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播心理学视野下虚假新闻的防治*

2014-03-11周灿华

中国出版 2014年19期
关键词:动机媒介受众

文/周灿华

传播心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大众传播活动中传、受者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及规律。虽然新闻活动中的传、受双方的心理活动的产生和其内容都取决于客观现实,但他们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客观刺激。新闻传播者选取什么样的新闻事实,新闻受众接受何种新闻报道,都离不开认识主体的需要。他们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有着很强的主观能动性。[1]因此,研究虚假新闻的传、受者的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及规律,探讨培养传、受者正确的新闻心理,对于虚假新闻的防治尤为重要。

一、受众心理与虚假新闻的防治

新闻受传的自主性是通过多种心理活动来实现的,包括选择、审辨、加工等。[2]受众因性别、年龄和社会地位等情况的差异,都会影响对虚假新闻的接收状况。

(一)受众的选择性心理与虚假新闻的防治

美国学者克拉伯在《大众传播的效果》一书中将受众的选择性心理归纳为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3]新闻受众在接收注意新闻时,如果能够自觉地避开对虚假新闻的选择,同样可以增加对虚假新闻的防范意识。

1.受众对新闻的审辨心理

审辨是受众接收新闻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心理活动。受众对新闻的审辨心理,是指受众对大众传媒传播的新闻做出审查、辨别、评价,充分表现了受众在受传过程中的自主性,即对真实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传播予以接纳,而对虚假的传播则予以排除和批评。受众对新闻的审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受众应该对传播者进行审辨,这包括传者和所传播新闻的媒体是否权威、可信,传播动机是否正确,传播态度是否公正等;其次,受众应该对传播内容进行审辨,内容是否真实、准确、新鲜,观点是否正确等;最后受众应该对传播价值进行审辨,包括传播的事实是否有意义、是否具有正确的舆论导向等。虚假新闻的多发领域一般为社会新闻、文体新闻或网上出现的一些连新闻六要素都不齐全的新闻等,受众在阅读这些领域的新闻时,应对其新闻内容的真假性产生质疑。

2.受众对新闻的思维加工

根据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的自动相信理论,人们对于刚看到或听到的信息,最先会采取相信的态度,接着再评估所见所闻是否属实,必要时则加以拒绝和排斥[4](见图1)。受众在接收新闻信息时,自动地会相信媒体上所传播的新闻事件,这是一种心理预成机制。然而,受众从媒体上接收的新闻有时是虚假的,因此,这就需要一个制衡系统来“拒绝接受”我们先前从媒体上所相信的新闻事件。这个过程中,受众最初对新闻的接收是自动发生的,对受众发挥作用的是自动化思维,即指无意识的、不带意图目的的、自然而然的并且不需要努力的思维。它是在一个人无意识、不费力且不刻意的状态下发生的。

图1 受众对虚假新闻的思维加工图

然而对新闻的评估和对虚假新闻的拒绝部分,却是控制性思维的产物,这意味着它需要动机和能量来加以执行。控制性思维是指一种有意识、有意图目的、自发的和需要努力的思维,因此进行控制性思维需要动机和努力。大量证据显示,当人们具有仔细分析某一新闻的动机并且拥有这样做的心理能力时,他们会关闭自动导航系统并进行更具控制性的思考,更加细致地关注其各项内容及利弊。在分辨新闻的真假性时,受众应该更多地利用控制性思维并提高控制性思维的能力,评估和分辨已接收到新闻的真伪性,最终达到拒绝或排斥虚假新闻的目的。

(二)受众的新闻批评心理与虚假新闻防治

受众理解新闻的前提是具有基本的媒介素养,“媒介内容对人有何种影响,受众本身的特征是重要的决定因素”。[5]受众对新闻的接受应该是自觉的,对新闻的相信是理性的,而不是盲目的。媒介素养的高低,决定了受众能否主动利用、选择媒介内容,并能够对媒介内容做出批判性评价,而不是盲目地受媒介内容影响。没有良好媒介素养储备的受众缺乏对媒体负面效应的“免疫力”,媒介就有可能成为异化和奴役受众的工具。媒介需要人们理性地驾驭和利用。受众媒介素养的核心是良好的新闻批评心理,要预防虚假新闻对受众心理的危害,培养受众良好的新闻批评心理尤为重要。

1.培养受众的媒介批评心理,加强对虚假新闻的抵制意识

当代新闻传播事业中的媒介批评,其显著特征表现为受众的广泛参与。在我国,受众参与批评已由过去的被动参与开始转变为主动参与。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讲,社会认同意味着社会批判,社会批判意味着社会认同,肯定与否定是同一个社会行为的两个方面。

培养受众的媒介批评心理。受众批评心理的启动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受众的道德行为从心理、思想确定到实际实现的整个心理过程。社会批判的自由度标志着社会的民主化水平。因此,媒介批评代表着社会生活的民主化程度,同样可用来衡量客观环境、拟态环境和受众心理环境的和谐程度。受众对虚假新闻的批评,受众的感情移入表现在对虚假新闻的情绪反映从最初的惊奇再到轻蔑、厌恶最后到憎恨、愤怒等,这种情感对批评心理的启动产生极大的催化作用,促进受众由浅层意义上的认识到更高意志的飞跃,最终形成一种通过自己的行动达到公开批评的坚定意志。受众对虚假新闻的媒介批评能对批评对象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共同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受众可以从报道中判断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是否正确,而且可以从批评对象的错误行为中汲取教训,在预防错误行为的同时更坚定自己的正确行为。

受众的媒介批评对虚假新闻的抵制。受众应该对虚假新闻加强舆论监督,受众的舆论监督不失为治理虚假新闻的一种好方法。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整个社会的监督,新闻媒体及其新闻工作者自然也应该包括在舆论监督的范围之内。受众在参与舆论对虚假新闻的监督过程中,会对传媒的功能、准确的运作规范和基本的新闻理念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对虚假新闻的危害性有更深层的认识,虚假新闻在这样的受众面前必将失去市场。新闻传播既是一个相对平衡的有序结构,在不同时期形成确定性的结构模式;但它又是一个不断吐故纳新的耗散结构。新闻的耗散结构,是指新闻在传播过程中在媒介系统之外发生正负作用,吸收各种反馈意见,不断引起自身的突变,呈现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6]受众树立起新闻批判意识,对新闻媒体和新闻传播者进行正确监督,把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再反馈给传者,达到从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正常有序发展,最终才能推动新闻事业的进步。

2.理性接收新闻信息,提高受众对虚假新闻的免疫力

在与媒介的接触过程中,不同的受众对虚假新闻的敏感程度会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把媒介环境比作一个场的话,场独立性强的受众习惯于批评性地验证从传媒上所获知的新闻;场依存性强的受众则易受媒介信息的支配,易于轻信从传媒上所获得的新闻,可塑性强。受众在收受新闻的过程中,对传媒的“场独立”性要增强,自动提高对虚假新闻的免疫力。免疫理论探讨的是如何使人们不致轻易改变态度的方法,即采取何种措施才能使人在反面论据面前坚持原来的态度,麦奎尔类比医学领域的免疫方法提出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一点。当人们接触到对于他所持有的某种信念的攻击以及对这些攻击的反驳时,会形成某种通用的免疫力,即当再接触到对于该信念的同一种或不同种的攻击时,其对该信念的态度不会轻易改变。

当受众接收到传媒所传播的虚假新闻与自己所接触到的事实真相完全相背离时,会在心理上形成对虚假新闻的免疫力。即当他们再接触到类似的虚假新闻时,则不会轻易改变自己原来持有的态度或观念。受众应该理性地接收新闻信息,既不能完全地依赖媒体,惟媒体是从,又不能完全地否认媒体,拒绝接收媒体提供的新闻信息。对于虚假新闻,受众要正确、理性地看待,提高对虚假新闻的免疫力。受众既不能对虚假新闻等闲视之、无动于衷,又不能因对个别媒体和传者制造虚假新闻的不信任感泛化到对整个新闻传媒的不信任和怀疑。

二、传者心理与虚假新闻的防治

在我国,传者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是社会精神文明的传承者与载体,是信息的传递者。在新闻实践过程中,并非所有的传者都抱着纯正的、积极的新闻动机来从事新闻工作,而且传者在面临角色冲突时也会出现选择错误,这都容易造成虚假新闻的产生。所以在虚假新闻的防治措施中,我们有必要研究传者的心理。

(一)传者的新闻动机与虚假新闻的防治

新闻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传受者进行新闻传播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新闻目标的心理倾向和动力。新闻动机可以分为积极的新闻动机和消极的新闻动机。新闻传者积极的新闻动机包括:传播新闻信息、引导舆论的新闻动机;关注人类,交流情感的新闻动机;不断进取、满足成就的新闻动机。并非所有从事新闻工作的人都抱着纯正的、积极的新闻动机来从事新闻工作。某些传者动机不纯、带着个人目的,有的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和知名度;有的为了猎奇,哗众取宠;有的为了蒙骗世人,制造混乱,热衷于“热点新闻”“轰动效应”等等。怀着这些不正确动机的人写出来的新闻报道,必然就会造假。比如,2007年北京电视台“纸箱馅包子”假新闻制造者訾北佳是刚进电视台不久的临时人员,由于职业伦理感淡薄,在名利驱动之下,就编造了虚假新闻。

1.树立正确的新闻动机

传者应站在社会整体利益的立场、坚持原则、不带私心,努力维持新闻工作的神圣性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应时刻谨记的。记者品行要端正,作风要踏实,工作要认真,做到深入第一线采访,缜密调查。编辑编稿时应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审稿要仔细认真,遵照相关的编辑程序工作,严格审查稿件的来源和提供的渠道是否合乎规定的程序。

2.确立良好的成就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J.W.阿特金逊认为,人们有追求成就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成就动机是人们希望从事对他们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够取得圆满的优异结果和成绩,并能超过他人。积极的成就动机能够使新闻工作者高效率地完成新闻传播活动;而消极的成就动机往往会带来不利的社会影响。新闻传播活动中,有些传者表现了过强的成就动机感,甚至是为了自己能够出名或成功而不择手段地制造虚假新闻。因此,传者的成就动机应该更多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从而更多地关心社会、关心他人,以传者的人格魅力、优秀作品去感化受众。

(二)传者的新闻角色与虚假新闻的防治

美国人类学家R·林顿认为,角色就是在任何特定场合作为文化构成的部分提供给行为者的一组规范。[7]新闻角色是在一定新闻传播活动的规范和约束内与传受者的社会地位相一致的行为模式,对公众来说,是对具有特定身份、权利和义务的传受者的新闻活动的行为期望。在我国,扮演传者这个角色,使得他有权要求采访对象提供情况,也有义务及时、准确地报道各地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提供各种有益信息。当传者面临角色冲突时,如果不知道进行正确的选择,容易造成虚假新闻的产生。对虚假新闻的防治,传者要增强对新闻媒介社会地位和社会功能的正确认识,同时也必须将自己置于正确的媒介角色身份之中,忠实地代表媒介,反映媒介“公正客观”的立场。

1.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新闻工作者在面对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角色冲突时,要把考虑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价值标准莫趋利。美国著名记者拉尔夫说:“一个优秀的记者从来不会停留在新闻的表层上,新闻记者的使命就是挖掘事实真相。他拒绝写作未经亲自调查的报道,他坚持认为一切优秀的报道都是调查性报道”。[8]近几年来,线人的半职业化或职业化成为虚假新闻增多的原因之一。大型的商业网站再加上数不清的博客、论坛等,也在时刻提供各种未经核实的信息。所以这要求记者编辑一定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2.科学认识客观报道和主观倾向的辩证统一,克服情感偏差

记者在报道中的情感投入,要以对新闻事实的正确认知为基础。对事实出现错误认知,其情感也会随之出现偏差,这样就无法从事物总体、本质和发展趋势上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进而影响报道的公正性。记者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来观察事物,把握事实的本质,防止因情感偏激而产生虚假新闻。作为新闻把关人,更要学会思考分析,冷静理智地控制好情感的投入程度。传者在观念上要避免先入为主,要有一种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的愿望,不能带着观点找例子。如果采访时与自己原有的观念发生冲突,要坚决服从事实,不要强硬扭曲角度而造成虚假。

我们强调在新闻传播中将客观性原则与主观倾向有机地统一起来,就是要提倡并学会用事实说话,善于将所要表述的观点寓于所报道的事实之中,让受众在接收事实的同时领会观点。新闻的本质要求“用事实说话”,强调新闻要追求客观性。新闻工作者履行自己责任的最好方式应该是用职业化的方式取得新闻事件社会效应最大化。

(三)传媒管理者对传者进行正确新闻心理的引导

从《新闻记者》历年评选出来的十大虚假新闻来看,不少主流媒体竟然也出现在“十假”榜单中。主流媒体的职业声誉往往是多年积淀的结果,一旦在“真实性”上“失贞”,对其职业公信力的损害可能是毁灭性的。如2013年轰动一时的假新闻“习总打的”便出自百年老报香港《大公报》。为帮助记者编辑等树立正确的新闻动机和成就动机,传媒管理者可通过以下途径予以帮助和引导。

1.帮助传者树立正确的需要观

传者的不正当的心理需求容易导致虚假新闻的产生。虚假新闻的防治,要求传媒管理人员充分了解并满足传者各层次的正当的心理需求,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传者树立正确的需要观和需求动机。组织行为学家认为,实现对人的管理,首先在于充分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只有充分了解和满足人的正常需要,人的内在动机才能受到充分激发。传媒管理人员可以认真地研究和思考员工的心理需求,从而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满足传者的正当、合法的心理需求来防治虚假新闻的产生。同时传媒管理者也可以从美国人本主义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得到启发,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全面的需要调查,把各种各样的需要进行归类。首先划分出合理的需要和不合理的需要,对有不合理需要的传者进行教育。其次,对合理的需要又能分为马上能满足的需要和暂时还不能满足的需要。对暂时还不能满足的需要做解释工作,说明道理,创造条件逐步满足。最后,对能满足的需要又划分出靠组织满足的和组织帮助自力更生满足的。传媒管理者可以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采取各种措施培养传者树立正确的“需要观”。

2.通过单位内部良性的奖惩机制引导传者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倾向于从事那些可能使自己满意的行为并给这种行为赋予价值。强化是指采用适当的强化物来增加行为反应的强度、概率或频度的过程。当某种行为得到奖励而被强化时,学习的过程就发生了,但是,如果这是惟一的学习方法,那么人们就得自己尝试各种各样的行为,并坚持那些得到奖励的行为,而抛弃那些导致惩罚的行为。[9]新闻单位内部,传者通过媒介管理人员所提供的榜样学习新的行为模式,所获得的强化属于间接性即替代性强化,它可以使人们凭借观察学习,借助示范作用建立新行为。奖励是社会对人们的良好行为或取得的突出成绩,做出的卓越贡献给予积极肯定,以加快人的自我发展、完善,为社会创造更大更好的效益;惩罚则是社会对人们的不良或不正确行为给予否定,以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对虚假新闻建立良性的奖惩制度,传者能够逐渐自觉地远离制造虚假新闻的行为。新闻传媒管理者应在新闻工作者成就动机激励方面加强管理工作,应建立健全岗位与职责分析制度;将理想目标、工作目标激励相结合,分配激励与员工奖励制度相结合;建立健全科学测评制度;加强晋升激励和培训激励制度等有效的激励机制。

3.积极帮助记者编辑等预防和消除心理危机

目前新闻从业人员因生存压力和社会保障普遍感到的高度焦虑感、某些记者面临新闻理想的追求与现实遭遇的打击的冲突产生的职业枯竭感等表现都可归于传者的心理危机,这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质量和媒体声誉,进而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如何正确地认识、预防和消除传者的心理危机,同样是防治虚假新闻的重要手段。

媒体管理人员应该充分重视记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把记者的心理健康纳入职责范围之内。媒体应当积极地采取各种措施减轻记者心理压力,如实行科学的考评制度,或者经常举办一些心理知识的培训、咨询活动等。记者心理健康还有赖于各级新闻工作者协会(记协)和各类新闻社团的关心。中国记协章程第11条明确规定:“关心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条件和身心健康”是记协任务之一。新闻行业组织可以直接向记者提供心理咨询和指导,也可以协助和监督媒体,为缓解记者心理压力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媒体管理人员应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心理常识教育,从心理学的角度深刻剖析虚假新闻产生的社会背景、工作危害等,使他们学会用科学的心理对待工作、处理生活,为彻底杜绝假新闻的发生,构筑一道科学的强大的心理堤坝。

三、结语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因素的冲击、新闻职业道德的滑坡、以及媒介管理上的疏漏等原因,虚假新闻屡禁不止,新闻真实性受到严重挑战,虚假新闻已经成为社会的“顽症”。这不能不引起新闻业界和学界的高度重视,不能不要求我们从理论上,从传者和受众的心理上去寻找防治的办法。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与传者和受众的不健康心理需求密切相关,而这些不健康的心理的背后,总是有其各种各样复杂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诱因。要预防和治理虚假新闻的制造和传播,就需要通过自律或他律的方式,阻断这些不良诱因,从而形成健康的传播心理环境,减少和杜绝虚假新闻的产生。

[1]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35

[2]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29

[3]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267

[4][美]阿伦森(Aronson,E.) .社会心理学[M].侯玉波,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71

[5]刘晓红、卜卫.大众传播心理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5

[6]刘建明.媒介批评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49

[7]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10版)[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98

[8][美]梅尔文.门彻.新闻报道与写作[M].展江,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8

[9][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39

猜你喜欢

动机媒介受众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书,最优雅的媒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动机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