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德江扶阳古城石雕图案探究

2014-02-12谢云中

铜仁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扶阳石雕古城

谢云中

( 铜仁学院 美术系,贵州 铜仁 554300 )

扶阳古城遗址位于贵州省德江县合兴乡朝阳村,此古城建于隋朝仁寿四年(604),当时名为“扶阳县城”,属费州,宋代时被废。由于时间历史已久,现在人们把这个古城遗址称为“扶阳古城”。

在宋代时期,由于宋王朝统治失败,宋代被元代所灭,宋皇室去无定所就逃匿于被废弃的扶阳县城。直至后来清灭明后,明皇室又逃匿至此,便又驱宋后裔而占,嗣后自资修复,现存的石雕图案就是此期间所雕刻。因此,扶阳古城现存的石雕图案体现明清两个朝代的文化艺术特征。目前石雕种类保存完好较多的有圆雕石龙门、石狮子和浮雕麒麟、凤凰、鱼、药草等图案。这些石雕图案精美别致,栩栩如生,充分体现建造时伟大的石刻艺术成就和时代的历史蕴含。

一、扶阳古城石雕图案的起源

扶阳古城虽然初建于隋唐,是随唐时期的一个县治,但唐代贵州在物质文化生活方面非常落后,贵州百姓仍住山洞或“依树为屋而居”,根本没有强大的经济来发展石雕艺术,追求享乐,信仰佛教文化。所以,当时县城规划只是注重城池建设和防御设施建设,没有把当时发展较为成熟的中原石雕图案文化带入古城建设。到了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空前的繁荣和发展,逃匿到此地的明皇室又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因此,在修建的时候强调城池建设的安全、美观和适用性,在房屋四周院墙、衙署和城池大门等都刻有石雕图案,这些图案反映了当时明清时代石雕艺术最精美的艺术特点和工匠们超强的雕刻技艺。在石雕图案的内容、题材和风格特点方面都反映了我国明清时期石雕的艺术审美特征。

二、扶阳古城石雕与隋唐石雕的关系

众所周知,中国石雕发展最早是在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其题材内容都是以猛兽为代表,如:“狮子、老虎”,到商周时期发展有“龙、凤、麒麟”等吉详图案,直至隋唐时期石雕艺术发展较为成熟。隋唐时代的中原是一个政治经济空前繁荣的历史时期,石雕艺术的发展出现新高峰。其石雕融会了南北朝时北方和南方石雕艺术的成就,又通过丝绸之路汲取了域外艺术的养分,石雕艺术大放异彩,创造出具有时代风格的不朽杰作。最具时代风格的作品,主要是陵墓雕刻、随葬俑群、宗教造像等,内容、题材以佛教题材为主。而初建的扶阳县城至宋代废后,最终是由明皇室后裔自资修复,古墓雕刻、院墙石雕和一些装饰石雕图案,在内容、题材和表现风格方面以民间故事、寓意吉祥图案为主。作为案头摆设的小型装饰性石雕更为常见,题材以观音菩萨、罗汉、达摩、寿星、八仙之类为主,已经从神坛走向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象。因此,扶阳古城石雕是深受中国传统祥瑞文化影响的,描绘的是中国传统的图腾吉详图案;而隋唐时期石雕主要是受西方佛教文化影响,宗教造像较为繁荣。从两者主要题材的不同,反映出两个时期不同的文化艺术特征。但隋唐佛教造像已逐渐摆脱了外来样式的影响,走向民族化、世俗化的形式,并在题材意义上以反映人间的现实生活为主。在陵墓雕塑方面,唐代开创了历代陵墓石雕仪卫行列体制的先导,为扶阳古城陵墓石雕树立了典范。

三、扶阳古城石雕图案的明清石雕艺术特点

从内容和雕刻的风格来看,扶阳古城的石雕图案有松鹤延年、鲤鱼跳龙门、祥云、石狮子等,在艺术风格上反映了明清时期的程式化、装饰化和工艺化特点,体现着我国明清时代的艺术特色。

中国明清石雕艺术,以空前丰厚的社会物质财富为基础,并以不断改进工艺技术为条件。石雕艺术首先是适应封建统治阶级宗教的、精神的以及奢侈豪华生活等方面的需要。宋代,建筑上的装饰逐渐出现了较多的彩绘,元代的建筑构件装饰以木雕或砖雕为多,而这些方法在明清两代达到高峰。世俗性的案头小件雕塑和附着于家具器物、民居建筑上的装饰雕刻往往不受陈规限制,面貌各异,有着突出的成就。这是明清时期石雕艺术的一个亮点,如天安门前明代的华表,柱身缠以浮雕龙纹,柱头横贯透雕云朵,下面围以龙纹栏板和饰有狮子的望柱,整个石华表浑厚挺拔。扶阳古城现存石雕图案与华表上图案内容、表现技法十分相似,如:扶阳古城院墙石雕龙纹,以压地隐起的浅浮雕刻画出蟠曲而上得龙形,其墙体上满饰异彩纷呈的透雕云朵,间夹以云纹华饰,与华表柱身石雕图案中常见的云纹图饰一致;另有扶阳古城的石雕狮子,在外形和技法表现上与明代石狮的古朴端庄特点相似,粗略概括的线条造型,面部结构特征体块分明,艺术家不重细节,只注重石狮的威猛与雄壮,狮身下部分有些损毁,但仍不失石狮威武、吉祥,被奉为护国镇邦之宝,与现在石狮雕刻技法强调石狮的装饰作用截然不同。因此,扶阳古城石雕保留明清石雕文化,呈现出明清石雕伟大的艺术的特色。

四、扶阳古城石雕图案的文化艺术价值

扶阳古城石雕图案在内容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用吉祥事物图案反映人物内在思想感情,让观者感受到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例如,《麒麟送书图》,相传来源于孔子的“将生之夕”,有麒麟吐玉书于其家,上写“水精之子孙,衰周而素王”,意为他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此虽纬说,实为“麒麟送子”之本,释译了当时皇室后裔逃匿于此;又如仅有门框的《石龙门》,虽然经过多年风霜雪雨但仍不失当年建造时工匠的超强技艺,没有水泥等粘性物体作为连接物,只靠石梢头相扣矗立于地,四周并无相靠的附着物,生活在龙门内的人们每天都会在下面穿梭而过,与千年古镇——江津塘河石龙门镇相比较,建造风格基本一致,充分显示贵族身份强大气势;古城院墙上的《凤凰图》,体现了当时战乱中,皇室后裔躲藏于此,以石雕图案来表达内心愿望与祈祷。因为凤凰为百禽之王,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神鸟,《史记·五帝》记载:帝舜任用贤能,天下大治,“于是禹乃兴《九招》之乐,致异物,凤凰来翔”。可见古人认为,凤凰生长在东方的君子之国、翱翔于四海之外,只要它在世上出现,天下就会太平无事;还有《古墓》的石雕也很有特色。正方形墓碑帽、鼓形立柱,花饰有药草、云纹、八仙、文武官员及传说故事等,其中八仙图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八位神仙,有的图案仅画八仙所持的扇子、葫芦、鱼鼓、横笛、笊篱、阴阳板、宝剑、花篮八种宝器,称为“暗八仙”。在民间“八仙图”是清代景德镇窑瓷器的常见纹饰,象扶阳古城石雕图案中出现“八仙图”实属少见。这些石雕小件图案反映扶阳古城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虽然现存扶阳古城建筑物体已毁,很多地方杂草丛生,或被当地农民作田土耕种,但从古城遗址保留下来的院墙石浮雕、石狮子、石龙门和古墓群浮雕等图案中,仍可以看到我国明清时代石雕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历史图案文化特点。从图案造型、雕刻的技法表现,可以看到贵州德江扶阳古城石雕图案艺术正向着写实传统的古典艺术方向发展。因此,扶阳古城石雕图案堪称是我国明清时期城池建设石雕装饰图案文化的典范。希望地方政府能出资修复古城,恢复古城全貌,更好地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1] 德江县民族事务局,德江扶阳古城研究会,编.扶阳足音[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9.

[2] 王子云.中国雕塑艺术史[M].长沙:岳麓书社,2005.

[3] 王抗生.民间石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扶阳石雕古城
扶阳罐疗法临床研究进展*
良渚古城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翘街古城
为一只石雕小鸟而歌
安居古城
从人体阴阳本体结构谈扶阳派唐农教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经验
中会国[2011]038号首届国际扶阳论坛暨第四届扶阳论坛中医扶阳思想理论与运用高级研修班征文通知
中会国[2011]038号首届国际扶阳论坛暨第四届扶阳论坛中医扶阳思想理论与运用高级研修班征文通知
曲阳石雕作品选