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以张家口市蔚县西古堡为例

2014-03-02

重庆建筑 2014年4期
关键词:蔚县古堡院落

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以张家口市蔚县西古堡为例

汪 皓,游 璐

(重庆大学 建筑城规学院,重庆 400045)

我国古村落数量大,历史悠久,历史和艺术价值不容忽视,但当今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革,原始古村落难以满足现代人生活需求,古村落发展和保护面临许多现实问题,该文以张家口市西古堡为例,探讨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问题。

蔚州西古堡;暖泉镇;有机更新;保护;古村落;蔚州秧歌;八连环院

1 蔚州概况

张家口,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是扼守京都的北大门,连接边塞与内地的交通要道。蔚县位于张家口北部,古称蔚州(图1)。蔚县现存村堡150多座,古建主要以古城堡、古寺庙、古戏楼、古民居为主,古有“八百庄堡”之说。西古堡位于蔚县暖泉镇,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俗称“寨堡”,是古蔚州800座堡中最为独特,保存完好的一例,现已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表1)。

图1 蔚州城池图

1.1 西古堡概况

西古堡地处暖泉镇西南角,其南面为壶流河,西面临近大沙河,北面为暖泉市。西古堡除为村民提供居住外,还兼有保护暖泉集市的重任。

1.1.1 总体布局

表1 蔚州古堡文化体系

西古堡平面呈方形,东西宽232m,南北长221m (不含瓮城),堡有南北两座门,门外各有瓮城一座,呈“中”型,当地人称“虎抱头”。瓮城城墙高10m,下宽6~8m,上宽2~4m,主要由黄土夯筑[1]。堡内布局严整,分区明确,功能完备。总体来说,堡内分为四大部分:北面进入堡门的横长院落内是祠堂 (现以损毁);南面进入堡门的院落主体建筑是戏台,是主要的公共活动空间;这个院落的西段是地藏寺的入口,是宗教活动区;其余部分是居住区(图2)。

1.1.2 街巷布局

西古堡内南北向只有一条道路,为正街,东西向也只有一条,平均宽度5.3m,将堡划分为四个区域。此外,沿东、西、南三面堡墙内部还有一圈道路,平均宽度6~7m,设计这圈道路的原因是可为堡墙坍塌留出空间,更重要的是当敌人来侵犯时,留有足够空间守卫人马。西古堡规模不是很大,但堡内居住面积较大,将所有住户联系起来,单靠这些道路还不够,内部还有数十条大小不等,长度不一的巷子,因此,形成了层次丰富的街巷空间(图3)。这也是堡在一定程度上的防御策略。

图2 暖泉镇西古堡总平面图

图3 西古堡街道示意图

1.1.3 建筑

住宅以典型四合院为主,形制严谨,等级制度分明,可根据主人需求灵活变化。普通民宅为砖木但简化梁架结构,以椽承担更多重量。住宅以两个院落组成的住宅数量最多,以东楼房院(图4)和苍竹轩最为著名。

图4 西古堡东楼房院后院正房立面原图

2 古堡保护与发展问题分析

蔚州是壶流河盆地上的“巨郡”,为“两关外藩”,京师之安危系于蔚州,而蔚州之安危系于暖泉镇[1]。暖泉镇是进入华北平原的要冲,自古便是军家必争之地。随着社会的变革,其军事地位逐渐下降,现今只作为古堡村落存在。由于暖泉镇位置偏僻,遭受人为或自然破坏严重,且保护不力,仅存的古村落危在旦夕,保护问题迫在眉睫。

2.1 暖泉镇西古堡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西古堡虽然是蔚州八百堡中保存较完好的一例,但仍存在许多问题。

(1)西古堡区位偏僻,发掘难度大,政策难以实施,保护时间短。到2003年,暖泉镇和西古堡才被河北省民协会评为“古居民俗之乡”,2005年底才由建设部批准评为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堡内现存古建民居院落180座,大多为砖木结构,石条基础。

(2)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教育程度的提升,古堡的生活难以满足人们对新生活的追求,大部分居民搬出古堡,这就造成了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原住民不断减少,许多居民搬到外面居住,这对古物保护很不利,最好的保护并不是将建筑“保护”起来不让人使用,相反有人居住的建筑存在得更久,西古堡内文物主要包含古堡建筑和非物质文化两部分,原住民才是非物质文化的主体,是被保护建筑的精神和保持生命力的内因。如果原住民持续减少,那古堡内的建筑会随着保护主体的流失而逐渐破败。

二是由于建筑严重老化,居住条件差,卫生系统不完善,当地居民选择重建或修葺,但由于原住民的减少,堡内的非物质文化逐渐遗失,村民对原有的建筑手法和材料工艺日渐生疏,重建或修缮无法保持古堡建筑的原汁原味。《威尼斯宪章》中有一条是:必须促使各年龄组的人理解历史性城市和区域的价值,并使居民都来保护他们。我国随着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失,居民对村落保护多不理解,他们并不清楚古村落的价值与意义。因此,要做好古村保护,不仅要保护建筑,更要呼吁村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与保护。

(3)传统建筑装饰是建筑文化的精华。西古堡的建筑装饰,以砖工和砖雕水平最高,木雕、石雕次之。西古堡内苍竹轩却以木雕而闻名[3]。木雕年久失修,漆层起翘、脱落,表面涂画、砸钉,油烟蒙蔽等原因,导致建筑装饰失去原本的色彩。

3 从“有机更新”角度谈西古堡的保护

据统计,截至2004年12月10日,全国行政村总数为691510个。经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委员会初步认定保存完好的国家级古村落大约100个[4]。到目前为止,蔚县像西古堡这样的寨堡还有一百多座,但我国对古村落保护缺乏有效、稳定且值得参考的理论和经验。

“有机更新”理论是吴良镛教授对我国古城、旧城保护和规划进行长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西方历史城市发展的经验教训,针对北京旧城实际情况提出的[5]。所谓“有机”,指事物构成的各部分互相关联,具有不可分的统一性。对建筑来说,“有机”是将传统建筑看作有生命的个体,要考虑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使其成为有生命活力的空间,因此,“有机”本身就暗含着动态之意。所谓“更新”,其本意是破旧立新。对古建筑来说,是修缮与保护。修缮指对有价值但已损害的建筑进行修葺,前提是要保持建筑原来的风貌。而“保护”的理解,可以从公约和宪章中找到答案。

1982年实施的《文物保护法》第21条:对于古建筑,在进行修缮、保养、迁移的时候,必须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1987年通过《华盛顿宪章》第9条:房屋的改进应该是保护的基本目标之一。

1994年《奈良真实性文件》对保护的定义:是指用于认识遗产,了解它的历史和涵义,确保遗产的物质安全,如果需要,确保其修复和加固的所有行动。

图5 西古堡东楼房院纵切剖面

由此看出,从 “有机更新”的角度谈古村保护,包括保护(包括各种修缮)、更新(包括对现代生活的适应性改造如基础设施等,也包括传统意义的生活行为对村落的拆、改、建等),并且应该有相应的制度或政策来保证运行。

3.1 环境的保护

古村落选址因地制宜,讲求风水,依山就势,体现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古村落保护,必须要注意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暖泉镇因一眼温泉水而得名,暖泉为村民提供生活用水,还负责灌溉农田。由于蔚县气候干燥,雨量很少,村民对这一眼泉水非常珍视。为保护暖泉,在此地修建“暖泉书院”,将源头围城方塘以杜绝污染。古村保护与环境相辅相成,村民的保护行为正是 “有机”手段的运用,为使古村落充满生机和活力。

3.2 建筑的保护

古建筑保护也不容小觑。古村落历经数百年,建筑样式众多,质量参差不齐,调研走访之后,笔者认为对堡内建筑分类保护较为理想。西古堡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受人为和自然因素影响,许多建筑曾坍塌,修补和重建的情况不在少数。

首先对于有重要研究和纪念价值的建筑应予以重点保护,对材料和手工技艺尽量考察史料,维持建筑风貌。蔚州最流行的戏剧是“蔚州秧歌”,戏台是古堡内不可或缺的公建,戏台的研究与保护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一是建筑形式、建筑工艺和材料的研究;二是地域文化的研究。戏台是为了满足人们对戏剧的欣赏,戏剧则是当地民俗的反映。西古堡的戏台于光绪四年(1878年)的一场秋雨中坍塌,1998年原物落架重修,硬山卷棚顶,面阔三开间,6.6m,当心间比次间宽,进深7.2m,两侧各有耳房一间,台基高1.4m[6]。

其次,对于价值一般的建筑 (如西古堡内有大量居住院落),在村落中大量存在且有重复性,可根据其保护情况来确定。保护状况一般的,尽量按照原有形制恢复,确保与外界环境协调;对于保护状况较差的,可以适当进行拆除。比如位于西古堡东北方的东楼房院(图5),是大型住宅的代表(它和西楼房院有院门相通,两座住宅合起来是一个“八连环院” ,因最后一进院落正房为两层而得名)。由于担心倒塌,1981年将正房的二层拆除。东楼房院为四进院落,由南至北,院深依次扩大,反应了住宅以北为尊、注重等级的建筑观念,现除第四进院落的正房改建为一层其余均保留完好。因此,应对东楼房院现存院落进行修缮,对于已经改建的部分可查阅相关资料,考究原始工艺材料进行复原,作为西古堡内院落保护的代表。

4 总结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村落变迁是无法忽视的现象,且我国古村落数量庞大,因此保护好古村落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村落是有生有死的,当人们依赖的生活状态得以延续时,村落是充满生机的,可持续的,如果冻结起来无人使用,就会因年久失修而破坏,“有机更新”只是提出了一种理论手段,如何去保护才是值得探究的,本文只是粗略提出自己的观点。

[1]罗德胤.蔚县古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1.

[2]暖泉镇.蔚县暖泉镇镇情概况[EB/OL].[2013-11-15]. http://www.zjkyx.gov.cn/govaffair/content.jspcode =785719241/ 2010-00019.

[3]罗德胤.西古堡[J].小城镇建设,2003(11):48-51.

[4]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EB/OL].[2013-11-15].http://www. ststs.gov.cn.

[5]方可.探索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适宜途径[D].北京:清华大学,2000.

[6]刘青.河北省蔚县暖泉镇西古堡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5.

责任编辑:孙苏,李红

图片来源:图1来自光绪版《蔚州志》,图2、图3、图4、图5来自罗德胤的《蔚县古堡》一书,表1为作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Ancient Villages

The ancient villages in China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ge number,long history,great historical and artistic value,bu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people's lifestyle has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so these traditional vernacular villages can hardly meet the living requirements of modern people.And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these ancient villages face quite a number of realistic problems.Taking Xigubao,Weixian County,Zhangjiakou as an example,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problems of ancient villages are discussed.

Xigubao of Weixian county;Nuanquan town;organic renewal;protection;ancient villages;Yangko in Weixian county;eight connecting rings courtyard

TU-87

A

1671-9107(2014)04-0013-03

10.3969/j.issn.1671-9107.2014.04.013

2014-02-17

汪皓(1987-),女,河北承德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设计。

猜你喜欢

蔚县古堡院落
沉睡地下的古堡
勇闯死神堡
八一作品
来蔚县过大年,品美食
在蔚县过大年
蔚县青砂 匠心传承
蔚县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千年古城 重放异彩
院落里的黄昏
都江堰:散居院落新生活
院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