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极限地形下的滨江人居模式探析
——以重庆龙湖春森彼岸为例

2014-03-02

重庆建筑 2014年4期
关键词:滨江彼岸山地

(重庆大学 建筑城规学院,重庆 400045)

极限地形下的滨江人居模式探析
——以重庆龙湖春森彼岸为例

任真妮

(重庆大学 建筑城规学院,重庆 400045)

充分利用与合理改造自然地形,是山地建筑设计之三昧。该文将对重庆龙湖春森彼岸项目设计进行剖析,解读在山地滨江居住建筑创作中如何因地制宜,尊重文脉,既满足功能流线需求,又能顺应山水之势融于自然景观肌理,创造开放活跃的滨江城市界面,探索有借鉴意义的理想山地人居模式。

极限地形;山地住宅;滨江建筑;春森彼岸;嘉陵江;山城特色;滨江路;吊脚楼

山地城市地势复杂多变,常以临江处尤甚,有时堪以陡峭论之。极限地形高差变化剧烈,局部地质结构建设难度大,难以驾驭。加之开发的无序与高强度,使人地矛盾日益尖锐。但往往此类环境不仅由于上佳的景观资源而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同时作为城市形象的重要展示面,又有极强的建设意义。当自然地形与发展现状的对峙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强硬时,设计师应当如何去应对化解以求共生,已成为山地建筑设计的重要课题之一。

引言

龙湖春森彼岸项目位于重庆市江北区陈家馆,南临滨江路,东北侧紧邻长兴路。整个基地由南向北升起,处于72m高差的极限地形条件下,形成背山面水之势,近观嘉陵江水,远眺渝中半岛,具有典型的山城特色(图1)。

图1 春森彼岸项目区位示意

规划总用地面积160191m2,总建筑面积784973m2,社区共设置高层塔楼公寓12栋,板式住宅14栋。方案设计方为美国MRY建筑事务所,他们倡导以城市的高度去关注,以自然的手法去化解,以历史的立场去融合。最终项目赢得美国建筑师协会AIA的NEXT.LA首奖(图2)。

图2 春森彼岸项目夜景融入

1 陡峻地貌的解读

“建筑如何接触大地,又如何自处于大地之中?”作为首要解决的命题,地形关系(topography)包含了环境在时间、空间维度中对建筑的影响力。是坐落高台,还是消隐去基座的实质,以嵌入相融的状态“扎根”于大地,使地形成为建筑的一部分。[1]

春森彼岸拟建场地位于嘉陵江北岸,紧密联接重庆最繁华商圈之一观音桥与未来城市核心区江北嘴CBD,坐拥得天独厚、开阔壮美的江景视野。其区位优势与景观优势不言而喻,而开发前却处于与之极不相称的旧城落后状态:旧石板路青苔满布,低矮住宅破败不堪,自然景观利用率颇低(图3)。

图3 基地自然岩壁与落后状态

据工程地勘报告显示,场地属于岸边斜坡地貌,场地南侧为32.0m宽的江北滨江路,路面高程191.8~192.3m,江北滨江路与场地间的砂岩坎高约10~15m,用地最北端连接建新东路,标高为288.0m,基地内从北到南,面向嘉陵江,高差近百米,地形坡度约20%~30%,砂岩岩面陡峭,走向变化诡谲,岩石竖向裂隙丰富。设计采用混合式、平坡式与台地式相结合,平稳过渡由下至上的山体形态变化;当地面坡度大于8%时,采用台地式,将整个场地分为5个不同标高的台地,各台地间形成不同高度的边坡,南侧第一阶为最高,逾23m。整个竖向设计顺应地势逐步退台,充分展现了巴渝坡地建筑特色。

为了延续基地原始场所特征,场地南侧突兀的砂岩高边坡在设计中被保留了下来,且成为基地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边坡现状稳定,多数地段基岩直接露出地表,土层厚度小,不易土体失稳,故仅对岩面喷射混凝土,不作支挡,以保持地形地貌的原汁原味,来解放建筑环境的场所记忆,还原环境景观的特质。而对于场地内部坡高在10~15m的岩质边坡,则采用部分挖除、部分回填的方式重新整合。同时,对于各栋建筑的底层标高与地形环境的高差,通过对主体结构采取退台、放阶等方式来消化,尽量平衡挖填方量,避免高切坡、深开挖,降低工程造价,用温和而有机的重组方式,对原始场地进行合理利用和改造。

2 山水肌理的重构

原始自然地貌是山城的第一层肌理,而建筑群弱化或增益了它原本的跌宕起伏,低滩建广厦,或高坡起危楼,在错落的体量累积之上,新生成了第二张人文属性的城市立体表皮。山地肌理的重构过程蕴含着颠覆、消解、共生等各种可能性,是地域性与人文性的充分交融。

要继承巴渝特色完成空间形态与山水的对话,应该从三个层次入手,即贴合地形、适度演变和精神回归[2]。春森彼岸的设计在视觉和结构上力求与基地依山傍水的特点相呼应:顺应等高线,所有的住宅单元都以弧形的组合方式面江而建,局部环绕点式塔楼,从而保证最大限度分享江景;同时建筑周围的平台和小径也设计成弧型,拟江中涟漪。从江面到天际、道路到山岭的动线决定了各空间的形式,高低错落的弧形建筑群正是山巅和山谷的再现。这个初衷试图用更接近自然的方式,去勾勒总图,控制形态(图4)。在立面上,他们采用了后现代主义手法来解构,希望更替现代主义建筑千篇一律的视觉体验;同时注重外立面与内部功能的和谐统一,使其形式的存在价值更加具象化。

图4 春森彼岸彩色总平面

从延续地方文脉的原则出发,设计将一条几百年来连接嘉陵江港口和城市的蜿蜒古道,作为城市记忆用另一种形式保留下来,并成为社区内步行路网的主要构成部分。每层台地自成组团,设计风格不同的景观花园,以一个常绿树林为各花园提供背景。多数设有水景,并在视觉上与嘉陵江相连,烘托出“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感。借由丰富的自然景观,强化了整个社区的场所感与归属感。

层层跌落的台地,一半予路径小品以有节奏的可倚附空间,一半予以外向性的远景视野,无形之间弱化了建筑的实体围合感。多级挡土墙低矮而渐变(图5),结合局部放坡形式,以灌木掩映,视觉层次缓和而丰富。利用底层架空的灰空间布置室外健身设施。道路系统级别分明,将宅间石梯拓宽踏面,质地粗放情境幽然,钝化了行走的倦怠与通达的目的冲突,同时削减了由高差限定带来的场域边界感。放坡过陡的地方,使用架空的转折木质楼梯,辅以错落茂密的植被,营造山林栈道的意境。从形态、情态、生态各方面,呈现了审美情趣、心理诉求以及归属感的表达[3]。

图5 多台地的剖面处理

3 开创的弹性

山地建筑设计之关键正在于对复杂地形的妙用。极限地形在自然条件的约束之外,也给予了开创思路的空间。春森彼岸则通过独辟蹊径的人车流线组织实现社区适应性的突破。

一般坡度较缓的山地住区采用路网与车道共用方式,车辆从外部道路标高起始迂回爬坡,路网满铺社区内部;然而,陡坡的存在无疑使满足规范要求的坡道在较短的地形进深中难以施展,或占用较大交通面积从而无谓掠夺绿化空间,不仅人车混杂,地库布局零散,进库流线也曲折绕远,实属无奈被迫之举。

春森彼岸也处于高差巨大的典型极限山地环境中,最终一期设计使用了两套几乎完全分隔的人车流线系统:车辆从临江干道标高进入地库,以各层室内车道来消化数十米的车行高差,再于宅间合理位置设少量出入口,满足每栋宅前车辆可达(图6)。设计合理利用地形地貌组织地下车库,避其锋芒,功能上匹配无采光面的岩壁空间,体量上充分考虑土石方平衡,减少护坡、挡土墙和建筑基础的工程量与施工难度,节省因设计不周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人车分行,既降低了安全隐患,又能按需分配使地上地下功能空间各得其所,地库充分服务于上部住宅,实现停车后直接电梯入户,便捷高效;同时管理更为便利,社区私密化程度更高。

图6 车行流线组织示意

4 城市通道

建筑对环境有密不可分的依存属性,从自然风貌到历史沿革,风格的交融与人文的沉淀形成别具一格的地域特色,并构建城市区域性的"场所精神"(Genius loci)。延续文化意义的传承,对于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了方向[4]。

因滨江区域的陡峭地势,交通便利性差。对城市腹地居民而言,江景虽在眼前,想要徒步企及却难上加难。如何挖掘公共景观资源的共享性,也成为设计师考虑因素之一。春森彼岸在地块宽广的展开面中部,规划了一条由北滨路通往建新东路的城市步行通道,使临江主干道与其后的大片腹地紧密相连。良好通达条件支撑下的亲水环境,使宜人的江流不再因为难以逾越的高差而遥不可及。这条城市人工轴线,利用沿路径的底层商铺把行人从位于高地的繁忙街道引向嘉陵江边,增强了城市区域内的可通达性与交互作用;再借用重庆特有的传统元素——大梯坎形式,构成一系列层叠错落的观景平台,并且在保持整体空间宽度40m的基准下,通过转折、缩放等手法,创造生动的山地街道空间(图7),最终在临江面处,形成喇叭口状的景观扩散口,与无尽江景融为一体。

图7 城市通道形态分析

值得一提的是,大梯坎沿用了原地块内大量本土材质——青石板,作为一种独特的地域性历史符号,为人们开辟出一条颇具场所意义的记忆通道。”我们充分考虑了社区的城市性与社会性,保留了历史与文化的记忆,力图给人亲近感和接近感。”MRY称,“这个新的城市社区将深刻影响中国未来的山地人居方式,因为它提供了可持续的滨水居住方案,并将实体与记忆带回到建筑中,从而改善整个地区的生活品质。”

5 边界氛围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江山楼宇之间早有这样的默契。作为“彼岸的彼岸”,滨江山地住区在享受江川环抱、彼岸繁华时,也应以开放的姿态呈献于外界的目光,引用山与江的自然关联,倾诉出兼顾传统与现代的人文情态。

由于南侧毗邻滨江路主干道,春森彼岸顺应20余m自然高差,设置了联排吊层公建,与天然岩石穿插组合共同构成了第一层次。其中商业用房位于底部三层,商务办公为三层,整个建筑高度<24m。这一层次主要体现了整个社区的滨水特性,并通过巨大的钢结构斜撑传递出重庆传统“吊脚楼”的神韵,结合保留下的砂岩边坡,构成整个群体的基座。自然与人工彼此依仗补充,功能与形式相得益彰(图8)。同时,MRY利用一字型滨江商业屋面打造了一条以会所外摆休憩空间为起点的临江步行游廊,其长度几乎绵延贯通社区东西两端,与外界空间形成和睦的对望关系,不仅是居民集中的娱乐休闲场所,也成为了沿江两岸住宅区的发展示范。行走其间,远眺视域极广,景观小品设计人性化,人们可在徐徐江风与阑珊灯火的陪伴下,享受高品质慢生活的片刻时光(图9)。而坐落其上的曲线形多层、小高层板楼,随着地形蜿蜒展开,形成滨江立面的第二层次,有效地改善了边界形态,颇具借鉴意义。

图8 滨江临街商业写字楼——山城吊脚楼的意象

图9 临江步行游廊实拍图

配套商业 “星悦荟”带来的人气有助于地块的发展与升值,而地形的优势与合理的分流大幅削弱了商业对社区嘈杂、无序等不利影响,保持社区内向性与外向性间的暧昧状态,使之既私密、安适、封闭,又能拥有流动开放、充满吸引力的边界氛围,成为真正地标式的城市滨江共同体住区。

6 结语

地域性是建筑的基本属性之一,而化解人地矛盾,则是山地住宅设计不可回避的首要问题。春森彼岸项目是个很好的例子,积极的利用改造,适时的理性让步,使它不仅完成了住宅与山水的和谐对话,并承载起促进城市发展与文化延续的意义。可见即使在极限地形条件下,只要深入研究其多层次多变化的空间形态与人文肌理,总结巧妙有效的山地设计语言和手法,有针对性地化弊为利,终将探索出理想的滨江山地人居模式。在设计过程中,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尊重文脉,不让山地环境良好的自然生态和景观资源,随不合理的设计而流失。

[1]黄欣.浅谈山地住宅建筑的竖向设计[J].城市建筑,2013 (03).

[2]卢峰,徐煜辉.重塑山地滨水城市的景观要素——以重庆市为例[J].中国园林,2006(06).

[3]史永高.面向身体与地形的建构学[J].时代建筑,2012 (2):20-73.

[4]尹聪.山地城市滨江建筑空间形态初探[D].重庆:重庆大学,2010.

责任编辑:孙苏,李红

移动便携安全带固定装置

高层剪力墙结构施工中,传统做法是在主体结构工程封顶后,将外脚手架拆除,采用挂篮进行装饰工程施工,这就给临边墙体砌筑、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和阳台栏板混凝土浇筑等施工增加了难度,再加上部分职工的安全意识不高,在临边施工时往往会忽视张挂安全带,导致临边作业风险高。

临边施工安全带固定装置解决了以上问题,它具有随身携带、安装方便、周转使用、保证临边施工安全和文明施工的优点,适用于剪力墙结构多层、高层的施工安全防护。

具体做法如下:利用剪力墙上的螺杆洞可方便地固定于施工部位附近的剪力墙上,也可以在临边施工前统一固定在临边墙体上,并悬挂提示牌。施工人员在该部位施工时直接将安全带系在此固定装置上,然后在临边进行施工 。

(摘自:《建筑工人》)

On Riverside Habitat Model under Extreme Topography

Full application and reasonable alteration of natural terrain are the key points in mountainous architectural design.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Longfor chunsen project,this paper presents ways to adjust measures in accordance with local conditions in the mountainous riverside residence design so as to meet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and scenery demand as well.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find out an ideal riverside habitat model under extreme topography.

extreme topography;mountainous residence;riverside building;Chunsenbi'an project;Jialingjiang River;features of mountainous cities; Bingjiang Road;stilted building

TU241

A

1671-9107(2014)04-0020-04

10.3969/j.issn.1671-9107.2014.04.020

2013-12-25

任真妮(1987-),女,重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及理论。

猜你喜欢

滨江彼岸山地
福州滨江私宅
山地草甸
彼岸
永州滨江新城营销中心
芜湖滨江天际线
穿越火线之山地作战
山地之旅
山地之美——雨补鲁
幸福不在彼岸
畅游于大西洋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