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策略,提高写作能力
2014-02-25姜群
姜群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有力体现。语文新课标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作文教学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在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教学生学会写作上多做研究,要重视学生主动参与习作、修改习作的能力,通过优化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激发兴趣,让学生有话想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作文的有效“生长素”。有了习作的兴趣,学生才能乐于写作。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多彩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习作源泉,从而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习作兴致,促使习作愉快完成。如在学习《描写一种植物》这篇习作时,笔者采用了实地观察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习作素材。习作课前几天,笔者就带着学生来到校园里的百年银杏树旁,从远看、近观的角度观察银杏树的高度和形状,亲自动手抱一抱银杏树,感受它的树干之粗。近看树叶,感受形状与质地,还引导学生观察银杏果的样子与颜色。当一阵微风吹过时,学生聆听着树叶发出的“哗哗”声,显得非常喜悦。师生围在树边,看着、听着、说着、想着,学生无意中生成的语言与想象非常生动可爱。后来,有些学生还经常自发跑到银杏树边,进行观察。可以说,银杏树已经在他们心里扎下了根。后来的习作课上,当学生了解到习作要求就是要写一种植物后,显得非常激动,纷纷表示就要写银杏树。在简单梳理习作思路后,学生就开始动笔,很多学生都非常投入,成文速度很快,脸上洋溢着一吐为快的快乐劲儿。
推荐方法,让学生学会表达
在学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课文时,笔者引导学生体会“这篇文章仅仅是在描写这两棵樟树吗”?经过师生讨论,得出结论:“这是借樟树比喻宋庆龄,用借物喻人的方法赞颂宋庆龄一身正气、敢于与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于是,在学完这篇课文后,立即进行了借物喻人这种写作方法的训练。借用秋天傲霜盛开的菊花,比喻不怕困难的人。不要求字数,不要求手法多样,只要能把花的特点与人物的特点写得有关联就行。学生学了教材里的文本,了解了基本的方法,模仿着文章的结构与形式,尝试着把事物与人物写在一篇习作中,并用较为合适的语句说明了两者的相同之处。通过这样一次刻意的模仿练习,大多学生对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有了初步的了解,相信在不断接触学习后,学生会对这类写法有进一步的认识。
指导评改,让学生学会修改
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时,笔者常会采用课堂上说些“悄悄话”、作文本上写“留言条”、口头上发表“真意见”、习作后写上“评价语”这四种方式指导学生进行习作修改。巡视中,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错别字和病句,笔者就在学生耳边说“悄悄话”,让他改动。有时看到学生习作结构上有问题时,会边在本上圈画边讲解,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文章结构,这样在学生心中就会形成作文修改意识。学生的草稿经过课堂上初步修改后,笔者会收上来阅读,同时进行细致批改。在批改中,笔者总会以“留言条”形式让他们进行局部“二次写作”。学生拿到草稿本后会在画出的横线上补写新的语句。这样,经过师生共同修改,文章质量明显有提高。
当堂示范修改习作也是最常用的指导方式。投影出示学生的习作,师生发表意见。教师用符号标注,画出描写生动形象的语句,调整词序,删去多余成分,改动表意含混、描述不当的句子等。随后,让学生同桌交换习作,模仿修改。学生就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一些习作修改的基本策略。随着学生修改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中互相修改习作。这样,学生写完一篇作文,可以得到伙伴的重视与认可,又能看到其他同学的作文。看看别人的,想想自己的,一定有不同感受。文章的立意、结构、写作顺序、开头、结尾等各个方面都可以比较,再写下简单评语。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充分发挥好文章的感染力,让学生们共同提高。
鼓励发表,让学生永葆热情
鼓励学生向各级报刊积极投稿,以提高学生习作热情。如学生小马的作文《秋游金仓湖》,经修改后刊登在当地日报上。当笔者在班内朗读此文时,小马因激动而涨红的脸蛋,熠熠生辉的眼睛,都表达出了她内心的兴奋。后来她的家长告诉笔者,那一篇作文的发表,让她有了继续努力写文章的动力。她总会把外出旅游的见闻、参加活动的感受、生活中发生的趣事,都写成一篇篇作文,为的就是希望之后能不断发表。后来,她接连多篇文章的发表、作文比赛中的获奖以及苏州市“阅读之星”的荣获,都再次说明了作文发表带来的影响力与驱动力能够促使小学生在习作道路上奋力前进。语文新课标中说:“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笔者认为,这里就暗含了发表的概念:“一个合格的作文指导老师,不应该把力量都放在指导学生如何‘写作文上,他至少应当分一半力量出来,研究一下如何发表这些作文。”作文只有发表出来,才能刺激作者不断改进写作视角与技巧,调整写作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第一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