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肠癌MSCT诊断进展研究及临床应用价值

2014-03-07邵文尚李丹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期
关键词:癌肿肠壁肠管

邵文尚 李丹

直肠癌MSCT诊断进展研究及临床应用价值

邵文尚 李丹

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越来越高,是严重危害民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临床上传统的检查方法主要包括CT、MRI、PETCT及直肠腔内超声等,各有不足,多局限于肠腔内的情况,无法观察肠腔外邻近结构,更无法观察有无远处转移情况。多层螺旋MSCT扫描检查具有快速、容积扫描以及多平面重建等优点,其对直肠癌的定性诊断、术前T、N分期、对术后和新辅助治疗后的疗效能够做出正确评估。

直肠癌;多层螺旋CT;T分期;N分期

直肠癌是指肠黏膜上皮在环境或遗传等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恶性病变,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0%~15%,男性、女行发病率之比为(2~3 ∶ 1)。其病因复杂,流行病研究提示其发生与民众的生活、饮食不良习惯、周围环境及个体的遗传特征等关系密切,并且发病率逐年明显提高;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现今普遍应用的多层螺旋CT(MSCT)扫描检查因为其具备扫描速度快、容积扫描、多种重建后处理技术等优点,可以清晰揭示癌肿区邻近组织及器官的细微改变,对直肠癌的定性诊断、治疗前分期评估以及临床医生制定合理治疗方案都具有非常大临床实用价值[1]。

1 直肠癌主要检查方法

1.1 临床方法 ①大便潜血检验是大范围人群普查或者对具有高危隐患组的筛查方法。②肛门直肠指检是快捷、简便、直观的方法,直肠癌约75%在中低位,指检时易发现。③直肠纤维内镜可直接观查病灶且进行病理组织活检。

1.2 影像学主要检查方法 ①X线钡剂灌肠多用于观察诊断结直肠多发病变或息肉等。②常规CT扫描可以发现直肠癌的大小,向邻近脏器侵犯、扩散及转移情况。③直肠腔内超声(EUS)是彩色超声镜在肠腔内直视下检查的新技术,可良好的揭示肠壁各层结构、病变周围侵润状况及肠系膜淋巴结转移情况。诊断准确率高、费用低。④MRI检查有非常高的软组织分辨力、多平面成像、无辐射、无创成像等特性,但价格较昂贵。

2 直肠癌的CT表现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

2.1 常规CT对直肠癌的诊断 标准主要是平扫肠壁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腔内占位及肠管扩张受限致使管腔变窄梗阻,增强可见病灶显著强化。CT显示直肠壁一般厚度大约2~3 mm,但其薄厚值受肠内容物或肠内气体的多少影响较大,内容物多时肠壁就相应薄。对于原位癌、早期直肠癌其肠壁增厚不明显,CT图像对癌瘤在管壁内侵犯情况很难与正常肠壁结构确切鉴别,所以常规CT检查漏诊率很高。对评估直肠癌肠系膜受侵情况,敏感度为52%~69%。普通CT检查对系膜内淋巴结显示欠清晰,显示癌肿对周围的侵蚀情况亦不确切,这和临床病理结果符合率较差,因为其密度差别不大,CT图像不能分清肿大的淋巴结与被侵犯的系膜组织。

近年来MSCT在直肠癌的初诊检查,以及对治疗前分期和疗效评估的判断已被临床医生逐渐认可和运用,图像MPR、CPR重建可使直肠癌达到100%清晰确切显示,多种三维成像和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可对肠镜到达不了的癌肿造成的局限狭窄性肠腔进行直观全面的揭示,MIP像能够很好的显示血管和肿瘤的解剖关系。薄层MSCT检查可以得到非常高分辨率的清晰图像信息,可更好地揭示癌肿自身、肠壁的受侵袭情况及肠管周围系膜的细微改变,能够形象直观反映出病变组织在解剖、形态学上产生的变化[2],临床医生们非常易于接受。要得到良好的MSCT扫描数据和图像,检查前必须充分做好准备工:①扫描前一周内禁止做钡剂类相关检查;②前两天内饮食要求少渣或半流质;③前一天晚上2 h内饮用1000~3000 ml水行肠道冲洗;④检查前1 h内饮用水1000 ml,使膀胱充盈良好;⑤患者床上右卧位,经肛门注入气体1000~1500 ml,注气量以患者能耐受为止,使肠管充分扩张。随后即进行快速标准增强扫描,并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建后处理。

2.2 MSCT在直肠癌术前分期、术后评估及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 临床广泛把直肠癌术后的局部复发、远隔脏器转移、淋巴结转移作为评估其治疗效三项主要指标。文献报道术后一年直肠癌在局部的复发率高达32%。随着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TME)及其在术前或术后的新辅助放化疗的普遍应用,现今以使术后局部复发的患者明显减少[3]。研究显示MSCT对直肠癌术前TNM分期的总准确率为74.5%,特别是在T分期方面更能清晰揭示癌肿对周围侵蚀情况,无论是以肿块横截面测量方式为准,还是MPR重建后以肿块长轴为标准,来判断进展期直肠癌的手术效果和新辅助化疗疗效,这两种标准的结果与临床对疗效的评估有着非常高的同一性。由于MSCT仍不能区分清肠壁的三层结构,所以对于早期T1和T2期亦不能做出准确判断。MSCT薄层动态扫描可清晰肠系膜内转移淋巴结。国际学者一致认定以短径≥8 mm作为淋巴结肿大转移的依据,这与临床所见相符。当早期的直肠癌MSCT明确了无转移淋巴结,手术方案就可对仅肿瘤及其周围大清除,不用选择TME术式[4]。MSCT灌注成像可以有效评价直肠癌患者术后及放化疗前后肿瘤血管灌注参数的客观改变,并结合多种后处理技术,可直观反应直肠癌内部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学者研究提出[5]:直肠癌组织肿快内血流量明显增多、且通过时间明显加快,与正常结构的肠管组织比较有着确切的差异,可为肿瘤的术后是否复发,新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价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3 讨论

直肠MSCT检查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技术、经济快速,配合MPR、CPR、三维成像等多种后处理技术,可以得到高分辨率的清晰图像信息,可更好地揭示癌肿自身、肠壁的受侵袭情况及肠管周围系膜的细微改变,能够形象直观反映出病变组织在解剖、形态学上产生的变化;MIP像更能显示血管和肿瘤的解剖关系;MSCT灌注成像是进一步揭示病变组织血液动力性改变情况的成像方法;所以薄层MSCT检查能够对直肠癌作出细致揭示并给出准确的诊断,并为直肠癌的术前分期及为临床医生选择合理、科学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客观影像依据。

[1] 王文娟,丁娜, 杨春波,等.结肠癌侵犯横结肠系膜MSCT表现及其解剖学基础.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3,14(4): 427-429

[2] 张军.多层螺旋CT成像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辽宁医学院,2011.

[3] 白人驹.医学影像诊断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0.

[4] Hacker UT, Wolf J, Wendtner CM. Recent results of research on cancer of the colon, gastric cancer, sarcoma and bronchial carcinoma. Dtsch Med Wochenschr, 2011,136(5):1791-81

[5] 刘丽丽,李咏梅.多层螺旋CT和MRI对结肠癌术前评估的研究进展.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18(6):475-477.

124010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猜你喜欢

癌肿肠壁肠管
超声联合胃窦渐进式注水法留置鼻肠管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腹性紫癜所致肠壁改变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参数变化超声观察
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提示大肠肠壁增厚的临床意义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猪直肠脱的手术治疗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
忌口与否 请君斟酌
一种特殊的癌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