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外伤手术患者的安全管理
2014-03-05沈旭利张海容卢素芬何智君
沈旭利 张海容 卢素芬 何智君
眼外伤是指眼球及其附属器受到外来的物理性或化学性因素的侵蚀,造成眼组织器质性及功能性的损害。眼外伤很常见,据统计,我国每年都会有数百万到上千万人发生,其后果严重,是目前儿童和青壮年单眼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1]。在我院,2009年12月 ~2012年8月眼外伤1 979例,分析眼外伤患者手术过程中的护理安全影响因素,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无术中并发症及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12月~2012年8月我院手术室共实施眼外伤手术患者1 979例,均为单眼外伤。其中男1 616例,女363例;年龄2~56岁,平均35.0岁。致伤原因:眼外伤均为外部因素致伤,其中爆炸伤467例,拳击伤395例,异物刺伤362例,碰撞伤314例,弹击伤249例,棍棒伤192例。全麻患者465例,局麻患者1 514例。
2 影响眼外伤手术护理安全因素
2.1 患者因素
2.1.1 年龄 眼外伤患者多数为儿童和青壮年。术前小儿的自我认知能力不足,易哭闹,眼球穿通伤者易发生眼内容脱出。本组眼外伤患者287例为易哭闹小儿。
2.1.2 语言及文化程度 眼外伤患者大多数青壮年为外出打工人员,地方语言较多,文化程度偏低,易造成语言沟通障碍,对疾病的认知缺乏,在手术过程中容易躁动,不能很好配合手术。本组眼外伤患者1 237例为外出打工人员,其中829例为中、小学文化程度。
2.1.3 病情及既往史 眼外伤患者患眼大多数视力急剧下降或失明,由于单眼视物的立体感差,易发生跌倒或碰撞。伤势较重,眼内容已突出或脱出,局部出血较多。眼外伤急诊患者多数为青壮年,缺乏自身健康认知,且大多没有定期体检,对其身体健康状况不了解,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疾病等,增加了手术风险。本组眼外伤患者315例出现眼内容已脱出,1 045例未进行定期体检,542例对自身情况不了解。
2.1.4 心理因素 焦虑与恐惧心理是眼外伤病人最初的和最常见的心理反应[2]。术前焦虑将引起免疫功能减退,降低机体对手术的耐受性[3],增加手术过程的危险性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由于突发事故,迫使病人来到陌生的环境,对手术环境不熟悉,产生恐惧心理,担心手术成功率,担心预后,担心疼痛,有些病人过于紧张或娇气,感觉特别敏感,手术中稍有不适即容易呼叫、乱动(实际上大多是未被麻醉的眼睑接触到手术器械的感觉,并非真正疼痛),易增加手术器械被污染的风险。本组眼外伤患者574例术中出现疼痛敏感症状。
2.2 环境因素
眼外伤手术大多采用局部麻醉,患者在手术全过程处于清醒状态,且深夜对声音的感知特别敏锐,医务人员言语的内容、声调、语气或者手术仪器发出的声音都会影响患者情绪,容易造成医疗纠纷。
3 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安全、顺利,没有发生医疗纠纷事件。
4 护理安全管理对策
4.1 术前护理安全管理
4.1.1 建立有效的医患沟通 语言沟通是医患沟通的主要方式,医务人员要注意说话的技巧与艺术,与患者或家属沟通时应体现尊重对方,语气要肯定,态度要和蔼,以增加其对医务人员的信任。与患者沟通时,应使用通俗易懂和容易接受的语言,避免一些难懂的医学术语[4]。
4.1.2 加强术前安全评估 术前全面评估患者,安抚患者及家属情绪。积极聆听患者的诉说,对于患者心理上来说也是一种释放和安慰[5]。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况,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手术过程及术中配合,不仅能减轻紧张、恐惧心理,还有助于降低手术的风险,提高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配合程度,从而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6]。眼外伤患者有眼球穿通伤、角巩膜裂伤、角膜穿孔、眼内容凸出或脱出者,结膜囊冲洗时不可翻转眼皮及牵拉眼内脱出的组织,小儿不配合者可全麻后再行结膜囊冲洗。严重的眼外伤可能伴全身多发性外伤,如交通事故或冲击引起的全身多发性外伤,在进行眼部手术前,必须首先处理威胁生命的外伤,并使之稳定,监测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情况[7]。检查急救物品的完好性,处于备用状态,以防紧急情况的发生。
4.1.3 创造舒适安静环境 合理安排手术室间,防止交叉感染。急诊手术一般安排在特定手术室间进行,避免因化验结果缺乏、伤口情况不明而造成的手术间安排不当,影响次日手术安排;眼外伤小儿患者,自我认知能力、自理能力发育尚未健全,基于人性化管理可允许一名家属在洗眼室陪同并向家属说明陪人相关制度及注意事项;进入手术室间者均应关闭个人通讯工具或调至静音,医护人员不大声讲话,不讨论与手术无关的事情;使用手术仪器应事先向患者交待,说明这是机器正常工作发出的声音,让患者不用紧张;保持手术室间的整洁,控制手术室间人员的流动。
4.2 术中护理安全管理
4.2.1 加强巡回过程病人的安全管理 术中予约束带固定上肢,避免术中患者因紧张、语言沟通障碍等手臂抬起,造成无菌区域的污染;根据评估判断是否需要予心电监测,持续低流量吸氧,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心率减慢、恶心、胸闷等症状,立即通知手术医生暂停手术,同时嘱患者张口呼吸,安慰鼓励患者,消除其恐惧心理。情况不见好转或进一步恶化,如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意识模糊、谵妄等,应立即停止手术,及时进行抢救[8]。术中用药、植入物应与主刀、助手医生共同核对后方可使用;完善相关护理记录。
4.2.2 加强心理护理 术中应询问病人的感知情况,对于不能安静配合手术的患者给予心理安慰,通过轻拍手背、握住患者的手等肢体接触缓解患者紧张情绪,鼓励患者克服恐惧心理,必要时暂时停止手术操作,采取相应治疗或护理措施,待患者紧张情绪缓解后再行手术。
4.3 术后护理安全管理
4.3.1 病情观察 气管插管全麻复苏期小儿躁动[9],较易发生坠床。应拉起床栏,限制小儿肢体活动,复苏过程避免麻醉管道、静脉输液管、监护设备连接处脱落,准备好吸痰用物,配合麻醉师完成复苏过程;核对患者、病历资料,与麻醉师一起将患者送往复苏室。局麻患者起身应缓慢,给予协助,防止坠床、体位性低血压、摔倒等情况的发生,询问患者术后情况,有无头晕、胸闷、心跳加速等情况,如有发生,给予及时相应处理。
4.3.2 输送管理 局麻患者一般由轮椅送返病房,术中有特殊用药、特殊情况等存在安全隐患的患者予车床送返病房,并与病房护士交接班。全麻患者清醒后由麻醉医生或麻醉护士予车床送返病房。患者输送途中应密切注意病人病情变化,避免输送速度过快,注意车床安全。
5 小结
急症事件会引起患者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应急反应,眼外伤是眼科的急症,病情发生发展危急,特别是患者的视力往往受影响大。针对眼外伤患者手术部位、时间、人群的特殊性,接诊眼科急诊手术人员必须以认真严谨、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手术病人的安全管理,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注重心理护理,才能减轻患者焦虑、恐惧的不良情绪,提高手术成功性。
[1]葛 坚.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12.
[2]刘 梅.眼外伤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干预[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3):16 -17.
[3]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1996:234-235.
[4]胡方成,汪才侠,雷呈祥.沟通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作用思考[J].现代医院,2013,13(6):111 -113.
[5]王 丽.加强医患沟通 和谐医患关系[J].现代医院,2011,11(11):112-113.
[4]臧雪英,孙志红.外科手术患者焦虑情绪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2(12):40.
[5]吴素红.临床眼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70.
[6]余时智.危机管理在眼科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6):2030 -2031.
[7]杨远霞,陈红斌,苏丽金.小儿眼科手术不同全麻方式复苏期并发症的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05,9(20):834 -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