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人工流产中弓形子宫的处理
2014-03-07熊英
熊英
【摘要】 目的 探讨弓形子宫合并早孕人工流产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随机选择2013年4月~5月在本院行人工流产者552例纳入研究组。术中全部应用腹部B超监护。结果 研究组552例中有弓形子宫66例,0例人流不全、子宫穿孔、出血、感染,仅1例发生Asherman综合征。并发症发生率1.15%。弓形子宫诊断率术前阴道B超为0.91%;术中腹部B超为3.99%,术中临床医生诊断率为11.96%。术中腹部B超及临床医生诊断弓形子宫率明显高于术前阴道B超诊断率(P<0.01)。术中腹部超声诊断弓形子宫与临床符合率33.33%(P<0.01)。术中腹部B超监护使人工流产残留明显降低(P<0.05)。结论 人工流产术吸宫后子宫收缩,子宫弓形明显,导致术中弓形子宫诊断率明显高于术前阴道B超诊断率。术中腹部超声诊断弓形子宫准确率有限,但其在避免人流并发症方面仍具有明显益处,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子宫;人工流产;先天性畸形 ;超声检查
人工流产并发症是计划生育手术纠纷常见原因。子宫畸形无疑增加了手术难度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尤其是人流不全及子宫穿孔。子宫发育异常较少见,在育龄妇女人群中发病率约为4.3%,不少子宫发育异常终身未被发现。弓形子宫是子宫畸形的一种,约占子宫畸形的20%[1]。但关于弓形子宫的诊断、治疗和生育结局的报道有限[2]。故本研究旨在探讨弓形子宫合并早孕人工流产并发症的防治。
1 资料与方法
3 讨论
弓形子宫属于哪一类子宫畸形是具有争议的。早期的分类系统认为弓形子宫是双角子宫较轻的一种形式,1979年Buttram 与Gibbons将其分为IV类双角子宫中的C型,定义为弓形子宫宫底中央凹陷,宫壁向宫腔突出如马鞍状[1]。 1988年ASRM(美国生殖医学会)分类系统将这种异常列为一种独立的类型,在子宫畸形分类中归于VI类畸形。弓形子宫有一个小的隔状凸出(<1.5 cm),位于宫腔的底部,子宫的外轮廓是凸起或平坦的,这种先天异常是HSG显示最多的子宫异常[3,4]。妊娠后弓形子宫腔增大饱满,弓形不明显,术前超声可能忽略。术中吸宫后由于子宫收缩,弓形反而明显,故术中B超医生及临床医生诊断弓形子宫率明显高于术前阴道B超诊断率,术后阴道B超诊断弓形子宫与术中临床医生诊断弓形子宫符合。手术中有时往往是吸宫到两侧有宫腔突然变深感才发现左右较中间深,发现为弓形子宫。如果仅仅吸宫,当左右两侧宫角空间很狭窄时吸管有时很难达到左右两角,小刮勺平行进入都可能困难,需纵行进入搔刮。由于有了向内凸出隔,无疑多了两个面需要吸刮,故弓形隔两侧壁要重点吸刮,B超提示两侧角不净往往是弓上没有刮净。术中腹部超声引导诊断弓形子宫准确率也有限,本组资料显示其与临床符合率仅33.33%,但其在避免人流并发症方面仍显示了明显益处。吸宫后常规小刮勺探查宫腔配合腹部B超可明显降低弓形子宫人工流产残留率。国内很多医院文献报道开展了腹部B超引导下人工流产术的,其手术安全性、准确性明显高于普通人工流产术[5,6]。本研究同时发现稽留流产合并弓形子宫率明显高于非稽留流产者,故对于稽留流产者人工流产时要警惕弓形子宫可能。
参 考 文 献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301433.
[2] Tommaso Falcone Williom W. Hurd.临床生殖医学与手术.乔杰,译.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190.
[3] Maneschi F, Zupi E, Marconi D, et al: Hysteroscopically detected asymptomatic mullerian anomalies. Prevalence and reproductive implications. J Reprod Med, 1995,40(10):684.
[4] Zanetti E,Ferrari LR,Rossi G. Classification and radiologic features of uterine malformations: Hysterosalpingographic study. Br J Radiol,1978(51):161170,.
[5] 曾红,张柏岩,武杨.超声引导下人工流产术的临床应用研究.吉林医学,2005,26(11):12521253.
[6] 竺季涛.超声引导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价值.中国基层医药,2010,17(9):1255.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讨弓形子宫合并早孕人工流产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随机选择2013年4月~5月在本院行人工流产者552例纳入研究组。术中全部应用腹部B超监护。结果 研究组552例中有弓形子宫66例,0例人流不全、子宫穿孔、出血、感染,仅1例发生Asherman综合征。并发症发生率1.15%。弓形子宫诊断率术前阴道B超为0.91%;术中腹部B超为3.99%,术中临床医生诊断率为11.96%。术中腹部B超及临床医生诊断弓形子宫率明显高于术前阴道B超诊断率(P<0.01)。术中腹部超声诊断弓形子宫与临床符合率33.33%(P<0.01)。术中腹部B超监护使人工流产残留明显降低(P<0.05)。结论 人工流产术吸宫后子宫收缩,子宫弓形明显,导致术中弓形子宫诊断率明显高于术前阴道B超诊断率。术中腹部超声诊断弓形子宫准确率有限,但其在避免人流并发症方面仍具有明显益处,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子宫;人工流产;先天性畸形 ;超声检查
人工流产并发症是计划生育手术纠纷常见原因。子宫畸形无疑增加了手术难度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尤其是人流不全及子宫穿孔。子宫发育异常较少见,在育龄妇女人群中发病率约为4.3%,不少子宫发育异常终身未被发现。弓形子宫是子宫畸形的一种,约占子宫畸形的20%[1]。但关于弓形子宫的诊断、治疗和生育结局的报道有限[2]。故本研究旨在探讨弓形子宫合并早孕人工流产并发症的防治。
1 资料与方法
3 讨论
弓形子宫属于哪一类子宫畸形是具有争议的。早期的分类系统认为弓形子宫是双角子宫较轻的一种形式,1979年Buttram 与Gibbons将其分为IV类双角子宫中的C型,定义为弓形子宫宫底中央凹陷,宫壁向宫腔突出如马鞍状[1]。 1988年ASRM(美国生殖医学会)分类系统将这种异常列为一种独立的类型,在子宫畸形分类中归于VI类畸形。弓形子宫有一个小的隔状凸出(<1.5 cm),位于宫腔的底部,子宫的外轮廓是凸起或平坦的,这种先天异常是HSG显示最多的子宫异常[3,4]。妊娠后弓形子宫腔增大饱满,弓形不明显,术前超声可能忽略。术中吸宫后由于子宫收缩,弓形反而明显,故术中B超医生及临床医生诊断弓形子宫率明显高于术前阴道B超诊断率,术后阴道B超诊断弓形子宫与术中临床医生诊断弓形子宫符合。手术中有时往往是吸宫到两侧有宫腔突然变深感才发现左右较中间深,发现为弓形子宫。如果仅仅吸宫,当左右两侧宫角空间很狭窄时吸管有时很难达到左右两角,小刮勺平行进入都可能困难,需纵行进入搔刮。由于有了向内凸出隔,无疑多了两个面需要吸刮,故弓形隔两侧壁要重点吸刮,B超提示两侧角不净往往是弓上没有刮净。术中腹部超声引导诊断弓形子宫准确率也有限,本组资料显示其与临床符合率仅33.33%,但其在避免人流并发症方面仍显示了明显益处。吸宫后常规小刮勺探查宫腔配合腹部B超可明显降低弓形子宫人工流产残留率。国内很多医院文献报道开展了腹部B超引导下人工流产术的,其手术安全性、准确性明显高于普通人工流产术[5,6]。本研究同时发现稽留流产合并弓形子宫率明显高于非稽留流产者,故对于稽留流产者人工流产时要警惕弓形子宫可能。
参 考 文 献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301433.
[2] Tommaso Falcone Williom W. Hurd.临床生殖医学与手术.乔杰,译.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190.
[3] Maneschi F, Zupi E, Marconi D, et al: Hysteroscopically detected asymptomatic mullerian anomalies. Prevalence and reproductive implications. J Reprod Med, 1995,40(10):684.
[4] Zanetti E,Ferrari LR,Rossi G. Classification and radiologic features of uterine malformations: Hysterosalpingographic study. Br J Radiol,1978(51):161170,.
[5] 曾红,张柏岩,武杨.超声引导下人工流产术的临床应用研究.吉林医学,2005,26(11):12521253.
[6] 竺季涛.超声引导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价值.中国基层医药,2010,17(9):1255.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讨弓形子宫合并早孕人工流产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随机选择2013年4月~5月在本院行人工流产者552例纳入研究组。术中全部应用腹部B超监护。结果 研究组552例中有弓形子宫66例,0例人流不全、子宫穿孔、出血、感染,仅1例发生Asherman综合征。并发症发生率1.15%。弓形子宫诊断率术前阴道B超为0.91%;术中腹部B超为3.99%,术中临床医生诊断率为11.96%。术中腹部B超及临床医生诊断弓形子宫率明显高于术前阴道B超诊断率(P<0.01)。术中腹部超声诊断弓形子宫与临床符合率33.33%(P<0.01)。术中腹部B超监护使人工流产残留明显降低(P<0.05)。结论 人工流产术吸宫后子宫收缩,子宫弓形明显,导致术中弓形子宫诊断率明显高于术前阴道B超诊断率。术中腹部超声诊断弓形子宫准确率有限,但其在避免人流并发症方面仍具有明显益处,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子宫;人工流产;先天性畸形 ;超声检查
人工流产并发症是计划生育手术纠纷常见原因。子宫畸形无疑增加了手术难度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尤其是人流不全及子宫穿孔。子宫发育异常较少见,在育龄妇女人群中发病率约为4.3%,不少子宫发育异常终身未被发现。弓形子宫是子宫畸形的一种,约占子宫畸形的20%[1]。但关于弓形子宫的诊断、治疗和生育结局的报道有限[2]。故本研究旨在探讨弓形子宫合并早孕人工流产并发症的防治。
1 资料与方法
3 讨论
弓形子宫属于哪一类子宫畸形是具有争议的。早期的分类系统认为弓形子宫是双角子宫较轻的一种形式,1979年Buttram 与Gibbons将其分为IV类双角子宫中的C型,定义为弓形子宫宫底中央凹陷,宫壁向宫腔突出如马鞍状[1]。 1988年ASRM(美国生殖医学会)分类系统将这种异常列为一种独立的类型,在子宫畸形分类中归于VI类畸形。弓形子宫有一个小的隔状凸出(<1.5 cm),位于宫腔的底部,子宫的外轮廓是凸起或平坦的,这种先天异常是HSG显示最多的子宫异常[3,4]。妊娠后弓形子宫腔增大饱满,弓形不明显,术前超声可能忽略。术中吸宫后由于子宫收缩,弓形反而明显,故术中B超医生及临床医生诊断弓形子宫率明显高于术前阴道B超诊断率,术后阴道B超诊断弓形子宫与术中临床医生诊断弓形子宫符合。手术中有时往往是吸宫到两侧有宫腔突然变深感才发现左右较中间深,发现为弓形子宫。如果仅仅吸宫,当左右两侧宫角空间很狭窄时吸管有时很难达到左右两角,小刮勺平行进入都可能困难,需纵行进入搔刮。由于有了向内凸出隔,无疑多了两个面需要吸刮,故弓形隔两侧壁要重点吸刮,B超提示两侧角不净往往是弓上没有刮净。术中腹部超声引导诊断弓形子宫准确率也有限,本组资料显示其与临床符合率仅33.33%,但其在避免人流并发症方面仍显示了明显益处。吸宫后常规小刮勺探查宫腔配合腹部B超可明显降低弓形子宫人工流产残留率。国内很多医院文献报道开展了腹部B超引导下人工流产术的,其手术安全性、准确性明显高于普通人工流产术[5,6]。本研究同时发现稽留流产合并弓形子宫率明显高于非稽留流产者,故对于稽留流产者人工流产时要警惕弓形子宫可能。
参 考 文 献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301433.
[2] Tommaso Falcone Williom W. Hurd.临床生殖医学与手术.乔杰,译.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190.
[3] Maneschi F, Zupi E, Marconi D, et al: Hysteroscopically detected asymptomatic mullerian anomalies. Prevalence and reproductive implications. J Reprod Med, 1995,40(10):684.
[4] Zanetti E,Ferrari LR,Rossi G. Classification and radiologic features of uterine malformations: Hysterosalpingographic study. Br J Radiol,1978(51):161170,.
[5] 曾红,张柏岩,武杨.超声引导下人工流产术的临床应用研究.吉林医学,2005,26(11):12521253.
[6] 竺季涛.超声引导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价值.中国基层医药,2010,17(9):12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