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大学生纪念性演讲选题比较及文化解读——基于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的分析
2014-02-26黄振华李新英
黄振华 李新英
(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81)
一、介绍
纪念性演讲是美国大学生《公共演讲》课程内容之一,主要是对某个人、某个人群、某个组织、某种思想或某个事件进行赞扬或庆祝,如生活中的颂扬、悼念、献词及庆祝周年纪念的演讲等都属于纪念性演讲。纪念性演讲不是简单地进行传记或事件的描述,而是强调主体的主要特征(一般为2-4个特征),并与读者共同分享主体所拥有的这些值得称赞的特征(Jedd&Lucas 2012:87)。这类演讲稿通过“纪念”某个人或某件事达到教育人、启发人和鼓舞人的目的。
文化包罗万象,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于人类世界的角角落落,正如英国文化学家爱德华·泰勒(1992:1)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各国学者历来对文化充满了兴趣对其开展的研究也不胜枚举,其中比较不同国家国民文化的跨文化研究倍受青睐。此外,各国学者公认的具有里程碑般影响力的人物非荷兰人类学家霍夫斯泰德莫属。霍夫斯泰德于1967—1973年间对美国IBM公司分布在世界50多个国家的11600名员工进行了价值观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提出了五个“文化维度”模型1,他认为这五个维度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各个国家的文化特征。
我们知道,文字资料是文化的储藏室,通过对文本进行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隐藏其中的文化。因此通过纪念性演讲的文本阅读,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演讲者所崇拜的人物、英雄的形象。霍夫斯泰德 (Hofstede&Hofstede 2005:3)把文化定义为“心智的集体程序”,它“主要体现在价值观上,也会通过……英雄……等表象化的事物显现出来。”本文力图以中美大学生的纪念性演讲稿为研究文本,比较分析中美大学生选材的不同,从“英雄”这个表象化的事物研究中美文化的表象,通过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深层次探究两个国家的文化差异。
二、研究方法及过程
1.文本选择
为了实现从纪念性演讲选材探析中美文化差异的目的,笔者收集、整理了582篇中美大学生纪念性演讲稿,并以此建立了一个小型纪念性演讲数据库。其中包括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大学生300篇,中央财经大学演讲班学生作品282篇。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是美国一所综合类大学,300位学生演讲稿为笔者在访学期间,旁听演讲课程时随机选取的样本。另外,这300位来自全校各个不同专业,其家庭背景各异,因而其作品对反映美大学生在选材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随机性。中央财经大学是中国比较著名的综合类大学,演讲课程是为所有大一新生第二学期准备的选修课,来自全国各地、不同专业的282位学生同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随机性。
2.文本分类、统计
纪念性演讲主要是指对某个人、某个人群、某个组织、某种思想或某个事件的赞扬或庆祝。根据对纪念性演讲特征的描述以及文本类型,我们将学生作品的选题分为四种类型,即人物类、事件类、组织(含机构)类和思想(含理念)类。随后,本文对582篇演讲稿的文本进行录入、整理,分类后着重对人物类这一代表性的纪念性演讲选题进行第二次分类:大致分为普通人士和知名人士两类。其中普通人士中包括家庭成员、朋友、教师、邻居等;知名人士涉及历史名人、娱乐界、体育界、科学家、商人、作家等。两次分类后,笔者对中美大学生的演讲文本采取了分别统计,对比统计的方法,全面展现中美大学生选材上的异同。
3.研究结果
582篇中美大学生纪念性演讲中,不同文本类型统计如下:
中美大学生的纪念性演讲的文本类型大多集中在了人物类,分别为85.82%和95.33%,共计528篇,占所有582篇纪念性演讲样本的90.72%。据此,本文着重分析528篇中美大学生人物类纪念性演讲的选题问题。528篇人物类纪念性演讲具体统计结果见下表:
中国大学生选题统计:
美国大学生选题统计:
通过上表可发现中美大学生在选题方面存在以下不同。
首先,中美大学生在普通人士和知名人士的选题侧重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
1)中国大学生倾向于选取知名人士作为自己纪念、赞扬和崇拜的对象,知名人士占到78.51%,普通人士只占21.49%。美国大学生与中国大学生恰恰相反,他们赞扬、崇敬的人物多是普通人士,占68.53%,知名人士仅占31.47%。
2)美国大学生以家庭成员为傲,他们赞美、表扬的家庭成员占到了所有人物类纪念性演讲的53.15%,而历史名人、娱乐界、体育界、科学家、商人、作家等所有知名人士的总和仅为31.47%。中国大学生的纪念性演讲则以知名人士为主(78.51%),家庭成员仅为11.57%。
第二、就普通人士而言,中美大学生选题的侧重点也不同。
(注:“其他”中涉及到的演讲主体比较分散,包括农民,牧师,无名人士等,每一类所占比重非常小。)
1)在242篇中国大学生人物型纪念性演讲中,家庭成员占普通人士的53.85%,占全部中国大学生人物类演讲的11.57%;对于美国大学生而言,家庭成员占普通人士的77.55%,占全部人物类演讲的53.15%。由此可见,中国大学生和美国的大学生在赞扬、纪念普通人士时多以家庭成员为主,但是美国大学生对于家庭成员的关注度远远大于中国大学生。
2)中国大学生在普通人士的选题中选取了医生、教师、志愿者等群体形象进行赞扬和纪念,选取比例占普通人士的30.77%。而美国大学生286篇演讲中没有一篇赞扬群体形象的演讲。
第三、中美大学生对于知名人士范畴中的不同领域人物的关注度也有区别。
中国大学生最崇尚的知名人士分别是娱乐界(29.47%)、历史名人(28.42%),对于娱乐界和历史名人的崇拜属于伯仲之间,区别不是很大;美国大学生最崇拜的知名人士是历史名人(31.11%)、娱乐界名人(24.44%),历史名人略强于娱乐界人士;中国学生对于体育明星的崇拜仅为3.16%,远远低于美国大学生对于体育界人士的崇拜(22.22%);而中国大学生对于学者的崇拜(22.11%)明显高于美国大学生(13.33%)。此外,中国大学生也比较崇拜商人(10.53%),而美国大学生对商人的崇拜度较低(5.56%)。
第四、中美大学生崇拜、尊重的知名人士的国籍属性具有明显的差异。
笔者将知名人士分为国内知名人士和国外知名人士两类,发现中国大学生190篇关于知名人士的演讲中,国内知名人士仅占23.16%,国外知名人士为76.84%;美国大学生则以国内知名人士为主(82.44%),国外知名人士只有17.78%。
三、结论与分析
根据上述统计数据,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与名人相比,美国大学生更崇拜普通人士,尤其是家庭成员和朋友;相对于普通人士而言,中国大学生更崇拜知名人士。
2.美国大学生崇拜的名人中以本国名人为主;中国大学生崇拜的名人以国外名人为主;
3.美国大学生崇尚个人形象,较少崇拜群体形象;中国大学生更倾向于崇拜团体形象。
这三个结论显示了两个不同国家的文化表象,霍夫斯泰德 “文化维度”模型中的两个维度“权力差距”、“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充分揭示了隐藏在这三个文化表象背后的中美文化的深层次差异。
第一、权力差距
“权力差距”维度指的是组织、机构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成员对权力分布不平等的接受度,这反映出不同国家的人们对人与人之间不平等权力关系的认同程度。2霍夫斯泰德把权力差距指数(Power Distance Index,即PDI)的范围界定在0-100之间,得分越高表明权力距离程度越高。在所有被调查的74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的 PDI为 80分,排名 12,美国 PDI为 40分,排名 57(2005:47)。
“权力差距”大的国家与“权力差距”小的国家主要区别如下(Hofstede&Hofstede 2005:47):
美国的大学生崇拜普通人士主要是因为美国属于“权力差距”较小的国家,人们不看重由权力与财富引起的层级差异,更强调个人权力、地位和机会的平等,他们相信普通人与名人之间的平等,二者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看似高高在上的总统退职后立刻就成为普通人,需要重新找工作、另求谋生之路。《独立宣言》中的“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深深植根于美国人的头脑之中。可以说“平等”推动了美国社会的进步。正是有了平等观念,才有了北美殖民地获得独立,与英国平起平坐;正是有了平等观念,才有了奴隶的解放、妇女的权利;正是有了平等观念,才有了当今少数族裔的崛起、同性恋的认可……。J·R·波尔教授 (J.R.Pole)在《美国平等的历程》中确认了平等观念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他认为平等的理想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核心主题。“平等的观念一开始就在这个国家的生活中合情合理地占据道义上的首要地位。在整个美国的国家生活中,社会目标中的平等意识与个体权利平等的道义地位一直结合在一起,为国家的存在提供了正当的理由”(波尔2007:1)。此外,美国大学生对家庭成员的崇拜远远超过了名人,也是源于父母对他们的尊重与平等相待。父母的榜样、影响直接对孩子的人格塑造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他们也成为孩子心中的楷模。
中国大学生崇拜名人源于中国属于“权力差距”较大的文化。人们对于由权力与财富所引起的层级差异有较高的认同和接受度。这样的认知导致对名人的崇拜,名人在他们心中的的地位甚至超过了他们的父母。其实,中国文化中含有更多的关于“权力”的历史和教义。孔子在《五论》中界定了五种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夫妻关系和尊卑关系。这些关系包含了双方相互的义务,也反映出权力大小的对比。从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到孟子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老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观念,再到董仲舒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五常,上下尊卑等级秩序日益得到强化。名人、有识之士、官员都成为权力的代表,也成为人们崇拜的偶像。
第二、“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美国大学生崇尚个人主义,中国大学生更倾向于崇拜团体形象,这反映了两国“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文化维度不同。“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是指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与他人以及社会的关系,社会是关注个人的利益还是关注集体的利益。“在个人主义代表的社会中,个人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社会对每个人的期望都是照顾自己和最亲近的家人。与个人主义相反,在集体主义社会中,人们生来就被强有力的、内聚的集体所一体化。其中的人往往以‘在群体之内’和‘在群体之外’来区分,他们期望得到‘群体之内’的人员的照顾,但同时也以对该群体保持绝对的忠诚作为回报”(Hofstede&Hofstede 2005:76)。依据霍夫斯泰德的统计,美国“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指数是91,中国是20。3
美国是典型的崇尚个人主义的社会,个人主义被认为是美国文化的核心,深深植根于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独立宣言》中的“人人生而平等”把人看成了有思想的独立的人;《美国宪法》中的权利法案保障个人权利和利益,以防联邦这个集体对公民个人权利的侵犯,明确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和集会自由。现实生活中,美国人相信个人价值,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强调个人的自我支配、自我控制和自我发展;影视文学作品中,孤胆英雄成为电影的主角,担当起拯救世界的重担,往往一个人,单枪匹马就能救人于危难之中。此外,个人主义的精神也体现在教育当中。在美国的公民教育中,要实现的目标就包括“实现最佳自我,敢于抵制群体的不正当压力,不做自己不愿做的不当之事,即使孤立无援亦是如此。利己但不损人,运用恰当的手法追求个体或群体目标的实现,同时,尊重他人的各种权利。”难怪美国历史学家康马杰认为“个人主义最终成为美国主义的同义语”(亨利·康马杰1988:38)。
古往今来,中国人崇尚团体精神,认为极端个人主义是自私自我的表现。从孔子的“爱他人为仁”,孟子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无不体现着团体、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荣辱与共”、“休戚相关”、“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等体现了中国社会比较注重人与人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这些思想对中国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崇拜为了人民利益而牺牲生命的革命英雄,我们谴责地震中只顾个人逃命却不顾学生的老师。正因为如此,中国大学生以汶川地震中的志愿者和非典中医护人员群体为赞扬的对象。
此外,美国大学生对于本国知名人士崇拜比例较高,这也是“个人主义”扩大化的表现。对美国人而言,他们崇拜自己的政治制度,崇拜自己的文化,他们力图为人类建造一座“山巅之城”,希望他们能够成为基督教博爱的楷模,他们认为美国的就是世界的。
综上所述,中美大学生纪念性演讲选材的差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美文化的差异,同时这个研究也有助于我们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更好地理解、把握中美纪念性演讲。
注释:
1.这些维度分别是“权力差距”、“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男性化—女性化”、“回避不确定性”和“长期取向—短期取向”(也称为“儒家动态变量”)。
2.见 http://geert-hofstede.com/united-states.html。
3.数据来源于:http://geert-hofstede.com/china.html。
Hofstede,G.&Hofstede,G.J.(2005).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Software of the Mind (Revised and expanded 2nd ed.)[M].New York:McGraw-Hill.
Jedd,S.M.&Stephen,E.L.(2012).Speech Composition Resources(14th ed.)[M].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http://geert-hofstede.com/china.html
J·R·波尔 著,张聚国 译 (2007).美国平等的历程 [M].北京:商务印书馆。
爱德华·泰勒 著,连树生 译 (1992).原始文化 [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亨利·康马杰 (1988).美国精神 [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