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会厌逐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30例
2014-02-17黄河清
吴 雁,黄河清
(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350004;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350003)
·临床报道·
加味会厌逐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30例
吴 雁1,黄河清2
(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350004;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350003)
目的 评价加味会厌逐瘀汤对气虚血瘀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临床疗效。 方法 将60例辨证为气虚血瘀型OSAH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步行运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中药加味会厌逐瘀汤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PO2)的变化。 结果 观察组证候积分、AHI、LSPO2均有改善,治疗后观察组打鼾、嗜睡、倦怠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 结论 加味会厌逐瘀汤配合步行运动能够有效改善OSAHS临床症状及AHI、LSPO2,尤其能显著改善OSAHS主要症状打鼾、嗜睡、倦怠。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气虚血瘀型;会厌逐瘀汤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常并发心脑肺血管等一种或多脏器损害的疾病,具有潜在致死危险性,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目前西医治疗有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手术及口腔矫治器等疗法,但均存在有创、危险性大、易复发、使用麻烦、噪音大、费用高、患者依从性差和疗效不确切等问题。近几十年来中西医结合方法干预治疗OSAHS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对60例OSAHS患者采用中药加味会厌逐瘀汤配合运动锻炼的治疗,获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病例来自2009年2月—2013年2月在以上两所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及住院气虚血瘀型OSAHS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3例;最小年龄26岁,最大年龄55岁,平均年龄(43.80±11.46)岁;平均病程(10.51±9.15)a;根据多导睡眠仪检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结果,病情轻度10例,中度6例,重度14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2例;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62岁,平均年龄(46.73±15.34)岁;平均病程(10.62±9.36)a;病情轻度12例,中度8例,重度10例。2组性别、年龄及病情严重程度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疾病学组制定的《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2],符合OSAHS的诊断标准。
1.3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3]证候部分辨为气虚血瘀证,① 主症:睡则打鼾,时断时续;睡眠不实,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及憋醒;晨起嗜睡、倦怠、精神不振;面色淡白或晦滞,平时气少乏力懒言,容易感冒,悬壅垂过长,咽部肥厚,舌淡,苔薄腻,舌下络脉紫,脉沉涩。②次症:夜间失眠;夜尿频、量增多;记忆力下降,甚至出现烦躁,智能、行为改变;四肢酸软。
1.4 纳入标准 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年龄18~65岁,无心、肝、肾、脑和内分泌等主要器官系统的实质性病变,近1周内未使用其他中西医治疗的患者。
1.5 排除标准 ①既往有咽腔重建手术史、甲状腺功能低下、肢端肥大症、声带麻痹等特殊原因引起的睡眠呼吸障碍,严重精神疾患、长期酗酒、滥用药物史等严重影响监测结果的患者;② 不能按时用药、无法按时随诊者;③兼用他药影响疗效判定者。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进行运动锻炼:采取步行方式,心率在靶心率范围,靶心率=(220-年龄)×(70%~85%);每日30 min,步行3 000~4 000步,4~5次/周,步行过程中每15 min自行检测心率。一般以每次运动后感觉精力正常,说明运动适度;运动中可适当休息2~3次,但每次不可超过5 min;若运动过程中患者出现如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中药会厌逐瘀汤[4]:黄芪30 g,桃仁9 g,红花6 g,赤芍12 g,生地黄12 g,当归9 g,柴胡12 g,枳壳9 g,桔梗6 g,炙甘草6 g。上药冷水浸泡20 min,浸透后分两次煎,每次煎沸后文火再煎20 min,两煎混匀,量为200 mL,每日1剂,分2次服。煎药不方便者也可选用颗粒剂开水冲服。2组均治疗2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及进行相关指标分析。
2.2 观察指标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证候评分表,制定符合气虚血瘀证的中医证候量表,分别于治疗前后对症状、体征进行量表评分。检测指标有AHI、LSPO2,治疗前后各检测1次。
2.3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以±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3 研究结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证候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证候评分标准制定:打鼾、憋醒、嗜睡、倦怠等症状分为无(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4个级别进行累加,并根据《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2]来评价OSAHS的疗效,①治愈:AHI<5次/h,LSPO2>90%,症状基本消失;②显效:AHI<20次/h或AHI减少≥50%,症状明显改善;③ 有效:AHI减少≥25%,症状改善;④ 无效:AHI减少<25%,症状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治愈、显效、有效之和占总数的百分比。
3.2 2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3.3 2组主要症状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2。
表2 2组主要症状积分比较(±s)分
表2 2组主要症状积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30 30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打鼾2.92±0.26 1.81±0.391)2)2.76±0.43 2.50±0.75憋醒0.25±0.59 0.14±0.361)2)0.26±0.52 0.20±0.48嗜睡1.29±0.46 0.37±0.491)2)1.20±0.40 1.00±0.45倦怠1.40±0.63 0.59±0.571)2)1.33±1.47 1.26±0.44
3.4 2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多导睡眠仪指标变化 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多导睡眠仪指标变化比较(±s)
表3 2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多导睡眠仪指标变化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30 30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证候积分/分27.29±9.38 12.85±7.521)2)23.78±8.20 20.73±7.77 AHI/(次/min)39.75±24.37 26.47±16.651)2)34.89±26.84 31.92±26.61 LSPO2/% 73.29±10.68 86.07±5.721)2)77.53±12.28 79.17±11.04
4 讨 论
现代医学认为OSAHS主要是由上气道的解剖结构异常使咽部气道管腔变小,从而导致咽部塌陷所致。中医认为本病悬壅垂后坠、上气道塌陷狭窄等问题均属中气不足,脾气虚无以升清举陷而致,故处方重用黄芪,以其为君,意在升提气机,拓宽气道。有研究表明红细胞和血小板体积改变与OSAHS发生发展密切相关[6],该患者体内存在一系列血管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由于长期的睡眠低氧血症,中、重度患者可出现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红细胞聚集增加,血黏度增高并致血流速度缓慢,继发血栓形成从而诱发各种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7]。笔者认为打鼾关系着全身气血[8],一方面正气亏虚,脏腑气机失和日久,发展至气血失调,气血壅滞于喉咽,呼吸宣畅失职,故而鼾声连绵不绝;另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打鼾日久,正气益虚,气血失调进一步加剧,日久脏腑失养,亏虚益甚,形成恶性循环。故选用会厌逐瘀汤“化开会厌中瘀血”。方中四逆散合桃红四物汤调气血、利升降;去川芎,恐伤阴津;另瘀久易化热伤阴,临床上常见到鼾眠证患者咽部肥厚呈充血状态,故配合生地黄以清热养阴柔润;桔梗乃利咽圣药,能升降肺气;佐以柴胡、枳壳升降气机,引活血祛瘀药上达病所。
观察组服用上方后,打鼾、嗜睡、倦怠及AHI、LSPO2改善明显,而对憋醒基本无效。分析入选病例,多导睡眠监测仪均检测出有呼吸暂停现象,但仅有3例患者有自觉憋醒表现,憋醒前后积分近似于0,这与大多OSAHS患者实际中并无自觉憋醒症状符合。
[1] 翟梅,顾玉海.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机体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4):597-598.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疾病学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S].中华结核呼吸杂志,2003,25(4):195-198.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术语[S].长沙: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6.
[4] 王清任.医林改错[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34-35.
[5]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31.
[6] 张婧,周云飞,侯晓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红细胞及血小板参数的研究[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4,23(1):27-29.
[7] 张希龙,殷凯生,苏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21):50-52.
[8] 李向宇.《诸病源候论》对打鼾的认识[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9,26(2):16-17.
R563.8
:B
:1000-338X(2014)06-0009-02
2014-10-12
吴雁(1985—),女,医师,主要从事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