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民国街民国历史 巴蜀特色
2014-03-08蔡晓梅李显彦
文/蔡晓梅 图/李显彦
重庆民国街民国历史 巴蜀特色
文/蔡晓梅 图/李显彦
重吧机火色还馨有影为以“庆居庆等博锅的有雅国《主民两集的,物天博一咖泰 1题国江团民著重馆下物些啡戏 9的历国投
国名现、宴馆具、皇院 》4复史际资街建了民博、酒有宫、新而2古,影修由筑民国物吧旧照华闻街巴视建重和国主馆、重相日名区蜀城,位庆景时题、商庆馆报,,因特,于陶致期酒相店特,、内电色是重然。、”
走进民国街,疏密有致的独栋建筑,久违的清朗朗的天,微风带着些许香甜,春天的脚步近了。街上人来客往,不现一丝繁忙,三五成群四处观望。远方飘来响亮的吆喝声,吆喝声在晴朗的天空中忽高忽低,若隐若现,慢慢被嘈杂的喧闹声淹没。我想这吆喝声的主人定是位精力充沛的老者,淡然地享受着喧嚣的世界。
泛黄海报、繁体广告语、红色剪影、铜质灯具、金丝绒幕布、老式照相馆、古董相机……将民国街渲染得别有一番风味。暖阳下,光与影交错,仿佛伸手就可以够到对面屋顶的房檐,春意盎然,悄无声息地诉说着那些被遗忘的故事,到最后变成一段记忆里的迷惘和思念。
深巷里飘来茶香,在这一方石板路街道上迂回,忽然一座古朴简易阁楼构筑在我眼前。“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二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午后、深巷、古朴的街道、与茶有关的诗词歌赋,再加上空气中弥漫着或浓郁或淡雅的味道,引至临江茶社。简易木桌、茶香袅袅,品茶人落落大方,一老者抚须拂袖。“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恍惚间,民国街的每一个角落都能让你伫立良久。继续行走,身着旗袍的女子出现在我面前,漫步在芳菲的流年里,对着前方的镜头宛然一笑,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仿佛此时我已穿越时光,梦回1943的上海。夜夜笙歌的百乐门,打扮妖娆身着旗袍的女子,魅惑、妩媚,踏着舞步,饮着红酒,微醉于整个夜上海。穿越并置身于曾经的年代,经历着繁华与动荡并存的岁月。几分钟的思绪抽离,被过往的行人拉了回来。此时,身着旗袍的女子已换上租来的民国服装拍照留念,将这民国的味道永远印在相片里。
古街深处,古风犹在,凹凸不平的石板路犹在,停在门外的黄包车犹在,褪色的电影海报犹在。房檐上,招揽顾客的牌子依然古朴;外墙上,蓝白相间的门牌号依然清晰;窗子外,挂着的旗子依然醒目;大街上,老式的黑色小轿车依然奔驰。摄影师不禁拿起相机按下快门,无奈,闯入镜头的是:络绎不绝的行人,踩着杂乱无章的步伐。这一切的一切只因这里人气太旺,摄影师也只好将几经举起的相机又几经放下。
置身历史中曾经繁华与动荡的复古老街,这座因电影而有名气的地方,粉墙黛瓦间浸渍多少风云变迁、多少时光流转,这朵稚嫩的花才有历史雕琢的痕迹。而如今,只愿它能带给人们幸福、美好、希望和深刻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