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包醛氧淀粉联合肾衰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4-02-21齐军郭成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2期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

齐军 郭成

【摘要】 目的:探讨包醛氧与肾衰宁联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以来本院共收治的1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肾衰宁和包醛氧淀粉,30 d为一疗程,在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尿素氮、肌酐及肌酐清除率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55例,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30/60),而治疗组治疗后的血尿素氮以及肌酐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且肌酐清除率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包醛氧淀粉联合肾衰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尿素氮以及肌酐,明显减缓慢性肾衰的发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 包醛氧淀粉; 肾衰宁;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临床疗效分析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病,我国每年新增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约20万人。透析治疗虽然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措施,但是由于价格昂贵,患者承受能力有限,不能普及。肾移植虽然是解决患者肾功能衰竭的最终途径,但是由于价格非常昂贵并且肾源有限,更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1]。本院选取2011年5月以来采用包醛氧淀粉联合肾衰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5月以来收治的1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45例,女15例,年龄35~65岁,平均(47.3±2.9)岁,患者病程3~22年,平均病史(12.3±1.26)年;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35例,糖尿病肾病13例,多囊肾10例,高血压性肾小球动脉硬化2例,治疗组60例患者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36~66岁,平均(55.8±2.12)岁;患者病程3~19年,平均(10.8±0.82)年;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40例,糖尿病肾病10例,多囊肾5例,高血压性肾小球动脉硬化5例。两组患者均来自同一地区,在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性别、年龄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尿素氮、血肌酐。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1)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及引起肾衰竭恶化的因素;(2)限制蛋白质饮食以及高热量的摄入,同时低盐、低磷;(3)补充必需的氨基酸;(4)控制全身性或肾小球内的高压力,首选的药物为ACE;(5)对症治疗,纠正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失调,改善患者的贫血症状,控制感染,控制血糖水平等。

1.2.2 治疗组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肾衰宁和包醛氧淀粉,肾衰宁胶囊0.35 g/粒,4~6粒/次,3次/d,包醛氧淀粉胶囊6~8粒/次,3次/d,30 d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血尿素氮(BUN)、肌酐(SCr)以及肌酐清除率(CCr)。

1.4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评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1989全国肾衰竭保守疗法专题会议以及新药特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规定的标准进行评定:(1)显效:血尿素氮(BUN)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下降>20%,血肌酐SCr明显降低,降低超过30%,肌酐清除率CCr增加≥30%;(2)有效:血尿素氮(BUN)较治疗前下降,下降<12%,血肌酐SCr降低,降低≤20%,肌酐清除率CCr增加≥20%;(3)无效:各项指标未见明显下降或明显升高,患者病情恶化,由保守治疗转为透析治疗[2]。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55例,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30/6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显效

(例) 有效

(例) 无效

(例) 总有效率

(%)

治疗组(n=60) 50 5 5 91.7

对照组(n=60) 20 10 30 50.0

2.2 两组BUN、SCr及CCr的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的BUN、SCr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且CCr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BUN、SCr及CCr的比较(x±s)

组别 时间 BUN

(mmol/L) SCr

(?mol/L) CCr

(mL/min)

治疗组 治疗前 23.4±12.34 521.34±124.01 18.15±5.02

(n=60) 治疗后 13.5±12.2*△ 310.34±110.12*△ 29.87±3.57*△

治疗组 治疗前 22.9±12.10 506.56±118.78 20.20±5.65

(n=60) 治疗后 19.18±12.56* 449.88±125.34* 23.55±25.09*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项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的疾病,并且每年呈现递增的趋势。目前国内外对于慢性肾衰竭的主要治疗方法为透析以及肾脏移植,但是由于价格昂贵并且肾源有限,很难被患者及其家属接受。近年来,我国采用包醛氧淀粉联合肾衰宁联合治疗慢性肾衰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该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的新型口服透析药,能有效清除体内积蓄的废物,减轻中毒症状,能够明显起到代偿肾功能的作用[3]。endprint

3.1 包醛氧淀粉的临床作用机制 国外学者于1968年首先利用氧化淀粉治疗尿毒症患者,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其主要机制是氧化淀粉中含有醛基,这些醛基是活性醛基,能与体内的代谢产物(氨基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席夫碱(Schiffbass)结构的产物,伴随大便排出体外,从而降低了血液中尿素氮的含量。但是氧化淀粉的毒副作用较大,多数患者不能坚持按照疗程服药,同时由于其较低的吸附力,从而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包醛氧淀粉不但能够消除氧化淀粉的毒副作用,而且能提高血液中尿素氮的吸附作用[4],其主要的临床特点为:(1)最优化选择:研究发现,醛基含量为50%的氧化淀粉对血液中尿素氮的吸附能力最大;(2)预糊化处理:进行预糊化处理后,醛基含量为50%的氧化淀粉在胃肠道中容易淤胀,增加接触面积,提高吸附力[5];(3)表面醛基处理:经过表面醛基处理后,醛基含量为50%的氧化淀粉的醛基与覆醛处理剂以共价键的形成结合,这样使得其表面形成一层分子膜,该膜能够透过尿素、氨基化合物等代谢物质,而膜内的氧化淀粉仍然具有较大的活性醛基,吸附反应在膜内进行。

3.2 肾衰宁胶囊的临床作用机制 中成药肾衰宁胶囊的主要成分为:大黄、红花、冬虫夏草、蝉衣以及甘草等,该药具有活血化瘀以及通腑泄浊等功能,临床应用显示,其能够明显降低血液中尿素氮以及肌酐的含量,能够明显提高肾小球的滤过率[6]。在其主要构成中药中,大黄能够明显改善氮质血症以及抑制肾脏代偿性肥大纠正钙磷代谢异常的作用[7];丹参能够明显抗凝以及去纤维化以及溶栓降脂,从而改善肾素以及血浆容量失调,缓解肾小管阻塞、肾血流量减少以及明显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8]。总之,肾衰宁胶囊能够明显促进体内的毒素排除、改善肾脏的血流量、抑制肾脏的代偿性肥大,保护和改善肾脏功能以及缓解病变进一步发展。

本组资料研究显示,治疗组总有效55例,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治疗组治疗后的BUN、SCr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CCr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肾衰宁胶囊联合包醛氧淀粉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郭兆安.祛毒散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引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5(11):679.

[2]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J].第一辑.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1993.

[3]王海燕,郑洁霞,刘玉春,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诊断及治疗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内科杂志,1993,32(2):131.

[4]李俊,白云凯,阮敬华,等.口服透析液与包醛氧淀粉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近期疗效[J].中国医学创新,2007,18(4):304.

[5]闻立荣.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蛋白质摄人的评价[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14(11):675.

[6]严功辉,符业.肾衰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5,22(5):531-534.

[7]杨俊伟,黎磊石.大黄延缓慢性肾衰进展的实验研究[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8,9(2):65.

[8]黎磊石,郑中.低蛋白饮食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08,14(5):259.

(收稿日期:2013-08-21) (本文编辑:欧丽)endprint

3.1 包醛氧淀粉的临床作用机制 国外学者于1968年首先利用氧化淀粉治疗尿毒症患者,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其主要机制是氧化淀粉中含有醛基,这些醛基是活性醛基,能与体内的代谢产物(氨基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席夫碱(Schiffbass)结构的产物,伴随大便排出体外,从而降低了血液中尿素氮的含量。但是氧化淀粉的毒副作用较大,多数患者不能坚持按照疗程服药,同时由于其较低的吸附力,从而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包醛氧淀粉不但能够消除氧化淀粉的毒副作用,而且能提高血液中尿素氮的吸附作用[4],其主要的临床特点为:(1)最优化选择:研究发现,醛基含量为50%的氧化淀粉对血液中尿素氮的吸附能力最大;(2)预糊化处理:进行预糊化处理后,醛基含量为50%的氧化淀粉在胃肠道中容易淤胀,增加接触面积,提高吸附力[5];(3)表面醛基处理:经过表面醛基处理后,醛基含量为50%的氧化淀粉的醛基与覆醛处理剂以共价键的形成结合,这样使得其表面形成一层分子膜,该膜能够透过尿素、氨基化合物等代谢物质,而膜内的氧化淀粉仍然具有较大的活性醛基,吸附反应在膜内进行。

3.2 肾衰宁胶囊的临床作用机制 中成药肾衰宁胶囊的主要成分为:大黄、红花、冬虫夏草、蝉衣以及甘草等,该药具有活血化瘀以及通腑泄浊等功能,临床应用显示,其能够明显降低血液中尿素氮以及肌酐的含量,能够明显提高肾小球的滤过率[6]。在其主要构成中药中,大黄能够明显改善氮质血症以及抑制肾脏代偿性肥大纠正钙磷代谢异常的作用[7];丹参能够明显抗凝以及去纤维化以及溶栓降脂,从而改善肾素以及血浆容量失调,缓解肾小管阻塞、肾血流量减少以及明显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8]。总之,肾衰宁胶囊能够明显促进体内的毒素排除、改善肾脏的血流量、抑制肾脏的代偿性肥大,保护和改善肾脏功能以及缓解病变进一步发展。

本组资料研究显示,治疗组总有效55例,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治疗组治疗后的BUN、SCr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CCr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肾衰宁胶囊联合包醛氧淀粉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郭兆安.祛毒散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引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5(11):679.

[2]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J].第一辑.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1993.

[3]王海燕,郑洁霞,刘玉春,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诊断及治疗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内科杂志,1993,32(2):131.

[4]李俊,白云凯,阮敬华,等.口服透析液与包醛氧淀粉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近期疗效[J].中国医学创新,2007,18(4):304.

[5]闻立荣.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蛋白质摄人的评价[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14(11):675.

[6]严功辉,符业.肾衰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5,22(5):531-534.

[7]杨俊伟,黎磊石.大黄延缓慢性肾衰进展的实验研究[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8,9(2):65.

[8]黎磊石,郑中.低蛋白饮食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08,14(5):259.

(收稿日期:2013-08-21) (本文编辑:欧丽)endprint

3.1 包醛氧淀粉的临床作用机制 国外学者于1968年首先利用氧化淀粉治疗尿毒症患者,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其主要机制是氧化淀粉中含有醛基,这些醛基是活性醛基,能与体内的代谢产物(氨基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席夫碱(Schiffbass)结构的产物,伴随大便排出体外,从而降低了血液中尿素氮的含量。但是氧化淀粉的毒副作用较大,多数患者不能坚持按照疗程服药,同时由于其较低的吸附力,从而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包醛氧淀粉不但能够消除氧化淀粉的毒副作用,而且能提高血液中尿素氮的吸附作用[4],其主要的临床特点为:(1)最优化选择:研究发现,醛基含量为50%的氧化淀粉对血液中尿素氮的吸附能力最大;(2)预糊化处理:进行预糊化处理后,醛基含量为50%的氧化淀粉在胃肠道中容易淤胀,增加接触面积,提高吸附力[5];(3)表面醛基处理:经过表面醛基处理后,醛基含量为50%的氧化淀粉的醛基与覆醛处理剂以共价键的形成结合,这样使得其表面形成一层分子膜,该膜能够透过尿素、氨基化合物等代谢物质,而膜内的氧化淀粉仍然具有较大的活性醛基,吸附反应在膜内进行。

3.2 肾衰宁胶囊的临床作用机制 中成药肾衰宁胶囊的主要成分为:大黄、红花、冬虫夏草、蝉衣以及甘草等,该药具有活血化瘀以及通腑泄浊等功能,临床应用显示,其能够明显降低血液中尿素氮以及肌酐的含量,能够明显提高肾小球的滤过率[6]。在其主要构成中药中,大黄能够明显改善氮质血症以及抑制肾脏代偿性肥大纠正钙磷代谢异常的作用[7];丹参能够明显抗凝以及去纤维化以及溶栓降脂,从而改善肾素以及血浆容量失调,缓解肾小管阻塞、肾血流量减少以及明显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8]。总之,肾衰宁胶囊能够明显促进体内的毒素排除、改善肾脏的血流量、抑制肾脏的代偿性肥大,保护和改善肾脏功能以及缓解病变进一步发展。

本组资料研究显示,治疗组总有效55例,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治疗组治疗后的BUN、SCr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CCr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肾衰宁胶囊联合包醛氧淀粉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郭兆安.祛毒散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引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5(11):679.

[2]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J].第一辑.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1993.

[3]王海燕,郑洁霞,刘玉春,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诊断及治疗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内科杂志,1993,32(2):131.

[4]李俊,白云凯,阮敬华,等.口服透析液与包醛氧淀粉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近期疗效[J].中国医学创新,2007,18(4):304.

[5]闻立荣.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蛋白质摄人的评价[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14(11):675.

[6]严功辉,符业.肾衰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5,22(5):531-534.

[7]杨俊伟,黎磊石.大黄延缓慢性肾衰进展的实验研究[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8,9(2):65.

[8]黎磊石,郑中.低蛋白饮食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08,14(5):259.

(收稿日期:2013-08-21) (本文编辑:欧丽)endprint

猜你喜欢

慢性肾功能衰竭
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择时艾灸联合保肾汤应用于慢性肾衰的临床观察
高位结肠透析联合尿毒清保留灌肠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临床观察
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研究
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自动腹膜透析技术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儿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