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教育个性看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境界

2014-02-17王鸿政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教学语言高校教师

[摘要]本文首先对高校教师教育个性的基本内涵及其育人价值进行了解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教育个性背景下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科学性、艺术性、本源性三个维度提出了提高教师教学语言境界的主要思路。

[关键词]教育个性 高校教师 教学语言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066-03

[作者简介]王鸿政,许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语言作为传递信息、沟通交流的主要载体,其自身的魅力和价值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的优劣,也是衡量教师教育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在教育个性背景下考量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与境界具有积极而现实的重大意义。

一、定位:高校教师的教育个性及其育人价值

教育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师生在共同参与中传递和接收知识,形成价值观、道德品质、个性素养。教师的教育个性在这一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导向价值,就其本质界定而言,教师的教育个性主要是指教师职业角色的规定性与教师本人个性的有机结合,并在教育教学等具体实践活动中体现出的较为固定、自觉、可辨识的心理与行为。教师以示范性的方式发挥教育个性,驾驭教学行为,不仅在学习指导、思维启发上影响学生,而且在情感维系、个性培养上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地熏陶学生,对学习者个性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其他教育因素无法替代的。

1.教育个性是教师存在与发展的方式。“个性是主体自为的存在,他不断地创造着世界,改变着他由以产生的条件和环境,根据自己的思想或理想塑造或构成客体,并在行动之前便可以观念的形式设想结果”。作为教师个体,教育个性也是以实际的教育者形象存在并发挥作用。有个性的教师具有强烈的主体存在意识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并能以主体角色与智慧参与到教育实践中。彼此迥异的生活背景、知识阅历、价值追求、个性特征一旦反映到教学上,便渗透着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格、思维习性以及教育气质、能力修养等特征,且带有鲜明个性色彩的教学风格、教学观点是教育个性的直接体现,也是带有个人人格魅力的教育韵味,更是成熟教师的重要符号。教育个性经过长期追求和积极探索形成的具有主体特色的教学模式和风范,对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教育个性是学生成长与成熟的需要。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纪念会上寄语全国青年学生,要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因此教师的教育个性对教育质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成人成才与个性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教育是一个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大学教师以真理性知识传授为基础,并创造性地运用特定的教学技巧,从而激发大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真理追求的欲望,并影响到学生良好品格的养成。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形成富有特色的教学风格,用激情激发学生求知,用品格唤起学生创新,用情感启迪学生心智,也是学生主体实现个性发展、专业发展的一味有效催化剂。

3.教育个性是发展高校教育和活力大学的需要。我国教学论专家胡克英说过,“教育的最高价值正在于发展个性,教育的伟大力量也在于发展个性”。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认为,“许多事有赖于学校的一般规章,但是最重要的东西永远取决于跟学生面对面的教师个性。教师的个性对年轻心灵的影响所形成的那种教育力量,是无论靠教科书、靠道德说教、靠奖惩制度都无法取代的”。在科技与文化创新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个性的民族才有创造力,创造性往往孕育于个性之中,发展个性是培养创造性的基础。靠教育塑造个性的人,在教师专业化的时代背景下,针对标准化、机械化的应试教育提出以个性全面发展为指向的素质教育理念,因此教师的教育个性是时代发展赋予教师发展的价值观念。同时,大学以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为己任,这些职能的实现都需要拥有个性的人才与个性的教师。从这一角度上理解,个性化教育的缺失实质上就是活力大学的消退。

二、契合:教育个性背景下课堂教学语言的问题分析

1.单向传输色彩浓厚,有个性的多元化教学语言不足。教学语言可以分为有声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三类,现实中如果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重心只局限于知识的单向传递上,有声语言占比重过大,则容易陷入“师讲生听、师问生答、师写生记、师给生受”的怪圈。尽管教师期望积极教授,但单纯的口头语言占据主角,教师独角戏色彩浓厚,多元化的语言类别不足,尤其是简介规范的书面语言和寓意深刻的体态语言缺失,使学生主动与创造性的学习无法得到有效的个性化语言的激发。

2.语言技能运用机械,有个性的技巧化教学语言不足。教学语言与教学艺术紧密相关,教学技能体现在语言领域蕴含多种技巧和方法。比如,仅就口头语言讲授来说,可有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的技法分别,而体态语言可包括教育者眼神、身姿、手势、表情、站位、走向等多方面技巧的调动与发挥。同时由于大学教学的自主性和选择性特点,教师容易形成“天马行空”式的风格,在体现教学民主和学术自由的同时一旦语言随意性过大,会使教学语言技能的运用流于形式,真正体现教育者教学品格和个性的技巧与智慧反而不足。以问答法这一教学语言技能的运用为例,常有教师感叹根本不能奢望大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但在教学实践中有太多教师不能实现有效提问,且对于应答后的双向反馈、反思、总结力度不佳,尤其是机械式的排斥、否定与师不同的想法,或者机械点将式、循环式提问,加重了学生对应答行为的逆反心理,导致教学语言的有效交往难以实现。

3.媒体中介功利性强,有个性的活力化教学语言不足。主要体现为新时期的文本语言——板书设计不精当甚至缺失,多媒体教学语言的媒介运用过于功利化。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于课堂教学语言。是双刃剑,在提供便利的同时,有些教师把这一辅助教学工具视为主要教学手段,课堂上简单依照课件顺序逐张展示与讲解,设备操作与人机对话压倒了鲜活主体间的有效互动;同时在多媒体教学充斥下,教师“教”的话语权远远大于学子“学”的语言,教育权威定势的消极影响也无法激发应有的教育个性;加上部分教师的多媒体课件设计不当,无关紧要的声像信息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

三、境界: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语言之走向分析

把教育个性融入教学语言,是立足教书育人的职业角色,倡导在一种自我反思精神指引下,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够实现广度与深度的结合、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个性与理性的结合,最终在教学境界上实现提升与突破。

1.有律可循的科学境界。教学语言的技巧具有科学规律可循,打破单向性信息传递也需要教育者对科学化的教学语言及时、适时领会和掌握。真正有个性的教师一定是在娴熟运用教学方法基础上形成的别具一格的教学风格。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应以关注与学生的对话互动为己任,通过科学安排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努力将课堂授课与导入准备、提问点评、现场讨论等方式有机结合,一方面启发引导学生,一方面实现教学相长,逐步完善教学模式与方法。(1)为激发学习动机,启发式教学的运用尤为关键。爱因斯坦曾说,“能培养出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的愉悦是教师的最高本领”,不同于普通问答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着眼于学生主动提问、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要求更高,只有有教育个性的教师才能真正给出具有内在启迪意义的引导,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潜能。(2)要以科学态度来对待多媒体教学。教师应根据教学现场与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注意将语言、视听、思考与内化相结合,使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模式相得益彰。真正有个性的教学课件重在将抽象性问题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既显现教学语言的生动性和容量的丰富性,又融入教师个性化、多样化语言的讲解和启发,使教学语言的工具性价值和育人性价值实现有效结合。

2.有情可感的艺术境界。有调查研究显示,普通教师与优秀教师在有声语言方面的差异不是在科学性方面,而是在深刻性、逻辑性和启发性方面。这表明优秀教师的理性语言特征更具有思想性、深刻性,能够触类旁通,挖掘知识内涵,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这恰恰是多数普通教师所欠缺的。教育个性下的教学语言,是鉴别教学新手、教学能手、教育专家的重要符号。从平庸走向优异,进而走向伟大,教师的职业境界一目了然。课堂教学语言不仅是传播专业知识的工具,更是发人深思、寓意隽永的艺术品格。教师一旦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立足实际扬长避短,强化属于自己的思维品性、个性倾向、教学特色,便是踏上一条追求教育教学艺术的道路。在渗透浓厚教育情怀的基础上,高校教师要用生动的语言去传递知识信息,善于挖掘教育问题中的情感因素,使学生乐学,富有形象性、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体现的是对学生热情真挚的教学态度,这样的课堂必将生机盎然,在教学这种艺术生涯中,教师更能享受到创造性的乐趣,并会进一步强化乐教过程中的良性循环。惟其如此教师才有可能在教学艺术境界中形成、凸显、强化自己的教学风格。

3.有道可悟的本源境界。高水平的教学行为包括教学语言需要在教育境界中逐步提升和完善,表面上属于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的学习范畴,但在本源上是现代教师角色的反思和超越。教学语言境界的提升,经历着理性分析、探索、对话和理解的过程,师生双方成为真正的教学主体,同时教学也成为师生双方自主开展的一种实践活动。在体现人本关怀的对话中,各种教育元素的互动呈现了流动性的共同方向——生成并发展教育个体,这是教育的本源。现代化教育中借助教学语言的反思与提升,实质上是教师角色与职业行为的重构。教学语言的存在与作用,同理于教师教学的存在与作用,不是归因于固化的知识体系,而是归属于学生内在发展的需要。追求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风格走向个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做学生个性成长、理性成熟的引导者,做学生持续发展的激励者,更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本源性、终极性职业追求。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外部客体性规范内化为学生内在的主体性特质,积极发展其个性,而教师独特的教育个性是这种内化最有效的催化剂。蔡元培先生说过,“因而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课堂教学是实施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主阵地,把教育个性的情怀积极融入课堂教学中,是创造高效课堂、打造品质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责任编辑:赵淑梅)

猜你喜欢

教学语言高校教师
幸福从“心”开始
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研究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做合格的高校教师
花钱评高校教师让学者斯文扫地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激趣 导思 引探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