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作动词“テイル”表示“结果状态”的习得误用分析

2014-03-08宫琳菁

商洛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测试题日语用法

宫琳菁

(商洛学院语言文化传播学院,陕西商洛726000)

动作动词“テイル”表示“结果状态”的习得误用分析

宫琳菁

(商洛学院语言文化传播学院,陕西商洛726000)

在以往的二语习得研究中,表示“结果状态”的“テイル”仅限于变化动词的“テイル”形,动作动词“テイル”表示“结果状态”的习得情况尚不明确。采用测试调查的方法,对200名中高级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动作动词的“テイル”表示“结果状态”的习得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明确了学习者在该习得上主要有“タ”“ル”“テイタ”的误用倾向。其主要原因分别是:“タ”的误用是由于汉语“了”的负迁移;“ル”的误用是由于学习者受英语一般现在时用法的影响;“テイタ”的误用是由于过度训练造成的。

动作动词;“テイル”;结果状态;误用

日语中“テイル”的学习是日语学习者的一个重点难点。在“テイル”众多的用法中,其基本用法是表示“动作持续”和“结果状态①”[1]164。“テイル”的这两种基本用法的习得情况也成为日语二语习得研究中的热点,像黑野敦子[2]、Shirai,Y.&Kurono,A.[3]、小山悟[4]、菅谷奈津惠[5-9]、许夏珮[10]等都有研究。但是在以往的习得研究中,表示“结果状态”的“テイル”仅限于变化动词②的“テイル”形。例如:

动作动词的“テイル”表示“结果状态”的习得情况尚无人问津。因此,以往表示“结果状态”的“テイル”的习得研究是片面的。那么从动作动词的角度出发,进行调查研究,就可以弥补以往“结果状态”“テイル”习得研究中的不足,弄清动作动词表示“结果状态”的“テイル”习得状况,明确其误用倾向并分析原因,从而填补“结果状态”的“テイル”相关习得研究在这方面的空白。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被试是中高级日语学习者,西安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三年级100名、四年级100名,共200名③。一年级和二年级日语专业的学生为初学者,可能对测试调查中的试题理解有困难,因此不作为调查对象。

二、测试设计

测试调查中的试题④由判断正误·改错题和选择题两种题型组成。判断正误·改错题共10题。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分别是所给动词的“ル”形、“タ”形、“テイル”形、“テイタ”形。因为本调查中的“テイル”都出现在句末,并为现在时,为避免被试有意识地选择“テイル”形,因此在选择题中加入了其他关于“体”的问题(但不做为分析的对象)。选择题包括作为分析对象的10题,共47题。各种用法随机分布在试题的选择题中。

所有试题项目都经过日语母语者的确认、修正。

表1所示为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和各自所对应的题目数。

表1选择题设计

三、调查实施

在调查正式实施前,对17名学生进行了预备调查,并修改了他们指出的比较难理解的句子。本调查是在三、四年级的班里,利用日语精读课堂的时间实施的。做题时间没有限制(平均大概需要35分钟左右)。如遇到生词,被试的学生可以查字典,或者向调查者询问,调查者以浅显易懂的日语或汉语作以说明。

四、数据的收集标准

判断正误·改错题为判断下划线动词的词形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要求改正的题型。那么根据被试的回答就可以判断被试是否真正掌握动作动词的“テイル”形表示“结果状态”的用法。下面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数据的收集标准。

4)(書斎の様子である)

書棚が右手の壁面を埋める。()

像上面这道题,如果被试判断正确,给0分;判断错误并改正为“埋めている”,给1分;如果判断错误,改正为“埋めている”以外的其它词形,其实被试的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动作动词“埋める”的“テイル”形表示“结果状态”的这一用法,因此给0分。

5)(爆竹が鳴っている。)

臆病な七歳の娘は両手で耳を覆って、目を閉じている。()

上面这道题,被试如果判断正确,给1分;如果判断错误,不管改为动词的任何词形,都给0分。

选择题是给题目句子()的地方,从所给动词的“ル”“タ”“テイル”“テイタ”形四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如果选择动词词形的“テイル”形,给1分;选择其它词形或着不作答,不给分。

以上从调查的对象、测试设计、调查的实施以及数据的收集标准四个方面介绍了本研究的调查方法。

五、调查结果

要知道学习者在学习上的难点,就必须明确学习者有哪些误用倾向。利用SPSS17.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下表2是试卷调查中各测试题及各测试题的正确率及错误率的数据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在这20道动作动词的“テイル”表示“结果状态”的测试题中,其主要误用类型有动词的“ル”形、“タ”形、“テイタ”形。其中由动词的“タ”形导致的误用率在20%(包括20%)以上的测试题就达到了13个,其中由“タ”引起误用的最大比率达到了77%(f);“ル”形引起的误用率在10%以上的测试题有7个,其中由“ル”形引起误用的最大比率是32.5%(e);“テイタ”形导致的误用率在10%以上的测试题有8个,其中由“テイタ”形引起误用的最大比率是27.5%(l)。由此可以得知,在动作动词表示“结果状态”的“テイル”习得中,由“タ”形引起的误用数量最多,接下来是“ル”形和“テイタ”形,同时在误用类型中,还有少数的其它误用的动词词形(例如てある形、使役形、被动形等)。

六、误用倾向及原因分析

(一)母语负迁移引起“タ”的误用

在二语习得研究中,要考虑各种因素来分析学习者的习得状况。Selinker指出在中介语中主要有五个阶段⑥在发生作用,第一阶段就是语言迁移[11]56。迫田久美子就母语和目标语迁移的类型,列举出了正负迁移、回避、过剩生成及停滞现象四种,关于正负迁移,她指出在二语习得中,学习者的母语带来正面影响的叫正迁移,带来负面影响的叫负迁移[13]82-86。那么本小节从学习者母语汉语负迁移的角度,来探究在动作动词表示“结果状态”的“テイル”的习得中由“タ”引起误用的主要原因。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与日语中表示“结果状态”的テイル⑦有关系的汉语中的助词“着”与“了”,来看看中日两国语言的异同。

表2动作动词表示“结果状态”的“テイル”的习得调查结果

1.汉语中的“着”与“了”

在讨论“着”“了”和日语中表示“结果状态”テイル的关系之前,首先,参考吕叔湘[14]、张黎[15]、杨凯荣[16]等对汉语中“着”“了”的主要意义作以说明。

助词“着”主要表示动作自身的持续状态及某动作结果的存留,换句话说就是表示“动作的持续”和“结果状态”[14]665-666。“着”表示“动作的持续”时,跟在动词后,动词前也可以加上副词“正”“在”“正在”,有时句末还有“呢”。例如,“人们高兴地唱着、跳着”⑧“他们正看着电视节目呢”等;当“着”表示“结果状态”时,接在动词、形容词之后,但动词、形容词之前不可加“正”“在”“正在”。例如,“门开着呢。”“夜深了,屋里的灯还亮着。”

汉语中的助词“了”有两个,“了1”表示动作和变化的完成,例如,“我已经问了老李”“我买了三张票”等;“了2”为语气助词,用在句末,主要肯定事态出现了变化或即将出现变化,有成句的作用,像“这道题我会做了”“你听外边是不是下雨了?”[14]351,[16]61-93。同时,还有“了1+2”,换句话说就是“了1”和“了2”的融合,表示动作完成并且事态已有变化,例如“衣服洗干净了”“铅笔掉在地上了”[14]353,[18]93。但“了”的主要意思是表示完成。

2.“结果状态”的テイル与“着”“了”的对应关系

因为汉语中的“着”表示“结果状态”,所以和日语中的テイル对应。

6)二つ並んでいる席の通路側の方を取って、同じように身体を背後にもたせて、軽く眼をつむっている。(あした来る人)

她坐在路边椅子上——椅子是两张相对的,微微合着眼睛⑨。

7)おれと山嵐は一生懸命に障子へ面をつけて、息を凝らしている。(坊ちゃん)

我和豪猪拼命把脸贴在窗纸上,屏着气往外瞧。

但是“着”本身具有很强的“附着”意思,所以在表示“结果状态”时,更多是用在存在句中;同时“着”与“开始”“到达”等变化动词不能同时使用;而且当动词后有补语时,“着”也不能使用,所以像“落满着”“掉下着”在汉语中就不存在。因此,日语中表示“结果状态”的テイル译为汉语时,翻译成“着”是有限制的,更多的是翻译成“了”。

8)さらに登って、ギルギットに行くと、ポプラは完全に落ちている。(あした来る人)

再往上登到吉尔吉特,白杨叶就掉光了。

9)街の中で見ると、どこか野暮ったさがあったが、ここではそれが消えていた。(あした来る人)

在街头看上去他是有点粗俗,而在这里则无迹可寻了。

“了”有表示动作·变化完成的“了1”、肯定事态出现了变化或即将出现变化的语气助词“了2”以及“了1”和“了2”的融合体、表示动作完成并且事态已有变化的“了1+2”。由此可知“了”并没有表示“结果状态“这一意义。那么汉语中的“了”和日语中表示“结果状态”的テイル为什么能够相互对应呢?庵功雄指出,这是由于中日两国语言在观察事态时角度的不同而引起的,在表示“结果状态”时,日语从结果的角度,更关注的是结果的存在,而汉语从变化的侧面,更关注的是变化的完成[17]。由此可知在日语中表达“结果状态”时,汉语中的“了”表示变化的完成。因此,汉语中的“了”虽然没有表示“结果状态”这一意思,但在形式上和日语中表示“结果状态”的テイル对应。

Rod Ellis(1985)指出当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相似时,产生正面影响,当相异时,产生负作用[11]5。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对于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来说,在动作动词表示“结果状态”的“テイル”的习得中,“着”会引起正迁移10○,“了”会引起负迁移。

而日语中的“タ”表示完成,和汉语中的“了”具有相同的意思,所以和“了”也对应。因此对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来说,当日语中“结果状态”的テイル翻译成“了”时,可以推测学习者“タ”误用的可能性会比较高。

3.“タ”的误用分析

从汉语负迁移的角度来分析日语学习者产生“タ”误用的原因。

10)“f息子が麻薬中毒になっているという事実は私の心を引き裂いている。”

从表2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知,该题由“タ”引起的错误率在整个试卷中最高,达到了77%。该句的汉语译文⑪为“儿子吸毒的事实撕碎了我的心”。在此句中表示“结果状态”的“引き裂いている”翻译成汉语为“撕碎了”。而“撕碎了”中的“了”在汉语中表示动作的完成,那么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就会很容易受汉语“了”的影响,认为是“引き裂く”这一动作的完成,就会误用成日语中表示动作完成的“タ”形—“引き裂いた”。在本句动作动词“引き裂く”的“テイル”形表示“结果状态”时,汉语中表示完成的“了”产生了负面影响,“タ”的误用主要是由于“了”的负迁移引起的。

11)“s(今は夜の11時ごろである)病棟はどの部屋も電灯を消している。”

本道题“タ”的错误率也很高,超过了一半,达到了59%。本句的译文为“(现在是晚上11点左右。)病号楼所有房间都熄灯了”。由于表示“结果状态”的“電灯を消している”对应的汉语为“熄灯了”,学习者由于受“了”的负迁移影响,就很容易把“電灯を消している”误用成了“電灯を消した”。

在本次20道测试题中,动作动词表示“结果状态”的“テイル”翻译成汉语“了”的测试题有12道⑫。其中由“タ”引起的错误率在20%(包括20%)的有11道(h中由“タ”引起的错误率是14%)。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在动作动词“テイル”表示“结果状态”的习得中,“タ”的误用主要是由于汉语“了”的负迁移导致的。

(二)第一外语导致“ル”的误用

从表2误用类型的数据结果来看,“ル”的误用也不在少数。学习者为什么把动作动词表示“结果状态”的“テイル”形误用成“ル”形呢,最初笔者也难以理解。在追加的访谈中,把“テイル”形误用成“ル”形的大部分被试的学习者这样回答道:“表示一个状态或事实时,在英语中使用一般现在时,动词词形没有变化,也就是用动词的基本形,当然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动词后要加s/es,但日语中并没有人称单复数的限制,所以推测应该用动词的基本形“ル”形。”通过对英语语法的调查,确实英语的一般现在时态对动作动词表示“结果状态”的“テイル”习得带来了负面影响。

迫田指出语言迁移大多数情况下是第一语言也就是学习者母语的迁移,有时候也存在第一外语给第二外语的学习带来影响的情况[13]86。此次作为调查对象的三、四年级学生都没有去过日本,在大学以前也没有学过日语,他们的第一外语是英语。

这里首先参考康俊民[18]、闫文丽[19]等,对英语的一般现在时的用法简单作以说明。第一,表示现在的状态。(He loves sport.The sun shines so brightly.)第二,表示现在的习惯性动作(Mr. Smith usually reaches company at 8:00.You always make fun of me.)第三,表示真理或者一般的事实(The earth moves round the sun.light travels faster than sound.)第四,表示预定的事情(Tomorrow is Sunday.What does the train leave?)。

由此可知,英语中的一般现在时有表示现在的状态这一用法,而日语中“结果状态”这一用法可以说是现在状态的一种。这里从试卷中列举两个测试题,来分析学习者由于受英语一般现在时的影响而引起“ル”的误用。

12)“e君の、いつかは必ずいいものを書いてみせるという気持ち、それが君という人を生かしています。”

该句通过动作动词“生かす”的“テイル”形,表示主语“気持ち”支撑着宾语“君という人”这一现在的状态。在该测试题中,32.5%的被试把该题的“生かしています”改为动词的基本形“生かす”。由动词“ル”形引起的错误率占到了近三分之一。当学习者判断该句表示现在的一种状态,如果从英语中一般现在时(动词的基本形)的用法来类推,就会判断日语也应该用动词的基本形,“ル”的误用也就在所难免了。

13)“g今実施している強制経済策が販売店の反感を買っている。”

该句也是通过动作动词“買う”的“テイル”形,表示现在销售商对强制经济政策反感的一种现状。由于受英语一般现在时的负面影响,“ル”的误用率也达到了一定的比率,占到了18.5%。同时从该句的英语译文“The enforcing economic policy taken now arouses the sellers’strong repugnance”来看,也是用的是动词的一般现在时“arouses”。

以上是从受第一外语英语一般现在时影响的角度,分析了动作动词表示“结果状态”的“テイル”中“ル”的误用原因。

(三)过度训练导致“テイタ”的误用

关于“テイタ”的误用,从追加访谈中可得知,回答成“テイタ”的大部分学习者是掌握了动作动词“テイル”形表示“结果状态”这一用法,但由于对问题中现在时的语境没有正确把握,认为是过去的状态,所以误用成动作动词的“テイタ”形。

14)“l(以下は今僕と高木さんは空港で別れるときの場面である。)

高木さんは僕ににこっと笑うと、さようなら、と言って、もう背中を向けている。”

15)“p(私は公園で散歩している時)

気がつくと、いつの間にか芭蕉が新芽を一尺五寸ぐらいも伸ばしている。”

在追加访谈中,回答成“テイタ”的大部分学习者这样反省到:“虽然知道l是表达了田中先生的背角度发生了变化,现在是面向我的这一状态,但只是注意到‘空港で別れるときの場面である’这一背景描述,漏掉了句子中间提示现在时的‘今’,同时也没有实际的场景,以为是描述过去的事情”“在p中,芭蕉新芽的长度发生了变化,现在已经是一尺五寸,知道是表示“结果状态”的用法,但是没有太注意‘私は公園で散歩している時’背景描述,以为是过去的场景”。14)、15)由“テイタ”引起的错误比率分别占到了27.5%、25%,并不是少数。在此次20道测试题中,由“テイタ”引起的错误比率在10%以上的测试题就有8道,同时还进一步观察到这8道题中有7道是陈述句。为什么学习者容易忽略陈述句中现在时的提示,从而不能正确掌握问题中现在时的语境而产生“テイタ”的误用呢?笔者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没有实际的场景,对学习者来说很容易会误认为是过去的状态;二是在三、四年级使用的教材[20]大部分是文学作品,在描写状态的陈述句中使用过去的时态很多。学习者把动作动词表示“结果状态”的“テイル”误用成“テイタ”最主要的原因是第二点,是受教材过度训练的影响。

七、结语

本研究通过测试调查的方式,对中高级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动作动词的“テイル”表示“结果状态”的习得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明确了学习者的误用倾向,主要误用类型是动作动词的“タ”形、“ル”形、“テイタ”形。其主要原因分别是:“タ”的误用是由于汉语“了”的负迁移;“ル”的误用是由于学习者受英语一般现在时用法的影响;“テイタ”的误用是由于教材的过度训练。本文考察研究的问题不仅弥补了“结果状态”的“テイル”相关习得研究的不足,同时也将对日语中“テイル”的教育教学带来积极影响。

注释:

①关于日语中“结果状态”的定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山田敏宏(1997)这样定义到:“‘結果の状態’とは主体及び対象の変化の結果が残存する場合と主体に何らかの変化の結果が経歴的に残存する場合。”本论文按此定义,研究动作动词“テイル”表示“结果状态”的习得情况。

②奥田靖雄主张按照主体的动作或主体的变化的标准来对日语动词进行分类,也就是说动作动词是主体的动作动词(像“開ける”“作る”等),变化动词是主体的变化动词(像“落ちる”“汚れる”等)。

③实际上回收的有效问卷三年级126份,四年级105份,从统计方便考虑,随机从三、四年级的有效问卷中各抽取了100份,共200份。

④试卷调查中测试题使用的句子从中日对译预料库小说中动作动词的“テイル”“テイタ”表示“结果状态”陈述句或者会话变化而来的。变化后的句子经过了5个日本人确认,修正。

⑤下表的英文字母序号与调查试卷中的序号无关,是从方便分析的角度考虑,新标注上的。

⑥这五个阶段分别是语言迁移、目标语言规则的过剩化、训练迁移、第二语言的学习策略及第二语言的传达策略。(Ellis1985、牧野高吉译1988:56)

⑦如果没有特别指出,在本文中テイル指的是“テイル”和“テイタ”。

⑧文中“着”“了”的例句来自吕(1999)、杨(2001)。

⑨6)-9)的译文是来自中日对译语料库中的译文。

⑩因为本文主要是误用分析,对“着”的正迁移暂不讨论。

⑪汉语译文在测试中不出现,该译文为笔者所译,并得到了5个中国人的肯定,同意。

⑫除了f和g以外,还有c、d、g、h、i、j、k、l、m、n、p、q。其余测试题和“着”对应。

[1]吉川武時.現代日本語のアスペクトの研究[M]//金田一春彦.日本語動詞のアスペクト.東京:むぎ書房, 1976:155-327.

[2]黒野敦子.初級日本語学習者における-“テイル”の習得について[J].日本語教育,1995(87):153-164.

[3]Shirai Y.&Kurono,A.The acquisi tion of tenseaspect morphology in Japa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J].Language Learning,1998(48):245-279.

[4]小山悟.日本語のテンス·アスペクトの習得における普遍性と個別性-母語の役割と影響を中心に-[M]//小山悟·大友可能子·野原美和子.言語と教育-日本語を対象として-.東京:くろしお出版,2003: 415-436.

[5]菅谷奈津恵.第二言語としての日本語のアスペクト習得研究概観:“動作の持続”と“結果の状態”のテイルを中心に[J].言語文化と日本語教育,2002(5): 70-86.

[6]菅谷奈津恵.日本語学習者のアスペクト習得に関する縦断研究:“動作の持続”と“結果の状態”のテイルを中心に[J].日本語教育,2003(119):65-74.

[7]菅谷奈津恵.文法テストによる日本語学習者のアスペクト習得研究:L1の役割の検討[J].日本語教育, 2004(123):56-65.

[8]菅谷奈津恵.プロトタイプ理論と第二言語としての日本語の習得研究[J].第二言語としての日本語の習得研究,2004(7):121-140.

[9]菅谷奈津恵.初級日本語学習者のテイルの習得に関する縦断研究:テルグ語、マラティ語母語話者の場合[J].言語文化と日本語教育,2004(27):170-181.

[10]許夏珮.日本語学習者によるアスペクトの習得[M].東京:くろしお出版,2005.

[11]ロッド·エリス.第二言語習得の基礎[M].牡野高吉,訳.ニューカレント:ニューカレント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1988.

[12]ロッド·エリス.第二言語習得序説――学習者言語の研究[M].金子朝子,訳.東京:株式会社研究社, 2007.

[13]迫田久美子.日本語教育に生かす第二言語習得研究[M].東京:株式会社アルク,2002.[14]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增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51-358,665-667.

[15]张黎.“着”的语义分布及其语法意义[J].语文研究, 1996(1):6-12.

[16]楊凱栄.中国語の"了"について[M]//つくば言語文化フォーラム.[た]の言語学.東京:ひつじ書房, 2001:61-95.

[17]庵功雄.テイル形、テイタ形の意味の捉え方に関する一試案[J].一橋大学留学センター紀要,2001(4): 75-94.

[18]康俊民.一般现在时归纳[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06 (31):18-19.

[19]闫文丽.一般现在时的用法[J].中学英语:初一版,2008(9):10-12.

[20]杨晓钟,张忠锋.高级日本语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彭治民)

A Study on M isusage of Action Verb of″teiru″Indicating″Result State″in Acquisition

GONG Lin-jing
(School of Language and Cultural Cummunication,Shangluo University,Shangluo 726000,Shaanxi)

In the field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previous studies on″teiru″indicating the result state are just confined to its form of change verb,while there are few on the action verb of″teiru″. The model test is offered to 200 middle and advanced Japanese language learners in China,and those learners′acquisition of the action verb of″teiru″which implies the result state is investigated and analysed.It is found that learners usually misuse″ta″,″ru″,and″teita″instead of″teiru″due to the following three reasons:negative transfer of″le″in Chinese to″ta″;influence of the simple present tense of English on″ru″;overtraining of″teita″.

action verb;"teiru";result state;misuse

H059

:A

:1674-0033(2014)03-0087-06

10.13440/j.slxy.1674-0033.2014.03.019

2014-03-18

宫琳菁,女,陕西户县人,硕士,助教

猜你喜欢

测试题日语用法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address的高级用法你知道吗?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高一化学期末测试题(一)
高一化学期末测试题(二)
“作”与“做”的用法
《一次函数》测试题
特殊用法
必修1、必修2第二轮复习测试题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