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观察

2014-03-08马少丽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10期
关键词:内异癌变异位症

马少丽

(谷城县卫生职业技术学校附属医院,湖北 谷城 4417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观察

马少丽

(谷城县卫生职业技术学校附属医院,湖北 谷城 441700)

目的:观察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孕三烯酮口服、散结镇痛胶囊口服、中药保留灌肠和中药离子导入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治疗。结果:28例患者中,治愈9例(32.1%),显效14例(50%),有效3例(10.7%),无效2例(7.1%),总有效率达92.9%。3例抗子宫内膜抗体阳性患者治疗后实现转阴,5例不孕患者治愈停药后有3例实现成功受孕。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相对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医妇科学;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结合;中药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而引起的病症。虽然异位内膜没有恶性肿瘤的危害严重,却也有着和其相类似的转移能力,可以转移种植在卵巢等盆腔脏器以及膀胱、肾脏、肺、淋巴结等部位,还可以转移种植出现在手臂、大腿等部位。内异症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育龄期,特别是晚育妇女或未育的中年妇女发病率较高,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孕以及持续的盆腔粘连以及疼痛。目前对于这一疾病,以激素或手术治疗为主的西医疗法和以活血化瘀为主的中医疗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愈后复发率高。我院采用目前通用的中西医结合疗法,通过孕三烯酮口服、散结镇痛胶囊口服、中药保留灌肠和中药离子导入相结合的手段治疗这一病症,治疗效果较为明显。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7月-2013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28例患者中,年龄最小的只有21岁,年龄最大的48岁,平均年龄36岁;其中未婚1例(系经过婚前健康检查发现转诊)、已婚27例,其中因婚后长期不孕来院诊治发现5例;其中20例进行了抗子宫内膜抗体测定,3例显示为阳性。根据分度方法,判定为轻度的16例,中度的10例,重度的2例。

1.2 治疗方法

1.2.1 孕三烯酮及散结镇痛胶囊口服 于月经第1天开始服用孕三烯酮胶囊(紫竹药业生产,规格为2.5mg/粒),1周2次(相同时间服用),1次1粒,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然后改服散结镇痛胶囊(康缘药业生产,规格为0.4g/粒),1次服用4粒,1日服用3次,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

1.2.2 中药保留灌肠 取药用红花、蜂房各15g以及红藤、三棱、莪术、皂角刺、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各30g浓煎至150mL,待药液温度降至39~41℃后通过灌肠道冲洗器实施灌肠,隔日进行1次,视症状持续治疗3~6个月。

1.2.3 中药离子导入 取上述灌肠药液50mL倒入纱布垫并敷在两侧下腹部,用中药离子导入仪进行导入治疗,每日进行1次,持续15天后间隔15天再进行导入治疗,视症状持续治疗3~6个月。

1.3 治疗效果判定

根据中西医结合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诊疗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判定。患者盆腔包块及结节和其他症状全部消失,不孕患者实现成功受孕的认定为痊愈;患者盆腔包块及结节明显缩小,其他症状基本消失认定为显效;盆腔包块及结节无明显增大或缩小趋势,但其他症状有明显减轻则认定为有效。盆腔包块和结节有增大趋势,且其他症状有加重趋势则认定为无效。

2 结果

28例内异症患者经过以上方法进行治疗,实现治愈9例(32.1%),显效14例(50%),有效3例(10.7%),无效2例(7.1%),总有效率达92.9%。3例抗子宫内膜抗体阳性患者实现转阴,5例不孕患者治愈停药后有3例实现成功受孕。

3 讨论

3.1 内异症的发病机理

遗传、环境因素以及妇女自身免疫和内分泌情况都是导致内异症的原因。目前学界主要存在经血逆流、血行淋巴播散、体腔上皮化生、免疫学说等专业论点,但具体到病理上,一般都认为该病症是经由体内雌激素异常升高所致,特别是异位内膜局部的芳香化酶水平异常对雌激素具有一定的诱导性,进而促进异位内膜的种植和生长。所以,可以明确该疾病具有一定的雌激素依赖性,若采用激素对症治疗可取得一定效果,这也是西医采取激素治疗的依据。同时,医学研究还表明该病症同时也是由多基因、多种因素诱发的遗传性疾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特征,并且空气、土壤和水等环境的恶化特别是二恶英等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高浓度存在对内异症的发生也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

3.2 内异症与子宫内膜异位癌变

内异症和子宫内膜异位癌变虽然有共同的病理特征,但尚未证明内异症与内膜异位癌变存在必然的联系。但目前一些对此病的研究表明两者存在比较密切的关联,如有研究表明可能有某种基因或因素可以诱导内异症向癌变转变,因此内异症可能是病灶癌变的前提,如果患者体内存在某种基因或体内PTEN(癌遗传抑制因子)的减少,可能导致疾病向癌变的转化。但是,从内异症癌变的诊断和发病要求来看,异位症癌变的概率并不高,大概只有0.7%~0.9%,对照非内异症患者的卵巢癌变发生情况,其相对危险率也只有12.4%的低风险水平。这一点不足以证明两者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虽然如此,但内异症癌变这一情况仍然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一些非典型的内异症,癌变的几率相比一般的内异症要高,如果患者口述疼痛症状忽然减轻,或异位囊肿持续存在以及忽然增大时,在临床诊治中必须予以密切关注并考虑癌变的可能性。对于没有生育要求以及绝经期前后的患者可以考虑予以完全切除异位病灶手术,而对于一些非典型的内异症患者和有以上表现但没有进行完全切除的患者,则必须定期进行检查,持续关注CA123浓度以防止发生癌变。

3.3 内异症的治疗

作为一种雌激素依赖性极强的病症,传统西医治疗仅采取雌激素替代疗法,这无疑是治标不治本的工作,并且增加癌变和复发的危险,且其适应证也是极其狭窄。单纯的中医散结化瘀疗法效果较好,但也存在见效较慢、疗程过长的劣势。因此,中西医结合疗法汲取了两种疗法的优势,以其适应证广、疗效显著、复发率低而越来越普及。本院所使用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是已被广泛认可并采用的,其中孕三烯酮在干扰子宫内膜发育方面的作用较为明显,且可以增加游离睾酮和抑制雌激素的水平,促使异位内膜的消解和吸收。散结镇痛胶囊具有明显的改善血液流变性、调解免疫功能、化痰散结消淤的作用,可促进异位内膜散结消失。中药保留灌肠和中药离子导入也都是围绕活血散瘀这一中心而进行,可以改善盆腔与子宫内的微循环,具有松解粘连、促进包块及结节萎缩消除的作用。四者相互结合治疗内异症,可以取长补短,互促共进,可以降低患者疼痛水平,调解患者月经,并且还不会影响患者内分泌生理,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真正起到治标治本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1] 林素芬.子宫内膜异位症近20年中医临床文献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

[2] 钱静.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12):1139-1142.

[3] 刘婷,雷磊.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系统评价[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3(6):49-54.

[4] 毕景芹,薄国荣,赵华兴,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1):1162-1164.

[5] 窦坚,王廷涛,王新勇,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4(28)257-258.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4-02-28

马少丽(1979-),女,湖北省谷城县卫生职业技术学校附属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妇产科。

R711.22

A

1673-2197(2014)10-0090-02

猜你喜欢

内异癌变异位症
罗氏内异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进展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7至2017年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特点及发展趋势
《癌变 ·畸变 ·突变》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证书
内异方抑制信号通路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缺氧及炎性微环境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癌变1例
LC3和beclinl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变化及其意义
内异康复片调控GPER-Ras-STAT3通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机制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Eag1 在大鼠口腔舌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