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拿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3例

2014-02-17陈永全

福建中医药 2014年6期
关键词:根型面神经颈椎病

陈永全

(永安市立医院,福建 永安366000)

推拿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3例

陈永全

(永安市立医院,福建 永安366000)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推拿;颈椎牵引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颈椎病类型[1],中医推拿治疗对于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麻木症状具有良好效果。近年来,笔者采取颈椎牵引联合中医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3例,并与单纯颈椎牵引比较,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9年6月—2010年4月共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6例,均经体检并拍摄颈椎正侧位、双斜位及动力位X线片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必要时拍摄颈椎MRI或CT以排除颈椎后纵韧带骨化、颈椎管狭窄、严重脊髓型颈椎病等疾病。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随机生成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2组年龄、性别、病程及基线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n 33 33男17 16女16 17年龄/岁49.45±9.74 45.40±11.33病程/月32.15±18.79 30.24±14.13疼痛VAS评分/分5.15±1.54 4.73±1.48 NDI指数16.45±2.44 15.91±2.78

1.2 诊断标准 参照《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1]:①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和体征;② 椎间孔挤压试验或/和臂丛牵拉试验阳性;③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④ 排除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所致的疼痛。

1.3 纳入标准 ① 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西医诊断标准;②单纯神经根型颈椎病或以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表现为主的混合型颈椎病;③ 年龄18~65岁;④疼痛VAS评分≥3分;⑤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 合并颈椎肿瘤、结核、骨髓炎及严重骨质疏松症者;② 可疑脊柱损伤伴脊髓损伤者;③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颈椎管狭窄、严重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④ 患严重的心、肺、脑及血液系统疾病或精神疾病者;⑤ 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⑥ 曾经接受颈椎手术治疗和颈椎畸形者;⑦ 不能耐受颈椎牵引及按摩治疗者;⑧ 妊娠、准备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⑨ 不能完成治疗及随访者。

1.5 治疗方法 治疗组以颈椎牵引联合推拿治疗,①颈椎牵引:采用TRITON(美国Chattanooga公司)电脑牵引床,患者平卧,牵引重量=(体重×20%)± 10%。牵引模式:间断牵引。牵引时间20 min,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休息2 d后开始下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②推拿:患者正坐,医者站于患者背后,掌根揉法,轻重以患者耐受程度为度;揉按肩颈部及上背部肌肉,嘱患者充分放松,按至深层肌肉感觉温热;点按肩井、风池、手三里、少海、神门、合谷、曲池等穴位,活血舒筋活络,促使肩部肌肉放松;放松完成后,治疗者站在患者侧方,一手放于患者枕部,另一手臂肘关节拖住患者下颌,两手轻轻向上提患者头部,左右轻微旋转;向上牵引后可在局部痛点按压;最后以拿法提抖患肢,搓揉肩部。每次治疗20 min,1 d 1次,10次为1个疗程,休息2 d后开始下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仅给予颈椎牵引治疗,牵引方法同治疗组。2组患者均给予甲钴胺片[弥可保,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500 μg口服,1 d 3次,共治疗3周。

1.6 评价方法 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1周,对2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the neck disability idex,NDI)和疼痛VAS评分[2]进行评估。

1.7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用SPSS10.0软件进行分析,疼痛VAS评分及NDI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疗效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2 结 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① 临床痊愈:症状、体征积分减少≥95%。② 显效:症状、体征积分减少≥70%,<95%。③有效: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70%。④无效: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

症状、体征积分/%=[(治疗前NDI指数-治疗后NDI指数)÷治疗前NDI指数]×100%。

2.2 2组疼痛VAS评分和NDI指数比较 见表2。

表2 2组疼痛VAS评分和NDI指数比较(±s)

表2 2组疼痛VAS评分和NDI指数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1;与对照组比较,2)P<0.05,3)P<0.01。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疼痛VAS评分/分 NDI指数治疗前5.15±1.54 4.73±1.48治疗后0.84±1.281)2)1.64±1.29治疗前16.45±2.44 15.91±2.78治疗后3.45±3.461)3)6.94±4.68

2.3 2组疗效比较 见表3。

表3 2组疗效比较

3 讨 论

祖国医学认为颈椎病主要由颈肌痉挛、劳损、寒湿邪侵袭所致。颈椎牵引有助于解除颈部肌肉痉挛,缓解疼痛;松解软组织粘连,牵伸挛缩的关节囊和韧带,改善或恢复颈椎的正常生理弯曲,减轻椎间盘内压力,减轻椎间盘突出,扩张椎间孔,解除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复位嵌顿的滑膜或错位的小关节[1]。牵引的角度、时间和重量是决定牵引效果的三个重要因素。对于这三者的关系,目前文献争论较多,但归纳起来,以颈椎前屈15~20°,牵引物质量3~12 kg,牵引时间10~20 min最为常见[4]。我们观察的结果显示:单纯应用颈椎牵引治疗,可以大大减轻颈肩部疼痛、上肢麻木等症状,但仍有约1/4患者疗效不明显。

中医推拿可以迅速纠正颈椎关节的错位、紊乱、滑膜嵌顿,解除颈部肌肉血管的痉挛,恢复生物力学平衡,减少突岀变性的椎间盘组织对神经根的压迫,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水肿消失、炎症吸收[5]。与单纯颈椎牵引比较,推拿联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使疼痛及NDI指数改善更显著,疗效更满意。我们认为:颈椎牵引侧重于减轻椎间盘内压力,扩大椎间孔,从而减轻神经根压迫。而手法治疗在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纠正颈椎关节紊乱,解除滑膜坎顿方面更具优势。二者结合应用,可大大增加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疗效,减轻颈肩部疼痛症状,改善颈椎功能。

[1] 李雷.《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解读[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7,14(12):45-47.

[2] 姜淑云,严隽陶,房敏,等.颈椎病患者康复疗效评价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5):433-435.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6-349.

[4] 王为民,唐臻一,张君涛,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牵引治疗近况[J].中医正骨,2012,24(4):68-70.

[5] 李志进,王和鸣.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法治疗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7(2):65-67.

表3 2组治疗后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比较

表4 2组疗效比较(n,%)

4 讨 论

本病属传统医学“面瘫”范畴,本病的发生多为人体正气不足,络脉空虚,风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经脉,面部经气阻滞不通,筋脉失养,导致颜面一侧肌肉弛缓不收,受对侧牵拉而成口僻。

本病急性期针刺手法上宜轻刺、浅刺,以引邪外出,并给面神经一个弱的刺激,使神经产生兴奋。小剂量超短波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神经营养功能,消除面神经的缺血水肿,减轻神经受压。TDP可使患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速,进一步改善血供,促进代谢,减少组织水肿,促进无菌性炎症及早消除。而恢复期患者处于正气恢复阶段,宜补气养血,濡养筋肉,故针刺采用透穴治疗,以活血通络,疏通面部经筋气血。中频电疗可使面肌被动运动,并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减少面肌萎缩,减轻面神经损伤后的变性、坏死,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本观察显示:在急性期尽早使用综合治疗可有效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并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在急性期和恢复期物理疗法相同的情况下,针刺配合物理疗法比药物配合物理疗法更能明显改善面神经损伤程度,有效地降低其后遗症,且起效迅速,疗效确切,是治疗周围性面瘫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HOUSE J W,BRACKMANN D E.Facial nerve grading system[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85,93(2):146-147.

[2] 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69.

[3] 王维治.神经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0.

R681.55

:B

:1000-338X(2014)06-0037-02

2014-10-20

猜你喜欢

根型面神经颈椎病
浮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研究进展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游泳 赶走颈椎病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蒙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综合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3例观察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