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序贯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浅表型胃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4-03-04戚红霞杨占凤张李娜孙奕飞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4年6期
关键词:三联螺杆菌幽门

戚红霞 杨占凤 张李娜 孙奕飞

序贯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浅表型胃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戚红霞 杨占凤 张李娜 孙奕飞

目的研究序贯疗法对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的浅表型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H.pylori(+)浅表性胃炎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三联疗法治疗,研究组给予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H.pylori根除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H.pylori根除率、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除对照组1例因不良反应严重退出试验,其余停药后不良反应自行缓解,依从性良好。结论序贯疗法对于H.pylori(+)浅表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且药物不良反应少,患者适应性良好。

序贯疗法;幽门螺旋杆菌;浅表型胃炎;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与上消化道疾病关系密切,是造成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重要致病因素[1]。由于多年来抗生素在临床用药中使用不规范,造成了H.pylori对于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加重,大部分患者在进行治疗后H.pylori仍然得不到有效的根除。本次研究中采用了序贯疗法对40例患者进行了治疗,同时比较了传统三联疗法对H.pylori的根除率,发现10 d的序贯疗法治疗对浅表性胃炎患者效果良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浅表型胃炎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确诊为H.pylori感染,排除:①其他消化道疾病患者;②1年内进行食管或是胃肠道手术的患者;③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32~49岁,平均(37.5±7.9)岁;病程1~2月,平均病程(1.4±0.2)月。研究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31~50岁,平均(37.3±8.2)岁;病程1~2月,平均病程(1.5± 0.1)月。两组患者在性别比、年龄、病程比较上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均告知患者及家属,且签订知情同意书。随访时两组患者中均有2例患者失访,对照组另有1例患者因不良反应严重退出试验。

二、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无刺激性且易消化的食物,尽量减少过甜、过酸食物的摄入,同时忌咖啡、浓茶与烟酒等。

1.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三联疗法治疗

口服由太原市卫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阿莫西林胶囊(国药准字H14020457)1 g+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国药准字H20040916)0.01 g+丽珠集团丽珠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克拉霉素胶囊(国药准字H20067196)0.5 g治疗,2次/d,连续使用10 d。

2.研究组给予序贯疗法治疗

口服阿莫西林胶囊1 g+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国药准字H10950086)0.02 g,2次/d,连续使用5 d。第6 d起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0.01 g+克拉霉素胶囊0.5 g+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替硝唑胶囊(国药准字H20067907)0.5 g治疗,2次/d,连续使用5 d。

三、疗效判断标准

1.H.pylori根除率测定

两组患者均于治疗结束后的第28 d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提示(-)证明H.pylori根除成功,结果提示(+)则提示失败。在计算H.pylori根除率的过程中,需采用ITT分析法(意向性治疗原则)与PP分析法(符合方案完成分析)[2]。其中ITT包括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而PP只针对按时完成整个治疗过程及随访的患者。

2.临床症状改善

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胃肠道症状改善情况,显效——治疗结束后所有胃肠道反应均消失;有效——患者(症状程度/频度)减少超过Ⅰ级[3];无效——患者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0%。

3.不良反应(ADRS)

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4],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分为:无——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轻度——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但症状轻微;中度——患者出现不良反,症状稍重,但可耐受,不影响日常活动;重度——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且无法耐受,严重影响日常活动,需对症处理。

四、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均由我院数据处理中心专门人员进行,保证数据真实性与科学性。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两组患者H.pylori根除率测定比较

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均出现2例失访,对照组中另有1例患者因不良反应严重退出本次试验。不论是采取ITT分析法或是PP分析法,研究组患者的H.pylori根除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H.pylori根除率比较[n(%)]

二、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显效共12例,有效17例;研究组者症状缓解显效21例,有效17例;研究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高达95.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5%(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n(%)]

三、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胃肠反应、口苦、舌炎等不良反应共13例(32.5%),研究组发生胃肠反应、皮疹共3例(7.5%)。所有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均为轻度-中度,并不影响患者的后期治疗,治疗结束后症状自行缓解。其中仅对照组1例患者由于严重胃肠反应而中途退出,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n(%)]

讨论

浅表型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该病的致病因素相对复杂,包括长期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长时间与化学用品接触、精神压力过大等,其中最为常见的感染因素为H.pylori。H.pylori可在人体胃内以幽门前区为主的各个部位长期寄生,是诱发各类胃肠道疾病的重要因素[5]。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的主要方案是以PPI(质子泵抑制剂)为主的三联疗法或是四联疗法,使用剂量均按常规,通常治疗1~2 w。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造成H.pylori的耐药性逐渐增加,相关研究指出在使用替硝唑根除H.pylori时,耐药率已达40%以上;而阿莫西林对的耐药率达30.0%,克拉霉素为20.0%[6]。以上三种药物对于H.pylori的根除率远远达不到临床上的根除要求。而近年来多数学者也在尝试不断的调整三联治疗的药物组合,试图降低H.pylori的耐药性。

国外学者研究指出采用序贯疗法对H.pylori的根除率明显优于传统三联疗法[7],初步推断序贯疗法的治疗机制可能为:前5 d使用阿莫西林治疗,不仅对H.pylori本身具有杀灭作用,同时还能降低细菌的负荷量,以此提升了后期使用克拉霉素的敏感度。其原因在于细菌会形成克拉霉素流出通道,能将药物迅速的运出细菌外部,使克拉霉素与核糖体的结合受到阻滞,由此便降低了克拉霉素的用药效果[8]。阿莫西林能直接对细菌的细胞壁发挥作用,在治疗的第一阶段,阿莫西林能直接破坏H.pylori的细胞壁,从而预防了克拉霉素从细菌内部流出,提高了后期使用克拉霉素的治疗效果[9]。本次研究中可看出,采用序贯疗法对浅表性胃炎患者的H. pylori根除率明显高于三联疗法(P<0.05),即使是使用PP分析法进行计算后,结果仍然提示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 0.05),说明序贯疗法在根除H.pylori时效果确切。在经过10 d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高达95.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5%(P<0.05)。而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出现胃肠反应、口苦、舌炎等不良反应共13例,研究组仅3例,两组比较P<0.05。除对照组1例患者由于严重胃肠反应而中途退出,其余均为轻中度,可耐受,停药后自行缓解。说明序贯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同时不良反应较少。

意大利已经将序贯疗法作为临床用药的一线指南[10],但该方式在我国并未普及,国内对于序贯疗法的临床研究报道也较多,但其样本含量均较小,且不同学者在用药剂量、抗生素选择、治疗时间上并不相同,并未做到真正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本次研究结论可看出序贯疗法对于H.pylori感染的浅表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且药物不良反应少,患者适应性良好。但鉴于本次研究样本含量较小,同时缺乏双盲,所以临床推广上仍然有待进一步验证。

1徐伟松,刘玉峰,范辉,等.含左氧氟沙星的序贯疗法对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中国综合临床,2012,28(1):42-44.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3,18(2):119-128.

3官丹蕊,官尚民.10和14d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和胃炎患者的疗效对比.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9): 1668-1669.

4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1·天津).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2,17 (3):172-177.

5罗政仁,姒建敏.左氧氟沙星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1,16(6):384-385.

6徐法贞,李桂芹,盛红霞,等.培菲康联合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3,10(4):248-249.

7Park HG,Jung MK,Jung JT,et al.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a comparative study of 10-day sequential therapy with 7-day standard triple therapy for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naive patients.Aliment Pharmacol Ther,2012,35(1):56-65.

8陈东燕,孙艳荪,吴子刚,等.多药耐药基因MDR1C3435T基因多态性对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的影响.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2, 17(3):123-126.

9彭颂兴,杨伟昂.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慢性胃炎的疗效分析.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8):163-164.

10 Tursi A,Elisei W,Giorgetti G,et al.Efficacy,tolerability,and factors affecting the efficacy of the sequential therapy in curing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clinical setting.J Investig Med,2011,59 (6):917-920.

2014-10-18)

(本文编辑:徐智民)

10.3969/j.issn.1672-2159.2014.06.015

200435上海闸北区市北医院

猜你喜欢

三联螺杆菌幽门
以“三联”促“三力”共建共融谋振兴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5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中医三联法治疗手足口病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