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个体化心理分析
2017-02-13岳婷许存�オ�
岳婷++许存�オ�
摘要:去个体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而且会造成很多严重的社会影响,本文在详细生动的介绍什么是去个体化心理的基础上系统的分析了去个体化的原因和对它的防控。
关键词:去个体化;匿名性;自我意识
一、去个体化的内涵和社会心理学解读
在人类历史上,有很多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比如说,卢旺达大屠杀,因为种族的仇恨,胡图族对图西族进行种族灭绝,死亡人数高达100万人。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犹太人进行的种族清洗。死亡人数高达600万人,以及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无法忘却的南京大屠杀。当我们看到横尸遍野,满目疮痍的画面的时候,我们除了感觉到了震撼,更多的是心理有这样的疑问,就是这些实行大屠杀的人们到底是怎么了,在他们杀人的那一瞬间,他们内心的道德感一点都没有起到阻止他们行为的作用吗?到底这种邪恶的力量是根深蒂固的与生俱来的还是有什么原因引发的呢?
希腊有个神化,天使路西法本是上帝宠爱的天使,是光之守护者,直到他挑战了上帝的权威,带领了一群堕落天使投身地狱,最终变成了恶魔撒旦。在心理学家引用这个希腊神话,用来说明人类人性中善良和邪恶的两重性,也叫路西法效应,大家看这幅图,我们可以同时看到纯白的天使在黑暗的天堂飞舞,和许多长角的黑魔鬼在地狱亮白的天空。它寓意着天使会转化成魔鬼,同样魔鬼会转化为天使。当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人们大多数会假定是内在恒定的因素所导致,比如人们本性的残暴。可是我们也往往的忽略了外在的因素。
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人是社会情景下的人。当人在某种情景的影响下会去驱使他做出某种行为。有很多报道采访,那些参与大屠杀的人在事后都非常的悔恨,甚至一辈子都走不出来内疚自责的情绪,而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推动着人让他做出可能他在一个人的时候并不会做出的事情呢?心理学家认为引发这样的行为有一个重要的心理条件就是去个体化。去个性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的影响下,会导致自我导向功能的削弱、责任感的丧失,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1]
二、去个体化心理的原因分析
首先去个性化是由群体引发的。群体能使人产生一种兴奋感,那是一种比自己更加强大的力量,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摇滚迷会在一个私人的摇滚音乐会上摇摆着疯狂的喊叫,那个跳塔的大学生会被单独的一个学生怂恿跳下去。单独的一个警察会暴打一个手无寸铁的乘客。当具有群体规模的时候,紧接着会有两个心里条件的发生。
首先匿名性,当身份被隐藏,心里会产生一种感觉,就是别人不知道我是谁,这个时候责任感会弱化,甚至是丧失,就会做出一些正常情况下不会做的事情。
在威廉戈尔丁的小说《苍蝇王》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荒岛上,一群男孩吃光了他们的食物,他们在叫杰克的男孩的领导下决定去山上猎猪,但是确总是没有成功,因为他们都是虔诚的基督徒,杀戮这样的行为是不允许的。接着杰克准备在脸上画一个面具,当他画好后,他看着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倒影突然间出现了惊人的变形。我们来看这一段的描写:
他惊讶的看着水面,看见的不是自己,而是一个令人畏惧的陌生人,他兴奋的站起身子,跳起来了舞,笑声变成了嗜血的嚻叫,其他的男孩看着他,不寒而栗。他蹦跳着朝比尔走去,面具变成有独立生命的东西,面具背后隐藏的杰克,已经完全摆脱了羞耻和自觉。[2]这段的描写非常生动的说明了匿名性引起的心理的变化。当我们被人群淹没的时候,没有人知道我们是谁,所以我们做了什么也不用担负责任。
有时候,当人们被赋予某种角色的时候也同样会出现匿名性。1971年心理学家津巴多在斯坦福大学进行了一个监狱实验,他首先把心理学系的地下一楼改装成一个监狱,然后招募一批大学生来参加这个实验,他首先要通过测试筛选,目的的是保证来进行实验的大学生在心理和身体都是健康的。最后剩下了24个大学生。随后,这24名大学生就被分成了两组,把每一组都赋予了一个角色,其中一组担任狱警的角色,另外一组担任囚徒。为了使得实验更加的逼真,真实,津巴多团队的心理学家开着警车,穿着警察的制服把担任囚徒的学生带走,面对呼啸而去的警车,他们周围的邻居真的以后他们被警察抓走了,之后,给他们穿上了带数字的囚衣,带上了手铐和脚链。甚至还带上了牛皮纸做的头套。担任警察的大学生穿着了警服,配备了警棍,为了看起来更威严每个人还发了墨镜,为了真正的使他们感觉到权利感,在囚徒入狱之后,就让他们对囚徒进行裸体搜身,这一切都代表努力使他们进入角色而忘记之前的那个身份。在一切精心设计的实验中,他们都逐渐的进入新的角色。当囚徒出现反抗的情绪或者是行为,比如说用手撕自己囚服的号码牌,或者不遵守命令。预警就会出面制止镇压,从一开始的关几个小时,做俯卧撑,脱囚犯的衣服,到后来的剥夺他们的睡眠,让他们喝马桶里的水甚至还采取了心理上的分化策略,服从的囚犯会提供更好的饭菜住更好的牢房。在实验进行到36个小时的时候,一名囚犯因受到极度精神压力而出现哭泣、咒骂等各种各样的歇斯底里症状而退出了实验。接着囚犯和预警的冲突越来越激烈,原本定为15天的实验在第六天的时候被迫终止了。这个实验的结果也出乎了津巴多的意外,因为被选定的被试都是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的人,他们也都被认为都是善良的人,多数还有虔诚的宗教信仰。为什么好人会变成坏人呢?这个实验充分的说明了这就是因为制服提供了匿名性的心理感受,加上角色的要求,会把人性中恶的那一面激发出来。
莎士比亚在冬天的故事说过,当然了,我的衣装确实改变了我的性格。我们中国有句成语叫掩耳盗铃,所谓掩耳就是一种匿名性,因为他认为没有人知道他做了什么,所以对于自我的管控就会少了,就会产生在个体化心理中除了匿名性,还需要满足一个条件就是情绪的唤起。当情绪被唤起的时候,在人群中我们会做很多疯狂的事情。比如说球赛中球迷之间的冲突,开始可能只是因为一点点的小事,最后因为球迷群体的情绪成几何级升级,很容易升级成大型的群体性事件。像比较有名的1985年的海瑟尔惨案,刚开始只是因为意见的不合,后来就大打出手,再到后来导致六百多人的丧生。比如说当我们对着裁判大喊大叫的时候,并不是因为自己冷静思考后的结果,更多的因为看到周围的球迷都在大喊大叫,我们是对情景做出的一种即时的反应。当情绪被唤起之后,只要有一点点的小事件,比如往球场上,或者是裁判身上扔小石块,就会成为强有力的导火索,一些群体性的恶性事件会马上爆发,在短时间内迅速升级。因为当我们看到别人跟我们做出同样的行为的时候,就会对自己冲动型的行为有种自我强化的愉悦感。而且当我们发现他们跟我们作为一样的时候,也会更加印证了他们跟我们想的一样。这会更加肯定了自己所作所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自我意识也在逐渐的削弱。人们一旦自我意识被弱化,就会产生态度和行为分离的情况。也就是说在自我意识弱化的时候会做一些违背自己固有价值观的事情。我们现在一起来梳理一下去个性化心理的形成,首先是在群体的情境下引发的,接着体验到匿名性,在匿名性的错觉下责任分散,也同样体验到了情绪的唤醒,进而自我意识的削弱,最终形成了放弃了自己的道德约束和个性的去个性化心理。
三、去个体化心理的激发与防控
我们把去个性化心理剖析完了后,怎么去防止去个性化导致的负性事件也很容易找到。
防控的宗旨就是在群体混乱中,让参与者认为自己能被识别,提高自我约束。首先进行曝光。
如果让一个人在镜子或者是摄像机面前,他就能够表现的更加自控,在群体性事件的混乱场面中,可以通过广泛搜集参加人的信息并适当公开, 可以激发对方的自我意识, 将自己的道德理智系统恢复, 对整个人群也会起到一种震动效应。也可以采取公开拍照、录像等方法,通过对骚乱事件进行现场直播, 尤其是对某些肇事分子的名字和行为的特写镜头,会减少匿名效应, 从而激发群体对规范的自我控制意识。另一方面,当冲突升级、情绪失控的时候,就必须要根据具体情况, 当机立断,采用一定惩罚手段, 适时加以控制对少数分子的惩罚,通过各种形式的媒体进行宣传, 达到震慑大多数人得效果。
总之去个体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而且会造成很严重的社会影响,但是如果我们知道他的成因和规律就能很好的预防和阻止反社会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人民邮政出版社 第11版 2014年.
[2] 津巴多《路西法效应》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
(作者单位: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