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钙拮抗剂治疗老年高血压回顾性分析
2014-08-30大连92337部队医院心内科116203
大连92337部队医院心内科(116203) 于 霞
近年来,高血压已成为老年人的高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长效钙拮抗剂(CCB)是高抗血压药物中的一类,不仅具有稳定与持久的降压效果且对患者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疾病均可起到预防作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是第3代二氢吡啶类CCB,具有高度的血管舒张作用,血药浓度稳定且服用方便,对于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极为有效且服药方便,不良反应少。本文267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探讨CCB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来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原发性高血压267例,男158例,女109例。年龄65~88岁,平均73.8岁。其中1级高血压(140~159mm Hg/90~99mm Hg)63例,2级高血压(160~179mm Hg/100~109mm Hg)126例,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mm Hg,舒张压≥110mm Hg)78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73例。本组患者均无心衰、无快速性心律失常,且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诊断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的诊断标准[2]。治疗过程中每日定时监测血压,通常采用间接方法在右上臂肱动脉部位,测得平卧位血压值;必要时进行动态血压监测。267例原发性高血压均顺利完成6周治疗,无中途停药和失访患者。
1.2 观察指标 对患者治疗前及疗程结束时血压实施24小时动态监测,记录分析其平均值及昼夜监测均值,并观察记录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1.3 治疗方法 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参加适度的运动,注意饮食调节,以低盐、低动物脂肪饮食为宜,并避免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服用少量镇静剂。在此基础上所有患者停止服用任何降压药物1周后,口服长效钙拮抗剂苯磺酸氨氯地平5mg,每天1次,口服。2周后血压下降不理想者增加剂量至10mg。
1.4 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的舒张压下降不低于20mm Hg或下降不低于10mm Hg但已降至正常水平;有效 :患者的舒张压下降不低于10~19mm Hg或下降不足10mm Hg但已降至正常水平;无效: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未达到上述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率比较 267例患者24小时血压动态监测值均明显下降(P<0.05),昼间及夜间动态血压也明显下降(P<0.05),但心率治疗前后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血压动态监测结果及心率变化比较[mm Hg,
表1 治疗前后血压动态监测结果及心率变化比较[mm Hg,
注:治疗前后心率比较,P>0.05;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P<0.05。
24小时动态血压平均收缩压 平均舒张压昼间动态血压平均收缩压 平均舒张压夜间动态血压平均收缩压 平均舒张压心率(次/分)治疗前 163.8±9.8 85.3±9.5 159.8±10 87.6±8.6 145.7±9.5 82.5±6.8 70±11治疗后 130.8±9.6 80.3±7.9 137.7±8.6 82.7±6.6 132.0±7.1 77.0±6.8 75±12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疗效 267例患者显效117例,显效率为43.82%;有效131例,有效率为45.31%,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9.13%。治疗过程中,患者24小时的血压监测值下降明显,昼夜动态血压下降明显,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0.05);心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 >0.05);出现不良反应31例,发生率为11.61%。
2.3 不良反应 267例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17例(6.36%),其中10例出现短暂性头痛,1例胫骨前水肿,其他6例出现心率加快、面色潮红等,无需进行处理自行缓解。患者血糖、血尿酸及肝肾功能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变化。
3 讨 论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降低血压是患者的根本保证,长效CCB是一类重要的抗高血压药物,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细胞内的钙离子有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是重要的细胞内信使,可调节细胞的反应和活动,参与神经递质的释放、肌肉收缩、腺体分泌、血小板激活等活动,特别是对心血管的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细胞的钙离子超载可诱发高血压、心律紊乱、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氧化损伤。长效CCB俗称钙通道阻滞剂,能够减少钙离子在机体细胞内的浓度,降低血管阻力,进而促进血管扩张、降低血压。CCB具有较强的血管选择性,对血脂、血糖、血钾及尿酸代谢无不利影响[3]。
氨氯地平是一类选择性电压依赖性钙通道,能阻止细胞外钙离子流入细胞内,降低胞内钙离子浓度,使得兴奋-收缩脱偶联,从而起到血管舒张、血压下降的药理作用。日前,氨氯地平已成为高血压治疗的首先药物[4]。
本研究发现,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日服氨氯地平能显著提高高血压治疗的有效率,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使其恢复正常水平,副作用较小,从而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风险。本组研究中患者经过6周治疗,降压总有效率达89.13%,患者24小时血压动态监测值、昼间及夜间动态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但心率治疗前后未出现明显变化。
267例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17例(6.36%),其中10例出现短暂性头痛,1例胫骨前水肿,其他6例出现心率加快、面色潮红等,未处理自行缓解。患者血糖、血尿酸及肝肾功能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变化。说明该药降压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且程度较轻,对心、肝等重要器官无损害。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阶段,高血压患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同时患有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的患者也越来越多。CCB能有效地改善大动脉的顺应性,有效的降低血压。并且该药物价格低,适合我国的国情。我们认为,CCB具有良好的抗高血压作用,降压平稳,能减少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损害。应用方便,患者顺应性良好且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张廷杰,阎亚非 .高血压某些进展与趋势[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1,22(3):129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8
[3] 王方方,易绍东,向定成 .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用药[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1(1):40
[4] 徐胜勇 .钙拮抗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医学,2012,32(3):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