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骶椎体后缘软骨结节CT分期研究
2014-02-20朱小东王新宏曹和涛苏海兵如皋市第三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苏6500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影像科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
朱小东,王新宏,曹和涛,苏海兵(如皋市第三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苏6500;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影像科;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
腰骶椎体后缘软骨结节CT分期研究
朱小东1,王新宏2*,曹和涛3,苏海兵1
(1如皋市第三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苏226500;2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影像科;3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
目的:探讨腰骶椎体后缘软骨结节(LSPMN)CT分期形态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LSPMN的CT表现,依据有无破口及单侧裂口、双破裂或游离进行分期,LSPMN不同发病椎体及分期构成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SPMN55例中单发52例,多发3例,病灶58个。CT表现为椎体上、下缘后部正中或旁中央局限性骨质缺损,边缘硬化,其内密度与椎间盘组织相近,其后壁骨块突入椎管。其中I期20个、II期16个、III期22个。LSPMN位于腰31个(1.7%)、腰49个(15.5%)、腰513个(22.4%)、骶135个(60.3%)。LSPMN不同椎体发生率及各期占有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SPMN有特定的好发部位,各期CT表现均具一定特征性,CT诊断分期对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新的依据。
腰骶椎软骨结节;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椎间盘突出症
1986年laredo首先提出腰椎后缘软骨结节(lumbosacral posteriormarginal cartilaginous node)这个医学命名,后续有报道称之为腰椎软骨板破裂症、腰椎体后缘离断症、后椎缘骨等[1-5]。称谓比较混乱,确切发生机制未明可能是其原因。鉴于CT能详尽显示局部骨结构解剖细节,动态随访LSPMN形态特征演变有助于阐述其形成机制。收集我院及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因腰腿痛行CT检查的临床及CT资料3 331例,共检出LSPMN 55例,回顾性分析55例58个LSPMN的CT表现,结合生物解剖力学就其发生机制及其与影像表现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LSPMN 55例,共检出58处病灶;男37例,女18例;年龄23~69岁,平均38.7岁,其中40岁以下18例。下腰痛49例,下肢神经根功能缺陷症状26例,腰痛伴间歇性跛行21例,棘突间压痛14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19例,“4”字征阳性13例,伸屈肌力减弱32例,初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42例。
1.2 方法 采用GE/e CT横断位扫描,患者仰卧、屈膝,扫描参数∶120kV,220mAs,扫描层厚3mm、层距3mm。FOV∶24cm,512×512矩阵;扫描线平行于椎间盘上下缘夹角平分线。部分患者在兴趣区螺旋扫描并行1mm薄层矢状位重组,骨算法重组,窗位
480Hu,窗宽2500Hu。软组织算法重组,窗位40Hu,窗宽350Hu。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部位和分期 3 331例中LSPMN 55例,发病率16.5‰,40岁以下18(32.7%),总检出58处病灶,总检出率17.4‰。55例中单发52例,其中腰3后下缘1个,腰4后上缘4个,腰4后下缘5个,腰5后上缘9个,腰5后下缘4个,骶1后上缘35个。多发3例,其中腰5后上缘和骶1后上缘1例、腰5后下缘和骶1后上缘1例,腰4和腰5后下缘1例。LSPMN发病部位和分期发布见表1。I期20个,II期16个,III期22个,各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3.56,P=0.035)。
表1 LSPMN发病部位和分期差异比较
2.2 CT表现 LSPMN58个病灶CT表现为,椎体后上缘或后下缘正中或旁中央类圆形(簇状)骨质缺损,边缘硬化,其中心密度与椎间盘组织相近。骨缺
损区边缘清晰,可见硬化边,缺损区骨性后壁形态各异,单处断裂或双裂口,也可呈游离状,中间区可出现裂隙,可仅呈现为一完整的弓形结构。20例椎体后缘许莫氏结节,骨缺损区后缘骨壁完整、弓形后凸。16例椎体后缘出现单裂口伴椎间盘突出;22例椎体后缘发生双裂口或出现骨性游离体,伴有不同程度椎管狭窄,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
*[通信作者]王新宏,E-mail:nantong.wxh@163.com
I期(图1)∶椎体后缘许莫氏结节形成,椎体后上缘正中或略偏的类圆形骨质缺损,边缘硬化。其内密度较椎间盘组织密度相近,骨缺损区后缘软骨板完整、弓形后凸。II期(图2)∶椎体后缘单裂口,随着病变进展其内承受较高压力,后缘骨壁变薄,后凸弧度加大,椎体后缘发生破裂。此型骨质缺损区相对较小,可见椎间盘由破裂口突出,硬膜囊受压可轻度受压。III期(图3)∶椎体后缘软骨板双侧破裂、游离;椎体后缘两侧断裂,后缘骨块被突出椎间盘挤入椎管内,硬膜囊受压明显,失状位重建可清晰显示其影像特征。
图1 (I期)S1椎体后上缘局限性凹陷,椎体后缘完整、轻度后凸,椎管失状径接近临界值。
图2 (II期)椎体后缘偏侧单破裂口,伴椎间盘突出,轻度椎管狭窄。
图3 (III期)椎体后缘双裂口,软骨结节游离,硬膜囊受压,椎管及侧隐窝骨性狭窄。
2.3 伴随现象 29例在同一椎体或其他椎体中后部并存有一个或多个许莫氏结节。45例有程度不等的骨性椎管狭窄,硬膜囊受压征象。其中一侧神经根受压17例,侧隐窝狭窄24例。伴有其他层面的椎间盘突出8例,黄韧带肥厚5例。
3 讨 论
3.1 LSPMN的病理学及生物力学机制 赵凤东等[6]认为椎体的应力损伤总是从软骨终板和骨性终板的分离开始,继之终板从椎体分离,随后椎间盘连同附着的纤维环组织而突出,在相应松质骨内逐渐形成骨质缺损区。本组资料LSPMN58个病灶中35个病灶(60.3%)发生于S1椎体后上缘。本文认为与脊柱前倾骶角,即椎间角大于上位椎间角有关,从生物力学几何分解易于理解。由上而下∶(1)负荷重力递增,(2)前重力轴依腰椎逐渐前移,至腰骶平面接近于腰骶椎后缘,即骶1后上缘承受的重力负荷的剪应力最大。
3.2 LSPMN的CT分期及临床意义 既往LSPMN的报道多局限于分型的描述。彭宝淦等[7]对13例手术切除的完整病灶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表明本病为腰椎受异常应力引起椎体终板的缺血性变形、坏死,继之坏死区骨组织塌陷、硬化并形成突向椎体后缘的骨块这一长期演变的结果,其本质为同一疾病不同时期改变。本组资料系统描述了LSPMN 的CT表现,提出I、II、III期诊断标准。LSPMN各期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可循,同时符合LSPMN的病理基础。分期诊断既方便理解和掌握LSPMN的CT表现,又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I期多不伴椎管狭窄,通过非手术的综合康复治疗多能减轻症状,达到解除疼痛、恢复运动功能的目的。II、III期椎体后缘缺损区后方可见骨块与椎间盘一并突入椎管(骨块游离或部分与椎体相连)。伴有不同程度腰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保守治疗的中、长期效果多不满意[8]。常需手术去除软骨结节[9]。根据突出物所在位置和大小确定开窗或椎板减压范围,结合影像资料行骨块、椎间盘或骨块+椎间盘切除。从而达到对椎管及神经根管准确而充分的减压,避免神经组织不可逆性损伤。本组资料中我院手术治疗6例中,II期1例,III期5例,术后神经压迫症状均有改善。由于本病椎间盘稳定性失衡,选择何种对患者有利的术式[10],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提高疗效,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3.3 鉴别诊断 需与LSPMN鉴别的病变主要有(1)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体后缘骨赘凸起,无相应骨质缺损区;(2)后纵韧带钙化∶椎体正后方条状骨性影,连续多层出现,与椎体后缘常有间隙存在,矢状重建诊断明确;(3)椎体后部骨折∶可出现骨缺损区及后凸骨块,无骨硬化边,后凸骨块一般不呈弓状,常伴骨折线,有明确的脊柱外伤史;(4)椎间盘突出并钙化∶多发生在椎间盘后外侧缘,矢状位重建其上下与椎体缘均不连,椎体边缘无骨质缺损,与LSPMN鉴别不难。
[1]朱树龙,张金坤,杜乃亮.腰椎后缘骨内软骨结节MSCT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2)∶295-297,301.
[2]李杰.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影像学诊断[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0,8(3)∶197-198.
[3]陈延,吴政光.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CT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0,26(4)∶547-548,570.
[4]刘开祥,付梓新.腰椎软骨板破裂症的诊断与治疗[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49(8)∶86-87,89.
[5]孙天威,张杭,卢守亮,等.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临床治疗[J].临床骨科杂志,2012,15(1)∶4-6.
[6]赵凤东,范顺武,丁献军.腰椎终板退变的研究进展[J].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4)∶1719-1721.
[7]彭宝淦,侯树勋,吴闻文,等.腰椎椎体终板后缘骨坏死病理演变过程的观察[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4,14(1)∶29-31.
[8]Amundsen T,Weber H,Nordal HJ,et al.Lumbar spinal stenosis:conservative or surgical management:A prospective 10-year study[J].Spine(Phila Pa 1976),2000,25(11)∶1424-1435.
[9]张宇,孙振辉,夏英鹏,等.腰椎椎体后缘骨软骨病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5)∶336-340.
[10]俞杭平,范顺武,杨惠林,等.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2006,26(3)∶170-174.
R445.3
B
2014-07-01
1006-2440(2014)05-05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