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仿真力量训练治疗脑卒中踝关节运动障碍20例
2014-02-17王华华杨珊莉陈岚榕
王华华,杨珊莉,陈岚榕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3)
·针灸与推拿·
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仿真力量训练治疗脑卒中踝关节运动障碍20例
王华华,杨珊莉,陈岚榕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3)
目的 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仪结合仿真力量训练系统对中风患者踝关节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优化中风患者踝关节训练方案。 方法 4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第1天采用美国BTE公司生产的仿真力量训练与评定系统(Primus RS)进行首次踝关节主动背屈和外翻的肌力与活动度评定,评定后实验组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仪(TS6000)结合仿真力量训练系统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第1个疗程每周治疗5次,共4周;第2个疗程每周治疗3次,共4周。每个疗程结束后均做疗效评定。 结果2个疗程结束后,2组在踝关节主动背屈和外翻的肌力与活动度以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上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2组比较,实验组各项指标提高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神经肌肉电刺激仪结合仿真力量训练与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踝关节运动障碍的纠正均有作用,但前者疗效优于后者。
脑卒中;踝关节运动障碍;仿真力量训练;低频电刺激
脑卒中是常见病、多发病,其高致残率给患者及其家庭甚至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临床观察发现运动功能丧失是最常见的障碍,故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是康复治疗的当务之急,且踝关节运动功能的恢复最棘手。JanetH等[1]认为踝关节是人体步行姿势及稳定性的一个微调枢纽。患者足背屈、外翻能否出现,对踝关节运动功能和步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极大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及日常生活能力。本研究利用美国BTE公司生产的Primus RS系统进行评估,其电脑屏幕提供给患者一个可视化的反馈界面,更为客观地评估患者,根据评定的结果再利用神经肌肉电刺激仪(TS6000)结合PrimusRS系统进行踝背曲、外翻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患者主动用力,更容易激发患者踝关节主动运动,纠正脑卒中患者踝关节运动障碍对步行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符合有关诊断、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临床研究观察,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
1.1.1 诊断标准 ①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制定的 《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2]。②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华神经科学会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3]。
1.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经CT或MRI检查确诊的脑卒中(脑梗塞或脑出血);③ 经过RS肌力/ROM评定系统和步态分析有踝关节障碍并因此引起步态异常者;④BrunstromⅢ-Ⅴ期患者;⑤病程在半年以内者;⑥ 患者神志清,精神正常,对检查应有表达能力;⑦年龄60岁以下者。
1.1.3 排除标准 ① 发病后继发踝关节骨折,韧带、肌腱断裂、腓总神经损伤引起功能障碍,踝关节挛缩畸形严重者;② 心血管疾病,血压波动易因用力影响者;③长期卧床引起臀部严重褥疮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2组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开始康复治疗。
1.2.1.1 对照组常规康复方法:① 双侧或患侧单腿站斜板,15 min/次,3次/d;② 神经肌肉易化技术:综合采用Rood技术和运动再学习方法,刺激患侧神经肌肉组织兴奋,诱发踝关节背屈、外翻。③踝关节训练器进行辅助患侧踝背屈外翻训练,200个/组,5组/次。
1.2.1.2 实验组康复方法:患者坐在PrimusRS系统的座椅上,躯干和患侧大腿固定好,将TS6000的正极接于患侧小腿的腓骨长头、短头肌起点,负极接于患侧胫前肌起点,利用治疗模式中“肌肉电刺激”,诱发小腿胫前肌及腓骨长、短肌的向心收缩,并将接好电极线的下肢置于踝关节配件上,利用PrimusRS训练系统的“CPM模式”仿出人的踝关节背屈、外翻动作,调整低频电刺激仪的频率和PrimusRS训练系统完成一个全活动范围的时间,使两台仪器的收缩/间歇率一致。CPM模式从被动开始重复4000次/日踝背屈、外翻训练。当患者踝背屈、外翻有一定的自主收缩能力时利用 “助动模式”重复4000次/日踝背屈、外翻训练。当患者能抵抗一定阻力时选用抗阻模式重复4000次/日踝背屈、外翻训练,1次/d。
2组分别治疗2个疗程,第1疗程:每周治疗5次,共4周;第2疗程:每周治疗3次,共4周。
1.2.2 观察指标 以Primus RS系统检测踝关节主动背屈和外翻的肌力、活动度,采用简化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定下肢运动功能。
1.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ANOVA检验。
2 结 果
2.1 2组治疗前后踝关节主动外翻活动度和外翻肌力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踝关节主动外翻活动度和外翻肌力比较(±s)
表1 2组治疗前后踝关节主动外翻活动度和外翻肌力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对照组实验组踝关节主动外翻活动度/° 踝关节外翻肌力/Nm第2个疗程-0.21±6.101)9.59±6.611)2)n 20 20治疗前-13.3±4.5 -13.8±4.8第1个疗程-10.1±4.32 -8.05±3.48治疗前0.95±0.38 1.05±0.57第1个疗程1.99±1.43 2.50±1.08第2个疗程4.50±4.431)9.10±3.421)2)
2.2 2组治疗前后踝关节主动背屈活动度和背屈肌 力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踝关节主动背屈活动度和背屈肌力比较(±s)
表2 2组治疗前后踝关节主动背屈活动度和背屈肌力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第1个疗程比较,2)P<0.01;与对照组比较,3)P<0.05。
组别对照组实验组踝关节主动背屈活动度/° 踝关节背屈肌力/Nm第2个疗程2.32±2.951)7.49±3.191)3)n 20 20治疗前-13.3±4.43 -12.3±4.28第1个疗程-10.3±5.50 -9.2±5.90治疗前3.53±1.05 3.34±1.01第1个疗程4.10±4.021)4.52±3.191)第2个疗程6.20±4.922)10.13±4.162)3)
2.3 2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2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s) 分
表3 2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s)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第2个疗程21.40±4.901)23.05±5.191)2)组别对照组实验组n 20 20治疗前18.5±6.43 18.8±6.76第1个疗程19.0±6.50 19.9±7.33
3 讨 论
脑卒中恢复包括病理学恢复和功能性恢复两个方面。病理经过经神经科治疗后,3个月左右即可稳定,而功能性恢复主要依靠大脑可塑性[4]。临床研究表明功能训练介入越早,脑的可塑性越大,越有利于促进中枢神经的功能重组,帮助患者适应环境[5]。通过适当的干预,脑损伤后的中枢神经系统会发生适应性改变(即脑的功能性重组),但必须依赖于患者主动运动并进行足够的重复性运动,使大脑皮质通过重复的运动体验来储存正确的运动模式,故本研究仿真力量训练系统在提供训练高重复次数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同时低频电刺激仪能有准确地找到诱发踝背屈、外翻功能的运动点,增加了对肌肉感受器的信号刺激,促进神经末梢休眠突触的活化,诱使周围非受损区域发生解剖和生理方面的变化[6-7]。临床结果显示神经肌肉电刺激仪结合仿真力量训练对纠正脑卒中后踝关节背屈、外翻运动障碍较常规康复训练具有更好疗效。
纠正脑卒中后踝关节运动功能障碍的常规康复方法较为泛化,如站斜板、神经肌肉电刺激、徒手踝关节训练、踝关节训练器训练外,还有针灸、推拿、注射肉毒素、穿戴踝足矫形等,但是这些方法较多是患者被动接受治疗,患者主动运动成分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踝关节运动功能康复的效果。仿真力量训练系统具备高清、可视化的反馈界面,在患者进行踝关节背屈、外翻训练中,除了通过曲线的颜色、高低、长短来直接反馈患者自主收缩的肌力大小外,系统自带的3D人体肌肉运动解剖图谱直接标识了哪个肌群参与主动运动,提高了患者本体感觉,避免使用上肢及躯干肌群来代偿用力而出现肌张力异常增强。
通过本次观察还发现:如果患者踝关节跖屈能力强恢复较好,其平衡能力及步态恢复也较为理想,简化下肢运动功能的评分也更高,为踝关节运动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提供思路。
[1] JANET H,CARR,ROBERTA B.Shepherd stroke rehabitation:Guidelines for exercise and training to optimize motor skill[M].Australian:Elsevier Health Sciences,2003:63.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S].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3):64-66
[3]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S].中华神经内科杂志,1996,29(6):379-381.
[4] 陈艳琴,陈建军,艾炳蔚.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踝关节功能障碍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47(10):47-50.
[5] 王廷国.不同病程康复介入对脑损伤后足下垂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8):75-76.
[6] CAURAUGH JH,SUMMERS JJ.Neural plasticity and bilateral movements:A rehabilitation approach for chronic stroke[J].Prog Neurobiol,2005,75(5):309-320.
[7] ROSSINI PM,AHAMURA C,FERRERI F,et al.Neuroimaging expefimental studies on brain plasticity in recovery from stroke[J].EuraMedicophys,2007,43(2):241-254.
R274.39
:B
:1000-338X(2014)06-0034-02
2013-08-05
福建中医药大学校管课题(XB2011040)
王华华(1984—),女,主要从事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