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系统化建设机制探索
2014-02-12,
,
(西华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9)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四个方面的理论创新。这是党中央着眼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而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抉择。大学生党员群体作为党员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大学生队伍中的先进分子组成,是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的新生力量,也是推动我党不断发展的内生力量源泉。不断加强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的系统化建设,积极培育包括政治立场、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等在内的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党员“四自能力”的提高,使大学生党员彰显党员自身应具有的先进性、纯洁性、高度自觉性,从而为高校党建以及整个党的事业建设提供强大生命力。
一、高校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的建设现状
高校中的大学生党员群体主要指大学生中的正式党员的集合体。该群体是在大学生队伍中日益壮大的新生群体,具有属于自己的党员群体文化和行为逻辑。高校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是指导大学生党员群体行为模式的一种共同的文化价值体系,对大学生党员的集体和个体行为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在我国高校中,高校大学生群体文化中包括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其中主流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为导向的先进文化,而非主流文化主要指大学生群体日益出现的小团体文化、个人主义文化以及“四风”文化等,这些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党员群体先进性、纯洁性的保持起着巨大的阻碍作用。目前,高校大学生党员群体作为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群体,其群体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但是,当前该群体的群体文化建设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整体上看,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日显“内卷化”
据有关资料显示,2007年至2010年,高校每年发展大学生党员的数量均超过当年全国发展党员总数的1/3。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全国在校大学生党员总数为251.2万人。[1]由此可见,大学生党员数量在高校正迅速增加,将占全国党员发展数量的半壁江山,为党的发展注入了越来越多的新鲜血液。而伴随着数量的不断增长,高校大学生党员的质量逐渐呈下降趋势,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的整体效能感降低,主流群体文化出现形式化的倾向,进而造成党员群体凝聚力弱化。例如,一部分大学生党员入党前后的表现完全不同,入党前积极表现,主动性强,甘于为身边的同学和班集体服务、奉献,获得了大多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但在入党后,参加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明显降低,党员意识减弱,放松对自身的要求,并没有表现出党员应具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另外,有些大学生党员愿意在组织的活动中表现自己,却不注重日常的道德修养,在生活中并不能发挥出模范引导的作用。以上种种现象诚如杜赞奇所说的“内卷”化现象:“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2]大学生党员群体作为党员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的新生力量,所以,在加强高校基层党建的过程中,必须对高校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内卷化”现象加以制止。
(二)从内部看,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出现“碎片化”
高校大学生党员群体是大学生队伍的代表群体,其组成人员具有学生和党员的双重身份,其内部文化的系统化是建设高效、优质、充满活力的大学生党员队伍的理论保证,也是促进大学生党员群体和学生群体有效互动的动力。而目前高效大学生党员群体中的“经济人”行为现象很明显,大学生入党动机日渐多元化,现实需要成为其加入党组织、参加党内活动的主要原因,大学生党员群体内逐渐出现小团体主义、个人主义、“四风”等不良现象;个别大学生党员只是简单地认为共产党员不计私利、乐于奉献,缺乏对党的性质与宗旨的深入了解,这些大学生党员中不乏学生干部,在大学生中有着较大号召力和影响力,容易带动并影响其他同辈群体的“宗教情感”。可见,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日渐“碎片化”,其所表现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逐渐下降。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是高校基层党组织成长、不断进步并成为学习型党组织的理念基础,是加强大学生党员群体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手段,其“碎片化”势必影响该党员群体的个体发展和整体建设的有效统一,不利于高校党建的整体推进。
(三)从具体实践看,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缺乏系统化机制
高校大学生党员群体是由高校的大学生党员组成。对于这些大学生党员而言,发展党员的过程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思想教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党员群体自觉形成了包括精神信仰、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等在内的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在思想和行动上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在其被发展成预备党员的时候越来越得不到重视了,在以发展党员为主要工作、理论学习零碎化的院系党支部内,对政治理论系统化的深入学习和对时政的理解把握开始以自学为主,系统化、长效性的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学习、创新、激励引导等机制并没有得到建立。大学生党员回到大学生群体中党员身份逐渐弱化,很难形成带头学、系统学、深入学的氛围,最终导致思想深度不够,政治素养不高。因此,只有通过建立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的系统化运行机制,才能不断提高该群体的凝聚力和创新力,使该群体树立符合时代的学习信念,塑造价值取向一致的共同愿景,从而为提高该群体的学习能力夯实基础,进一步推进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
二、构建高校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系统化建设的原则
要避免上述问题的扩展,就要不断地加强构建高校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系统化建设的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高校大学生党员群体是一个相互联系且互动性较强的大学生集合体,既包括以高校党总支为核心的较大的大学生党员群体,也包括各学院党支部为核心的小规模大学生党员群体。这些大学生党员群体内各党员的个性和行为影响群体的整体效能,群体内大学生党员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正是构成党员群体文化的基本要素,且影响着该群体文化的发展和功能发挥。因此,在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系统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合理地对党员群体内各子系统实行有效整合,从而使该群体文化的效能最优化。其次,大学生群体文化系统建设中的学习、创新、激励引导等机制是该系统运行机制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各个分机制的最优化不一定导致整个系统的最优化,所以,我们应以整个系统的最优化作为各个分机制建设的原则。
(二)联系与制约性原则
高校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系统的各个子系统是该群体文化系统的重要元素,不同院系大学生党员群体与该群体内各个成员之间的价值取向、心理态势等相互区别且互相影响。同时,高校整个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系统和各个子系统都不同程度地受着外界环境的影响。另外,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系统化建设中的学习机制、创新机制、激励引导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是位于同一个系统内的动态联系的诸项要素,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推动或阻碍着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系统化建设的发展。因此,在高校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的系统化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各个要素的相互联系与制约性,充分利用其有利联系,克服其不利联系。
(三)目的性原则
目的性原则要求我们应研究任何一个系统所趋向或所追求的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手段促使该目标实现。当前,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此主力军的领导核心必是在大学生队伍表现优秀的大学生党员群体。该群体作为扎根于大学生群体并联系高校党组织的枢纽,其组成人员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并影响身边同学、同辈群体对我党的价值认同。所以,在高校基层党建中,该群体文化系统化建设所体现出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党中央精神的一致性对高校的意识形态阵地产生着重要影响,也是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的“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3]这里的“血脉”和“家园”可以理解为一种共同的核心价值体系。所以,高校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系统化建设的目标是建设一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的共同价值体系。
(四)动态性原则
系统是一个“活”的有机体,在元素之间、元素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和稳定。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增强四自能力”和“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首次进入党建目标的表述,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对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新要求的主动适应,反映了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伟大工程的全面推进,体现了党建理论的不断创新与实践需要的有机结合。所以,在高校党建中,必须推动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系统化建设,使其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当下高校环境、时代变化和大学生党员自身发展的需要,进而才能使大学生群体文化系统内部各要素协调有序,与高校环境进行良好的渗透和融合。
三、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系统化建设机制探索
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的先进性与效能影响着高校基层党建甚至整个党建的进程,加大高校大学生党员质量的边际效应和提高该群体文化的系统性合力,需要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系统化建设机制。
(一)健全学习机制
高校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的系统化建设作为高校基层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健全该群体的教育、学习机制,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整体素质,使其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首先,应加大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高校党总支与各院系党委作为高校党建的载体,应该结合党的最新精神指示,制定一套系统化的大学生党员教育、学习计划。例如,高校党总支应定期制定阶段性的学习纲领,各院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制定适合本院系的系统性学习计划;各院系应建立以各年级、班级大学生党员为核心的学习小组,使各年级大学生正式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参与到学习小组的活动中,并由党小组对组内外成员的政治理论学习情况和思想认识进行检查和督导。其次,促进群众路线与高校党建的有机结合。群众路线作为我党取得革命胜利的重大法宝,在高校基层党建实践中,应充分依靠并发动广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普通学生参与到本年级、本班级的党的先进文化的学习过程中;各院系党支部、党小组应组织大家召开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鼓励大家献言献策,认真听取其有价值的建议和批评性意见,通过民意之镜认识自我,从而达到“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效果。
(二)完善创新机制
高校大学生党组织作为大学生党员的领导机构和组织机构,在高校党组织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的系统化建设刻不容缓。首先,应进行组织创新。目前,各高校大学生党员组织主要为各院系的党委或党支部,且该组织尚未建在班级上,支部成员来自不同的年级和班级,班集体与党支部之间分而治之,党支部在进行经常性的教育、培训时,不能有效地进行大范围、长效性的党的先进思想的教育。所以,应结合各院系的实际情况,在各年级、各班级里建立大学生党小组,下设学习小组、生活小组等,并建立从各年级、各班级挑出的优秀党员组成的监督小组,对各年级、各班级的政治理论的学习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指导。其次,大学生党员群体应不断创新先进文化的传播渠道。例如,不断加强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以手机、校园网络等媒体为载体,通过QQ群、微信、微博等使高校大学生党员群体初步形成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从而扩大了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网络吸引力和影响力,增强了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系统化建设的时效性和效率。
(三)建立激励引导机制
激励引导机制是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系统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为高校大学生群体系统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首先,应完善大学生党员群体的评优评先制度,充分利用制度激励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个人创先争优。通过评优评先制度把一定时期内高校基层党组织中的先进组织和大学生党员中的优秀个人选拔出来,作为大学生党员群体的先进性代表,使广大学生党员学有标杆、赶有目标,从而激励引导广大学生党员在思想和行动上发挥先锋模范的作用。同时,对工作成效较差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意识淡薄的大学生党员进行批评教育,不断剔除大学生党员群体的“四风”文化,形成奖优惩劣的良好风气,并采取“先进带落后的党员一对一的帮扶”,定期对落后者的进步情况进行督导与检查。其次,建立目标导向机制。大学生党员群体作为高校大学生中优秀分子的集合体,该群体行为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群体目标设置的合理性和清晰性,因此,进行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系统化建设必须对该系统工程进行目标预设。例如,高校各个基层党组织应结合本院系大学生党员、积极分子、普通学生的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尽量使目标的标准量化,并且该目标应涉及全面且具有可操作性,如正式党员的目标应当设定高点,不仅对其学习成绩要有要求,还要对其生活作风、普通学生满意度等方面设定标准。同时,在确定了目标的前提下,各院系党组织应根据自己的目标设定奖惩标准,对完成目标的大学生年级、班级里的优秀党小组和优秀党员及时进行奖励,对严重缺乏执行力的党小组与党员进行适当的惩罚与教育,从而有利于形成齐争共创的局面。
(四)引入考核评价机制
考核评价机制是加强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系统化建设的关键,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起着导航定向的重要作用。首先,应明确考核评价的基本要求。由于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系统的考核标准难以量化,所以应从整体上考察该群体文化的属性。在对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进行考核评价时应注意以下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应以先进文化为主导方向。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精神指南,具有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能准确把握正确的政治导向和社会价值导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并付诸行动。二是应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充分体现了人作为发展的主体和目标的统一。大学生党员群体作为高校中的新生力量,其发展关系着高校党建的有效性和持久性,影响着我国党建工作的整体进展。所以,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应在坚持先进文化为导向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大学生党员的多元性文化需求。其次,建立多样性的评价机制。例如,部分高校建立大学生党员服务公寓、服务同学的评价体系,开展楼宇大学生参与的党员公寓内评优活动,完善大学生党员的服务平台,促使大学生党员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4]使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从而引导大学生党员在真实的生活中树立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并自觉地转化为日常行为。
四、结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发挥文化引领时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3]高校大学生党员群体作为青年中的先进群体,是高校基层党建的重要力量,应着重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培育并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使大学生党员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目前,高校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普遍出现“内卷化”、“碎片化”的现象,对新时期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所以,我们只有正视此矛盾,不断地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员群体文化系统化建设机制的探索,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全国在校大学生党员251万,5年来人数稳步上升[N].中国教育报,2011-07-01.
[2]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3] 党的十八大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
[4] 楼晓英.高校学生党员群体文化建设创新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