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晓辉与她的丝绸王国

2014-03-08策划黄衍斌张勤

重庆行政(公共人物) 2014年2期
关键词:蚕农蚕茧丝绸

策划/黄衍斌 文/张勤

图/重庆宏美达欣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王晓辉与她的丝绸王国

策划/黄衍斌 文/张勤

图/重庆宏美达欣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三月的重庆,春暖花开,采访王晓辉那天,阳光格外明媚,在一片暖色之中,王晓辉这个重庆丝绸业执牛耳之人的精彩故事铺展开来。耕耘丝绸业13年,丝绸早已融入她的血脉,润入她的梦想,她缔造起了自己的“丝绸王国”,这是对魂牵梦绕的“丝绸之路”的现实演绎。

放不下的丝绸情怀

王晓辉原在重庆市一家国有丝绸进出口公司就职,世纪之交,感受时代召唤的她放弃了铁饭碗,2000年创办了一家做棉纺产品的贸易公司,主要用于出口,在当年就做到了20万美金,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这让王晓辉的事业之心澎湃不已。她当即向商务部申报自营进出口的经营权以求扩大发展,因为有业绩做基础,顺利获得成功,2001年她的企业成为了重庆市首批获得自营进出口经营权的流通企业,也是重庆市民营企业的第一家进出口公司。此时的王晓辉,不仅仅希望自己是个勇者,更希望自己是个智者。对“丝绸之路”有着天生的情愫,又熟悉丝绸行业,加之她的婆婆一直致力于促进重庆丝绸业的发展,接住这个接力棒,她责无旁贷。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顺利生产,她跑遍了重庆丝绸生产的区县,到很多丝绸厂去询问,有没有企业需要改制的,大家可以协调发展。不久后,她了解到梁平渝利丝绸总厂作为老国企,欲要改制,就立刻跑到该厂,以真诚与决心,获得了承包权,还在两年内完成了收购,丝绸总厂的400多个员工,她全部录用,无一人下岗失业。就这样,她建立起了第一个分公司、第一家实体工厂,有了出口加工的基础。

然而,新的难题在困扰着王晓辉。各处收来的蚕茧质量参差不齐,还得遭遇各种不可抗拒的因素,无米之炊的加工备受制约。王晓辉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爱学,不耻下问。她总是和厂里的老丝绸团队交流,借鉴他们丰富的行业经验,在多次畅谈之后,王晓辉下定了决心——建立自己的蚕桑基地。重庆的渝东南地区是蚕桑高质量区,王晓辉把目光投向了那里。2004年到2005年,她当机立断地建立武隆生产能力年达70万、南川生产能力年达90万的两个蚕桑基地。如此一来,王晓辉在原料方面实现了采购与自供的结合。最让王晓辉欣喜不已的是,武隆产出的蚕茧质量在重庆市是最好的,在质量的把控上,她有了底气。

“丝绸产品,不能有半点马虎,我们代表的是中国形象。”王晓辉企业的产品,属于中高端系列,畅销欧美、日韩与东南亚,尤其在印度属于NO.1。并于2006年得到了从柬埔寨来重庆考察人员的青睐,热忱地邀请了王晓辉去柬埔寨考察经营,而后,依托东南亚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王晓辉在柬埔寨、印尼投资建立了万亩蚕桑示范基地,推动在境外原材料基地的快速发展,在丝绸原料、劳动力成本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从国内到国外,王晓辉的步伐没有停下。2007年,王晓辉再次发力,组建了重庆宏美达欣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实现集团化发展。2010年,她整体收购涪陵正众蚕业有限公司,建成全市最大的蚕茧基地。由此,她缔造起了自己的“丝绸王国”——四个分公司,三个蚕桑基地,集丝绸产品生产、加工、出口贸易为一体,集团下属之广东中山龙胜制衣有限公司,年产服装360万件,原料基地占有率在重庆位列第一,行业产能占有率、出口额位列重庆第一,形成了茧丝绸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生产的经营模式,丝绸出口贸易量居全国前列。宏美达是全国36家高档丝生产标志企业之一,是重庆唯一荣获此资格的丝绸企业,并创建了自己的出口知名品牌“WINTUS”。2012年集团全年出口2100万美元,其中丝绸产品出口1300万美元。2012年,重庆市委、市政府评定宏美达集团为“重庆市优秀民营企业”,集团成为重庆市民营企业200强,中小企业100强,多年被评为重庆茧丝绸行业年度十佳企业。2013年,集团公司主营业务及其他进口、转口贸易达4700万美元。

13年来,王晓辉一手缔造出偌大的丝绸王国,承受了诸多压力,经历了诸多困难,支撑她做下去,坚持下去的是——爱。她爱丝绸,更爱她的员工。

加工车间

一花独放因为爱

本有“一花独放不是春”之说,然而,在如今的重庆丝绸业界,王晓辉的宏美达真正是一花独放。10几年前,在王晓辉涉入之初,重庆有大大小小上百家丝绸企业,是丝绸行业发展的好时期。这些年来,随着丝绸行业逐步微利、产业萎缩、产业工人流入城市、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影响,如今还在开工生产的丝绸企业,屈指可数。

宏美达在逆势中坚持并上扬着。“我们每个月保持10万米至15万米出口量,这么多年没有下来过,我们今年的订单,接到了9、10月份,现在是不怕没有订单,而是不敢接,接了可能会生产不出来。”王晓辉其实也想过代加工,但质量关把牢之后,也所剩无几。

宏美达之所以做得这么好,源于王晓辉对质量的坚守,稳定了消费群体。宏美达集团与西南大学(国家级蚕桑学研究中心)合作建立了纺织科技创新中心,以保障品质。对于宏美达的员工,王晓辉更是骄傲,“他们其实都是很优秀的,大部分的技术人员毕业于苏州丝绸学院及南充丝绸学院。”宏美达的丝绸生产技术工艺保持西南地区一流,产品质量享誉海外,这群甘于平淡的人功不可没。宏美达集团拥有职工400余人,工厂里百分之九十九是女职工。对于她们,王晓辉说起来总是饱含着热泪。丝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工厂分布在区县,工厂的员工大多是40、50岁的年纪,她们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工厂,对王晓辉十分支持。

这群中坚力量对于王晓辉来说,可能是最后一批工人,最后一批陪她度过欢笑与泪水的姐妹们。记得有一年,人力资源公司给宏美达输送了300名年轻女工,可是半年之后,已经全部走光了。“因为缫丝是个辛苦活,在大冬天手也要泡在水里,而丝绸不如棉纺,可以全部实现机械化。”说起来,王晓辉倍感无奈。尽管现在每个月王晓辉单位的员工可以拿到3000多元工资,拥有五险一金的福利,年度优秀者还能享受国内及出国度假……这些照样留不住年轻一代,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如工厂在区县,劳动强度大,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趋势等。

那么这些“4050”员工退休了怎么办?王晓辉动情地说:“我会做到最后一个工人离开工厂,那个时候就关闭工厂。”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王晓辉时刻面临两难的选择,比如一旦设备更先进,就面临着工厂有工人会失业。她不愿意如此。

王晓辉爱惜的,不止员工,还有广大蚕农。从一个细节可以看出她的心多么柔软。在农村,养蚕的主要是老人和小孩,他们不仅要采摘桑叶,辛苦养蚕,还要送到各个镇上的茧站,对于老人和小孩,背负蚕茧,奔走山间,十分不易。王晓辉体恤他们的辛苦,要求公司给农民提供更好服务,实现更好的对接,因为王晓辉的倡导,宏美达花了几百万购置了设备,用于提高蚕茧质量,建大棚,建蚕台,让蚕农以更少的投入,获取更高的回报。

“在公司发展的最初,广大农民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我铭记于心,并告诉所有的员工,对蚕农要怀着感恩之心。”在公司发展的最初,王晓辉事事都要亲力亲为,在收蚕茧的时候她会去区县的基地,一呆就是2个月,在这两个月时间里,和蚕农相处不融洽时会发生冲突。因为蚕农为了蚕茧更重一些,会把湿布放在蚕茧上面,而这又是王晓辉不能容忍的,这样会导致茧丝的质量下降。王晓辉此时会顶着蚕农的误解,细心地给他们讲为什么要保证蚕茧质量。蚕农也是十分善良的,看到他们一行那么辛苦,还总是给他们做饭。

王晓辉清楚,只有提升蚕茧收购价格才能稳定蚕农的心。宏美达的进驻,给涪陵、武隆、南川三地的蚕农增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2008年,我们初进入时,涪陵每公斤蚕茧的收购价为15元,现在我们每公斤的收购价为28-30元,再加上政府补贴,蚕农可以拿到33-35元/公斤。”

王晓辉(左三)参加中国重庆·柬埔寨经贸合作签字仪式

王晓辉(左三)在宏美达集团的柬埔寨基地询问种植情况

种桑养蚕亦是渝东南片区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蚕桑是涪陵的支柱产业之一。宏美达的蚕农,大户有上千户,总计几万户。2011年宏美达就补助蚕农342.4万元,这些补助包括蚕种、共育室、收购价、农药等等,宏美达集团还免费给蚕农做培训,提供养蚕保险,建立网站、短信平台分享产业信息,免费发送给广大蚕农。以武隆为例,截至2013年,蚕桑农户的户均收入及综合收益比2012年增加了20%,每家每户因此获利上万元至十几万元。

在王晓辉的这个丝绸王国里,氛围十分和谐,即便是有些员工退出了,有怨气,她也表示充分理解,给他们合理的报酬。对员工、对蚕农,王晓辉有句话——“我拿十分对你们,你们给我三分就可以了。”

“其实,我也经历过罢工,尽管我们的待遇并不差,但因为一两个人的鼓动,闹事也就出现了。”原来,是公司的困难职工要求提高福利待遇,对此,王晓辉和工人代表进行谈判,对于困难职工,给予补贴援助,增加文娱活动,完善休假制度、奖励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得公司的凝聚力得到加强,正能量得到很好的延伸。”

精英的转身

作为重庆丝绸业的领头雁,宏美达集团尽管有稳固的客户群和10多年积累的发展基础,却不可避免地遭受着行业衰落带来的尴尬处境。据了解,重庆市的缫丝企业100%为民营企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社会的贡献是突出的,带动蚕农致富,解决社会就业,还能出口创汇。但近年来由于国际市场的波动,国内原材料、人工费用和社会保险的大幅度上涨,缫丝企业在承担职工工资、社保、水、电、气、资金利率、吨丝高税赋下,不堪重负,50%以上被迫关闭或停产。

王晓辉(左三)在韩国丝绸设计中心考察

王晓辉(前排右三)走访印尼客户

王晓辉(右)在印尼签约基地建设

“缫丝企业多生产一吨产品,在没有计算其它任何生产费用时每吨生丝仍然要多上缴税金14000元。”王晓辉为此恳请各级政府切实落实相关税收政策消除高征低扣,她建议将茧丝绸行业作为农产品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试点行业,将生丝进项税额扣除率按17%核定。此外,进一步提高丝绸制品的出口退税率,给茧丝绸行业一个公平的税收平台,帮助缫丝企业渡过难关”。而且,为了帮助丝绸企业得到贷款,她提出了建立一个仓储式平台,收购丝绸产品,在合适的时机卖出,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销售不受大行情的影响。

金融危机、欧债危机,表面上看,对宏美达集团影响还不大。但面对整个行业困境,王晓辉也有迷茫的时候。“如今,丝绸行业毛利率只有5%到10%,举步维艰。”想过放弃,却始终无法放弃。“我们几百号的工人,上万的蚕农与季节性工人,而且政府给了这么大的肯定和支持,回报社会责无旁贷。面对困境,要有破局的勇气。”

这世界没有一直平坦的大道。王晓辉多年来就想实现技改,而现实告诉她,投入资金太大,即便有国家补贴,也依然难以承受。所以这些年,王晓辉只能做些小的技改,联合日韩、欧美的企业,由客户提供新工艺,宏美达进行加工制作,或者与浙江丝绸企业进行联合技改,以实现丝绸的新工艺、新产品。同时,王晓辉带领企业也尝试了进行以桑、蚕、茧为核心的综合开发,从中获得更高的附加值。

2013年下半年,宏美达开始了结构性调整,在蚕桑综合开发之外,启动了有色金属进口、人民币跨境业务的项目。“这半年还做得不错,也符合黄奇帆市长提出的金融进出口贸易结算中心的发展思路,实现产业的融合。”王晓辉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要通过大的调整来支撑主营业务,要完成它的技术革新,反哺到主营行业延续下去。

“如果这个行业还有发展,国家能继续支持,承认我们创造的社会价值,我就要反哺下去,坚持下去,尽管它本身几乎没有什么利润。”她想通过借势、跨界,用其他产业项目反哺丝绸主营业务,而不是苦守,死守!

“还是那句话,政府支持我,我尽到我的责任,直到最后一个工人走掉,我才关厂。”王晓辉如此爱丝绸行业,也如此坚定,相信任何难题都有解决的办法。不得不赞,她兼具了企业家的睿智坚韧与女人的善良柔情。商者无域,融者共生,借势与跨界,是一条迂回而不得不走之路,她精英的转身寻找到了新的生机。“不算成功人士,这一生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业,做一份善事。”面对赞美,王晓辉如此收尾。

猜你喜欢

蚕农蚕茧丝绸
咬破死亡的蚕茧
蚕茧与飞蝶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躲雨
遥望“丝绸路”
路上丝绸
丝绸情调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
蚕农侯大国诗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