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浅析

2014-02-13蔡亭亭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大学改革

蔡亭亭

[摘要]本文在探讨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现存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3-0154-03

一、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科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学生片面发展

我国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传统的学科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所谓学科知识型是指我国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将各分类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方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这种模式过度关注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忽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个性、创造性和潜能的发展,使学生成为储存知识的容器,导致我国所培养的大学生都成为学科知识继承型人才,缺乏批判精神、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减缓了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和学生“成人”的发展步伐。我们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其自身素质、潜能的发展和完善,而不是先着眼于实用性,不是先去传授知识与技术,而是要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归纳力、理解力、创造力,以便在无法预料的未来局势中做出有意义的自我选择。教育的价值取向是要促进受教育者个性自由全面发展,成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真正的人,然而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恰恰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我国许多大学只是泛泛提出培养“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人才”等口号,但并未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做出说明。比如清华大学校长致辞中只提到“要努力培养大批满足国家未来战略需要的优秀人才”。北京大学的简介中也只是提到“要培养高素质、富有创造性的人才”。众所周知,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指挥棒和评价标准,人才培养模式其他要素的协调发展都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因此,只是泛泛提出“优秀人才”、“高层次人才”这种培养目标缺乏可操作性。如果大学都不明确自己要培养的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那我们如何针对培养目标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如此类推,将影响到大学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因此,我们必须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的做法,根据社会发展现状不断调整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并将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化,对人才培养的基本素质结构进行说明。比如,斯坦福大学就明确提出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知识渊博、个性鲜明、富有创造力的,能够引领下个世纪的领军人才”。

(三)院系结构不合理,学科设置过分狭窄

在工业经济时代,由于社会分工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使我国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院系专业划分过细。比如,清华大学就包括经管、法学、建筑、水利土木、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新闻与传播、美术、文学等19个学院,下设67个专业。不可否认,这样的院系结构曾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门人才。然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最大程度地促进人潜在创造性的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大学的院系结构和学科专业划分过细就日益凸显其不合理性。这种不合理性主要表现在,过多的院系划分隔断了各个学科专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交叉融合,不利于学生通识基础知识的学习,不利于通才的培养。当今社会纷繁复杂,人自身创造性、个性的培养是需要多学科知识共同作用和熏陶的,而且许多社会问题需要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才能有效解决。因此,进一步加强各学院、专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就成为当前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当前世界各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方面。比如,斯坦福大学以跨学科领域的“大学院制”打破学科和专业壁垒,通过加强院系、专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建立跨专业课程,并大力开展在深度与广度上都具有引领高等教育发展作用的“多学科教学与研究”活动。这一首创不仅表现在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合作解决社会重大问题上,还表现在开展跨学科的学位项目,培养具有跨学科合作意识的本科生、研究生。实践证明,斯坦福大学的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对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社会的创新能力,培养许多优秀人才。相比之下,更加凸显了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的严重性。

二、大学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归因分析

(一)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

我国大学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的最根本原因是源于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且教育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只有在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才能建立起合理的、符合人自身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然而,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更多地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学生的知性取向,把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提高作为最主要的价值追求,认为大学首要任务应该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过分突出教育的政治服务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忽视了教育最本质的价值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将人的培养视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工具和手段,迷失了教育自身的终极价值——“人”本身,将教育作为一种“人力教育”,而不是“人的教育”。工具主义的大学教育观使学生放弃了自身的主体意识和精神追求,使人格培养被弱化。这种教育理念使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忽视了学生个性、潜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其结果必然是泯灭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缺乏与社会和企业的联系

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问题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大学一直固步自封,缺乏同社会和企业界的联系与合作。事实上,科研、生产活动也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途径和方式。斯坦福大学工学院前院长吉玻恩斯(James Gibbons)曾说过,“学生在课程中参与科学研究,获得的正是‘运用基本原理进行思考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培养可以产生创新的种子”。缺少与社会和企业的联系,必然阻碍大学人才培养在空间上的延伸,使大学培养的人才素质结构同社会、企业发展需求难以契合,矛盾日渐突出。这种脱离社会大环境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被束缚在校园内,不仅不利于社会经济和企业的发展,也阻碍了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和“成人”的发展步伐,使学生毕业后成为严重缺少社会实践经验而空有理论知识的人才,违背了“成人教育”思想,不利于人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革新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

(一)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建新型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首要任务是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我们必须认识到教育的终极价值取向是要促进学生“成人”,促进人本身的自由、全面发展。因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防止工具理性思想的影响,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重新关注人的个性、潜能和创造力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培养出个性十足、富有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优异人才。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这样一个知识迅速更新的时代,教授学生如何学会学习比单纯教授学生学科知识显得更为重要。新世纪的大学教育不能只追求大学四年的短时效应,而应该着眼于未来,应该教给学生自由、公正、富有理性等终身受益的良好品质及终身学习的态度和技能。未来社会是个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如何使大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生活中适应环境、超越自我,这是新世纪大学教育所应关注的焦点。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的责任不是培养青年人进入具体的生活,而是为他们做好继续接受教育的准备,为他们的未来生活作准备”。

(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对整个人才培养模式起着统领的作用。因而,明确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成效的基本保证和重要条件。我国大学应根据自身定位提出明确的、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所要培养人才的基本知识结构、素质和能力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这样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才有了靶心,人才培养模式的诸要素才能高度统一,共同协作,从根本上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大学才能有效地对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做出评价。另外,要根据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要求,设定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对学生广博基础知识要求,加强对学生多种能力的促进和发展,致力于培养博学多闻的优异人才。在这方面我国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著名大学的经验。比如,斯坦福大学的各个学院在学校总的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还根据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更为具体的培养目标。如,法学院培养目标是“勤勉的、富有想象力的、受人尊敬的,能够为公众和委托人服务的,能够引领律师职业不断发展,能够为国家和世界解决问题的人才”;斯坦福商学院培养目标是“创造可以促进和加深我们对管理理解的知识和思想,并用这些知识和思想来培养有创新性、有原则性、富有洞察力和深刻见解的可以改变企业、改变组织、改变世界的领军人”。

(三)调整院系结构和专业设置

院系结构、专业设置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中决定大学办学水平和规模、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合理的院系结构和专业设置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更优异的学习空间,不仅可以教授学生专业学科知识,还可对学生开展通识教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有利于知识广博型人才的培养。因此,针对我国大学院系、专业划分过细的问题,应该进一步调整大学的院系结构和专业设置,将相互联系的专业合并到同一个学院,扩大学院的规模,加强各院系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提高大学人才培养效率。此外,根据社会发展和时代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取消过时专业,增设新的专业,合并或调整不合理专业,这样才能使所培养的人才适应新生产业的发展需求,通过学院规模的扩大和专业结构的调整来拓宽学校专业的覆盖面,使大学成为学科涵盖面广、学科设置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提高大学的办学水平和层次,从而提高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

提到院系结构和专业设置,就不得不提到课程体系,我国的课程体系建构不合理,通识课程比例偏低,因而,在调整院系结构和专业设置、加强院系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上,应注重开展通识教育,增加通识教育课程比例,为学生广博知识的摄取提供机会。当然在重视通识教育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专业教育,应正确地看待二者的关系,看到通识教育是克服专业教育弊端的良药,是使个体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理性选择的重要保障,也应意识到通识教育是提高专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只有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才能顺利推动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现广博与优异的结合,使学生成为通才基础上的优异专才。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大学改革
至善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