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硫脒治疗小儿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的临床疗效
2014-02-23陈新伟广东省惠东县妇幼保健院516300
陈新伟 广东省惠东县妇幼保健院 516300
革兰阳性(G+)球菌通常包括有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组病原菌[1]。头孢硫脒对于草绿色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均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并且对于肠球菌具有独特性的抗菌功效[2]。本院将头孢硫脒应用于小儿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的临床治疗当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详细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52例G+球菌败血症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将全部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儿中男17例,女9例;年龄为1个月~5岁,平均年龄(2.34±1.06)岁。观察组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为1个月~5岁,平均年龄(2.09±0.98)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可比性。全部患儿均在本院接受静脉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均显示为G+球菌,且患儿菌株均对头孢硫脒与万古霉素敏感。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美国礼来公司出品的万古霉素,10mg/kg,静脉泵注,1次/8h,7~10d为1个疗程。观察组给予广州白云山制药厂出品的头孢硫脒进行治疗,50mg/kg,静脉注射,2次/d,1次/12h,7~10d为1个疗程。
1.2.2 观察项目。治疗期间严格观察患儿体征并进行记录,治疗前、治疗开始后3d及治疗结束时对患儿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测,抽取患儿静脉血行细菌培养与药敏实验。统计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2.3 疗效评估标准。疗效评估依据于1993年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估,以体征、症状、病原学检测及实验室检测四项均恢复正常为痊愈;以病情显著好转,但上述四项中有一项未恢复至正常水平为显效;以病情有所好转,上述四项均有好转但未恢复正常为好转;以用药后72h未见病情有所好转或有加重为无效。以痊愈与显效之和为有效,以进步与无效之和为无效。
1.2.4 统计学方法。对比两组患儿疗效、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与住院时间 两组临床疗效与住院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差异性。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及住院时间统计对比表〔n(%)〕
2.2 不良反应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1),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性。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对比表〔n(%)〕
3 讨论
败血症是儿童期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与小儿特异性免疫以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较弱有关。儿童时期机体皮肤黏膜的屏障功能低下,血液当中单核吞噬细胞与白细胞吞噬功能均较弱,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与补体水平也相对较低,因此极易发生条件性致病菌与非条件性致病菌感染。在小儿临床G+感染中以肠球菌及葡萄球菌等最为多见,并且可对多种临床抗菌药表现出耐药性,临床用药治疗结果多不理想。
头孢硫脒为我国自行研发的一种半合成性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属于第1代头孢菌素[3]。头孢硫脒具有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血药浓度高、组织内分布广泛以及副作用小等明显优势[4]。特别是对于G+球菌具有极强的抗菌功效。经临床验证头孢硫脒对于绝大多数G+球菌主要是对葡萄球菌、肠球菌感染所导致的疾病均具有理想治疗效果。万古霉素是已得到临床广泛公认的治疗肠球菌、葡萄球菌的有效抗菌素,但因其多发且严重的不良反应而限制了该药的临床应用。
本组观察结果表明,头孢硫脒用于治疗小儿G+球菌败血症中与万古霉素的疗效无统计学明显差异。但头孢硫脒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显著低于万古霉素,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充分的说明了单纯应用头孢硫脒与万古霉素在G+球菌导致的败血症方面疗效基本相当,并且较万古霉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因此头孢硫脒治疗小儿革兰阳性球菌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显著优势,应于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1] 黄英姿,邱海波.利奈唑胺在重症患者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内科杂志,2013,52(3):257-260.
[2] 朱雪松,刘慧敏,郑芳.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注射用头孢硫脒与注射用卡络磺钠配伍稳定性〔J〕.中国医药,2013,8(1):119-120.
[3] 邹明,韩莹旻,梁卉,等.注射用头孢硫脒与四种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J〕.中国医药,2012,7(6):741-743.
[4] 李华强.头孢硫脒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疗效观察〔J〕.中华儿科杂志,2003,41(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