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挖掘《品德与社会》课的知识内涵

2014-02-25王章强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4期
关键词:挖掘品德与社会

王章强

摘 要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深入挖掘这门课程中包涵的知识与情感,让它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方能体现出课程的价值。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 知识内涵 挖掘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0017-03

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知识丰富、包容宽广的课程。它既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高尚的道德,还能引导学生了解社会,走向社会,并投身社会。所以说,这门课程不仅连接着学生的未来,还连接着学校与社会。但在实际教学中,这门课程往往容易被语文、数学、英语这些所谓的主课压抑,学校不重视,在教师的配备上,总是将这门课当作“添头”派给工作量不够的教师;教师不重视,考核很简单,照本宣科就能应付;学生不重视,临时复习一下就能过关,社会课很多时候变成了语数课的补习课。这样一来,这门课在小学阶段就像一位“小媳妇”,被远远挤到一边去了。我们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我们没有充分发挥这门课程产生的效益,没有让他真正担负起他应有的责任。实际上,如果我们深挖这门课的知识内涵,就会将一本薄薄的社会课本变厚,让它包含的知识跃到纸面上来,并汩汩淌入学生心间。那么怎样挖掘这门课的知识内涵呢?

一、依托课本,纵深挖掘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本编排的很实在,也很贴近生活,里面用了很多生活小故事来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还有很多插图,让学生能生动具体的领悟内容。但我们认为仅仅依靠课本上的文字和插图,是很难起到教化作用的,我们还必须依托课本,纵深挖掘,将课本变厚。例如,六年级上册的第一课《生命是宝贵的》,为了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父母为我们付出了一切,课本安排了母亲怀孕的图片,婴儿吃奶的图片,爸爸搀扶孩子学走路的图片,孩子生病,父母照顾的图片,父母给孩子过生日,孩子外出,父母叮嘱的图片,还有摇篮曲歌词的节选,如果我们仅仅看看图片,读读歌词,老师简单地说几句大话,这节课就算完的话,学生一定没有丝毫的心灵波动,这节课没有任何价值。如果我们顺着这些图片和文字深挖下去,效果就会截然不同。我们可以补充这些知识:母亲在怀孕期间身体的负重,乳汁的具体成分。我们还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配上音乐,让学生在《感恩的心》的曲子里,说说自己的父母是如何照顾自己的,末了,全班学生一起学唱《摇篮曲》,在低吟回旋中自然就感受到了父母的恩情,生命的不易。

二、抓住焦点,深入剖析

课本一旦编排成型,表面上就是固定不动的,但我们的生活和社会总是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生活中的一些大事,社会上的一些焦点总是容易吸引我们的眼球。抓住这些焦点、热点,将它们有机融合到《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去,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他们的兴趣,还能具体形象的达成我们的教学目标。例如,在五年级上册《宝岛台湾》这一课里,我们除了了解台湾的历史、物产以及风俗人情外,还可以引伸到对“钓鱼岛”的认识以及当前局势的了解。学生与教师可以相互交流从电视、广播中了解的最新情况及对这起事件的看法。在交流中,学生不仅认识到台湾是我国的一部分,更体会到我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这样的剖析,让学生有兴趣,爱国情感深刻被激起,还引导学生养成了关注时事的好习惯,一箭三雕,将这门课的效益发挥到极致。

三、结合学情,适机渗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本是我们授课的依托,我们在借助这个不变的依托时,还会有很多变量在里面。在课本的字里行间,在课本的插图和小资料袋中寻找变量,充实课堂。也可以结合具体的学情,如学生的认知,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身心发育规律,发生在学生身上最常见的生活现象,甚至具体到一个班级的特点和某个学生的问题。我们可以结合这些学情,适机渗透,达到“现蒸现卖”、学以致用的效果。以四年级上册《我会读书》这一课为例。当前存在的普遍学情是,学生不爱读书,更多的时间用来看电视,上网了。看电视和上网也是接受信息、学习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且比阅读更便捷。怎样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呢?光靠老师的说教,收效可能甚微,我们可以在班上举行一次辩论赛,发动学生多途径的查找资料,在激烈的辩论中,学生自然会认识到电视确实为我们便捷的传输了大量的信息,但电视信息犹如快餐,阅读信息才是大餐,偶尔吃一次快餐可以,但经常吃,不吃大餐就会变瘦,就会营养不良。在学生接受了正确的观点后,可能新的情况又会出现,那么到底哪些书适合学生读呢?《阿衰》《豌豆》这些搞笑书学生爱读,好不好呢?我们可以让那些读过这样书籍的学生谈一谈收获,让他们自己认识到读这些书收获不大,然后我们就可以水到渠成的为学生推荐适合他们读的书。这样的渗透最直接,也最实用。

四、巧用资源,扩大视野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之本或罗列知识的清单,而是教师组织活动的资源之一,在某种意义上它要成为引发学生活动的引子”。在教学中,让学生冲破教科书及教师讲授的范围,鼓励他们在教材基础上大量阅读有关课外知识进行补充、延伸是教师的高明之招。如教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只有一个地球》时,让学生利用图书室的书报资料,在互联网的资源库内查询,了解地球的有关知识,如:“什么是温室效应?它有哪些危害?沙漠是怎样形成的?了解近50年我国及世界人口增长的情况,并分析它对地球产生的影响”等。在实施中发现,学生对这种知识拓展的方式非常乐于接受,90%以上的被调查者表示“感兴趣”“收获大”。取得如此效果是因为:(1)现代媒体迅猛发展,学生习惯于这种大信息的接触;(2)这种对知识的“立体”了解有助于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全新认识,即学习社会不是“死记硬背”,而是一种生动的交流,甚至有学生称为“很好玩,都不像做数学题那么辛苦”,继而产生出把自己了解的知识与大家交流的“资源共享”心态。

把多媒体引入到课堂,克服了传统教学手段的某些弊端,改进了课堂教学的模式。它以直观形象、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化静为动之特点整合于各科教学。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以具体的感觉、声感、色感等作用,使《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更加直观、更为生动。在教学中,我们可着力运用多媒体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自觉地进入接受教育的心理状态。例如,教学《祖国我为你自豪》一课,笔者从电脑上搜集了香港、澳门回归和申奥成功的实况片段让学生分享,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科书结合成一体,引出了教学主题。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看了这些实况后,自己的所感所想。这样就使学生把亲眼目睹与内心体验融为了一体。借助多媒体的特殊作用,把实际生活中难以真实体验的某些情景、活动鲜活化,让孩子们在多媒体的情景中,较真切地感受生活,放眼世界,使《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更加直观、更加生动,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最后再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感悟到的理念,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拓展兴趣。这样在兴趣这支指挥棒下,孩子们积极参与学习、亲身体验并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情操上的陶冶,让《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达到春雨润物,情景交融,文道一体,潜移默化之功效。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应将教材与社会环境联结起来,在教学中实现互动、对话、分享,给学生还原一个真实的、丰富的周围世界,学生的品德与价值观也在不断实践中实现了提升和自我修正。

(责任编辑 刘 馨)endprint

猜你喜欢

挖掘品德与社会
使德育开花结果
将“再也没有”带向更有深度的思考中
古诗词教学中艺术内涵的挖掘策略
挖掘档案文化资源推进档案文化建设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不足及对策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