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医学微生物学双语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

2014-03-06金旭鹏张轶博沈雁飞吴学敏李永刚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4年5期
关键词:本学科微生物学双语

卢 颖,金旭鹏,张轶博,佟 伟,沈雁飞,吴学敏,李永刚

(辽宁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辽宁 锦州 121001)

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是医学院校一门主干课程,其前沿的研究进展大多以英文文献报道,国际间学术交流也以英语为主,因此针对医学生尤其是英语班学生进行医学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十分必要,可以使学生依托英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学生通过查阅专业英文资料获取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的能力。

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是指将母语外的另一种外国语言(在我国主要是英语)直接应用于非语言类课程教学,并使外语与学科知识同步获取的一种教学模式。双语教学作为提高学生专业英语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已逐渐被学生认同[1]。我国各医学院校于20世纪90年代后在五年制本科生和长学制医学生中陆续开展针对医学微生物学的双语教学实践,目前已普遍施行。辽宁医学院医学微生物学的双语教学起步较晚,开展于2004年,经过不断摸索实践,发展至今已具备了经验丰富的教学梯队,稳定的双语授课模式和完善的教辅资源。

本文作者从事英语班医学微生物学授课多年,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和摸索,以期提高英语班医学微生物学双语教学质量。以下作者就教学语言的使用、教学方法的探索、考核方法的改革、改革效果的评价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浅谈几点体会。

1 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调整教学语言

教师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是制约双语教学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刚刚接触双语教学的教师由于表达专业知识点不够准确和流畅,双语教学效果欠佳。另外医学微生物学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专业词汇多而生僻,细菌名称多来源于拉丁语,读音困难,也给授课教师提出了严峻挑战。

为提高双语教学效果,作者所在院校及教研室都非常重视双语教学师资培养,鼓励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陆续参加近几年本校及外校寒暑假举办的双语师资培训,经过不断努力,均取得优异成绩,双语教师英语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有了较大提高。部分教师是学校引进的海外留学归国人员,为双语授课提供了有力保障。还下载了一套美国医学高校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视频和课件,从中双语教师学到了专业知识点原汁原味的表达方法。

在教学语言使用方面,课件、板书全部用英语展示,但重点专业词汇首次出现给中文标注。考虑到本学科特点和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授课语言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开课之初重要知识点和专业词汇双语讲解并释义,语速较慢,凡涉及专业词汇一律用英语重复,强化记忆,一般阐述性内容和难点用中文讲解,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渐过渡到中英文双语教学。讲授过程中运用中、英文双语的比例要根据学生的反应而不断调整,重点、难点的讲授采用两种语言综合,或以中文为主讲述,最大可能地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专业英语。

2 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

根据医学微生物学学科特点,采用以授课为主的教学方法即LBL(Lecture-based Learning)为主,穿插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即PBL(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2.1 LBL教学法

LBL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系统传授大量教学信息,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也是本学科目前采用的主流教学模式。基于医学微生物学学科特点,总论内容系统性强,较难理解,采用LBL教学模式,将医学微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框架介绍给学生。教学反馈表明,大部分学生通过系统地讲解能够扎实地掌握总论的理论知识,并用于指导各论学习。

2.2 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于1969年首先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采用,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2]。传统的LBL教学法存在着诸多弊端,学生被动、沉默,师生互动少,不适合那些思维活跃,好奇心和创造性强的学生。近几十年来,PBL教学以其生动的教学氛围,良好的教学效果,越来越多地被纳入高校教学实践中。PBL教学是以学生为主,问题为中心,以小组讨论为形式的教学法,其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激活以往的知识储备,开阔思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记忆、运用所学知识。医学微生物学各论内容庞杂枯燥,各章节之间没有联系,可以由教师详细讲解一些有代表性的微生物后,选择部分学生感兴趣的微生物采用PBL教学方式。

考虑到不具备开展PBL教学的经验和条件,采用了国内高校应用较广泛的模式——病例讨论式PBL教学,以后逐渐过渡到经典的PBL教学模式。主要方式是将完整的英文案例(或病例)提前发给学生,并在案例后附上相关的问题,或鼓励学生自行提出问题,学生课前分小组对案例进行分析并查找中英文资料,回答问题,上课时每个小组派一位成员汇报学习的成果,鼓励学生用英文或双语发言,最后由教师总结。实践证实,学生由最初的被动和不适应到目前能积极主动完成信息查询并正确回答问题。

3 针对医学微生物学学科特点制定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3.1 案例教学

医学微生物学内容繁杂零散,描述性内容较多,各章节之间相对独立,传统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难记,导致教学效果欠佳。因此应尽可能将相关临床病例、生活实际事例或事件融合于教学过程中,一个恰当的事例能把抽象理论与生活或临床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以此激发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3]。比如介绍狂犬病毒时,可以讲巴斯德发明狂犬病疫苗的故事;讲解沙眼衣原体时,介绍“衣原体之父”汤非凡的贡献等等。案例式教学方法明显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学效果得到极大改善。

3.2 重点突出,避免流水账式教学

流水账式教学是本学科教学大忌,也是本学科年轻教师容易出现的教学问题。教学中应突出每种致病性微生物的主要特点,难点要讲透,非重点内容及一般陈述性内容要求学生自学。考虑到医学微生物学尤其是各论内容繁杂难记,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上网搜集了大量的微生物的图片和flash展示给学生,以生动、活泼、直观的形式进行教学,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于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深受学生欢迎。

3.3 鼓励师生互动与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提出问题,适时复习以前的学习内容,也可活跃课堂气氛,也鼓励学生随时举手提问。有一些内容不能当堂理解吸收,可通过与教师课间或课后交流解决,直接沟通或通过E-mail、QQ等方式,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学习动态,也可多了解学生关于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不断加以改进。

4 改革考核模式,激励学习主动性

在学校课程考核改革政策的依托下,作者所在教研室对英语班进行了考核方法的改革,改革以往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局面,将形成性考核纳入考核体系中,即期末总成绩分为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5%,终结性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5%。形成性考核包括课堂出勤、阶段理论测试、实验/实践。阶段式理论测试和期末考核采用全英文出题,鼓励学生英文答题。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适当调整,注重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减少单纯记忆内容。为了有效地激励学生平时加强专业英语学习,试卷以全英文命题,除论述题外,要求学生英语答卷,对那些不认同双语教学或英语基础差的学生,也能督促其平时重视专业英语学习。本措施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平时松散,期末临时抱佛脚的局面,使学生更加重视平时学习。

5 教学效果评价

经过多年的尝试和实践,本学科双语教学效果逐年改善,体现在学生出勤情况、课堂反应、听课效果、问卷调查、师生座谈等多个方面。目前学生出勤情况良好,课堂反应活跃,课堂随机提问多数学生能够正确回答问题,表明听课效果较好;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师生座谈显示,90%以上的学生认为能够较好地理解并接受所讲知识,对现有教学模式比较满意;本学科双语教师近两年内学生评教得分均在95分以上,与普通班相比无明显差异,同行听课评分均在95分以上,教学督导听课评分在90分以上。以上结果显示双语教学模式探索已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可并已有客观体现。

作者所在教研室医学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历经10年的探索和实践,虽然已取得一定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教师授课有时仍然无法做到游刃有余地准确阐述专业知识点。针对于此,教师自身应继续加强专业英语学习和培训;其次,英语班学生虽然英语基础好,但专业英语还很薄弱,对专业词汇的理解和反应慢于母语,如果授课时采用全英文授课,学生难以接受。应采取以下对策:课件以英文为主,难点词汇标出中文解释。授课过程中观察学生反应,如有听不懂,改用中文阐述;再次,PBL教学在作者所在院校尚处于尝试阶段,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已习惯于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主观改变教学模式的能动性差。为此教师应首先认同PBL教学理念,积极学习PBL教学技巧,并逐渐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惰性;最后,PBL教学对教师的要求甚高,要求教师有过硬的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知识,还要有出色的课堂组织能力和教学技能。为此,教师应加强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参加PBL教学培训,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以上提出的问题将会在今后的医学微生物学双语授课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解决,为此我们将继续探索,以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英语能力提升并重的授课目的。

参考文献:

[1]谢水祥,王小丽,张文平,等.医学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08,35(1):123-125.

[2]Diana F Wood.ABC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medicine:Problem based learning[J]. BMJ,2003(326):328-330.

[3]张 佩,卢 颖,吴学敏.案例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0,8(1):22-23.

猜你喜欢

本学科微生物学双语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刊期变更通知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刊期变更通知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标点符号使用规范•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
PBL结合CBS教学法在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微生物学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