式。实践创新是统一战线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命源泉所在,也是统战工作适应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要结合统战工作实际,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以科学的实践精神推动创新,真正使统战工作在创新中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通过创新思想观念,强化战略思维,注重研究全省方向性和长远性的问题;通过创新方式方法,不断创新和实践富有时代特征的新方法,运用统战的方式解决统一战线在改革发展稳定中面临的问题;通过创新工作载体,继续打造“同心”品牌,深入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回报社会感恩行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与行”活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以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为根本,推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各有关部门和人民团体各负其责的体制机制。只有深刻把握统战工作实践创新的特点和规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坚持把握规律、勇于实践,坚持加强领导,有序开展,认真开展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总结推广活动,建立健全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成果的发现机制、认定机制和转化机制,营造推动实践创新的浓厚氛围,不断提升统战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使统战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