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项八穴配合自拟中药方治疗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2014-02-28盛金灵青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8期
关键词:椎动脉供血基底

常 盛金灵青

1浙江省临海市中医院急诊科 临海 318000 2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为中老年人好发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因受累血管供血范围的不同可发生中脑、桥脑、延髓或小脑的症状和体征,主要临床表现有突发头晕、视物旋转常伴恶心、呕吐、构音障碍、四肢麻木乏力或行走不稳,甚则出现猝倒。多呈发作性,时间短者仅数秒钟,持续时间长者可致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笔者采用针刺项八穴配合中药治疗VBI,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5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综合征患者均为我院针灸科、中医科及神经科门诊及住院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0例分为针药结合组50例,男21例,女29例,年龄20~79岁,平均(45.8±14.3)岁;病程 1个月~4年,平均(12.2±2.1)个月;针刺组50例,男19例,女31例,年龄23~82岁,平均(43.3±15.2)岁;病程 2个月~5.5年,平均(13.5±1.8)个月;西药组 50例,男 20例,女 30例,年龄 25~76岁,平均(42.4±13.5)岁;病程 3个月~8年,平均(14.2±1.6)个月;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①眩晕为发作性视物或自身旋转感/晃动感/不稳感,多因头位和(或)体位变动诱发;②眩晕同时伴有其他脑干一过性缺血症状,如眼症(黑矇、闪光、视物变形、复视)、内耳疼痛、肢体麻木或乏力、猝倒、昏厥;③有轻微脑干损害体征,如角膜和(或)咽反射减退或消失,辐辏反射障碍,自发性或轻微压迫一侧椎动脉后诱发的眼震以及阳性的病理反射等;④病因明确,如颈椎病、颈椎外伤、脑动脉硬化、高黏血症、糖尿病等;⑤经TCD证实均有明显的血流不足或单侧椎动脉血流不足;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自愿接受治疗、观察及检查者。排除①眼、耳疾患如梅尼埃病、迷路炎、前庭神经元炎、链霉素中毒等所致的眩晕;②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③不符合纳入标准,或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2 治疗方法

针药结合组:取穴:项八穴:项四花穴(风池与风府穴连线中点上下各0.5寸取穴,共四穴)、风池、风府、大椎穴。操作:针刺颈项八穴方法:患者端坐于桌前,精神放松,前臂屈曲相向平放于桌上,双手相叠,手心向下,额枕于手臂,伏于桌面,暴露后面部位。采用0.25mm×50mm针,常规消毒,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1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配合中药自拟方:黄芪 30g,天麻 18g,葛根、地龙、白术各 15g,三七3g,半夏、川芎各12g,桂枝、穿山甲各10g。1天1剂,水煎分2次服。针刺组:取穴:百会、风池、头维、太阳、悬钟,疗程同治疗组。西药组:西比灵1次10mg,每天晚上口服,10天1个疗程。

观察指标: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血流速度,收缩期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搏动指数(PI)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 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2]优:眩晕等症状消失;良: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头微有昏沉,或头晕目眩轻微,但不伴有自身及景物的旋转感,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可:眩晕或头晕减轻,仅伴有轻微自身及景物的旋转,虽能坚持工作,但生活和工作受影响;差:眩晕和头昏沉等症状无改善。

3.2 结 果 三组治疗前后主观症状比较,针药结合组症状改善优良率优于西药组和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针刺组又优于西药组(P<0.05)。见表 1。

表1 三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3 三组治疗前后TCD变化比较 治疗后,针药结合组左侧椎动脉Vs、Vm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与针刺组及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椎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与针刺组及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侧椎动脉的血管搏动指数(PI),针药结合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明显优于针刺组(P<0.05)及西药组(P<0.01)。见表 2。

4 讨 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主要发病原因是椎动脉受到刺激与压迫引起椎-基底动脉痉挛[3-4],使脑系血流不畅,供血不足,导致内听动脉、前庭神经、迷路缺血。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眩晕、恶心、耳鸣、视物不清等脑缺血症状[5-6]。主要病理变化是血流动力学改变,椎-基底动脉呈缺血性改变。我们研究发现,VBI发病与椎动脉的不同节段有密切关系[7]。主要病变部位在上颈段,即循行在寰枢段的椎动脉极易受到枕下三角区的椎枕肌群及寰枕筋膜损伤的影响[8];而人体最大的颈上交感神经节位于此段的深层,因此环枢关节紊乱与该部的软组织病变就易刺激该交感神经节,进而导致椎-基底动脉痉挛,引起脑部相应区域的供血不足。再者此段椎动脉中下段在横突孔中循行可受横突叠瓦状的保护,而是大部分游离在软组织中,极易受周围软组织的影响。因此如果能有效解决上颈段的软组织病变,减少对颈上交感神经节的刺激或直接缓解对椎动脉的刺激,可增大椎动脉内径和血流速度,而改善椎-基底动脉血供。

本研究主要选取上项部的七个穴位加上大椎穴作为组穴项八穴,同时配合中药定眩汤对椎基动脉供血不足进行治疗,组穴中的风池穴浅层有枕神经与枕动、静脉分支或属支,深层有椎动脉,两动脉分支在肌层和硬脑膜处相吻合。风池穴可以通过对椎动、静脉神经丛的调节解除椎-基底动脉痉挛,从而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同时有报道针刺风池穴有脑血管解痉,扩张和收缩的双重作用,并可改善脑血流循环[9]。徐天舒研究认为针刺风池等可使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下降,改善红细胞聚集性和血液流变学[10]。大椎穴及风府穴属督脉,能升发清阳之气,补益脑髓。项四花穴中上两花穴深层为环枕间隙,正是椎动脉在寰椎上缘椎动脉沟循行的体表投影,此段椎动脉完全游离于软组织中;下两花穴为C1/2的椎间隙,取之可松解寰枢椎间挛缩的软组织。诸穴相配可有效调节相互拮抗的环枢段的软组织如肌腱、韧带、环枕筋膜的张力,使紧张、挛缩、粘连的软组织得以松解,恢复力的平衡,减少对椎动脉的刺激或压迫,从而促进脑部血液供应的恢复。

表2 三组治疗前后颅多普勒(TCD)检测比较(x±s) cm/s

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属中医“眩晕”范畴,由风、痰、虚、瘀多因素致病,病机为本虚标实。《丹溪心法头眩》曰:“头眩,痰扰气虚并火,治痰为主,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不作眩。”强调气虚、痰浊在眩晕病机中的重要性。中医认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本体已虚,气血不能上荣,此所谓“无虚不作眩。”痰浊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留滞经络,气虚气滞加痰浊必然血瘀。故治以攻补兼施,标本兼顾。笔者所拟消眩汤方中,黄芪大补元气,气旺则血行,用量独重;天麻平肝熄风,为治眩晕之要药。两药共为君药。三七活血养血、川芎活血祛风,为血中之气药,以活血化瘀行气;半夏、白术健脾燥湿化痰,以绝生痰之源。以上共为臣药。葛根、桂枝温通经脉,使痰湿之邪得温则行;地龙、穿山甲通经活络。以上共为佐使药。诸药共奏补气活血、化痰之效。

本组结果显示,针刺项八穴配合中药可有效降低血管阻力,缓解脑血管痉挛,并改善VBI患者左右两侧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加脑血流量,迅速缓解椎基动脉供血不足之眩晕症状。

[1]陈运贞.内科症状鉴别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65-269.

[2]李伟民.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康复治疗[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7):2613.

[3]王平,陈永明,叶盛,等.CT观察横突孔狭窄对椎动脉颈椎病的诊断价值结果[J].实用医学杂志,2010,17(21):939-940.

[4]刘巍,成红兵.成人椎动脉第二节段的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J].交通医学,2012,16(3):245-246.

[5]瞿东滨,金大地,钟世镇.椎动脉V2段与周围结构关系的解剖学观察[J].颈腰痛杂志,2007,22(2):99.

[6] Seidelm E,Eieke BM,Tettenbom B,et al.Referenee ralues for vertebral arferv flow volume by duplex sonograpluy in young and elder1vy adults[J].Stroke,2003,30:2692.

[7]郎伯旭,金灵青,徐临,等.椎动脉病变节段与颈性眩晕发病的关系研究[J].中医正骨,2011,23(1):14-16.

[8]郎伯旭,刘斯尧,方震宇,等.椎动脉分段观点在颈性眩晕发病机理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0,18(3):61-62.

[9]朱国祥,岳红,陈华德.旁刺天柱穴为主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9,23(11):665-667.

[10]徐天舒.针刺对老年眩晕症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0,25(4):280-282.

猜你喜欢

椎动脉供血基底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心肌供血不足是怎么回事?
胸主动脉供血与腹主动脉供血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表现对比分析
大跨度多孔箱涵顶进过程基底摩阻力研究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彩色多普勒评价椎动脉走行异常的临床价值
辣语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a-C基底对WSx 薄膜组织结构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