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2014-02-25李敏
李敏
信息技术可以把符号、语言、文字、图形、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集成于一体,与学科教学、课堂教学进行合理的整合,就能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开发语文的课程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地达到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下面笔者结合人教版《兰亭集序》的教学实践,主要从创设情境、课程资源开发、促进探究性学习、实现目标、以及图示板书等5个方面,谈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优化整合。
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尽管以往教师有用声情并茂的讲解,也有用极具魅力的人格,或用极具诱惑的嘉奖等各种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语文教师的这句口头禅“语文本应该就是丰富多彩的生活,而语文课则成为了枯燥无味的煎熬”,却实实在在地反映了时下语文教学的一个尴尬局面和无奈现状。忧虑之际,我们发现多媒体的应用为语文教学带来了一条可供探索的新路子。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把前人遗留下来的、间接的语文材料(名人遗址、历史文物、文字记载、照片、实录性音像材料)进行有机结合,把发生在过去的、不可再现的、丰富多彩的人文素材呈现给学生,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让学生愉悦地、主动地接受语文课,喜欢语文课。
如教学语文课《兰亭集序》时,面对这些高一新生,笔者利用信息技术设计了一个PPT课件,展示出这样的画面:出示王羲之《兰亭集序帖卷》滚动式投影,让学生进入时空隧道,进入历史的时空,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机。请学生们理解“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风格特点,感受“天下第一行书”的誉称。学生见了这个画面后,兴趣盎然,跃跃欲试,笔者及时抓住时机,请学生简要介绍王羲之及本文的创作背景。让学生“走近”文本,即感悟文本、把握要旨,也就要首先摸准作者的思路和思想,初步建立起对作品的感觉与认识。从课后反馈来看,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
挖掘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高中学生要学习的语文学科知识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就如何完成教学目标,新课标在课程实施意见中指出:“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语文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资源的总和,既包括传统的教科书、图书资料,也包括现代的网络信息、科技成果。总之,不管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语文课程资源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传统课程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安全、周边条件等诸多限制,语文课的教学场所往往限于校内、教室内,加上受学生认知水平的影响,语文课程资源通常局限于语文教材和教师自身认知水平以及学校仅有的图书资源。这不仅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与新课程理念相悖。而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信息技术可以帮教师把教学由校内延伸至校外,由课内触及课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多元的求知欲望,实现新课程理念的实施。如在语文教学中,由于教材一般受篇幅限制,叙述基本上是纲领式的。教师们可以用电化教育设施制作语文课件,在课堂上展现更翔实的语文文献资料,包括各种史书、诗集、经文等比较权威的典籍资料,以及一些野史、小说等不一定可信但有一定价值的书籍资料。为了让学生对语文现象有深刻的感性认识,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提供一些相关材料。
笔者在教学《兰亭集序》时,就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补充了《古文观止》中对此文的评语:“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同时还补充了著名作家周国平的一段名言:“一个人只要认真思考过死亡,不管是否获得使自己满意的结果,他都好像是把人生的边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了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如此他就会形成一种豁达的胸怀,在沉浮人世的同时也能跳出来加以审视。他固然仍有自己的追求,但不会把成功和失败看得太重要。他清楚一切幸福和苦难的相对性质,因而快乐时不会忘形,痛苦时也不致失态。”
因为人教版教材内只是“一面之词”,课文的内容大都停留在叙述层面。如何让学生深切体会到不同时期不同文人对文学作品的风格、审美角度的不同看法,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地实现课程资源的拓展,将各个时代文学代表人物的代表性语言展示给学生,让他们形成对中国古代文学更深切的认识,体会到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具有不同的风格特点,不同风格特点的文学作品产生的根源在于不同的时代背景。相对于以往教师对于语文材料的处理——学生人手一份,或是由教师或学生来宣读材料;这样的多媒体教学,既直观、省时,又不浪费资源。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教师还可以通过语文教学软件,模拟出几百年前、几千年前的社会面貌,使学生更为直接、更为迅速地了解语文和掌握语文,赋予语文课程新的生命;同时,也可以通过制作网页,把学生研究性成果如“小论文”等放在网页上,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拓宽语文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此外,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访问世界各地的语文教育网站、语文资料数据库、图书馆、档案馆等,使语文课程不再局限于课堂、局限于学校,而是朝着更大的空间发展。通过网络,把学校与教研机构、教师与专家、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都密切联系起来,实现语文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落实合作学习
新课程在课程目标中提出:“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该目标的提出,要求语文教学不但要重知识和能力培养,而且要注重过程与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于其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知识。
笔者在教学《兰亭集序》时,将本节课的课堂设在学校的电脑室。学生人手一台电脑,给自主探究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同时,多媒体投影为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提供了平台,将学生的成果通过系统展示到屏幕上,供所有的学生学习、分享和评价;学生通过在网上传送答案,进行合作探究,能很快发现自己答案的优缺点,激发其新的探求欲。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对课文的讲解补充,往往是无法让学生信服;而本节课让学生通过网络合作探究,则很轻松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探究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本环节设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即便基础稍差的学生也能回答一些内容,进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endprint
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出现给学生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确立探究主题后,受自身认知水平和环境的影响,思维得不到拓展,探究学习无法深入开展,而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搜索到更多未知的学习素材,借鉴他人的经验,有利于探究学习的有效开展。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不同形式的视听媒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尤其是在需要解决问题的真实情境中,学生可以借助媒体展开探究并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现高效教学
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是要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进一步认识语文学习的一般过程。学习语文是一个从感知语文到不断积累语文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语文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由此可见,新课程是一个重过程和重能力培养的过程,它对传统教育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教师们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也要做相应的调整。
笔者教学《兰亭集序》时,设计了“重点探究,提升能力”这一教学过程。首先明确两大任务:第三段最后一句“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第四段又有“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两句话怎么理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然后,教师组织讨论,用投影仪展示学生预习时提出的主要疑难问题;接着,学生进一步阅读教材,思考交流,分小组讨论这几个问题;之后,由学生自由发表各自见解;最后,教师明确答案。这样的教学过程体现出笔者的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更深入地理解作者“乐”——“痛”——“悲”的原因,体会认识作者的人生观,并能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一设计意图最终在教学中得到很好地体现,可谓是事半功倍。
构建知识网络
选择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教师必要的提示语,按文章思路排列并辅以线条、箭头或图形,力求精当地反映出课文各部分之间的程序和内在联系。它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笔者在教学《兰亭集序》时的板书如下:
这节课结束后,听评课的评委老师给予了较高评价:课题来自于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生成,教师问题的预设与之相结合;教学设计突出了课文的重点,教学过程中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评价多元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实效;板书设计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围绕三维目标设计了核心问题。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实践,笔者基本上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最终,笔者所执教的这堂课在湖南省浏阳市第三届“IT”节课堂教学决赛中荣获特等奖,这也给予笔者莫大的鼓励与鞭策。随着信息技术的介入,如果教师能加以合理的整合,语文课堂教学一定会越来越绚丽多彩。当然,高兴之余,笔者不忘提醒自己:信息技术是新时代科技进步产生的一种辅助教学工具,而在学习和教学中,学生和教师才是真正的“主人”。语文教师要学会用科学的眼光、辨证的态度,正确处理好信息技术和新课程语文教学的关系,从而真正实现“利用媒体无限时空,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目标。
(作者单位:湖南省浏阳市第三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