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4-02-12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中职情境情感

(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学校,天津 300131)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由此可见,情境教学不仅在于激发学生求知、求真,而且还可以用来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求善求美。在中职作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顺应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规律。中职生的作文能力的提高,是以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为基础的,并与情感活动、思维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作文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以至情感的陶冶,思想观念的形成。作文教学在学生全面发展中具有深刻的意义。

一、观察情境,积累素材

人离不开生活。通过观察生活,生活中那些生动的形象、斑斓的色彩、感人的情节、激昂的声响,就转化成一幅幅画面,映在人的记忆长河里。经过时间的积淀,遇到合适的时机,就会“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学生接触到的社会生活的任何场景,同样可以成为一个“教育源”。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认识生活,判断“美”与“丑”、“是”与“非”、“善”与“恶”。鼓励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情境写到的空间日志里,在日志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看法,与人交流。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在交流中,丰富自己对社会的认识。或者在口语表达课上,引导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情境说出来,与人共同探讨。

在一次口语交流课上,有个学生给同学们绘声绘色的讲了这样一个情境:近日,“钓鱼岛”成了敏感话题。在大街小巷,我们经常看见日系轿车的车标上贴着小红旗,也经常看见“钓鱼岛是中国的,坚决抵制日货!”的条幅。很多人抵制日货,更有甚至,碰到“日产”货物,就毁坏。其实,他们没有想想,抵制日货、毁坏日货就是爱国吗?他们有没有想想,毁坏的到底是谁的东西、谁的财产!

学生在观察这一情境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获得了真实的情感体验;然后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又提升了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积累的真实的生活情境,是作文素材“量”的堆积;再表达出来,与人交流则是“质”的飞跃。

二、体验情境,激发兴趣

“对于写作来讲,所谓生活不应是表面意义的客观事物和生存活动,而是和心灵碰撞交流后产生了独特的体验的并成为心灵一部分的那些现象和事件。”在当代的物质条件下,90后的中职生不需要“走千里路”去寻找生活,他们可以做到“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他们缺少的是感知生活,体验生活。正像人们常说的,我们不缺少才情,我们不缺乏生活,却缺乏对生活的感受。引导学生从真实情境中获得真切的感受,又由这真切的感受引发学生的共鸣。在共鸣之际,教师顺势引导,促使学生“情动而辞发”,进而激发学生的创作动机。教师要“动用一切可动用的”本事,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并让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织在一起,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在饱满的情绪、强烈的创作欲望下,促使学生写下感情真挚的文章。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了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情境教学中的“情”,植根于社会生活,植根于语文教材。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形象,在激发学生语言潜能、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等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在讲解老舍《我的母亲》时,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人肺腑的段落、语句,如: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她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形成深情的氛围,引导学生体验母亲的辛苦,感受母爱的无私博大。教师入境入情,带来了学生的心动情发,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心灵共鸣。然后,因势顺导,布置学生以“我的父亲母亲”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学生在文章中表现出父母的辛苦,父母对“我”不求回报的爱,“我”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有位同学写了这样一段文字:也许是在外地上学的缘故,现在的我格外珍惜和爸妈在一起的分分秒秒。我一天的长大,而父母却在不经意间一天天的变老。他们额角爬上的皱纹,鬓边染上的霜华,记录着抚育我的艰辛和漫长!未来的路还很长,也许会布满荆棘,不过总会有个人给我引路,给我支撑,那就是——爸爸妈妈。在他们眼中,我依然是需要呵护的“温室的幼苗”,可在我心里,保护他们,已经成为了我最大的梦想。

我曾经让学生以“孝”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学生动笔前,我充分利用网络和现代多媒体技术,搜集了大量的有关孝道的名言、故事,并进行编辑整理,许多感人的故事以画面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并配上陈红演唱的感人歌曲《常回家看看》为背景音乐,“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总操心就图个平平安安……”这时,无需千言万语的讲解说教,也无需做任何提示,学生们都热泪盈眶,有的失声痛哭。学生在经历了类似情感的体验后,再来诉说感动、感恩,吐露心语心声,就不会做“无米之巧妇了”。有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我的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工人,因为工伤父亲的右手粉碎性骨折,成了残疾人。一向好强的父亲,从此愁眉不展,痛苦不堪。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初中毕业后,成绩优秀的我毅然放弃了考高中上大学的机会,瞒着父亲选择了职业学校。亲爱的爸爸,儿子已经长大,从此之后我就是您的右手……中职生正处在朝气勃勃、热情洋溢的年龄,一旦他们的情感被激起,认知活动、思维活动、语言表达,也会“随情舞动”。

三、延展情境,拓宽思路

鲁迅先生在谈到艺术创作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杂取种种,合成一个”。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打开思路,可以鼓励学生围绕主题,适当的添加一个情境、一个细节、一两句人物语言,进而丰富文章内容,深化文章主题。莫言获了诺贝尔奖后,也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作家不管一辈子发表多少部著作,其实都只是一部著作,那就是作家的自传;不管他塑造多少个人物形象,其实都只是一个,那就是作家在不同时期、不同处境中的自己。

学生在观察体验情境,获得真实的形象、真挚的情感后,往往“茶壶煮饺子”,有话说不出。这时候,需要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把情境和自己碰撞的“火花”用流畅的语言和准确的修辞方法,表述出来,然后再挖掘“情境”下,隐含的深意。由此展开想象和联想,借助相关的情境、细节、语言,完成作品的构思。我国古代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指出:“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刘勰这段话具体描述了想象的特性。在经典散文《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中,作者由眼前朦胧静谧的美景,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旧俗,含蓄的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作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借鉴作者这种“思接千载”的构思,由具体的事件、情境引发联想和想象,拓展自己的写作思路,深化文章的主题。

四、细化情境,准确表达

有的情境,适合学生用生花妙笔去描写,描写周围环境,人物的表情;有的情境,适合学生绘声绘色的讲述;有的情境,适合学生科学准确的说明……一篇好文章,应该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记叙的事件、描写的景色,犹如一颗颗饱满的珍珠;而恰当好处的议论、抒情,则让饱满的珍珠变成华美的项链。文章若只注重描写、记叙,就会像一个很美丽但没有灵魂的人;若只注重议论、抒情,而没有用叙述的事件、描写的景色做依托,就成了毛主席说言的“臭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我们语文教材中,经典的文章如《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等,都是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的典范之作。

五、创设情境,互批互改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动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创设情境,让中职生参与作文的批改不仅能让学生有机会更多的了解其他同学、增进同学间的情感,而且能使学生直观地认识自己作文的不足,更能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进而激发学生写作的主动性。教师可以先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明确评改内容后,再强调批改的内容和具体要求。一是疏通语句,二是评判选材构思,三是评价语言表达。总的要求是多表扬,少批评。每次作文批改完后由批改者推荐优秀作文,简要说明推荐理由,并由作者上台朗读,全班欣赏评价。通过互批作文,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有利于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完善作文的全过程,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作文综合能力。还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作文发表在博客里,让更多人阅读自己的作品,这可以给学生带来成就感。学生也可以从中去了解别人的写作,在互相评论文章的同时,作文水平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毛荣富.说“体验”[J].语文教学通讯,2006,(01).

[2]李吉林.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

[3]王兰.创设情境快乐作文[J].教育导刊,2005,(01).

[4]姜红娟.作文情境全程优化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王培,魏雪峰.远程沉浸—实现情境学习的技术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07).

猜你喜欢

中职情境情感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情感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