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网络环境下的“沉默的螺旋”现象

2014-02-18宋夕李超

新闻世界 2014年1期
关键词:沉默的螺旋匿名性网络媒体

宋夕 李超

【摘 要】“沉默的螺旋”顾名思义“沉默的大多数”该理论重要前提之一是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所产生的对“多数”或“优势”意见的趋同心理,它强调的是大众传播对现实中个人的影响。而在网络空间中,大众可以借助自媒介在某社区、论坛、博客、微博、陌陌等个人平台上自说自话,似乎没有什么可以阻挡自己表达观点的机制。本文通过分析传统媒体和网络语境的现状论证了社会孤立的动机并没有消失,只是网络群体对个人壓力的呈现方式有所变化,压力的强度相对减弱,但“沉默的螺旋”并没有从网际消失。

【关键词】网络媒体 沉默的螺旋 匿名性

“沉默的螺旋”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三大传统媒体占主导地位的时代,那时候人们对于媒体发布的新闻或者信息只是通过被动的接收这一方式来了解周围的动态。传统媒体与受众之间这种你传我收的传播模式自然就成了“议程设置”作用机制的最好体现,进而,人们根据媒体的设置变成了“沉默的大多数”。在网络传播时代尤其是当下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这种控制舆论的社会机制看似就失去了效果,网络成为了一个“观点的自由市场”,但是笔者认为“沉默的螺旋”在网络空间中仍以自己的方式存在着。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概要

媒体报道出一个新闻事件,往往是媒体先对其评头论足,等到新闻背后的新闻浮出水面,媒体实则已经把人们引导向了它所希望的舆论领地。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就舆论的引导与控制这个角度对舆论与大众传播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于1974年提出了“沉默的螺旋”理论假说,并于1980年发表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中,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影响公众意见方面有强大的效果,并把舆论生成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称为“沉默的螺旋”。

该理论主要阐释了三个观点①:第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的过程;第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也就是说,一方的“沉默”会造成另一方“优势”意见更显上风,反过来又迫使更多持不同观点的人选择“沉默”。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形成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传播过程”;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二、传统媒体时代的“沉默的螺旋”现状

在以传统媒体为主的时代,受众对传播者传递的观点、信息经常以直接接受为主。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权威性使受众足够信任,受众习惯性跟随传者的思路;另外,由于媒介技术条件的制约,反馈渠道不健全,如此一来受众对观点、信息的表达、反馈有一定难度。来自受众的不同的声音难以被公开,因此难以形成意见自由市场。所以,“沉默的螺旋”在传统媒体时代得到体现。

“沉默的螺旋”产生于传统大众传播媒介一枝独秀的时代,这就注定了有其历史局限性。在新媒介强势崛起的今天,“沉默的螺旋”发挥作用的舆论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笔者看来,该理论的成立基于如下几个前提条件:人的心理中从众行为和趋同心理的影响、大众传播媒介在营造意见气候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小众没有足够的沟通与联合渠道。而在网络时代,以上各个前提都不同程度发生了变化。

三、网络环境下的“沉默的螺旋”现象

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气候”来影响和制约舆论的。与传统的大众传播环境相比,由于网络虚拟性的特征,社会因素所带来的规范作用相对减弱,但是这种无形的规范转移到了另一种方式上。同样,心理因素也以另一种甚至多种方式存在着。

1、网络空间营造了意见环境

硬新闻即使是在注重“意见自由”的自媒体时代,也是以其“权威性”使网民们信任这一信息来源。而且很多硬新闻都是由传统媒体发出,在新媒体上得到二次的。在与自身利益“无关紧要”的软新闻方面人们可以各抒己见。

我们不难看到的是,一个人在虚构的网络空间中表现得比在现实社会中开放得多。究其原因就是网络传播“匿名性”的特点使人们更加方便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抱着不用承担像现实社会中一样严格的法律或道德责任的心态信口开河。那么,社会共同规范会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而消失吗?答案是否定的。约瑟夫.B.瓦尔特曾指出“以电脑为媒介的传播只是提供给人们机会,以人们渴望的交流方式进行交流,这种想法和冲动是人自身具有的,只不过通过科技手段更容易实现它们”。②也就是说,人们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依然存在。只是被人与人之间的屏幕,或者说被虚拟的网络环境给隔开而变得更为隐蔽了。

2、个人恐惧被孤立这在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都存在

人的社会性使人与生俱来有一种恐惧孤独的天性。如果一个人想要跟随大多数来避免这种孤立带来的恐惧,那就需要结成群体,这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基本动机之一。社会的道德规范并没有具体的硬性约束,它就是以多数人不约而同认为的行为为准的。

在网络时代,尤其是新浪微博从2010年正式启动后,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微博随时随地发布自己想表达的观点。这样看来我们和那些专业机构的微博用户以及大V的意见领袖有同样的话语权,传播生态看似是平衡了。然而我们也看到,在新浪微博上转发次数高的往往是微博名称后面加“V”的实名认证者。比如《新京报》评论版开设的官微,《南方周末》评论员李铁等微博意见领袖,在吸纳了大众广泛的意见的同时也在引导着舆论。他们背后的专业媒体公信力是每一个微博普通用户无法比拟的。

3、高度开放的网络空间只是削弱了孤独对人的威慑力

即使在匿名的网络环境中,人们还是会根据以往的经验来估计与自己意见相似的民意状况,局限在这个有着共同价值观的群体中众说纷纭。对于这一现象,诺依曼创造出“准统计感”这个词做以说明③。群体压力让人产生失调,而从众是减少失调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在网络传播条件下,网络技术给人们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感,除了传统媒体带来的物理空间外,又有了网络这一虚拟空间。正如麦克卢汉所说,媒介是人的延伸。人体器官借助媒介感知到更多的信息。由此看来,这一环境下人们对孤独感的恐惧就没那么明显了。人们完全可以在网络中寻找意见相似者结成群体来消除处于劣势地位的“少数派”所带来的孤独恐惧。的确,网络中的多数群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想象一下一个人可能会被起初选择的群体在另一个话题上孤立了,但他还是可以立即跳到另一个意见相同的群体中。

结语

总之,在网络环境下的“沉默的螺旋”现象中,从众心理、社会压力、对社会孤立的恐惧总是间接或直接的存在着。网络环境下,舆论的形成甚至比以传统媒体为主导的时代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

参考文献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99-203

②约瑟夫.B.瓦尔特,《以电脑为媒介的传播:非人性、人际性和超人际性的互动》[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43

③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大众观念理论:沉默螺旋的概念》[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40

(作者:均为重庆大学新闻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沉默的螺旋匿名性网络媒体
浅谈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困境与对策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去个体化心理分析
“沉默的螺旋”下的暴力美学
从“赵薇事件”再议传播学经典理论
网络自制剧热播现象解析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互动传播探索
网络媒体在舆论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网络媒体新闻宣传工作
基于概率论的发送者匿名性度量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