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伦理学视阈下《荒原》中婚内两性关系的异化研究
2014-03-29赵晶
赵晶
(东华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201620)
文学伦理学视阈下《荒原》中婚内两性关系的异化研究
赵晶
(东华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201620)
艾略特诗歌是现代主义诗学研究领域的一块重地,但是研究者往往只关注诗歌所体现的对整个西方文明堕落现象的揭露,鲜有学者关注其中的女性形象以及相应的两性关系问题在诗歌中的表现。艾略特一生无论是在诗歌还是在个人生活中对此问题都是非常关注的,从《荒原》中的婚内两性关系入手,探讨他独特的两性观的形成以及在其代表诗歌中的文学表现,有助于全面分析艾略特诗歌的主题,从而管窥他的女性观和两性观,以期更客观地评价他诗歌中所体现的某些有争议的思想。
两性关系;异化;《荒原》;艾略特诗歌;文学伦理学
引言
早在2005年,董洪川教授就指出,艾略特研究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一门显学,但是他同时也指出,艾略特研究中还有相当一些领域我们没有涉及,因此我们的艾略特研究还大有可为(董洪川2005:149-156)。2009年至2013年艾略特的遗孀瓦莱里和约克大学教授休·霍夫顿重新编辑了艾略特书信集的第一卷,然后又推出了书信集的第二到四卷,时间涵盖从1898年到1929年,是艾略特思想与创作逐渐成熟的重要年代,为我们更进一步研究这位伟大诗人提供了一手的材料,因此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际艾略特研究已经向纵深发展,艾略特作为现代主义代表性诗人的地位已经牢固确立,但同时,艾略特逐渐走下了高高的神坛,批评家和读者们更关注属于他个人的特质,而非继续沿用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的神化艾略特的种种批评倾向。在这种背景下,艾略特研究迎来了新的角度与方法,激发了一系列最新研究成果的出现。在这些研究成果中,最具挑战性的是对艾略特两性观的探讨与指责。
一、艾略特研究的新动向:艾略特的两性观
最近几年,一些女性主义批评家开始涉及艾略特的女性观以及诗歌中的女性形象问题,她们指责艾略特忽视女性作用,贬低女性地位,甚至厌恶和憎恨女性,一些激进的批评家甚至建议把艾略特从经典作家中除名。
早在1952年,约翰·彼得曾经发表过一篇颇有争议性的论文,指出了艾略特的两性观存在一定的两性恋倾向。这篇论文遭到了艾略特的痛击,并扬言要诉诸法律,结果以约翰·彼得的道歉收场。1977年,J·E·米勒在他的艾略特传记中再次提到了这个话题,在他2005年出版的新的艾略特传记中也旧话重提,对艾略特的两性观再次给予关注。尽管这两部传记相较于艾略特的另外两部传记并没有过多的新内容出现,但是它涉及的两性观问题引起了学界的研究兴趣。
众所周知,艾略特生前十分反对别人给他写传记,而且对传记作家拒绝提供任何合作。在2001年前,艾略特的重要传记只有彼得·阿克罗伊德的《艾略特传》和林黛尔·高登的《艾略特的不完美生活》两部(Gordon 2000)。在这两部影响较大的传记中,两位作者搜集了当时能接触到的大量资料,详实又满怀同情地展现了艾略特的一生。但是2001年,卡洛儿·西摩·琼斯出版了一本关于艾略特的第一位妻子薇薇安的大部头传记,作者同情地描绘了薇薇安对于艾略特创作上的帮助,同时揭露了艾略特对薇薇安的伤害,第一次把同情的天平向薇薇安倾斜,在广大读者面前展现了艾略特的另一面。
2004年,莱迪和吉士编辑了出版了《T·S·艾略特的性别、欲望和性观》一书,收集了数篇专论艾略特女性思想的论文(Laity&Gish 2004);2008年,麦克因泰尔研究艾略特和弗吉尼亚?沃尔夫的著作《现代主义,记忆和欲望:T·S·艾略特和弗吉尼亚·吴尔芙》(McIntyre 2008)。该著作对于艾略特早期的诗歌 《哥伦布和波罗组诗》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探讨了艾略特不同寻常的诗人生涯的开端之作,发现了艾略特诗歌中一个中心性的主题:记忆与欲望的混合。麦尔因泰尔同时指出艾略特在《哥伦布和波罗组诗》中对于黑肤皇后的处理有明显的歧视成分,把女性与放荡联系在了一起,在一定程度上有贬低女性形象之嫌。
艾略特诗歌中到底是否存在厌恶女性、歧视女性甚至憎恨女性等问题归根结底是探讨他的诗歌中存在的两性关系问题。为了更好地理解艾略特思想的时代性,本文运用了文学伦理学的基本思想来分析这一问题。文学伦理学是我国最近几年新兴起的文学批评方法,主张回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
二、《荒原》中的婚内两性关系的异化
男女关系是维系正常现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婚姻内的两性关系是所有两性关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部分,同时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的重要部分,而且从他的主要诗歌来看,艾略特非常关注婚内的两性关系,这一方面是他对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基本伦理关系的关注使然,也是他表达自己婚姻生活的切身感受的一个途径,因此分析婚姻内的两性关系是我们了解艾略特诗歌中两性观的重要入手点,也是我们分析其他两性关系的基础。艾略特的诗歌《荒原》作为现代主义诗歌的代表性作品已经为广大读者熟悉,同时也激发了文学批评家的研究热情。但是在诸多的研究作品中,对于其中男女两性关系的研究很少,对于以婚姻关系为划分标准的分析更是少见。然而,当我们把《荒原》中形形色色的男女关系系统梳理后,我们会发现其中的主要人物的相互关系与命运都与他们的婚姻状态有联系,因此本文拟从《荒原》的人物入手,分析《荒原》中婚姻内的两性关系问题。
《荒原》中婚姻内两性关系是通过一系列神话、历史和现实社会中的男女关系体现出来的。艾略特借用了迪多与埃涅阿斯、克里奥佩特拉与安东尼的故事,似乎想以此来说明婚姻内宿命的情侣的悲惨命运。根据神话故事,迪多认为她与埃涅阿斯的关系是婚姻关系,她把全部的希望与信任给了埃涅阿斯,然而,神召唤埃涅阿斯去完成他命定的建立罗马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埃涅阿斯自己未必认为迪多是自己的妻子,而且他更重视自己的历史使命而非遵守与一个女人的约定,因此他毅然地离开了迪多,间接地导致了迪多的自杀。相同的命运也降临在了克里奥佩特拉与安东尼的身上。两人如火的热情摧毁了他们的理智,而丧失理智的激情正是艾略特所要竭力谴责的。艾略特所崇拜的意大利伟大诗人但丁在他的《神曲》中曾经描绘了另一对遭受诅咒的情人弗兰西斯卡和保罗在地狱受苦的情形。正如英国著名小说家毛姆所说:“激情是毁灭性的。它毁了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Manser 2003:21)如果说在古典文学和神话中毁灭正常的两性关系的原因是丧失理智的激情,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不正常的两性关系正是由于缺乏应有的热情。在《荒原》中,有两个典型妻子形象是归于这一类的,首先是出现于《荒原》第二章第111行的一个精神紧张不安的妻子形象:
“今晚上我精神很坏,是的,坏。陪着我。
跟我说话。为什么总不说话。说啊。
你在想什么?想什么?什么?
我从来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想。”
……
“这是什么声音?”
风在门下面。
“这又是什么声音?风在做什么?”
没有,没有什么。
“你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没看见?什么都
不记得?”
……
“你是活的还是死的?你的脑子里竟没有什么?”……
“我现在该做些什么?我该做些什么呢?
我就照现在这样跑出去,走在街上
披散着头发,就这样。我们明天该做些什么?我们究竟该做些什么?”
(艾略特2006:49-50)
这个现代社会的妻子并没有得到丈夫的爱恋,更谈不到激情。夫妻之间的对话充满了疑问与答非所问,这段以妻子的询问为主要内容的诗段既体现了妻子精神的极度紧张与内心的极度空虚,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夫妻间感情的淡漠与不协调。应该以相互信任与相互了解为基础的婚姻关系异化成了不理解和心不在焉的答非所问。首先妻子对于丈夫的想法从来没有真正的了解,所以她不停地问“想什么”的问题,由于丈夫对她的冷漠,她甚至说出了“是死是活”的话。这种活死人的形象既是丈夫在她心中的印象,也是他们夫妻关系甚至是很多现代夫妻关系的形象,这种缺乏必要的相互交流,完全漠视对方的感受,把自己封闭在狭小的自我空间里的现象导致了很多现代婚姻关系的恶化与婚姻解体。同时诗歌中妻子一连串的提问既体现了她空虚的内心,也体现了她内心的不安,这种不确定性反过来又加重了她的不安与焦虑,使得她的问话与做法都接近于疯癫,这才说出了“披头散发”上街行走的话。但是在整个夫妻对话的过程中,丈夫始终没有给过妻子丝毫安慰,而且从他的回答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丈夫的受教育程度很高,回答的问题尽管似乎是答非所问,但隐喻性很强,很值得我们思考。按照雷尼的考证,艾略特本人的注解是要提醒我们注意韦伯斯特的《恶魔的案子》中康塔里诺的遭遇。“是门下面的风”一句出自该剧中两个抢救康塔里诺的医生之间的对话,这种病人处于生死挣扎(Rainey 2006:95),而医生(或者旁人)无可奈何的情景正是艾略特在这段夫妻对话中所要体现的一个方面。夫妇二人实际上都在生死之间挣扎,而且他们双方都受伤严重,但是他们彼此难以互救,本人也没有能力自救,因此只有继续这种痛苦的挣扎,并且彼此伤害。
另一方面,妻子不停地询问相同的或者毫无意义的问题也体现了她想要努力证实自己并非一人独处的心理。她的问话尽管没有得到丈夫的回答,但是她仍然不停地提问,这似乎一开始比较难以理解。但是当我们从她的心理感受出发,从她机械的行为背后的目的出发似乎就会明白她自己也许对于自己的问题也并不清楚,也许并不在乎,也就是说她似乎也没有一定要她的丈夫回答的意思,只是不停地机械地说说话而已。可是她为什么一定要不停地说话呢?在我看来是她害怕孤独的心理所致。她似乎一直通过问身边的人问题来证明自己有人陪伴,自己并不孤单,然而这种证明本身正是她极度独单寂寞的表现。夫妻双方无论是性格上还是学识修养上的极大差距使夫妻二人尽管彼此在一起,但是心理上相隔很远。所以这个妻子说:“我从来不知道你在想什么。”这种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心理上的距离感也似乎是艾略特想要表达的一个方面。
第二个现代妻子形象是出现于同一章节第139行开始的诗段中,这个妻子的名字是“丽尔”。按照瓦莱里对于《荒原》的注释,这一部分很可能来自艾略特夫妇的女佣艾伦(Eliot 1990:127)。丽尔的丈夫参加了一战,似乎很快就要复员回家了,而三十一岁的丽尔似乎早已丧失了自己的青春,而且不光彩的堕胎使她的健康受到很大的影响。她的朋友规劝她尽快去装好牙齿,好好打扮,以此取悦自己的丈夫。这让我们不仅对于婚姻的意义产生了疑问,而诗歌中对此也提出了疑问,“你不想有孩子,那你结婚为什么来着?”那么婚姻的目的是取悦丈夫还是生孩子?当然两者都不是。可是从丽尔的角度看,婚姻带给她的是消逝的青春与健康,几个孩子,以及丈夫可能的厌弃(这一点在诗歌中也有明确的暗示)。丽尔的朋友已经提醒她注意这一点了,而且有学者指出丽尔的朋友有可能正是那个第三者。我本人认为无论第三者是谁,丽尔遭受抛弃的命运恐怕难以避免。而且诗歌中不断出现的“请快点儿,时间到了”的诗句也给人以一种匆忙感,使人很容易想到青春的易逝和爱情誓言作用的飞快消逝。墨菲教授认为艾略特此处用阿尔伯特和丽尔的故事告诉人们不同的阶层人都会体会到真正的苦难的含义,过去人们往往错误地认为只有中产以上阶级对此才有真正的认识(Murphy 2007:454)。我个人认为,此处的匆匆感也很可能隐喻了艾略特个人的生活悲剧。据说艾略特匆匆决定与薇薇安结婚,是为了寻找一个合理留在英国的理由。他的后半生曾经不止一次提到过匆忙的错误决定的可怕后果(阿克罗伊德 1989:50)。因此艾略特可以说匆匆地做了错误的决定,与薇薇安鲁莽地步入了婚姻关系,这种婚姻关系严重影响了艾略特的精神与身体健康,但同时也促成了《荒原》的写成。在阿尔伯特与丽尔并不完美的婚姻关系中,身体上的折磨,精神上的痛苦,很可能也部分映照了艾略特本人不幸的婚姻生活。
但与此同时,丽尔身上的一个特征往往被批评家忽视,那就是她是几个孩子的母亲。她身上有荒原人所缺乏的繁殖能力,但是她的繁殖能力是否足以拯救那些荒原人呢?丽尔尽管已经生育了几个孩子,但是那件不光彩的堕胎几乎害了她的性命,而且她恐怕今后也难以生育了,而且堕胎不仅使她失去了小乔治,也失去了做母亲的可能性,因此她的生育能力已经转变成了一种不育的状态;更重要的是,她的生育能力并没有给她带来福气,而是给她带来了沉重的家庭负担和疲倦的身体状态,因此她的生育能力并不能给她本人带来任何生活的乐趣与希望,也就不可能给生活在荒原上的其他人带来任何改变。
三、结论
艾略特对于婚姻生活中不幸的男女关系的揭露反映了他本人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与切身体会,同时艾略特明显对于在这种不和谐的关系中处于弱势群体的女性形象表现出明显的同情。艾略特似乎想要说明在不和谐的婚姻内两性关系中,女性往往处于被伤害、被抛弃的境地,她们不但要承担社会等外在因素对婚内两性关系的破坏,同时还要被迫承担丈夫的种种行为对他们相互关系的恶劣影响,因此我们可以说,艾略特并非漠视女性的作用,也没有西方某些批评家所说的明显的厌恶女性的倾向,至少他对于女性婚姻内地位的关注在《荒原》中有明确的表现。当然,艾略特理想的婚内两性关系并没有在《荒原》中明确提出,这一问题直到《四个四重奏》时才得以解决。艾略特本人基于西方基督教的观念提出的在婚姻内实现精神上与身体上的双重和谐的观点即使在当今的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Eliot,V.(1990).The Waste Land:A Facsimile and Transcript of the Original Drafts Including the Annotations of Ezra Pound[M].London:Faber and Faber.
Gordon,L.(2000).T.S.Eliot:An Imperfect Life[M].New York:Norton.
Laity,C.&Nancy,K.G.(2004).Gender,Desire and Sexuality in T.S.Eliot[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nser,M.(2003).Classical and Biblical Allusion[M].New York:Facts on File.
McIntire,G.(2008).Modernism,Memory and Desire:T.S.Eliot and Virginia Woolf[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urphy,R.(2007).Critical Companion to T.S.Eliot[M].New York:Facts on File.
Rainey,L.(2006).The Annotated Waste Land with Eliot’s Contemporary Prose[C].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艾略特 著,赵萝蕤,张子清等 译 (2006).T·S·艾略特诗选:荒原 [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彼得·阿克罗伊德 著,刘长缨,张筱强 译 (1989).艾略特传 [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董洪川 (2005).中国当代T·S·艾略特研究:现状与走势[J].《当代外国文学》(1)。
2014-8-27
赵 晶(1977-),女,山东青岛人,东华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英美现代主义文学。现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文系访问学者,合作导师为美国著名现代主义研究专家Charles F.Altieri教授。
本文获东华大学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以及文科基地建设项目资助,系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D111414&14D11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