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性动脉化疗药泵在直肠癌术中的应用-附25例报告

2014-03-06贵州省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550001周世勇李忠礼郑乃国

辽宁医学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化疗药髂内泵体

贵州省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550001) 周世勇 李忠礼 郑乃国 艾 飞

直肠癌的治疗是多学科综合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当然能采取根治性术式是外科医师所追求的目标,但往往术前评估或手术探查患者病情相对偏晚。为提高直肠癌治愈率,减少复发率和转移率,需要加强化疗或放疗,然而全身化疗,患者反应较重,往往因化疗反应重而中断治疗。为减少术后全身化疗反应,我科在行直肠癌切除同时加行单侧髂内动脉化疗药泵植入术。使其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成为常规治疗,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2013年我院中晚期直肠癌患者治疗中,同时行单侧髂内动脉化疗药泵(北京兆仕)植入术者25例,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龄平均72.2岁。手术方式:直肠低位前切除术11例;肿瘤切除,远端肠管关闭,近端肠管造瘘术7例;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5例;未进行其他治疗前单纯给予单侧髂内动脉化疗药泵植入2例。

1.2 手术方法 对早期肿瘤可手术切除者,切除肿瘤后,先行肠管吻合,然后行近肿瘤侧髂内动脉的化疗药泵植入及化疗药泵泵体埋入。如果肿瘤切除后不能行肠管吻合而需进行造瘘,则在造瘘肠管拖出腹腔后再行近肿瘤侧髂内动脉的化疗药泵导管植入及化疗药泵泵体埋入。肿瘤不能切除行造瘘时则在待造瘘肠管拖出腹壁后进行。

1.2.1 化疗泵导管和泵体植入术 在骨盆入口处寻找髂内动脉,在起始部剪开其前方腹膜,沿血管鞘分离出髂内动脉主干长约2~3cm,以4号丝线双重结扎近心端,远心端用止血钳钳夹,在止血钳远端预扎4号丝线,然后在远心端髂内动脉前壁剪开2~3mm,将导管植入5cm,此过程边送边夹避免大出血,结扎并固定在骶骨岬处。沿腹膜前间隙将化疗药泵导管引出至切口附近皮肤平整处,切开切口处前鞘与皮下脂肪层间隙植入泵体,连接好泵体与导管,并将泵体固定。关键是寻找髂内动脉需准确避免植入髂外,导致下肢缺血坏死。近端结扎线须可靠,最好双重结扎避免滑脱大出血。远心端血管结扎需钳夹边夹边送导管,确定植入内膜血管腔内,避免植入夹层。结扎和固定血管时分次证实导管是否通畅,连接泵体注射器边推边扎,达止血而导管通畅不滑脱。钳夹远心端血管至关闭完腹膜,避免导管无意牵扯脱落。

1.2.2 取泵术 在局部麻醉下超过泵体的直切口,切开皮肤、皮下,分离泵体与周围组织,剪断固定缝线,取出泵体,导管尽量在远离泵体处切断、结扎,创口内不留残端,缝合切口。

2 结 果

2.1 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恢复 化疗药泵植入增加了手术时间约20~40分钟,平均增加30分钟。出血量增加约10m L,术后恢复时间与未行植泵者相比,无明显不同。术后2~5天肛门排气,7~12天伤口拆线,在术后15~30天内开始进行化疗。1例患者因导管不通(可能与术中结扎过紧、关闭腹腔前未检查通畅情况有关)行取泵手术,化疗药泵取出时间为30分钟,出血量为15m L,伤口拆线时间为7~9天。

2.2 化疗药泵植入术后常见的症状及并发症 本组25例中出现泵体周围局部不适者3例,系腰带后局部疼痛6例,活动后疼痛5例,1例导管堵塞,1例泵体翻转,8例化疗时臀部疼痛、下肢麻木。但未发生泵周感染、液体外渗、化疗区域表面皮肤坏死、输尿管坏死、大出血。

3 讨 论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居消化道癌的第2位。其根治性切除术后总的5年生存率在60%左右,早期直肠癌术后的5年生存率为80%~90%,主要因其就诊时分期较晚影响总的生存率[1]故直肠癌的治疗是多学科综合治疗,其中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是治疗的难点。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是借助化疗药泵,在体外与肿瘤局部供养血管之间建立一条化疗药物的直接通路,具有局部化疗药物浓度高,全身副作用轻,可以反复应用,操作简便等优点[2]。同介入治疗相比,费用低廉,从而在中晚期直肠癌的治疗中受到重视。常用的方法包括:直肠癌根治或姑息性切除术后埋置化疗药泵和单纯埋置化疗药泵。后者用于晚期直肠癌不能切除者,尤其是8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暂时不同意造瘘者。

单侧髂内动脉化疗药泵植入是术后辅助化疗的需要,我们的临床应用表明,借助单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可以获得更好的5年生存率,降低中晚期直肠癌局部复发率和肝转移。然而,单侧髂内动脉化疗药泵植入较双侧髂内动脉化疗药泵植入有减少盆腔重要脏器缺血坏死的风险,能更有效地针对肿瘤生长的部位选择置管,减少双侧髂内动脉置管的创伤、节约化疗药泵成本[3]。如果埋置药泵时注意固定牢靠,避免污染,保护输尿管。从创伤角度不显著增加患者的损伤,术后恢复时间不延长,加之术后定期维护,保持泵管通畅,可很好地发挥埋置药泵对中晚期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作用。我们应用化疗药泵治疗直肠癌近7年来,无感染、栓塞、脱落、出血等并发症。该项技术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术后患者获益大,值得坚持和推广。二十一世纪是微创时代,如开展在腹腔镜下进行化疗药泵的植入将减小对机体的创伤,是该项技术的发展方向。

[1] 吴在德 .外科学[M].2004:515

[2] 蒲永东,朱志东 .直肠上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J].中华外科杂志,2000,38(5):399

[3] 王中凡,苗振东,杜明 .双侧髂内动脉结扎在宫颈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06,2(1):40

猜你喜欢

化疗药髂内泵体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髂内动脉的供血评估及保留策略
基于ANSYS Workbench三螺杆轴头泵泵体设计与试验
自制髂动脉分支支架治疗腹主动脉瘤累及双侧髂内动脉1例*
维拉帕米联合化疗药物介入治疗中晚期胰腺癌临床疗效分析
化疗药物对护士的危害与职业防护
单级蜗壳泵强度有限元分析
泵体水力模具逆向工程技术研究
一种可移动的充气橡胶制品装置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髂内动脉的疏与堵
EVAR中保留髂内动脉的腔内手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