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76例

2014-03-06谭启秀孙振飞宋传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枳实肠梗阻排气

谭启秀 孙振飞 宋传黎

即墨市中医医院,山东 即墨 266200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76例

谭启秀 孙振飞 宋传黎

即墨市中医医院,山东 即墨 266200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对照组应用常规抗炎保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结果两组腹痛、腹胀消失及恢复肛门排气或排便的时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提高疗效。

中西医结合;腹部术后;炎性肠梗阻

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早期炎性肠梗阻,一般发病于术后1~2周,多由于手术创伤及腹腔炎症造成肠壁水肿伴有渗出。如果得不到及时彻底地处理,易引发重症感染、肠瘘等严重情况。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进行治疗,疗效提高明显。

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0年5月~2013年3月76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6~81岁,平均(53.7±8.9)岁,术后并发肠梗阻平均为(7.5±3.7)天,其中阑尾切除术16例,胃、十二指肠手术17例,胆道手术3例,结肠手术2例;对照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5~81岁,平均(52.9±7.3)岁,术后并发肠梗阻平均为(7.0±4.3)天,其中阑尾切除术17例,胃、十二指肠手术14例,胆道手术3例,结肠手术4例。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断标准

符合腹部手术后出现明显杨梗阻现象,时间3 ~25天;排除低血钾和麻痹性肠梗阻因素,患者无肠绞窄,无脓血及严重感染。

2.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应用临床常规胃肠减压、抗炎、支持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医方剂,六磨汤加减进行保留灌肠。大黄10 g、乌药10 g、槟榔10 g、木香10 g、枳实10 g、沉香1 g,煎汁约200 ml过滤后,以粗胃管插入肛门10~15 cm,缓慢注入或滴入,保留30~60 min,1次/d,患者恢复排气排便后,给予扶正理气,方法为口服减量。

2.3 疗效标准

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无效。显效:恢复通气及排便,食欲正常,腹痛腹胀消失,腹部X拍片检查腹部气液平面消失。无效:食欲差伴有腹痛腹胀,不能解除或症状体征加重,腹部X拍片梗阻加重。

3 结果

对照组38例中有效34例,无效4例(其中胃穿孔1例,坏疽性阑尾并穿孔术后3例),有效率89.47%;治疗组38例中显效37例,无效1例(胃穿孔),有效率97.36%。统计学分析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47,P <0.05)。两组的主要临床症状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表(± s,d)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表(± s,d)

注:与对照组比,*P<0.05

组别 n 腹胀消失时间 腹痛消失时间 恢复排气时间对照组 3 8 6 . 8 ± 1 . 8 5 . 6 ± 1 . 9 4 . 6 ± 1 . 8治疗组 3 8 5 . 0 ± 1 . 6 * 4 . 2 ± 1 . 3 * 3 . 1 ± 1 . 1 *

4 讨论

临床上,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的早期炎性肠梗阻,几乎占所有术后肠梗阻的20%。中医认为肠道为传化之腑,“泻而不藏”、“动而不静”、“以通为用”,其病理特征是“不通则痛”。早期炎性肠梗阻多数不必通过手术解除,因为该类梗阻不易导致绞窄性肠梗阻。术后的炎症多为吸收性炎症反应,多为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胞质分裂和其他炎性介质反应引起肠壁纤维蛋白渗出、充血水肿,从而形成肠粘连导致肠动力障碍,是发生肠梗阻的主要机制[1]。应早治疗、早预防恶化、早缓解疼痛[2],防止并发重症感染、肠瘘、短肠等严重的并发症。本研究,六磨汤加减进行保留灌肠:主要成分有大黄、乌药、槟榔、木香、枳实、沉香。其中乌药、槟榔、木香、枳实对胃肠平滑肌具有兴奋作用,使胃肠道平滑肌收缩力增加、肠壁、胃壁张力增加、促进节律性收缩,促进消化和吸收,利于缓解胃肠道痉挛和促进排气;大黄具有利于肠蠕动作用,还能抑制术后早期的炎症渗出、肿胀,并对后期的肉芽增生抑制显著,减少术后肠粘连。大黄剂量减半,枳实加倍增加理气消胀的功能;保留灌肠药物首先作用于大肠。沉香止痛的药理机制为对抗乙酰胆碱、对抗组胺导致的强直性收缩反应,从而缓解由于痉挛引起的腹痛。中西医结合,在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方面,可以有效抗菌消炎、降低肠壁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肠粘连,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及止痛等作用。

本研究针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因病机,施以理气导滞之六磨汤,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能减少并发症、缩短疼痛时间、排气(排便)时间,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1]张宝杭,牛军民,董寅. 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J].浙江临床医学,2007,9(7):192-193.

[2]陈鹏, 楚心策, 唐敏. 术后早期肠梗阻再手术17例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89-90.

R656

B

1674-9308(2014)03-0082-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3.053

猜你喜欢

枳实肠梗阻排气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枳实消痞汤口服联合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针刺治疗胃癌术后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识别真假枳实
仲景应用厚朴情况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枳实与枳壳的现代药理与临床应用研究
大承气汤配合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