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介入与保守治疗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预后研究

2014-03-04宁敏曼何志军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4年6期
关键词:胆源胆管胰腺

宁敏曼 何志军

内镜介入与保守治疗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预后研究

宁敏曼 何志军

目的探讨内镜介入与保守治疗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治疗预后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胆源性胰腺炎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内镜介入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经过(4.62±1.45)d后体温正常,(4.13±1.21)d后腹痛等缓解,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为(5.04 ±1.85)d;白细胞恢复时间为(6.85±2.59)d;肝功能恢复时间为(8.73±3.18)d;患者治疗(11.54±4.72)d后痊愈出院(P<0.05);治疗1周后,实验组APACHEⅡ评分为(7.01±1.32)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13%,低于对照组(20.97%);观察组死亡率为0%,低于对照组(4.84%);实验组取石成功率为96.7%,高于对照组82.3%(P<0.05)。结论内镜介入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优于保守治疗方法,安全可靠。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内镜介入;保守治疗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的病因为胆道疾病,引起胰酶在胰管或腺泡内过早被激活,导致正常的胰腺和组织发生自身消化,该类疾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患者死亡。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被用来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其能有效缓解病因,控制病情,具有微创性,一经使用就广泛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1]。笔者结合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24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内镜介入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24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患者男41例,女21例,年龄35~65岁,平均(46.82±5.73)岁,患者中,胆管结石36例,胆管下段狭窄10例,胆道蛔虫12例,十二指肠乳头炎4例;对照组患者男40例,女22例,年龄34~65岁,平均(46.76±5.78)岁,胆管结石39例,胆管下段狭窄10例,胆道蛔虫11例,十二指肠乳头炎1例,不明原因1例。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胰腺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胰腺炎的诊治指南》诊断标准;B超或CT等影像学证实胆结石或胆总管扩张;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胰腺炎;患者及家属自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胃酸、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72 h内行ERCP,对疾病的部位、程度和范围进行观察,根据病情选择进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术、胆总管取石和鼻胆管引流术。对照组患者待病情稳定后合理选择胆囊切除手术、T管引流手术、胆总管取石和开腹手术。术后所有患者均继续给予基础治疗。

三、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情况。

四、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本研究数据,使用x±s和百分率分别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两组疗效对比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经过(4.62±1.45)d后体温正常,(4.13±1.21)d后腹痛等缓解,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为(5.04± 1.85)d;白细胞恢复时间为(6.85±2.59)d;肝功能恢复时间为(8.73±3.18)d;患者治疗(11.54±4.72)d后痊愈出院(P<0.05),见表1。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前APACHEⅡ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1周后,实验组APACHEⅡ评分为(7.01±1.32)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二、不良事件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10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6.13%,其中包括3例胰腺囊肿、4例胰腺假性囊肿、1例腹腔感染、2例胰腺出血,低于对照组出现13例(20.97%),包括胰腺囊肿4例、胰腺假性囊肿5例、腹腔感染2例、胰腺出血2例,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0%,低于对照组4.84%;实验组取石成功率为96.7%,高于对照组82.3%(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各疗效参数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各疗效参数比较

组别例数体温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观察组624.62±1.454.13±1.215.04±1.856.85±2.598.73±3.1811.54±4.72对照组6210.69±2.417.42±2.9511.52±3.7210.89±3.6213.49±4.2617.46±5.72 t 16.998.1212.287.157.056.29 P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

组别例数APACHEⅡ评分tP治疗前治疗后1周观察组6211.53±3.217.01±1.3210.250.0000对照组6211.49±3.249.64±2.043.800.0001 t 0.0700.052 P 0.47250.0000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n(%)]

讨论

Vater壶腹部结石嵌顿是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最为常见的病因,当小结石连续不断通过嵌顿部位可引起局部胆管痉挛和十二指肠乳头水肿,导致梗阻,使胆汁逆流入胰管,同时梗阻和逆流的胆汁可对胰腺的腺泡形成高压,导致腺泡破坏,造成胰酶原被激活,引起自身消化。迅速解除胆道梗阻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关键,如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进展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2-4]。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疾病的严重程度越重。发病初期,如胆管梗阻被及时消除,患者的病情可得到逆转。保守治疗不能迅速的去除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病因,如行开腹手术治疗,虽能有效的除去病因,但创伤大,尤其对老年人的损伤更严重,缺乏安全性[5]。ERCP可直接解除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致病原因,具有微创性,可直视胆管和壶腹部,对疾病程度容易判断;其对胆总管下段小结石或微小结石的灵敏度超过B超,配合碎石网篮可进行取石,兼有诊断和治疗的作用;能迅速控制病情,使急性反应期变短,损伤作用也得到降低,同时减少了并发症和死亡[6]。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13%,低于对照组(20.97%);观察组死亡率为0%,低于对照组(4.84%);实验组取石成功率为96.7%,高于对照组82.3%(P<0.05),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结果类似。王健等[7]对87例发病72 h内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使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和介入治疗后认为,早期内镜介入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安全、有效,能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为了提高手术成功率,ERCP介入治疗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①介入治疗操作要谨慎细致;②胰管显影尽量避免,以防诱发急性胰腺炎;③插管次数不宜过多;④术中和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给予积极的基础治疗[8]。ERCP介入治疗虽然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好,但对于无胆道梗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保守治疗相当,且增加了内镜治疗带来的术后并发症,应根据适应症合理选择[9]。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经过(4.62±1.45)d后体温正常,(4.13±1.21)d后腹痛等缓解,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为(5.04± 1.85)d;白细胞恢复时间为(6.85±2.59)d;肝功能恢复时间为(8.73±3.18)d;患者治疗(11.54±4.72)d后痊愈出院(P<0.05),说明ERCP介入治疗可以提高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且不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张莉芬等[10]对6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进行研究发现,早期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是微创、安全、有效、快速的治疗手段,可降低病死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

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而言,不论患者是轻症还是重症都应该在进行内镜介入治疗前密切观察患者腹痛、体温、黄疸、肝功能等指标,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方向,避免患者延误治疗时机或者避免患者不符合内镜介入治疗条件。对于病情恶化患者,应该掌握患者适应证,积极采取个性化原则进行治疗,迅速对患者进行内镜治疗或者手术治疗,避免盲目治疗。

综上所述,内镜介入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有效可靠的方法,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合理选用。

1雷晓薇,宁琳洪.18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内镜治疗与保守治疗的临床分析.局解手术学杂志,2011,20(3):280-284.

2陈洁,邓登豪,刘军,等.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120 h内内镜治疗的价值和安全性研究.中国内镜杂志,2013,19(2):145-148.

3Huang G,Gang N.Early biliary decompression with endoscopic treatment in 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 of elder.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2013,28(3):721-722.

4何涛,刘宇斌.急诊内镜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治疗中的应用.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4):46-47.

5柴琛,曹农,李强,等.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系统评价.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18(4):404-408.

6van Geenen EJ,van Santvoort HC,Besselink MG,et al.Lack of consensus on the role of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graphy in 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 in published meta-analyses and guidelines: a systematic review.Pancreas,2013,42(5):774-780.

7王健,杜波,胡兵,等.内镜介入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0,17(9):970-973.

8陈振亮.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观察.中国医学创新,2013,10 (1):29-30.

9Law R,Leal C,Dayyeh BA,et al.Role of immunosuppression in post-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pancreatiti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a retrospective analysis.Liver Transpl, 2013,19(12):1354-1360.

10张莉芬,沈春燕.早期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中国医药导报,2012,9(5):154-157.

2014-04-22)

(本文编辑:刘思德)

10.3969/j.issn.1672-2159.2014.06.022

404100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何志军,E-mail:164839225@qq.com

猜你喜欢

胆源胆管胰腺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普外科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时机及效果研究
18F-FDG PET/CT显像对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胰蛋白酶抑制剂ZCL-8对大鼠胰腺创伤的治疗作用
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与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对照研究
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进展
内镜介入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12例
胰腺损伤24例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