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居民的再分配偏好:现状、差异与政策启示*

2014-03-10彭瑞娟徐建斌

税收经济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公平分配维度

◆彭瑞娟 ◆徐建斌

我国居民的再分配偏好:现状、差异与政策启示*

◆彭瑞娟 ◆徐建斌

居民的再分配偏好是指居民对再分配的支持程度,是居民对当前收入分配状况认同度的重要体现。整体而言,当前我国居民的再分配偏好较为强烈,而且再分配偏好在不同户籍、身份特征和公平认知的居民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为构建和谐的收入分配格局,在短期内,要强化财税政策的收入分配功能,形成公平的财税体系;在中长期内,要重新划分中央和地方的事权范围,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和减少行政审批。

再分配偏好;户籍制度;身份特征;公平认知

居民的再分配偏好(Preference for Redistribution)①再分配偏好与再分配需求(Demand for Redistribution)、再分配支持(Support for Redistribution)等概念并无实质区别。指的是居民对再分配的支持程度和倾向程度,是再分配在微观机制层面的主要体现,也是居民对当前收入分配认同度的重要表现。近年来,国外学者对再分配偏好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理论与经验分析(徐建斌等,2013)。②徐建斌,刘 华,尹开国:《居民再分配偏好的影响因素研究述评》,《国外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第50-55页。然而,国内学者对居民再分配偏好的关注尚且不足,当前国内对再分配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于宏观层面的研究,较少涉及个体的再分配态度研究。事实上,一个国家的分配政策并非完全基于真实的收入分布状况,而更多地基于经济活动中个体所感知的收入分布状况(Cruces等,2013);③Cruces, G., Perez-truglia, R., Tetaz, M. Biased Perceptions of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Preferences for Redistribution,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13, 98(2), 100-112.此外,对社会稳定具有实质性影响的是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即个体关于收入分配所做出的价值判断,而不是收入分配的客观状况(李骏和吴晓刚,2012)。④李 骏,吴晓刚:《收入不平等与公平分配:对转型时期中国城镇居民公平观的一项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 2012年第3期,第114-128页。为此,从微观层面分析个体的再分配态度和倾向是非常必要和富有意义的。本文利用微观调查数据,对我国居民的再分配偏好现状及其在不同居民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我国居民再分配偏好的现状

(一)数据来源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和香港科技大学社会调查中心合作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项目(China General Social Survey, 简称CGSS)。①CGSS数据向社会完全开放,只需填写申请表就可以获得,它已成为学者们研究工作、就业和生活情况,以及对当前一些社会问题的看法等问题所公认的权威数据。更详细的信息参见该项目网站:http://www.chinagss.org/。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综合性、连续性的大型社会调查项目。该项目始于2003年,之后分别于2004年、2005年、2006年、2008年进行了共五次大型调查,顺利完成了项目的第一期工程;自2010年起,CGSS开启了第二期项目调查。CGSS项目采用多阶分层抽样方法,对全国具有代表性的县(区)、街道(乡、镇)、居(村)委会、家庭进行调查,对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的工作、就业和生活情况,以及对当前一些社会问题的看法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访问。在实证分析中,国外学者主要利用微观调查数据来分析居民的再分配偏好。类似的,本文利用2003年、2005年、2006年和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来分析我国居民的再分配偏好状况。

(二)再分配偏好的度量

在实证研究中,国外学者们主要通过对问卷“你是否同意从富人那里征更多的税来帮助穷人”或者“你是否认为缩小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之间的差距是政府的责任”的回答来度量居民的再分配偏好。本文亦采取上述方法度量我国居民的再分配偏好。鉴于历年调查问卷的设计和数据的可获得性,在2003年、2005年、2006年数据中,本文采用“你是否同意从富人那里征更多的税来帮助穷人”的回答度量居民的再分配偏好,在2008年数据中,本文则采用“你是否认为缩小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之间的差距是政府的责任”的回答度量居民的再分配偏好。此外,为了减轻异常值和无效样本值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在具体分析过程中,本文剔除再分配偏好变量的无效样本,即剔除对问卷“你是否同意从富人那里征更多的税来帮助穷人”或者“你是否认为缩小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之间的差距是政府的责任”回答为“不知道”、“无法选择”、“不回答”等的样本。

(三)我国居民再分配偏好的现状分析

根据历年的CGSS调查数据,本文绘制了我国居民的再分配偏好状况图,如图1所示。

图1 我国居民再分配偏好的现状

从图1不难发现,整体而言,我国居民的再分配偏好较为强烈,从2003-2008年,“同意”以及“非常同意”“从富人那里征更多的税来帮助穷人”的居民占比均超过了80%。具体而言,在2003年,有81.48%的人选择“同意”维度,在2005年、2006年和2008年,选择“同意”和“非常同意”维度的居民占比分别大约为85%、80%和82%。值得一提的是,从不同选择维度来看,选择“非常同意”维度的居民比例有所下降,而选择“同意”维度的居民比例则有所上升,这就表明,我国居民再分配偏好的内部结构在发生一些细微变化,居民再分配偏好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所降低的。但总体而言,我国居民的再分配偏好较为强烈是个不争的事实,这也与我国当前较为普遍的“仇富”社会现象也是一致的,之所以会这样,主要原因可能有两个:首先,由于我国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因此,整体而言,我国居民的收入不平等厌恶程度较高,面对我国收入分配的持续恶化,我国居民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再分配偏好;其次,更为重要的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骄人成绩,但很多制度改革严重滞后,特别是城乡分治、行业垄断、行政腐败等体制性问题突出,这就使得经济发展的成果并没有让全民所共享,这些制度性障碍是产生不公平、不合理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徐建斌等,2013),①徐建斌,刘 华,尹开国:《居民再分配偏好的影响因素研究述评》,《国外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第50-55页。也是引起我国居民对收入分配普遍不满的主要因素,进而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再分配偏好。

二、我国居民再分配偏好的差异分析

如前文所发现的,整体而言,我国居民的再分配偏好较为强烈。但在不同居民之间,再分配偏好是否存在差异呢?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再分配偏好的影响机制。因此,本文分别利用2003年和2008年的CGSS数据,分析再分配偏好在不同户籍、身份和公平认知居民间的差异。

(一)居民再分配偏好在不同户籍之间的差异分析

户籍制度是我国最富特色的制度安排之一,它不仅对我国人口迁移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居民的医疗、教育、养老保险等公共福利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不同户籍身份的居民对于再分配的态度和倾向可能会存在一定差异。基于此,本文分别利用2003年和2008年数据对居民再分配偏好在不同户籍居民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由表1给出。

表1 居民再分偏好的户籍差异 单位:%

理论上,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当属弱势一方。由于再分配其实是部分财富从富人向穷人的转移过程,为此,从经济动机方面考虑,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应该具有更加强烈的再分配偏好,期待从再分配中获得更多的经济福利。然而,根据表1,我们不难发现,与农村居民相比,城镇居民的再分配偏好反而更加强烈。以2008年为例,②由于2003年调查数据主要是基于城镇居民的调查,为此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与农村居民相比,“同意”和“非常同意”维度的城镇居民占比高出2.1个百分点。究其原因,可能有两点:首先,我国城乡分治的政策使得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所享有的公共福利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居民所享有的公共福利严重不足,再分配的经济福利大部分被城镇居民所享有;其次,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对当前的收入不平等更加宽容,因为在某种意义上,从集体化年代解放出来的农民觉得他们的生活正越来越好,此外,农村居民关于不平等的态度更可能是基于与周围村子人的比较而非城市富人的比较,因此对自身状况比较乐观(怀默霆,2009)。①怀默霆:《中国民众如何看待当前的社会不平等》,《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第96-121页。

可见,在我国城乡分治的政策下,由于我国农村居民所享有的公共福利严重不足和农村居民的相对乐观态度,导致他们的再分配偏好略低于城镇居民。

(二)居民再分配偏好在收入阶层、性别、受教育程度等不同身份特征之间的差异分析

利己动机是居民再分配偏好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之一,居民对于再分配的态度和倾向会取决于他们的自我利益(Fong,2001)。②Fong, C. Social Preferences, Self-Interest and the Demand for Redistribution,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01, 82(2), 225-246.而不同身份特征的居民在不同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可能会体现出不同的再分配偏好。基于此,本文利用微观数据对不同身份特征的居民再分配偏好差异进行分析,结果由表2给出。

表2 居民再分配偏好的身份特征差异 单位:%

从表2可以看出,居民的再分配偏好在不同身份特征居民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首先,不同收入阶层的居民再分配偏好存在显著差异,收入阶层越高,再分配偏好越弱。在2003年数据中,上下层居民在“同意”维度的再分配偏好占比相差约为8个百分点,而且这一差异在2008年表现得更为突出,上层居民选择“同意”维度占比约为72%,而下层的占比为87%,二者相差15个百分点。这表明,社会经济地位是影响我国居民再分配偏好的重要因素,收入阶层越高,再分配给其带来的经济损失就越大,因此该类居民的再分配偏好就越弱,反之亦然。其次,居民再分配偏好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与男性相比,女性的再分配偏好更加强烈。2003年,女性选择“同意”维度的占比比男性高出2.1个百分点,但在2008年,这一差异仅为0.3个百分点。本文认为,女性的再分配偏好之所以更加强烈,这主要是因为,在中国,女性在照顾家庭方面一般肩负着更大的责任,在劳动力市场中也处于弱势一方,而且女性一般更加厌恶风险,因此,她们期望通过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来平滑自身所面对的风险,因而更加支持再分配。第三,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居民再分配偏好存在明显差异,但关系较为复杂。从2003年数据来看,在选择“同意”维度中,受过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居民占比明显低于初等教育和未受教育的居民,但在2008年数据中,受过高等教育且选择“同意”维度的居民占比显著高于中等和初等教育居民。这表明,受教育程度与我国居民再分配偏好间的关系较为复杂,一方面,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居民往往是收入水平更高的居民,在利己动机的影响下,他们可能会具有更弱的再分配偏好;另一方面,受教育程度更高的人会更加关注社会的两极分化现象,从而更加支持再分配。此外,我国的教育教育体系所传达的核心价值观为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这就使得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居民会更加同情社会底层的居民(李骏和吴晓刚,2012),③李 骏,吴晓刚:《收入不平等与公平分配:对转型时期中国城镇居民公平观的一项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 2012年第3期,第114-128页。从而具有更加强烈的再分配偏好。

可见,居民的再分配偏好在不同收入阶层、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等身份特征间存在显著差异,在自我利益驱动下,收入底层、女性居民具有更加强烈的再分配偏好,但受教育程度对再分配偏好的影响较为复杂。

(三)居民再分配偏好在不同公平认知之间的差异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当要表达自身立场和观点时,作为社会人的居民不仅会受到经济利益的显著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公平正义观的影响。①②Alesina, A., Angeletos G. Fairness and Redistribu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5, 95(4), 960-980.居民再分配偏好作为对再分配的态度和收入分配状况认同度的重要体现也不例外。因此,本文从个人社会流动性经历和机会公平认知两个方面,分析居民再分配偏好在不同公平认知之间的差异,结果由表3给出。

表3 居民再分偏好的公平认知差异 单位:%

个体的社会流动性经历(Social Mobility Experiences)会让他们衡量自身努力在个人成功中的重要性并判断社会公平状况,并以此评估再分配政策的激励成本(Incentive Costs),进而表达自身的再分配态度(Piketty, 1995)。③Piketty, T. Social Mobility and Redistributive Politic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5, 110(3), 551-584.本文通过对CGSS问卷“与三年前相比,您的社会经济地位”是上升还是下降的回答来度量居民的社会流动性经历,其中回答为“上升了”、“差不多”、“下降了”分别表明其具有“向上”、“差不多”、“向下”社会流动性经历。从表3中可以看出,不同社会流动性经历的居民再分配偏好存在明显差异,具有“向下”流动性经历的居民再分配偏好明显高于具有“向上”流动性经历的居民。具体而言,在2003年,在具有“向下”流动性经历的居民中,选择“同意”维度的占比约为84%,而具有“向上”流动性经历的这一比例约为79%,二者相差5个百分点,在2008年中,二者的占比也相差4个百分点。这表明,在我国,具有“向上”流动性经历的居民更加认同社会的公平状况,从而具有更弱的再分配偏好,而具有“向下”流动性经历的居民则具有更加强烈的再分配偏好。

机会公平与均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也直接影响着居民对社会政策的看法和态度。在2003年数据中,本文以对问卷“在我们这个社会中,工人和农民后代与其他人的后代一样,有同样多的机会成为有钱、有地位的人”作“同意”、“不同意”的回答来度量居民的机会公平认知;在2008年数据中,本文以对问卷“在我们的国家,人们有同样的获得大学教育的机会,无论他们的性别、民族和社会背景怎样”作“同意”、“不同意”的回答来度量居民的机会公平认知。从表3不难发现,在不同机会公平认知的居民间,再分配偏好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认为机会不公平的居民再分配偏好明显高于认为机会公平的居民,在2003年,认为机会公平的居民组选择“同意”维度的占80.6%,而认为机会不公平的居民组选择“同意”维度的占83.7%;在2008年,二者的差异则更加明显,前者的比例仅为76.3%,后者的比例则为83.8%。这就启示我们,如果居民认为当前社会的机会是均等的,即人人都有机会通过自身的奋斗获得成功,那么居民将具有较弱的再分配偏好;与之相对,如果居民认为机会不公平的,那么他将具有较为强烈的再分配偏好。

可见,居民的公平认知对其再分配偏好具有显著影响,那些认为社会是公平的居民具有更弱的再分配偏好,而那些认为社会是不公平的居民具有更加强烈的再分配偏好。

三、政策启示

居民的再分配偏好反映居民对再分配的支持和倾向程度,是居民对当前收入分配状况认同度的重要体现。当前,整体而言,我国居民的再分配偏好较为强烈,表明我国大多数居民对收入分配的认同度较低。在对我国居民再分配偏好的差异分析基础上,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三个“共同享有”,即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①新华网,2013-03-18, http://news.chengdu.cn/content/2013-03/18/content_1181027.htm?node=16840。笔者建议从短期和中长期两方面来推进我国的收入分配改革,营造机会公平的社会环境。

第一,从短期来看,要强化我国财税政策的收入分配功能,形成利于公平的财税体系。居民再分配偏好不仅受到基于利己动机的身份特征显著影响,而且受到社会公平认知的重要影响。当前,我国税制以流转税为主体,整个税制呈现出一定的累退性,税负不公现象较为严重,此外,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个人财富的存量已经相当可观,而这些财富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竞争起点的不公平。为此,我国应该积极推进财产税等直接税的建立,逐步优化我国的税制结构,形成有利于社会公平的税制结构(刘华等,2012)。②刘 华,徐建斌,周琦深:《税制结构与收入不平等:基于世界银行WDI数据的分析》,《中国软科学》,2012年第7期,第79-85页。与此同时,完善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中央政府应该将更多的财政支出用于教育、医疗等领域,特别是要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让广大农村和落后地区的居民在教育、医疗等方面享有同等机会。

第二,从中长期来看,首先,重新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关系。在当前的财税体系下,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相匹配。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地方的公共服务严重不足,从而使得城乡居民所享有的公共服务严重不均。为此,基于操作层面的考虑,可以从事权划分着手,重新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范围,将医疗、义务教育、社保、司法等涉及国民基本权利的支出责任上收中央,这不仅将大大降低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而且有利于实现居民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其次,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的背后其实是各种权利的改革。当前,在城乡分治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居民的脆弱性远远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所享有的公共服务千差万别,而城乡公共服务的这种不均等导致了城乡之间基本的教育和医疗的不均衡,进一步形成了城乡人力资本投资和健康机会的不均等。为此,在推进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时,最为关键的是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最后,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减少行政审批,打破垄断。当前,与市场相比,我国政府的力量过于强大,它控制着包括信贷、土地等关键资源,这不仅不利于市场机制的有效发挥,而且易滋生腐败,进而产生社会不公现象,为此,应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逐步放权,减少行政审批,逐渐形成一个有限、有效的政府。此外,我国当前的行业垄断现象较为严重,严重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原则,也是形成不公平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为此,政府应该推进市场准入制度,打破垄断,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形成公平的收入分配提供制度保障。

(责任编辑:盛桢)

F124.7

A

2095-1280(2014)03-0090-06

*本文的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限理性行为与个人纳税遵从”(项目批准号:71173079)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税收公平:测量方法与公平度度量”(项目批准号:12YJC790240)的资助。作者感谢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与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及其人员提供数据协助,本文内容由作者自行负责。

彭瑞娟,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徐建斌,男,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公平分配维度
公平对抗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怎样才公平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笨柴兄弟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公平比较
光的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