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探究
2014-02-25宋继萍
宋继萍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0127-01
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能力不仅是一个人的审美修养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文化素质水平的标志之一。在中专教学中开展音乐欣赏教学,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下面就我个人的教学实践,谈谈结合教学内容,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几点做法。
一、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学生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所以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利用多媒体设计生动,新颖的动画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做到因人而异
一般来讲,文化素质高低和音乐知识的多少与音乐欣赏的深浅度是成正比的。文化素质高的人更容易理解音乐中表达的内涵。但对于一般人来说,要理解音乐内涵就必须加强对音乐表现手法的理解,要掌握音乐欣赏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特别是对于文化素质、音乐基础较差的人,不仅要掌握欣赏音乐的手段、步骤、方法,还特别要注重音乐内容的选择。对于这些学生,教师要选择一些歌词比较直观、内容容易理解的歌曲。而对于一些歌词内涵较深或者寓意朦胧的作品,那就要求必须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所以说,在音乐欣赏教学时,必须区分不同的教学对象,因人而异,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
三、在欣赏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人文情感的熏陶
1.关注情感体验以关怀人性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是人性的表现,同时情感是音乐的本源,是维系人性与音乐关联的纽带。音乐教学将情感体验作为教学原则,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理念。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和作曲家、演奏家产生感情共鸣,通过用心聆听来体验艺术家们在创作中所倾注的情感,感受人性最纯洁、最高尚、最质朴的情怀。我们可以以了解情感作为一切艺术本源的内涵,即艺术就是情感,因此关怀人性就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2.关注情趣和能力以关心学生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说,参与课堂互动是自我表达的途径,这种因心理满足而产生的内心愉悦是兴趣的最大源动力。中专音乐欣赏的课堂实践离不开“动”字,以往的音乐欣赏会忽略学生的主体感受和能力发展,所以要在教学设计时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情趣和能力。总之只有参与才能让学生真正获得音乐情感和美的体验,才能让学生真正从人文角度了解音乐文化的内涵。可以说,设计一个活动内容,创设一种宽松情境,自然就给学生艺术潜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3.关注音乐的人文内涵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艺术源自生活而高于生活,不论古今中外,它总有人性的光芒和人类文明的光辉。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音乐作品的人文性应该成为其情感性的最丰盈的补充。所以,挖掘音乐作品中的人文内涵加以整合,设计出能拓宽学生人文视野、提高学生人文思想的欣赏专题,是专题音乐欣赏理念的最高境界,也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最直接关怀。同时,相同人文内涵的音乐作品很多,而这类专题欣赏的教学设计,还应根据音乐性、情趣性和学生文化储备、理解能力等来决定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教育而言,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要注意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合理充分地利用音乐作品中丰富的、厚重的人文内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使学生沉浸于艺术的感染中,这样,加入了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受,甚至外延的思索,学生的人文素养就会得以提升。
四、教学中注重参与,师生互动
参与是指在课堂上师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共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参与需要学生全身心、全方位地投入,不同的学生经历不同、文化素质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不同,所以教师应让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教师只有为学生营造一个“敢想、敢说、敢做(表现)”的氛围,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创设更自由的参与空间。让学生自由发表对欣赏曲目的理解、看法,真正领悟到曲子所要表达的内涵。
另外,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是推进课堂教学主体化,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音乐课不再是一架钢琴、一台录音机就能对付得了的。网络技术与视听技术的发展,使音乐欣赏变得空前开放。在教学中可把学生带进计算机教室,把音乐欣赏带进网络世界;把电脑与组合音响接轨,充分利用校园局域网、Internet网的优势,引导学生对教材某些章节、内容的学习拓展开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音乐课题的研究。
(责任编辑 刘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